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心理学知道,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所以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学习,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问题,教学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
一、在学生有疑处设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抓住学生心理,适当地设置目标,选择好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例如在学习燃烧条件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玻璃棒和木条在酒精灯上点燃,只有木条发生燃烧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存在;再通过实验:将放置有红磷、白磷的一块铜板架放在一盛约4/5体积热水(约80℃)的500 mL烧杯上,观察现象,然后设问,引导学生发现并得出:物质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和达到物质的着火点。通过分析得知水里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存在。
二、在学生无疑处激疑在探究燃烧条件时,学生已经知道,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和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此时教师问:如果向热水里的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水里的白磷能发生燃烧现象吗?接下来有些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有些学生相互讨论,还有些学生用疑问的眼光看着老师,此时的课堂教学达到高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也得出了很多结论。这时,教师可以将氧气通到水里的白磷表面,结果水里的白磷发生燃烧,这种结果与经验知识——水能灭火相悖,这样的处理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养成研读教材和探究讨论的习惯。
三、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地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学习《酸和碱》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教师如何解决呢?教师可做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塑料瓶变形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设问:塑料瓶为什么会变形?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压强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的讨论。这样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对知识的迁移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在关键处设疑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释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设计的问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教师可播放新闻录像:2006年9月13日,在322国道鹿寨县路段,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车上浓硫酸泄露,腐蚀路面,并有泄入附近鱼塘的危险。此时情况十分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来抢险。播完录像后,教师问:为什么可用熟石灰来抢险?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按下述方案进行实验:向两支各盛有约2g熟石灰固体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约10mL蒸馏水,然后各滴加2~3滴酚酞溶液,搅拌,观察现象。向其中一只烧杯加入约10mL浓硫酸,向另一只烧杯中加入约10mL蒸馏水,搅拌并观察现象。接着教师提问:请描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接着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解决“为什么可用熟石灰来抢险”这个问题,同时也可为下一步要解决的“中和反应的实质”埋下伏笔。
六、设计的问题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能力水平。例如,在进行“金属活动顺序”的教学时,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1)金属镁与盐酸能发生反应,金属铁与盐酸也能发生反应,为什么反应速率不一样?(2)金属铁与盐酸能发生反应,金属铜与盐酸为什么不反应?(3)铜与硝酸银能发生反应,金属铁与硫酸镁为什么不反应?(4)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吗?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必然引起学生的定向反射,诱发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活动。所以,在编排教学过程时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
七、问题设计力求“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质疑并达到解疑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问题的设计力求“少而精”,要起到画龙点睛、触类旁通的功效,切忌在教学过程中,把什么问题都讲出来,贪多而平淡,造成“满堂问”。要特别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问题可问。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提问的习惯。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发现并设计好问题,就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一、在学生有疑处设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抓住学生心理,适当地设置目标,选择好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例如在学习燃烧条件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玻璃棒和木条在酒精灯上点燃,只有木条发生燃烧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存在;再通过实验:将放置有红磷、白磷的一块铜板架放在一盛约4/5体积热水(约80℃)的500 mL烧杯上,观察现象,然后设问,引导学生发现并得出:物质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和达到物质的着火点。通过分析得知水里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存在。
二、在学生无疑处激疑在探究燃烧条件时,学生已经知道,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和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此时教师问:如果向热水里的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水里的白磷能发生燃烧现象吗?接下来有些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有些学生相互讨论,还有些学生用疑问的眼光看着老师,此时的课堂教学达到高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也得出了很多结论。这时,教师可以将氧气通到水里的白磷表面,结果水里的白磷发生燃烧,这种结果与经验知识——水能灭火相悖,这样的处理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养成研读教材和探究讨论的习惯。
三、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地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学习《酸和碱》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教师如何解决呢?教师可做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塑料瓶变形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设问:塑料瓶为什么会变形?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压强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的讨论。这样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对知识的迁移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在关键处设疑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释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设计的问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教师可播放新闻录像:2006年9月13日,在322国道鹿寨县路段,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车上浓硫酸泄露,腐蚀路面,并有泄入附近鱼塘的危险。此时情况十分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来抢险。播完录像后,教师问:为什么可用熟石灰来抢险?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按下述方案进行实验:向两支各盛有约2g熟石灰固体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约10mL蒸馏水,然后各滴加2~3滴酚酞溶液,搅拌,观察现象。向其中一只烧杯加入约10mL浓硫酸,向另一只烧杯中加入约10mL蒸馏水,搅拌并观察现象。接着教师提问:请描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接着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解决“为什么可用熟石灰来抢险”这个问题,同时也可为下一步要解决的“中和反应的实质”埋下伏笔。
六、设计的问题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能力水平。例如,在进行“金属活动顺序”的教学时,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1)金属镁与盐酸能发生反应,金属铁与盐酸也能发生反应,为什么反应速率不一样?(2)金属铁与盐酸能发生反应,金属铜与盐酸为什么不反应?(3)铜与硝酸银能发生反应,金属铁与硫酸镁为什么不反应?(4)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吗?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必然引起学生的定向反射,诱发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活动。所以,在编排教学过程时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
七、问题设计力求“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质疑并达到解疑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问题的设计力求“少而精”,要起到画龙点睛、触类旁通的功效,切忌在教学过程中,把什么问题都讲出来,贪多而平淡,造成“满堂问”。要特别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问题可问。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提问的习惯。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发现并设计好问题,就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