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的放手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搞活语文教学,把握好“活”的艺术,并提出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放手教学;把握“活”的艺术;教学办法
不久前有位语文教师对笔者说:“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两个班级,在一个班级里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反应不是很好,基本上是教师在说,学生在听、在记、在背,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而另外一个班级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一节课下来学生和教师都很开心。可考试的成绩出来后,让人大跌眼镜,成绩好的班级竟然是那个课堂沉闷的班级。笔者为了寻找原因去听了一下课,发现课堂活跃的那个班级并不是真的活跃,他们只是在“满堂闹”,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在七嘴八舌地回答,但都答不到点子上,因此还引发了很多笑话。所以,这样的教学肯定比不上传统的教学。据此,引发了笔者想探究一下这一问题的意愿。
而近几年来的高中语文课改,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三维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已逐渐在课堂中成为主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它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实践这一理念,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言外之意就是要求课堂要“活”起来,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起来;学生的思维才会带动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锋才会热烈起来;整个课堂上才会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刻意地注重课堂气氛,认为学生热烈地讨论可以把气氛带动起来。事实也是这样,一节课有学生的参与确实是很活跃的。但笔者认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以外,还要注重学生课后所得到的知识。因此,学生的这个参与就需要教师去注重“活”的艺术,想方设法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这个“活”的艺术应该如何把握,在此,笔者查阅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并向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请教过。并得出了以下一些微浅的看法。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以讲解和灌输式为主、学生机械接受,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教师的角色是硬绷绷的,课堂又怎么会“活”起来。而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育学家叶圣陶曾强调:“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最终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由原来的“知识——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不会——学会——会学——能做”的过程。而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亲身去经历,因此提倡学生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去学习就很必要,因为只有这样做了,学生才会动脑筋,亲身经历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比如,独创成功的快感,比量短长的思索,追求解决的注意力等。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讨论争鸣,有时难免不着边际、离题万里;有时又会重复绕弯、无法深入,这时教师作为调控和引导者的身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活”,对课堂松紧度的把握要“活”。讨论时既要放得开,充分调动兴趣和激活思维,让其畅所欲言;又要收得拢,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重点。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一、营造一个新的教学环境
建立新的语文教学环境,要体现出一个“活”字。一堂生动的语文课,首先需要教师要富有激情,给学生以情绪的感染;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进入语文特有的人文境界。有时教师的角色就是导游,通过典故、时事、神话等的导引,把学生引进一个新奇的意境中来。为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课堂为阵地,创设一个学生乐学的氛围;多利用多媒体教学、一幕电影场面或是一首感人的音乐都可以触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要扮演好“导游”的角色,灵活地找准切入点,认真地挖掘出教材中的感动因素。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教材中的感动因素往往在文章的关键处,也是最容易触及师生生活积累的闪光点——让人留恋、回味、思考的点。在课堂教学中,每触此点,便会引发学生激情,感动也便自然生发。例如《社戏》,其触及点就在于夜晚相约去看戏,途中吃罗汉豆等一些儿童爱玩的天性上。一提及童年生活,学生便会产生很多的回忆,有了这样的基础,再作开放性的导引,先来一幕孩童时的插曲,让学生回到童年的欢乐,再向深层去扩展,学生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思路便拓展开来。如果学生能有很好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就可以将这些段落反复朗诵,让学生再次回荡在童年的生活里,继而从文中查找鲁迅的童年欢乐和悲伤。这样,学生自然就兴致勃勃了,学习课文也自然就一触而就。
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读了一篇文章后,首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以往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课外阅读时,难道会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吗?我们教师只有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想象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探究,但每个探究活动应有学生未知答案的问题。如果学生已经知道答案,就不可能经历真正的探究。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外,教师可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分析、解决。同时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以让学生充分读书、深入思考、内化揣摹。这样在进行反馈时,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的学习就等于落到实处了,自主学习的价值也得以体现。再者,讨论的时间也要充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的讨论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在合作时互相补充、提示。因此,教师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实现资源共享。
三、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艺术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即关注你眼前活生生的孩子,用自己的微笑、热情、幽默、宽厚,点燃学生兴趣之火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充分的非智力因素铺垫。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教师要把教学看成是自己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协作、共同劳动、共同探索的过程。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自尊、自信,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求知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勇于创造。同时应积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发表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立见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四、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发挥恰当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点拨、指导的作用要体现,不能放任自流,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过,不了了之,讨论之前要引导。有些课堂,学生读完课文,教师就要求他们提问、讨论或交流,于是学生便漫无边际地提出一些无关主旨的问题。这里,学生应该先对课文的内容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讨论交流之前教师应该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引导。比如续写《项链》的结尾,很多学生创作自己心中最精彩的结尾,写的很好,但有些是没有真正认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症结所在,并告诉学生,续写的结尾可能有千万种,但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合情合理。续“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笔者相信在切磋和碰撞中,师生都会得到启发与提升,并迸发出进一步探寻更佳结尾的激情。
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相互切磋,乐于讨论,在讨论中取长补短,释疑解惑;在碰撞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总之,新课程并非只是新在形式,而且花哨的形式、热闹的表面现象不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把新课程的“活”搞起来,主要还是得看教师如何操作。笔者希望我们教师要钻进去解读教材、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早日走上健康的道路。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华侨中学
邮政编码:516100
关键词:放手教学;把握“活”的艺术;教学办法
不久前有位语文教师对笔者说:“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两个班级,在一个班级里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反应不是很好,基本上是教师在说,学生在听、在记、在背,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而另外一个班级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一节课下来学生和教师都很开心。可考试的成绩出来后,让人大跌眼镜,成绩好的班级竟然是那个课堂沉闷的班级。笔者为了寻找原因去听了一下课,发现课堂活跃的那个班级并不是真的活跃,他们只是在“满堂闹”,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在七嘴八舌地回答,但都答不到点子上,因此还引发了很多笑话。所以,这样的教学肯定比不上传统的教学。据此,引发了笔者想探究一下这一问题的意愿。
而近几年来的高中语文课改,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三维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已逐渐在课堂中成为主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它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实践这一理念,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言外之意就是要求课堂要“活”起来,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起来;学生的思维才会带动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锋才会热烈起来;整个课堂上才会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刻意地注重课堂气氛,认为学生热烈地讨论可以把气氛带动起来。事实也是这样,一节课有学生的参与确实是很活跃的。但笔者认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以外,还要注重学生课后所得到的知识。因此,学生的这个参与就需要教师去注重“活”的艺术,想方设法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这个“活”的艺术应该如何把握,在此,笔者查阅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并向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请教过。并得出了以下一些微浅的看法。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以讲解和灌输式为主、学生机械接受,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教师的角色是硬绷绷的,课堂又怎么会“活”起来。而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育学家叶圣陶曾强调:“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最终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由原来的“知识——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不会——学会——会学——能做”的过程。而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亲身去经历,因此提倡学生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去学习就很必要,因为只有这样做了,学生才会动脑筋,亲身经历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比如,独创成功的快感,比量短长的思索,追求解决的注意力等。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讨论争鸣,有时难免不着边际、离题万里;有时又会重复绕弯、无法深入,这时教师作为调控和引导者的身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活”,对课堂松紧度的把握要“活”。讨论时既要放得开,充分调动兴趣和激活思维,让其畅所欲言;又要收得拢,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重点。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一、营造一个新的教学环境
建立新的语文教学环境,要体现出一个“活”字。一堂生动的语文课,首先需要教师要富有激情,给学生以情绪的感染;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进入语文特有的人文境界。有时教师的角色就是导游,通过典故、时事、神话等的导引,把学生引进一个新奇的意境中来。为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课堂为阵地,创设一个学生乐学的氛围;多利用多媒体教学、一幕电影场面或是一首感人的音乐都可以触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要扮演好“导游”的角色,灵活地找准切入点,认真地挖掘出教材中的感动因素。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教材中的感动因素往往在文章的关键处,也是最容易触及师生生活积累的闪光点——让人留恋、回味、思考的点。在课堂教学中,每触此点,便会引发学生激情,感动也便自然生发。例如《社戏》,其触及点就在于夜晚相约去看戏,途中吃罗汉豆等一些儿童爱玩的天性上。一提及童年生活,学生便会产生很多的回忆,有了这样的基础,再作开放性的导引,先来一幕孩童时的插曲,让学生回到童年的欢乐,再向深层去扩展,学生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思路便拓展开来。如果学生能有很好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就可以将这些段落反复朗诵,让学生再次回荡在童年的生活里,继而从文中查找鲁迅的童年欢乐和悲伤。这样,学生自然就兴致勃勃了,学习课文也自然就一触而就。
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读了一篇文章后,首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以往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课外阅读时,难道会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吗?我们教师只有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想象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探究,但每个探究活动应有学生未知答案的问题。如果学生已经知道答案,就不可能经历真正的探究。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外,教师可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分析、解决。同时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以让学生充分读书、深入思考、内化揣摹。这样在进行反馈时,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的学习就等于落到实处了,自主学习的价值也得以体现。再者,讨论的时间也要充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的讨论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在合作时互相补充、提示。因此,教师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实现资源共享。
三、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艺术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即关注你眼前活生生的孩子,用自己的微笑、热情、幽默、宽厚,点燃学生兴趣之火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充分的非智力因素铺垫。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教师要把教学看成是自己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协作、共同劳动、共同探索的过程。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自尊、自信,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求知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勇于创造。同时应积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发表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立见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四、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发挥恰当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点拨、指导的作用要体现,不能放任自流,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过,不了了之,讨论之前要引导。有些课堂,学生读完课文,教师就要求他们提问、讨论或交流,于是学生便漫无边际地提出一些无关主旨的问题。这里,学生应该先对课文的内容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讨论交流之前教师应该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引导。比如续写《项链》的结尾,很多学生创作自己心中最精彩的结尾,写的很好,但有些是没有真正认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症结所在,并告诉学生,续写的结尾可能有千万种,但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合情合理。续“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笔者相信在切磋和碰撞中,师生都会得到启发与提升,并迸发出进一步探寻更佳结尾的激情。
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相互切磋,乐于讨论,在讨论中取长补短,释疑解惑;在碰撞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总之,新课程并非只是新在形式,而且花哨的形式、热闹的表面现象不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把新课程的“活”搞起来,主要还是得看教师如何操作。笔者希望我们教师要钻进去解读教材、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早日走上健康的道路。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华侨中学
邮政编码:5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