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之“道”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rbr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留心观察,搜集素材
  写作兴趣的源头是生活,写作素材的积累来源于生活。而学生总是生活在社会中,耳闻目睹许多人、事、物,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慨。他们对自己经历感受的人、事、物印象特别别深,尤其要留心熟悉的生环境,用心体悟,小处大见,同中见异,把新鲜、有趣、独特的记录下来。
  我常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作为“素材库”。不仅记录观察所得的信息,也将教科书、课外阅读,甚至交流中所听到的好词佳句美段,记载其里,随时为自己的写作开“源”建“库”。时机成熟,班上举办“素材库”笔记展览,从展览中发现有的学生在笔记本里画上插图,观后给人图文并茂,美不胜收之感。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受限,可在课前5分钟进行“开口秀作文”活动,让学生口述见闻感受,亦不失为一条捷径,但要坚持,方有效果。
  二、从课文中学写法
  语文都科书里的文质兼美的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方法。文章开头的方法:开篇扣题法,倒叙法、议论抒情法、先声夺人法、警句名言法……同样,结尾的方法除与开头相同外,还有引发遐想法,点明题旨法、归内总结法、深化主题等,朱自清的《背影》就采用了开篇点题的写法。
  记叙类文章记人叙事,多数情况下学生凭借概括化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的描写,给人空乏之感,原因之一是未抓准人物特征,而课文里的人物性格鲜明,作文抓住了人物独有的个性:清国留学生辫子,胡屠户油晃晃的衣袖及收银时的拳头,方促永的天赋……无不给人灵活现之难忘之家,学生在写人时,要求其尽量写出与众不同的语言或动作或神态或心理或外貌。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剪材,典型的事例,独特的写作角度,提炼中心的技巧等,都有待于教师从文挖掘出来,让学生在赏析里领悟,写作中活用。
  三、据文仿练
  教科书里的文章,其实就是最好的写作范文,通过对文章的鉴赏,可以借鉴其内容形式,进行仿写练习,小而言之,精妙的词语用到作文中,美妙的句子语段,可直用或改用。大而言之,模仿文章的语言风格,还可仿其法,指导学生借鉴作家观察分析构思等方法。朱自清调动眼、耳、鼻、舌、手感悟春天,通过从上到下,由物及人,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抓准事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特性描绘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的情景,让学生如观其景,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达到寓情于景,状物抒情的,学完《春》,让学生模仿语文写《夏》或《秋》或《冬》。
  内容的仿练,以文章命题立意,选材组文的方法为出发点,保留其构思结构等。对文章“内容”进行仿写,亦可仿形式,凭借文章的“形式”对其内容进行更换,模仿其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思路结构。《我的叔叔于勒》构思极巧: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凭借盼—赞—遇—躲来构思他文。
  据文仿练,可在课文教学中完成,在学中仿,读中写。课文完成后布置,先读后写,或先写后读。让学生在读、学、写中明确自己作文与课文的差距,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
  主体改文
  学生既是作文的主人,也是改文的主体,教会学生批改作文,也是教师的重任。把全班学生按作文水平分成好、中、差三类,4—6人为一改作组,每组均有三类组员,设定一小组长,负责批改事宜,小组不改本组本人的作文。
  教师制度评分细则:文题新颖、立意、造材、中心、感情、层次、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特色,创新点等诸多方面的基础分加分、减分。为了规范作文写,初训阶段,细则还要对标点符号、错别字、文面进行评分评定。
  刚起步批改,以小组为主,集体议写各项得分、评语、总评。待大家熟练后,以个体为主,组长负责督促,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同样,评判的项目,根据全班学生作文暴露的突出问题,增加或删减子项,调高或降低分值。一句话,评判项目是动态的。
  主体改文,从他人作文里的遣词造句、立意选材、构思谋篇等精华,亦可受到教育,收到了改文做人双丰收的奇效。
其他文献
我认为在新课改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观和良好素质    开展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只有具备创新的教育观和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除精通所教学科外,一定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先进的技术,还要广泛了解和通晓其他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
期刊
当今教育,提得很响亮的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些口号体现了教育的人道性。《现代教育理论》中提出的教育的人道性原则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生命,关心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和人道精神。教育的人道性原则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师生平等,相互尊重    师生平等,相互尊重是
期刊
我听过这样一个两难抉择:一战地记者面对将要死去的孩子,是抢救?还是抓住难得的时机拍照?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一样的评论。而教育的角度,同样如此。   “一个叫刘静的女同学突然呕吐了,一时间,教室里乱着一团,同学们掩鼻而逃,尖叫声、责备声、桌椅的挪动声不绝于耳……”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该班的班主任隐约地感到一个很好的班会主题正在“生成”,他静静地站在原地——让同学们好好地体验这个真实的情景。教
期刊
朱自清先生1934年就从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的实践中得到结论:“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真是让
期刊
一、安化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安化县中小学“留守儿童”数占了在校学生总数的50%左右,“留守儿童”队伍日趋壮大。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本校“留守儿童”的跟踪观察和深入分析,总结出“留守儿童”身上大致存在下列问题:  1.思维懒惰习惯差  “留守儿童”大多因为缺少有效监管,爷爷奶奶管不了,而代管人在管教上有顾虑,以致唯我独尊的思想坐大成势,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习气。而父母
期刊
1、利用文本的故事性创造情境  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故事性”内容,以“故事性”来展示文章的生动形象性,来创设情境。如讲《童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去感受作者以一个小孩的口吻,将“物外之趣”勾勒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因为这篇课文本身趣味性强,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和他们类似的童年经历,更能感同身受。《桃花源记》可用联想和想象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如
期刊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也是语文教育界思想最深刻、影响最广泛的教育家之一。他一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七十余年,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  笔者有幸拜读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获益匪浅,现择叶圣陶先生写作理论简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并期望对正处中小学作文教学迷茫的执教者能有一些帮助。    一、创设作文发表园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叶圣
期刊
一、授之以渔  1.观察生活的方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有《童趣》一文,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是交给他们观察方法的很好的契机。在总结了沈复观察体验到的物外之趣后,得出结论:“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象,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观察+联想”就是观察生活的方法之一:想象就像是一根神奇的手指,点石成金,把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趣味横生。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观察+联想,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期刊
1、厚积薄发,以“变”应“变”  要做到“变”,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下海”,应该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生成教育智慧。语文教学没有规律可循,不管你是读语文教学理论,还是读小说,读杂志,读文学巨著,重在形成你自己的思想,从而逐渐形成鲜明的指导理念,做出正确的决策,确定适合学生的独特教法。许多语文教师从教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工作中却难以求变,又缺少书籍熏陶,产生不了敏锐的思想,那么教学水平自然
期刊
一、读写结合,用好教材所给样本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表达进步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靠积累、模仿、  化、积淀。因此,提供平实、规范的文本语言就显得尤其重要。苏教版教材非常注意这一点,注意从学生表达与写作的规律出发,选文语言规范平实,易读易懂。所选课文虽不全是名家名作,但都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与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