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民间美术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和灵魂, 是理性的社会积淀。反映着地区历史文 化的渊源风貌, 也蕴含着各民族的民族意识、精神诉求和心理素质。民间美术对青少年积极有着广泛的影响, 包括修养, 文化传承, 人格教育, 创造性等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传统艺术面临前所未有 的挑战。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长期 短缺, 已导致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在年青一代的认知中悄 悄地蒸发与淡化, 作为传承者的青少年对本土文化和民族 艺术形式感到严重的生疏, 取而代之的是审美趣味口味的 西化。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其中一个重 要原因是民间美术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在学 校教育中缺失。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 将我国民间美术引 进学校美术课堂, 对积淀深厚的传统艺术, 为学生提供了 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 具有深刻地意义。
一、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提高审美修养
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从表面上看, 民间 美术似乎给人以粗、俗、野、土的感觉, 很难看到它的文 化与艺术深度。它独特的造型语言, 活泼多彩的表现形式, 古朴夸张的造型, 喜庆热烈的色彩, 打破常规的环行透视 等等, 洋溢着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 体现出中国民间美术 造型语言的独特魅力。例如中国的年画历史悠久, 不同的 地区年画各有不同的特色, 但都具有线条简练, 色彩鲜艳, 造型夸张, 精壮朴实的特点, 构图饱满充实、富有装饰风 格。欣赏年画时, 一方面可以欣赏年画的画法和着色技巧, 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再比如 中国的剪纸, 有彩色和单色两种, 彩色的绚丽多彩, 单色 的朴素大方。由于地理环境和人们习惯不同, 各地民间的 剪纸风格也不同。通过欣赏剪纸, 可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 聪明才智, 还可以从剪纸中了解许多知识, 提高鉴赏美的 能力。
二、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传承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教育具有积淀民族文化的作用, 使我们的民 族文化得到延续。民间美术的造型始终遵循着驱灾辟邪、 保护生命和祈福求安的创作路线, 蕴涵了传统民间文化的 吉祥寓意。民间美术是最具感召力的艺术种类, 因为民间 美术的创作者, 是中国数千年来饱受艰辛的劳动人民, 民 间美术是所有艺术的母本艺术, 民间艺人做一件工艺品, 他们并不是想要使其表现出什么艺术价值, 而往往是一种 情感的寄托、理想和愿望的圆满, 他们用自己全部的心血 和智慧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亲手创造的形象上。例如, 外婆 给外孙做虎头帽、虎头鞋, 以示虎虎生气, 为小孩子健康 生长讨个好彩头, 倾尽了老人对后辈的疼爱和祝福; 母亲 给孩子做五毒兜肚, 以此来保护孩子的平安; 画五个蝙蝠 来围着寿字或围着桃子, 寓意多福多寿, 蝙蝠之蝠与福字 同音以“五福捧寿” 表达祝寿的美好愿望。教育和文化是 相辅相成的, 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 没有教育的文 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 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整体。所以, 民间美术传承与学校的美术教育是分不开的。 通过教育, 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 一代, 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
三、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不断发扬民族精神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责任感。通过了解中 华璀璨的艺术发展历程, 从而对祖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 充满自豪感, 激发爱国情怀, 并清醒的认识现状, 增强民 族责任感。学生在看得懂的情况下, 会深入地用心灵体会 母体文化的伟大性, 从而发现贯穿于这一伟大之中的强有 力的民族特性, 使他们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感, 对中华 文明的崇敬感和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对于民间美 术审美意蕴的学习,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 美观, 并借此引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从而培养出他们对于 劳动人民的热爱和理解。由此,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教育, 使之产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对于劳动人民的热爱, 对祖 国母亲的热爱, 促进我们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四、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民间美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 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 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 和情感来进行创造。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 向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 息的客体, 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观者参与并与之对 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缺’, 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象力来补充和完成”。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民间美术欣赏使学生与自然和社会协调一 致, 从而唤起学生独立地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 通过发现身边艺术的起源, 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能直接与艺术进行对话, 了解艺术活动的本质,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借鉴民间美术的方法,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借此进行创新活动。
民间美术是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历史文化内涵 最丰富的文化形态, 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 的文化, 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 加强 民间美术教育,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陶冶他们的生命 情感, 提高智力功能, 实现民族文化的回归, 传承民族精 神。把民间美术纳入到教学中, 给民间美术应有的地位, 同时服务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传统艺术面临前所未有 的挑战。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长期 短缺, 已导致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在年青一代的认知中悄 悄地蒸发与淡化, 作为传承者的青少年对本土文化和民族 艺术形式感到严重的生疏, 取而代之的是审美趣味口味的 西化。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其中一个重 要原因是民间美术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在学 校教育中缺失。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 将我国民间美术引 进学校美术课堂, 对积淀深厚的传统艺术, 为学生提供了 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 具有深刻地意义。
一、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提高审美修养
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从表面上看, 民间 美术似乎给人以粗、俗、野、土的感觉, 很难看到它的文 化与艺术深度。它独特的造型语言, 活泼多彩的表现形式, 古朴夸张的造型, 喜庆热烈的色彩, 打破常规的环行透视 等等, 洋溢着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 体现出中国民间美术 造型语言的独特魅力。例如中国的年画历史悠久, 不同的 地区年画各有不同的特色, 但都具有线条简练, 色彩鲜艳, 造型夸张, 精壮朴实的特点, 构图饱满充实、富有装饰风 格。欣赏年画时, 一方面可以欣赏年画的画法和着色技巧, 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再比如 中国的剪纸, 有彩色和单色两种, 彩色的绚丽多彩, 单色 的朴素大方。由于地理环境和人们习惯不同, 各地民间的 剪纸风格也不同。通过欣赏剪纸, 可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 聪明才智, 还可以从剪纸中了解许多知识, 提高鉴赏美的 能力。
二、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传承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教育具有积淀民族文化的作用, 使我们的民 族文化得到延续。民间美术的造型始终遵循着驱灾辟邪、 保护生命和祈福求安的创作路线, 蕴涵了传统民间文化的 吉祥寓意。民间美术是最具感召力的艺术种类, 因为民间 美术的创作者, 是中国数千年来饱受艰辛的劳动人民, 民 间美术是所有艺术的母本艺术, 民间艺人做一件工艺品, 他们并不是想要使其表现出什么艺术价值, 而往往是一种 情感的寄托、理想和愿望的圆满, 他们用自己全部的心血 和智慧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亲手创造的形象上。例如, 外婆 给外孙做虎头帽、虎头鞋, 以示虎虎生气, 为小孩子健康 生长讨个好彩头, 倾尽了老人对后辈的疼爱和祝福; 母亲 给孩子做五毒兜肚, 以此来保护孩子的平安; 画五个蝙蝠 来围着寿字或围着桃子, 寓意多福多寿, 蝙蝠之蝠与福字 同音以“五福捧寿” 表达祝寿的美好愿望。教育和文化是 相辅相成的, 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 没有教育的文 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 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整体。所以, 民间美术传承与学校的美术教育是分不开的。 通过教育, 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 一代, 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
三、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不断发扬民族精神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责任感。通过了解中 华璀璨的艺术发展历程, 从而对祖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 充满自豪感, 激发爱国情怀, 并清醒的认识现状, 增强民 族责任感。学生在看得懂的情况下, 会深入地用心灵体会 母体文化的伟大性, 从而发现贯穿于这一伟大之中的强有 力的民族特性, 使他们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感, 对中华 文明的崇敬感和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对于民间美 术审美意蕴的学习,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 美观, 并借此引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从而培养出他们对于 劳动人民的热爱和理解。由此,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教育, 使之产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对于劳动人民的热爱, 对祖 国母亲的热爱, 促进我们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四、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民间美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 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 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 和情感来进行创造。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 向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 息的客体, 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观者参与并与之对 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缺’, 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象力来补充和完成”。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民间美术欣赏使学生与自然和社会协调一 致, 从而唤起学生独立地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 通过发现身边艺术的起源, 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能直接与艺术进行对话, 了解艺术活动的本质,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借鉴民间美术的方法,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借此进行创新活动。
民间美术是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历史文化内涵 最丰富的文化形态, 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 的文化, 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 加强 民间美术教育,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陶冶他们的生命 情感, 提高智力功能, 实现民族文化的回归, 传承民族精 神。把民间美术纳入到教学中, 给民间美术应有的地位, 同时服务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