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对住院精神病人出走高危人群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的评价。方法采取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2008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并有出走高危的精神病人,采取相应的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三年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效果。结果三年来住院精神病人出走事件的发生率为2.71%,与加强干预前的6.41%比较,有差异(P<0.05);占意外事件的16.15%,与干预前的31.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三年来,通过我们对住院精神病人出走高危病人加强干预措施,出走事件有了明显的减少。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人出走高危人群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91-03
精神障碍病人由于发病期间缺乏自知力,个别病人对住院不安心出现出走行为,出走行为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擅自离开医院的行为[1]。由于病人自我防护能力下降,出走可能给病人或他人造成严重后果。为此,笔者在2008年开展了《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的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7月~2011年6月对在我院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且属于出走行为高危人群的精神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以不断修订和完善该护理干预措施,对进一步减少精神病人出走行为的发生。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8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且属于出走高危人群的精神病人。
1.2 方法
1.2.1 列出高危病人:①住院之前有外出乱跑病史者。②入院之后有出走倾向。③曾有住院期间出走行为者。
1.2.2 制定干预措施:①加强安全教育。经常督促护理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性,避免疏忽大意。②严密病情观察。对出走企图强烈的病人不宜带出病区活动,应安置在Ⅰ级病室专人监护。③强化交接制度。对高危病人,坚持床前交接,除配合病区医生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并予以适当的护理保护措施。④平时要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娱乐活动等,以转移病人的出走意念,病人进出病区时,必须清点病人数,护送病人外出作检查时须在工作人员视野内,密切注意病人动向。加强与病人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和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⑤采取心理等联合干预措施。定期组织病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和认知治疗,根据病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辅导。对极高危病人,可以联合医生、周围病人和病人家属,加强安全监护。⑥对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而不承认自己有病,不安心住院的病人,在心理疏导的同时,要多与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联系,帮助他们减轻今后生活顾虑,消除自卑心理。⑦其他针对性措施。注:干预前数据为课题《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发生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统计所得资料。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479例住院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出走的病人共13例,占住院病人数的2.71%,与加强干预前(31.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男性9例,占男性病人数的3.35%,女性4例,占女性病人数的1.9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13例出走病人中9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2.2出走行为造成的后果
13例出走事件中,3例出走成功,事后有工作人员找回或由家属协助送回。占住院病人总数的0.63%,与干预前(0.72%)比较略有下降,但经统计差异并不显著(P>0.05)。
2.3 出走行为与年龄
发生出走行为13例病人,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为(39.38±14.65)岁,低于住院精神病人的平均年龄(40.11±13.58)岁,(P>0.05)。其中男性为(40.89±12.50)岁,女性(45.75±20.87)岁,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
表1出走行为发生比例与年龄段的关系
年龄段(岁)≤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 合计
住院病人数18 124 13196 6347 479
(N=479例)
出走行为病人数0 4 3 32 113
(N=13例)
比例( %)0 3.23 2.293.13 3.17 2.132.71
表1显示,出走行为发生比例以21~30岁年龄组为最高,其次为51~60岁年龄组。
2.4 出走行为与入院天数
表2出走行为的发生与入院天数的比较(N=13)
入院天数 ≤7天 8~30天>30天
发生意外事件例数 92 2
比例(%) 69.23 15.3815.38
表2显示,出走行为的69.23%发生在入院一周之内,比较干预前79.78%(71/89)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84.61%发生在入院后一个月之内,与干预前94.38%(84/89)比较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2.5 出走行为与时段的关系
表3出走行为的发生与时段的关系(N=13)
时段(点) 00:00~08:00 08:00~16:00 16:00~24:00
意外事件
发生例数36 4
比例(%)23.0746.1530.77
表3显示,出走行为的46.15%发生在白天,比较干预前55.06 %(49/89)略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2.6 出走行为与住院次数的关系
表4出走行为与住院次数的关系
住院次数(次) 例数(N=13) %
首次646.15
2~5538.46
>5 215.38
表4显示,出走行为的46.15%发生于首次住院者,与干预前65.17%(58/89)比较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从资料显示:479例住院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出走的病人共13例,占住院病人数的2.71%,与加强干预前的6.41%比较,有差异(P<0.05);占意外事件的16.15%,与干预前的31.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资料还显示:69.23%(9/13)的出走病人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与饶晓翠等报告的精神分裂症占84.20%[3]及张俊菊等报告的精神分裂症占84.00%的结果接近[4]。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病人受妄想支配有关。
综上所述,三年来,我们对住院精神病人出走行为高危病人加强干预措施之后,住院精神病人出走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说明我们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更要提高认识,足够重视,及时总结教训,积极积累经验,不断加强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或减少出走行为的发生,切记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始终坚信“防患于未然”更胜于“亡羊补牢”。
参考文献
[1] 曹新妹.精神科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
[2] 沈渔村.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1~752.
[3] 饶晓翠,何艳.精神病人外走行为浅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7):61.
[4] 张俊生,谢立萍.95例逃跑病人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2):2~6.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人出走高危人群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91-03
精神障碍病人由于发病期间缺乏自知力,个别病人对住院不安心出现出走行为,出走行为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擅自离开医院的行为[1]。由于病人自我防护能力下降,出走可能给病人或他人造成严重后果。为此,笔者在2008年开展了《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的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7月~2011年6月对在我院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且属于出走行为高危人群的精神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以不断修订和完善该护理干预措施,对进一步减少精神病人出走行为的发生。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8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且属于出走高危人群的精神病人。
1.2 方法
1.2.1 列出高危病人:①住院之前有外出乱跑病史者。②入院之后有出走倾向。③曾有住院期间出走行为者。
1.2.2 制定干预措施:①加强安全教育。经常督促护理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性,避免疏忽大意。②严密病情观察。对出走企图强烈的病人不宜带出病区活动,应安置在Ⅰ级病室专人监护。③强化交接制度。对高危病人,坚持床前交接,除配合病区医生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并予以适当的护理保护措施。④平时要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娱乐活动等,以转移病人的出走意念,病人进出病区时,必须清点病人数,护送病人外出作检查时须在工作人员视野内,密切注意病人动向。加强与病人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和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⑤采取心理等联合干预措施。定期组织病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和认知治疗,根据病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辅导。对极高危病人,可以联合医生、周围病人和病人家属,加强安全监护。⑥对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而不承认自己有病,不安心住院的病人,在心理疏导的同时,要多与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联系,帮助他们减轻今后生活顾虑,消除自卑心理。⑦其他针对性措施。注:干预前数据为课题《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发生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统计所得资料。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479例住院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出走的病人共13例,占住院病人数的2.71%,与加强干预前(31.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男性9例,占男性病人数的3.35%,女性4例,占女性病人数的1.9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13例出走病人中9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2.2出走行为造成的后果
13例出走事件中,3例出走成功,事后有工作人员找回或由家属协助送回。占住院病人总数的0.63%,与干预前(0.72%)比较略有下降,但经统计差异并不显著(P>0.05)。
2.3 出走行为与年龄
发生出走行为13例病人,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为(39.38±14.65)岁,低于住院精神病人的平均年龄(40.11±13.58)岁,(P>0.05)。其中男性为(40.89±12.50)岁,女性(45.75±20.87)岁,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
表1出走行为发生比例与年龄段的关系
年龄段(岁)≤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 合计
住院病人数18 124 13196 6347 479
(N=479例)
出走行为病人数0 4 3 32 113
(N=13例)
比例( %)0 3.23 2.293.13 3.17 2.132.71
表1显示,出走行为发生比例以21~30岁年龄组为最高,其次为51~60岁年龄组。
2.4 出走行为与入院天数
表2出走行为的发生与入院天数的比较(N=13)
入院天数 ≤7天 8~30天>30天
发生意外事件例数 92 2
比例(%) 69.23 15.3815.38
表2显示,出走行为的69.23%发生在入院一周之内,比较干预前79.78%(71/89)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84.61%发生在入院后一个月之内,与干预前94.38%(84/89)比较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2.5 出走行为与时段的关系
表3出走行为的发生与时段的关系(N=13)
时段(点) 00:00~08:00 08:00~16:00 16:00~24:00
意外事件
发生例数36 4
比例(%)23.0746.1530.77
表3显示,出走行为的46.15%发生在白天,比较干预前55.06 %(49/89)略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2.6 出走行为与住院次数的关系
表4出走行为与住院次数的关系
住院次数(次) 例数(N=13) %
首次646.15
2~5538.46
>5 215.38
表4显示,出走行为的46.15%发生于首次住院者,与干预前65.17%(58/89)比较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从资料显示:479例住院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出走的病人共13例,占住院病人数的2.71%,与加强干预前的6.41%比较,有差异(P<0.05);占意外事件的16.15%,与干预前的31.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资料还显示:69.23%(9/13)的出走病人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与饶晓翠等报告的精神分裂症占84.20%[3]及张俊菊等报告的精神分裂症占84.00%的结果接近[4]。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病人受妄想支配有关。
综上所述,三年来,我们对住院精神病人出走行为高危病人加强干预措施之后,住院精神病人出走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说明我们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更要提高认识,足够重视,及时总结教训,积极积累经验,不断加强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或减少出走行为的发生,切记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始终坚信“防患于未然”更胜于“亡羊补牢”。
参考文献
[1] 曹新妹.精神科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
[2] 沈渔村.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1~752.
[3] 饶晓翠,何艳.精神病人外走行为浅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7):61.
[4] 张俊生,谢立萍.95例逃跑病人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