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民族对色彩的喜爱和选择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内涵,对于华夏汉民族而言,悠远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必然造就了独特的审美倾向。然而,对于几个世纪前迁徙至滇的老汉族这一特殊的族群而言,这种对传统服饰色彩选择的固守和坚持却包涵了诸多不可名状的因素。
关键词:老汉族 阴丹士林 靛蓝 少数民族 族群符号
中图分类号: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255-02
`
至今,在昆明的呈贡县及周边地区,依然活跃着这样一批老人,她们头戴阴丹蓝包头帕,腰围蓝色绣花围裙,脚蹬勾尖绣花鞋,…她们各个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们的眼神里满是祥和和安宁,在郊县的集贸市场上到处活跃着她们的身影,摆摊做买卖、有自制手工艺品、自家染的棉线等等,丝毫不亚于年轻人。他们身上从上到下的那一袭蓝,像跳跃的蝴蝶,又像振翅欲飞的燕子时时吸引着我…阴丹士林蓝,这个久远的记忆、逝去的年代在我眼里充满了神秘。19世纪下半叶英国女性作家立德夫人在她的游记里曾写过《穿着蓝色长袍的国度》,在她的印象中19世纪的中国人都是处处会穿蓝色袍子的人,蓝色作为标志性的服色被国人一穿就是几个世纪,何况至今仍在继续,这不得不说是创造了一个“蓝色”奇迹。
在伊斯兰教中,蓝色是一种纯洁的颜色,被看做圣洁的和不可碰触。欧洲的贵族往往被称为有“蓝色的血”。有人认为这个称呼来自于他们苍白的皮肤。蓝色也是最冷的颜色,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和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昆明周边的这些汉族老人,他们的包头帕、围腰都是清一色的湖蓝,这是更为深邃的蓝色,却又带着跳跃的亮光,美丽的像是沉浸在无尽静谧中的湖水。在有的书籍上看到,蓝色也是禁语的颜色,通常在充斥这样颜色的地方,人们的对话都会减少。
其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蓝”字被定义为像晴天天空的颜色,如蔚蓝,而昆明周边的老汉族的服色并不是纯正的蔚蓝色,准确点描述应该是深蓝,或青色。在古代汉语词典中“青”为深蓝色或黑色,《荀子·劝学》里“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意为靛青染料从蓼蓝提炼出来,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后来用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青出于蓝”的“青”是指一种靛青染料,“蓝”是指菘蓝、蓼蓝、木蓝等可以制作靛蓝染料的一种草本植物。靛青指深蓝色。
在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念和文化中,没有“蓝”的颜色,所以青泛指蓝色、深蓝色或黑色,“青”的涵义也比较复杂,如青楼、青衫、青史等,而“蓝”是现代色彩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色彩概念,所以蓝与青在认识界限上容易混淆。在本文中的“蓝”“青”界定于“靛蓝”或“深蓝”色。
1 关于“阴丹士林”蓝
“阴丹士林”蓝,它是那种单纯的青蓝色,鲜嫩而素雅。据说它是一个叫曹任远的中国科学家在德国深造取得化学博士时的发明,同时也取得专利权。据说这个发明具有非常戏剧性,当时是他的同学故意开玩笑颠倒了化学药品瓶子的顺序,但曹先生并没有发觉只是像往常一样按照原来的顺序配化学成分,结果不小心打翻了瓶子,药品溅到了白色大褂上,很快便呈现一抹淡淡的蓝,许久都无法洗褪。后来曹先生就以此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获得学位。后阴丹士林布是由德国的德孚洋行生产,德孚洋行是由德国人德恩在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的,阴丹士林是一种还原染料名称,德文Indantanrene的音译,用这种染料染出的布不仅色泽光鲜,而且经久不褪色,物美价廉,阴丹士林布正是使用了这一特殊的燃料具备了耐洗、耐晒、坚牢度较高的特性而深受人们喜爱,并且经久不衰。它颜色种类很多,青蓝色是最为普遍和流行的色彩。民国时期,这种阴丹蓝一出现便受到青年学学生的喜爱,一件干净素雅的阴丹蓝布制服,短齐膝盖头的印度绸的黑裙子,长统麻纱袜子,配上一双刷得一干二净的篮球鞋,这是民国时期女学生的经典着装,至今民国民国时期的电视里仍有出现。
那么这个布为什么叫“阴丹士林”蓝,在20年代的上海老方言里都叫“士林布”,这种叫法几乎已经成了沪语方言词汇,也成了普通话。一种常见的说法就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青色或蓝色是读书人的色彩,甚至规定只有读书人才能和做官的人着一样的蓝色长衫——蓝衫。因为读书人有学问,还可以做官,比不读书的人能干,于是“蓝衫”引申而喻能干,后来“蓝衫”又讹为“来三”;“士林”即读书人群的意思,所以这种颜色被叫作“士林蓝”。以前,人们主要通过提取矿物或植物中的色素来制作颜料,颜料的品种单调,成本较高。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人们较多地从含青植物(如板蓝根)中提取靛青作为纺织品染料,这种靛青成了中国最主要的染料和色彩。确实,中国的许多读书人是着用靛青染的衣服,即使在今天的少数民族地区,如苗族、侗族等民族传统的蜡染和扎染蓝印花布仍使用靛青为染料。为了打开Indanthrene在上海和中国的市场,他们要给Indanthrene取一个中文名称,想到了当时文化人崇尚的蓝色,就以谐音取名“阴丹士林”。“阴”一般指深黑色,“丹”一般指红色,“阴丹”实际上就是略含红色的青色,“士林”就是“学士之林”,当时的德孚洋行还不借代价做广告,使“阴丹士林”成为全国最畅销的产品,“阴丹士林蓝”也成为中国那个时代的流行密码。
虽然“阴丹士林蓝”的产生实属偶然中的必然,但中华汉民族对蓝色的喜爱和情有独钟才是几千年来蓝色能够在民间盛行的真实动因。
2 汉民族“青蓝情结”渊源
2.1 生存环境决定审美选择
普列汉诺夫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到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4],发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子孙,祖祖辈辈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与其生活最为紧密的地理环境不外乎青蓝色,蔚蓝的天空,翠绿的禾苗,碧波荡漾的湖水等等,大自然的安宁祥和最终被人类喜爱认同并选择。欧文·琼斯曾说:“美的实质是一种平静的感觉,当视觉、理智和感情的各种欲望都得到满足时,心灵就能够感受到这种平静”[5]。
2.2 儒家思想中的服色观
几千年的历史沉积,儒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学说,一种理论,它已积淀为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儒家思想不仅建构和恒定了整个封建时代的两性服饰模式,还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服饰色彩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社会文化还将儒家的色彩观念泛化为社会心理,《集传》所言“正色贵”、“间色贱”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典型化。儒家极力倡导鲜明艳丽的色彩,将这种色彩称为“正色”。“正色”不是现今色彩学上的原色,因为作为原色的蓝色在儒家观念中被贬谪,称作卑贱之色。蓝字在历史文化中通作“槛”字,蓝色之衣通称蓝缕,与褴褛同,释作敝衣。青色也是卑贱之色,青衣被称作贱者之服;职位卑下的官吏服用皂衣,称皂衣吏。皂,即黑色。《释名·释采帛》云:“皂,早也,日未出时,早起视物皆黑,此色如之也。”儒家这种以色彩的耀目感赋予不同价值的思想性格,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融凝了中华民族祟尚明色、艳色的习俗,形成了“明艳为美”、“对比为美”的民族色彩心理,并在文化中积淀了“明丽”、“艳丽”、“美艳”等审美用语。儒家的这种“以服色辨等威”是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渊源,也不难理解昆明周边的“老汉族”至今薄衣蓝衫的原因了。《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附后嗣略》记载:“英还镇,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安、曲靖…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从记载看,昆明周边的这一带汉族多是明清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入滇的,其中不乏重罪流放人员,《明史·食货志·户口》说:“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可见明初就有大量的罪徙移民。被罪徙的人大多为触犯了明朝法律,被判服流刑或充军的人口,而且也不乏迫于生计的穷苦农民,在内地失去土地无法生存企图谋求新的生存方式的“流民”或“游民”,这些当时社会的只能着“蓝褛”的下等低劣人群到了云南从此隐姓埋名,默默耕耘,久而久之,这种蓝衫便定格在历史的画面上,长久卑微的民族心理必然导致他们的子孙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2.3 民族文化观念的制约
民族习俗与人们的服饰色彩紧密相关。这是因为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它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民族习俗。如果说一个人的身体所反映的是他与本民族的血缘联系,那么,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民族习俗所反映的则是这里的每一个人与他的族体之间所具有的文化联系。人们如何对待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也会产生迥然而异的感受。以欧美与中国、日本作比较分析,欧美入主张衣服颜色应和自然相反,是一种突出自我、天人对立的方式。如春、夏季是多彩的环境,年轻时是多彩的时光,服饰色彩上却喜欢选用单色或少色的服饰;冬天是单色的环境,老年时是单调的生活,服饰色彩上却喜欢用多色或强烈的服饰色彩。由此可见,西方人服饰色彩的选用往往与自然环境色成对比关系。中国及日本人则不然,他们主张服饰色彩和自然环境色应该是一致的,是一种融自我于自然之中的方式,是儒释道的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天人合一”的方式。如在春、夏季百花娇艳,年龄处于青春旺盛之时,服饰色彩上喜欢穿用鲜艳而多彩的颜色;冬季百花凋零、色彩单一,年龄上处于老年时,服饰色彩上喜欢穿用素色或深沉的颜色。由此可见,东方人的服饰色彩选择往往与自然环境色成和谐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农耕民族,特定的耕作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庸、静谧、仁和、低调、勤俭的民族心态,阴丹蓝的素雅和宁静,以及耐磨持久的特性正好吻合了华夏汉民族低调、不做作、不张扬的民族心理。
2.4 血液里流淌的蓝色情怀
研究表明,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的形成有赖于该民族的遗产基因、神经特性等,尤其是血液基因。中国人的血型基因分南北方两大类,虽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血液基因仍有很大差异。据人类学实验数据表明,“不同民族的色觉以及色彩美的欣赏差异,都同民族眼睛生理构造有关”3,其中褐色、灰色、碧蓝色瞳孔的民族辨别光谱的蓝一绿暗色一端较为困难,而黑色瞳孔具有最为理想的调节外来光线的功能,中华民族的视觉器官瞳孔以黑色为主,这使其在选择蓝绿色彩方面具有先天的生理优势。
3 小结
如今,蓝色不止是汉族喜爱的服色,更被众多少数民族推崇,水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妇女日常服饰就大量使用蓝色,淡蓝或青色。总之,蓝色能被华夏汉民族喜爱并世代选择,与民族生存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性格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如今,这些慈祥的老人们犹如昆明一道靓丽的风景,任凭时代风云如何变迁、任凭潮流时尚如何变化,他们如同被历史定格了一样日日穿着自己的传统服装,在现代化的泱泱大潮中反而更加别致、优雅。
美自有底蕴,美的底蕴来自民族精神,她旗帜鲜明,张扬个性,不受潮流左右,不受时尚牵绊,不被世俗拘束。在任何时候都勇于展现民族个性和民族神韵,有了这股民族神韵,民族服饰才有了生命。
参考文献
[1] 伊尔·赵荣璋.汉民族的色彩审美属性[J].民族艺术研究.1999,1.
[2] (日)淹本孝雄,藤沢(ze)英昭.色彩心理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3] 杨昌雄.论色彩的民族审美心理特性[J].学术论坛.1997,5.
[4] 普列汉诺夫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 迈克尔·欧文·琼斯.《原理》.
[6] 梁一找.论民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J].齐普学刊,1989(4):67.
关键词:老汉族 阴丹士林 靛蓝 少数民族 族群符号
中图分类号: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255-02
`
至今,在昆明的呈贡县及周边地区,依然活跃着这样一批老人,她们头戴阴丹蓝包头帕,腰围蓝色绣花围裙,脚蹬勾尖绣花鞋,…她们各个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们的眼神里满是祥和和安宁,在郊县的集贸市场上到处活跃着她们的身影,摆摊做买卖、有自制手工艺品、自家染的棉线等等,丝毫不亚于年轻人。他们身上从上到下的那一袭蓝,像跳跃的蝴蝶,又像振翅欲飞的燕子时时吸引着我…阴丹士林蓝,这个久远的记忆、逝去的年代在我眼里充满了神秘。19世纪下半叶英国女性作家立德夫人在她的游记里曾写过《穿着蓝色长袍的国度》,在她的印象中19世纪的中国人都是处处会穿蓝色袍子的人,蓝色作为标志性的服色被国人一穿就是几个世纪,何况至今仍在继续,这不得不说是创造了一个“蓝色”奇迹。
在伊斯兰教中,蓝色是一种纯洁的颜色,被看做圣洁的和不可碰触。欧洲的贵族往往被称为有“蓝色的血”。有人认为这个称呼来自于他们苍白的皮肤。蓝色也是最冷的颜色,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和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昆明周边的这些汉族老人,他们的包头帕、围腰都是清一色的湖蓝,这是更为深邃的蓝色,却又带着跳跃的亮光,美丽的像是沉浸在无尽静谧中的湖水。在有的书籍上看到,蓝色也是禁语的颜色,通常在充斥这样颜色的地方,人们的对话都会减少。
其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蓝”字被定义为像晴天天空的颜色,如蔚蓝,而昆明周边的老汉族的服色并不是纯正的蔚蓝色,准确点描述应该是深蓝,或青色。在古代汉语词典中“青”为深蓝色或黑色,《荀子·劝学》里“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意为靛青染料从蓼蓝提炼出来,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后来用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青出于蓝”的“青”是指一种靛青染料,“蓝”是指菘蓝、蓼蓝、木蓝等可以制作靛蓝染料的一种草本植物。靛青指深蓝色。
在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念和文化中,没有“蓝”的颜色,所以青泛指蓝色、深蓝色或黑色,“青”的涵义也比较复杂,如青楼、青衫、青史等,而“蓝”是现代色彩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色彩概念,所以蓝与青在认识界限上容易混淆。在本文中的“蓝”“青”界定于“靛蓝”或“深蓝”色。
1 关于“阴丹士林”蓝
“阴丹士林”蓝,它是那种单纯的青蓝色,鲜嫩而素雅。据说它是一个叫曹任远的中国科学家在德国深造取得化学博士时的发明,同时也取得专利权。据说这个发明具有非常戏剧性,当时是他的同学故意开玩笑颠倒了化学药品瓶子的顺序,但曹先生并没有发觉只是像往常一样按照原来的顺序配化学成分,结果不小心打翻了瓶子,药品溅到了白色大褂上,很快便呈现一抹淡淡的蓝,许久都无法洗褪。后来曹先生就以此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获得学位。后阴丹士林布是由德国的德孚洋行生产,德孚洋行是由德国人德恩在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的,阴丹士林是一种还原染料名称,德文Indantanrene的音译,用这种染料染出的布不仅色泽光鲜,而且经久不褪色,物美价廉,阴丹士林布正是使用了这一特殊的燃料具备了耐洗、耐晒、坚牢度较高的特性而深受人们喜爱,并且经久不衰。它颜色种类很多,青蓝色是最为普遍和流行的色彩。民国时期,这种阴丹蓝一出现便受到青年学学生的喜爱,一件干净素雅的阴丹蓝布制服,短齐膝盖头的印度绸的黑裙子,长统麻纱袜子,配上一双刷得一干二净的篮球鞋,这是民国时期女学生的经典着装,至今民国民国时期的电视里仍有出现。
那么这个布为什么叫“阴丹士林”蓝,在20年代的上海老方言里都叫“士林布”,这种叫法几乎已经成了沪语方言词汇,也成了普通话。一种常见的说法就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青色或蓝色是读书人的色彩,甚至规定只有读书人才能和做官的人着一样的蓝色长衫——蓝衫。因为读书人有学问,还可以做官,比不读书的人能干,于是“蓝衫”引申而喻能干,后来“蓝衫”又讹为“来三”;“士林”即读书人群的意思,所以这种颜色被叫作“士林蓝”。以前,人们主要通过提取矿物或植物中的色素来制作颜料,颜料的品种单调,成本较高。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人们较多地从含青植物(如板蓝根)中提取靛青作为纺织品染料,这种靛青成了中国最主要的染料和色彩。确实,中国的许多读书人是着用靛青染的衣服,即使在今天的少数民族地区,如苗族、侗族等民族传统的蜡染和扎染蓝印花布仍使用靛青为染料。为了打开Indanthrene在上海和中国的市场,他们要给Indanthrene取一个中文名称,想到了当时文化人崇尚的蓝色,就以谐音取名“阴丹士林”。“阴”一般指深黑色,“丹”一般指红色,“阴丹”实际上就是略含红色的青色,“士林”就是“学士之林”,当时的德孚洋行还不借代价做广告,使“阴丹士林”成为全国最畅销的产品,“阴丹士林蓝”也成为中国那个时代的流行密码。
虽然“阴丹士林蓝”的产生实属偶然中的必然,但中华汉民族对蓝色的喜爱和情有独钟才是几千年来蓝色能够在民间盛行的真实动因。
2 汉民族“青蓝情结”渊源
2.1 生存环境决定审美选择
普列汉诺夫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到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4],发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子孙,祖祖辈辈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与其生活最为紧密的地理环境不外乎青蓝色,蔚蓝的天空,翠绿的禾苗,碧波荡漾的湖水等等,大自然的安宁祥和最终被人类喜爱认同并选择。欧文·琼斯曾说:“美的实质是一种平静的感觉,当视觉、理智和感情的各种欲望都得到满足时,心灵就能够感受到这种平静”[5]。
2.2 儒家思想中的服色观
几千年的历史沉积,儒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学说,一种理论,它已积淀为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儒家思想不仅建构和恒定了整个封建时代的两性服饰模式,还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服饰色彩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社会文化还将儒家的色彩观念泛化为社会心理,《集传》所言“正色贵”、“间色贱”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典型化。儒家极力倡导鲜明艳丽的色彩,将这种色彩称为“正色”。“正色”不是现今色彩学上的原色,因为作为原色的蓝色在儒家观念中被贬谪,称作卑贱之色。蓝字在历史文化中通作“槛”字,蓝色之衣通称蓝缕,与褴褛同,释作敝衣。青色也是卑贱之色,青衣被称作贱者之服;职位卑下的官吏服用皂衣,称皂衣吏。皂,即黑色。《释名·释采帛》云:“皂,早也,日未出时,早起视物皆黑,此色如之也。”儒家这种以色彩的耀目感赋予不同价值的思想性格,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融凝了中华民族祟尚明色、艳色的习俗,形成了“明艳为美”、“对比为美”的民族色彩心理,并在文化中积淀了“明丽”、“艳丽”、“美艳”等审美用语。儒家的这种“以服色辨等威”是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渊源,也不难理解昆明周边的“老汉族”至今薄衣蓝衫的原因了。《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附后嗣略》记载:“英还镇,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安、曲靖…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从记载看,昆明周边的这一带汉族多是明清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入滇的,其中不乏重罪流放人员,《明史·食货志·户口》说:“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可见明初就有大量的罪徙移民。被罪徙的人大多为触犯了明朝法律,被判服流刑或充军的人口,而且也不乏迫于生计的穷苦农民,在内地失去土地无法生存企图谋求新的生存方式的“流民”或“游民”,这些当时社会的只能着“蓝褛”的下等低劣人群到了云南从此隐姓埋名,默默耕耘,久而久之,这种蓝衫便定格在历史的画面上,长久卑微的民族心理必然导致他们的子孙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2.3 民族文化观念的制约
民族习俗与人们的服饰色彩紧密相关。这是因为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它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民族习俗。如果说一个人的身体所反映的是他与本民族的血缘联系,那么,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民族习俗所反映的则是这里的每一个人与他的族体之间所具有的文化联系。人们如何对待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也会产生迥然而异的感受。以欧美与中国、日本作比较分析,欧美入主张衣服颜色应和自然相反,是一种突出自我、天人对立的方式。如春、夏季是多彩的环境,年轻时是多彩的时光,服饰色彩上却喜欢选用单色或少色的服饰;冬天是单色的环境,老年时是单调的生活,服饰色彩上却喜欢用多色或强烈的服饰色彩。由此可见,西方人服饰色彩的选用往往与自然环境色成对比关系。中国及日本人则不然,他们主张服饰色彩和自然环境色应该是一致的,是一种融自我于自然之中的方式,是儒释道的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天人合一”的方式。如在春、夏季百花娇艳,年龄处于青春旺盛之时,服饰色彩上喜欢穿用鲜艳而多彩的颜色;冬季百花凋零、色彩单一,年龄上处于老年时,服饰色彩上喜欢穿用素色或深沉的颜色。由此可见,东方人的服饰色彩选择往往与自然环境色成和谐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农耕民族,特定的耕作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庸、静谧、仁和、低调、勤俭的民族心态,阴丹蓝的素雅和宁静,以及耐磨持久的特性正好吻合了华夏汉民族低调、不做作、不张扬的民族心理。
2.4 血液里流淌的蓝色情怀
研究表明,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的形成有赖于该民族的遗产基因、神经特性等,尤其是血液基因。中国人的血型基因分南北方两大类,虽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血液基因仍有很大差异。据人类学实验数据表明,“不同民族的色觉以及色彩美的欣赏差异,都同民族眼睛生理构造有关”3,其中褐色、灰色、碧蓝色瞳孔的民族辨别光谱的蓝一绿暗色一端较为困难,而黑色瞳孔具有最为理想的调节外来光线的功能,中华民族的视觉器官瞳孔以黑色为主,这使其在选择蓝绿色彩方面具有先天的生理优势。
3 小结
如今,蓝色不止是汉族喜爱的服色,更被众多少数民族推崇,水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妇女日常服饰就大量使用蓝色,淡蓝或青色。总之,蓝色能被华夏汉民族喜爱并世代选择,与民族生存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性格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如今,这些慈祥的老人们犹如昆明一道靓丽的风景,任凭时代风云如何变迁、任凭潮流时尚如何变化,他们如同被历史定格了一样日日穿着自己的传统服装,在现代化的泱泱大潮中反而更加别致、优雅。
美自有底蕴,美的底蕴来自民族精神,她旗帜鲜明,张扬个性,不受潮流左右,不受时尚牵绊,不被世俗拘束。在任何时候都勇于展现民族个性和民族神韵,有了这股民族神韵,民族服饰才有了生命。
参考文献
[1] 伊尔·赵荣璋.汉民族的色彩审美属性[J].民族艺术研究.1999,1.
[2] (日)淹本孝雄,藤沢(ze)英昭.色彩心理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3] 杨昌雄.论色彩的民族审美心理特性[J].学术论坛.1997,5.
[4] 普列汉诺夫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 迈克尔·欧文·琼斯.《原理》.
[6] 梁一找.论民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J].齐普学刊,1989(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