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能有效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具体教学中,通过“关注学生经验,找准思维起点;激趣设疑,引发思维冲突;规划学习进阶,促进思维发展”等有效策略,可进一步优化物理课堂提问,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发展;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460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和误区:一是教师提问过于随意,浮于表面的提问一个接一个,学生齐答“是”或者“不是”,表面上看热闹非凡,实则空空洞洞;二是教师的提问时机不当、难度把握不好,脱离学生现有知识背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短,使教与学双方得不到有效的交流,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参与性低,最后学生启而不发,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学生思维得不到顺利展开。
著名教育家蒙旦认为:教学“不是要学生知道多少知识,而是使学生成为能更好更多地判断知识的人”。他的观点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是要培养学生勤思好问、敢于批判、敢于挑战的勇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优化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就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物理课堂提问策略。
一、关注学生经验,找准思维起点
学生进入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有自己的前概念,更有在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感悟,这些经验和感悟是他们学习的起点。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为了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通过延伸性的提问,逐步引出新的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让知识能从学生脑海中流淌出来,并能有效运用,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灌输进去。
例如,在《气体压强》教学中,课题引入的时候,教师提出了一个铺垫性问题:如何使一个矿泉水瓶变扁?此問题简单明了且源于学生的生活,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很容易想到很多办法,如用脚踩、用手捏等,不难得出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要给瓶子施加一个外力。教师演示实验:空的纯净水桶内放入点燃的蘸有酒精的棉花,并用手堵住桶口,学生惊奇地感叹道:大桶也变瘪了。教师顺势问道:那么,刚才是谁施展了一双无形的大手把桶压瘪呢?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分析得出大桶变瘪,肯定是受到外力作用。而桶壁周围只有空气,想必这力肯定是空气给的,进而推出大气有压强,课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出来了。又如,从光线到磁感线、从反射到折射、从水流到电流等,教师只要适当给新旧知识“铺路架桥”,便能以旧带新,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顺利发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在复习阶段,让学生把本章学过的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使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类比和对比,使学生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既有模仿又有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建构概念规律时,利用提问可在当前问题与以往经验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将陌生的新知识、新问题变成学生所熟悉的旧知识和可解问题。
二、注重激趣设疑,引发思维冲突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引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学习中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光的反射》这节课的教学中,在得到光的反射定律之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及传播路径后,教师出示三角警示牌,并置于讲台上,提问:“警示牌起什么作用?”学生答:“起警示作用,当有光照射它时,它会反光。”教师在教室的右侧用未打开的手电筒对准警示牌,顺势问学生:“如果老师从这儿用手电筒照射它,那么哪边的同学会看到反射过来的光呢?”学生难免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而回答道:“教室左边的同学。”教师打开手电筒,实验现象却是右边的同学觉得光很耀眼。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有悖于学生原有的经验,这似乎与光的反射定律是相矛盾的。此时,学生处在惊奇、困惑的情绪之中。就在“矛盾”处,教师提问:“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警示牌是一块简单的镜子吗?它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在矛盾处提问,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此时,学生必然是头脑保持警觉,注意力高度集中,带着大大的问号想要了解警示牌中的奥秘。课堂提问不在于量多,而在于问题的质量,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又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新课内容结束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浮力知识,这个问题是:体积都为6dm3的甲、乙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5kg和8kg,把它们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求甲、乙两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用漂浮条件的,有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得出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此时,教师不用急于做出评判和分析,可以抓住契机,把学生的各种解题过程投影在屏幕上,引导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且有浓厚的兴趣,并以跃跃欲试的态度试图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甲学生:浮力取决于密度和体积,F浮=ρgV;乙学生:错!浮力取决于谁的密度?谁的体积?你没说清楚。浮力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所以F浮=ρ液gV排;丙学生:浮力等于重力;丁学生:错!浮力等于重力是有条件的,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激烈的讨论结束后,正确的答案自然浮出水面。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发展;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460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和误区:一是教师提问过于随意,浮于表面的提问一个接一个,学生齐答“是”或者“不是”,表面上看热闹非凡,实则空空洞洞;二是教师的提问时机不当、难度把握不好,脱离学生现有知识背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短,使教与学双方得不到有效的交流,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参与性低,最后学生启而不发,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学生思维得不到顺利展开。
著名教育家蒙旦认为:教学“不是要学生知道多少知识,而是使学生成为能更好更多地判断知识的人”。他的观点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是要培养学生勤思好问、敢于批判、敢于挑战的勇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优化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就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物理课堂提问策略。
一、关注学生经验,找准思维起点
学生进入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有自己的前概念,更有在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感悟,这些经验和感悟是他们学习的起点。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为了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通过延伸性的提问,逐步引出新的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让知识能从学生脑海中流淌出来,并能有效运用,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灌输进去。
例如,在《气体压强》教学中,课题引入的时候,教师提出了一个铺垫性问题:如何使一个矿泉水瓶变扁?此問题简单明了且源于学生的生活,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很容易想到很多办法,如用脚踩、用手捏等,不难得出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要给瓶子施加一个外力。教师演示实验:空的纯净水桶内放入点燃的蘸有酒精的棉花,并用手堵住桶口,学生惊奇地感叹道:大桶也变瘪了。教师顺势问道:那么,刚才是谁施展了一双无形的大手把桶压瘪呢?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分析得出大桶变瘪,肯定是受到外力作用。而桶壁周围只有空气,想必这力肯定是空气给的,进而推出大气有压强,课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出来了。又如,从光线到磁感线、从反射到折射、从水流到电流等,教师只要适当给新旧知识“铺路架桥”,便能以旧带新,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顺利发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在复习阶段,让学生把本章学过的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使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类比和对比,使学生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既有模仿又有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建构概念规律时,利用提问可在当前问题与以往经验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将陌生的新知识、新问题变成学生所熟悉的旧知识和可解问题。
二、注重激趣设疑,引发思维冲突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引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学习中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光的反射》这节课的教学中,在得到光的反射定律之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及传播路径后,教师出示三角警示牌,并置于讲台上,提问:“警示牌起什么作用?”学生答:“起警示作用,当有光照射它时,它会反光。”教师在教室的右侧用未打开的手电筒对准警示牌,顺势问学生:“如果老师从这儿用手电筒照射它,那么哪边的同学会看到反射过来的光呢?”学生难免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而回答道:“教室左边的同学。”教师打开手电筒,实验现象却是右边的同学觉得光很耀眼。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有悖于学生原有的经验,这似乎与光的反射定律是相矛盾的。此时,学生处在惊奇、困惑的情绪之中。就在“矛盾”处,教师提问:“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警示牌是一块简单的镜子吗?它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在矛盾处提问,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此时,学生必然是头脑保持警觉,注意力高度集中,带着大大的问号想要了解警示牌中的奥秘。课堂提问不在于量多,而在于问题的质量,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又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新课内容结束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浮力知识,这个问题是:体积都为6dm3的甲、乙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5kg和8kg,把它们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求甲、乙两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用漂浮条件的,有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得出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此时,教师不用急于做出评判和分析,可以抓住契机,把学生的各种解题过程投影在屏幕上,引导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且有浓厚的兴趣,并以跃跃欲试的态度试图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甲学生:浮力取决于密度和体积,F浮=ρgV;乙学生:错!浮力取决于谁的密度?谁的体积?你没说清楚。浮力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所以F浮=ρ液gV排;丙学生:浮力等于重力;丁学生:错!浮力等于重力是有条件的,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激烈的讨论结束后,正确的答案自然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