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施蛰存的历史小说,不止“开辟了创作的新蹊径”、“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提供了活的标本”、拓展了现代小说艺术技巧,同时还创造了用欲望介入历史的方式,成功挖掘出了历史人物的私欲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填补了正史所竭力遮蔽的不可告人之处。
关键词:施蛰存;历史小说;历史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3
一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曾风行一时,鲁迅(《故事新编》)、郁达夫(《采石矶》《碧浪湖的秋天》)、郭沫若(《漆园吏游梁》《司马迁发愤》《贾长沙痛哭》)、茅盾(《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施蛰存(《鸠摩罗什》《将军底头》《阿褴公主》《石秀》)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至于为何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重要阶段,出现现代历史小说这一创作热潮?除了恶劣的政治环境迫使作家转向历史这一人所共知的理由外,似乎就只有千百年来文学“依托古事、表达抗争、批判现实”的传统所能解释了。然而,施蛰存的历史小说似乎逸出了这些阐述空间。或者换句话说,他的历史小说在小说审美性方面更为纯粹一些,区别于鲁迅、郁达夫、郭沫若、茅盾的是,施蛰存似乎根本无意于救亡图存、爱国主义、改造国民性等主旨,他更关心小说本身。关于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学界多将其定义为披着历史外壳的“心理分析型小说”,这应是公允之论。然而,人们大多只注意到他“开辟了创作的新蹊径”、“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提供了活的标本”、拓展了现代小说艺术技巧等方面,却忽略了他在介入历史、革新历史观念等方面作出的实验与努力。
二
施蛰存共创作有六篇历史小说,分别是《鸠摩罗什》《将军底头》《阿褴公主》《石秀》《李师师》《黄心大师》。1932年,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将六篇合为一集,书名为《将军底头》,在这部书的自序中,施蛰存直接为之前的学界误会辩解,“贤明的读者,一定会看得出虽然它们同样是以古事为题材的作品,但在描写的方法和目的上,这四篇却并不完全相同了。《鸠摩罗什》是写道和爱的冲突,《将军底头》却写种族和爱的冲突了。至于《石秀》一篇,我是只用力在描写一种性欲心理,而最后的《阿褴公主》,则目的只简单地在乎把一个美丽的故事复活在我们眼前”。叔明则进一步将其概括,“《鸠摩罗什》,宗教和色欲的冲突;《将军的头》,信义和色欲的冲突;《石秀》,友谊和色欲的冲突;《阿褴公主》,种族和色欲的冲突” “在国内,从来以古事为题材的作品(无论是戏曲或小说),差不多全是取了‘借古人的嘴来说现代人的话’那一种方法,至于纯粹的古事小说,却似乎还很少看见过,有之,则当以《将军底头》为记录的开始。《将军底头》之所以能成为纯粹的古事小说,完全是在不把它的人物来现在化:他们意识没有只有现代人所有的思想,他们嘴里没有现代人所有的言语,纵然作者自己的观察和手法却都是现代的。古人的心理和苦痛,他们自己不能写,甚至不能懂,而作者却巧妙地运用现代艺术的工具写出来,使它们成大家都能懂——只就这一点而论,《将军底头》就已经多么值得我们的注意”。叔明极富洞见地指出了施蛰存历史小说的色欲本相,以及潜存其中的历史意识和现代意识。
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的风潮蔚为大观,著名哲学家张东荪著文《论精神分析》,以及章士钊等人的大力译介,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中国思想界,风行一时。但文学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介入似乎更为自觉一些,以鲁迅为例,在《故事新编·自序》中,鲁迅直接申明《补天》的作意,是“取了茀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鲁迅接受并尝试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来创作小说,这种实验精神是破天荒的,但似乎并不能解释他的真实意图,茅盾指出他是“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的所应憎与应爱”,可谓是极富洞见之论。鲁迅的目的在于借用现代意识来解剖传统文化,可是却无意之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路径,即用欲望来阐释历史。对于历史小说,鲁迅反对那种将历史做得密不透风的“教授小说”,并指出自己的创作方法乃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铺成一篇”。这种创作意旨和创作方法深刻地影响到了现代历史小说的发展进程,比如聂绀弩的《第一把火》《鬼谷子》,廖沫沙的《东窗之下》甚至直接标注“故事新编试作”, 端木蕻良的《步飞烟》标注为“故事新编之一”,谭正璧的历史小说集则干脆取名《拟故事新编》。众多后来者的仿拟之作,不乏高明之作,如聂绀弩的作品就几可以假乱真,但大部分则有画虎类犬的嫌疑。
施蛰存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上,大体忠实于历史事件的完整性,极少生造完全不存在的历史人物,但也有对鲁迅的继承,比如对弗洛伊德学说的运用,但他似乎走得更极端一些,直接开掘到历史人物的精神深处,挖掘历史人物的情欲史、私欲史,甚至艳史,追问历史人物不可告人的欲望动机,以及欲望对历史进程的支配影响。《鸠摩罗什》刊发于1929年9月15日《新文艺》创刊号上,是施蛰存两篇佛教题材历史小说(《鸠摩罗什》《黄心大师》)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施蛰存自述,这篇代表作“费了半年以上的预备,易稿七次才得以完成的”。作者基本遵循了鸠摩罗什的佛教徒身份、被姚兴迎入后秦的史实,杜撰了诸多“莫须有”的情欲化的细节。作为一位毕生致力于佛教译介与传播的大德高僧,一位正宗的释迎牟尼的高徒,通晓佛经的传教士,在施蛰存笔下却被塑造成了一位离经叛道的佛教叛逆者形象。施蛰存似乎带着一种恶作剧心理,在一场场情欲化的描写中,快意地一次次剥离掉鸠摩罗什头顶的光环,让他在宗教与“力比多”的纠结当中无力自拔、彻底沦陷,裸露出鸠摩罗什裟底下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属性。
《将军底头》刊发于1930年《小说月报》21卷10号,将军指的是唐朝著名将领花惊定,是一位战功赫赫威名四播的大将军,连诗圣杜甫都为其写诗“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与《鸠摩罗什》类似的是,作者基本忠实于原有史料,但却生造了一位“英銳”“美丽”的少女,在“冷僻的西陲所”一见钟情,“骤然感觉了一次细胞的震动”,就“被魅惑着了”,从此开始臆想“自己的手正在抚摸着那少女底肌肤、自己的嘴唇正压在少女底脸上,而自己所突然感到的热气,也就是从这少女底裸着的肉体上传过来的”。作者极力渲染花惊定的情欲意识,同时也暴露其身为吐蕃人却要镇压吐蕃的心理纠葛,以及想要背叛大唐却又爱慕唐女的矛盾心态。这种矛盾与纠葛始终不曾停止,反叛的心思从犹疑逐渐走向放弃。他在战场上被本民族的吐蕃人砍掉了首级,却依然被情欲支配着策马溪边寻找心爱的人。 《阿褴公主》刊发于1931年《文艺月刊》2卷10期,初名《孔雀胆》,后改名《阿褴公主》。施蛰存坦言,“目的只是简单地在乎把一个美丽的故事复活在我们眼前”,而作者也确实将一个凄美动人的感情故事复述出来。元朝末年,镇守云南的梁王不敌红巾军明玉珍部,大理第九代总管段功领兵相助,梁王感念其功将美丽的阿褴公主许配,后因谗臣进言中伤段功,梁王偏听偏信令阿褴公主用孔雀胆毒死段功。阿褴公主与段功情深意重不忍加害,于是将秘密泄露。次日梁王借邀段功做佛事,行至通济桥将段功截杀,公主亦殉情而死。施蛰存大致遵循了历史叙述,但却用现代的笔调,详述段功与阿褴公主的二重心理:段功不灭梁王则有丧身之虞,灭掉梁王虽能复国保命却会失去阿褴,而阿褴若杀死段功则背叛爱情,放走段功又背叛父王与种族。在“种族与色欲的冲突”下,段功与阿褴踌躇不决犹豫不定,最终双双殒命。
《石秀》刊发于1931年《小说月报》22卷2号,取自施耐庵的《水浒传》。《水浒传》里拼命三郎石秀,本是一名顶天立地豪气干云的梁山好汉。施蛰存却别有用心,将其塑造成一位变态的,设计唆使义兄杨雄杀妻的反英雄形象。石秀初见潘巧云,便“神魂震荡”不能自已,因洞晓潘巧云与和尚的奸情后,石秀由爱慕到憎恨,“因为爱她,所以要杀她”。石秀深知自己恋嫂是有悖朋友伦常的,但却因为爱恋又不能抒发,直至撞破奸情被嫉妒冲昏头脑疯狂报复。友谊与色欲的双重煎熬,让石秀正常的情感世界发生畸变,于是心理失控挑唆杨雄杀妻,“每剜一刀,只觉得一阵爽快”,“看着这些泛着最后的桃红色的肢体,石秀重又觉得一阵满足的愉快了。真是个奇观啊!”施蛰存着力托出石秀隐秘的变态心理,正视其本能欲望,让英雄走下神坛,变成俗世中人。
施蛰存的历史小说是有其独特意味的,在现代文学史上史具有重要参照意义的。他无所顾忌地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爱对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高僧鸠摩罗什、大将军花惊定、水浒英雄石秀、大理总管段功、公主阿褴,对这些所谓身份特殊的大人物、草莽英雄,施蛰存都大胆直露他们的性欲望、性饥饿和性变态,着力用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观照历史人物,在解放人性的同时也解放了历史,让历史有了另一种阐释的可能。
三
情欲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难以回避又令人尴尬的话题,尤其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中,人的这一自然本能受到严酷压制。官方修订的历史,与民间所谓的野史、艳史是有绝然差异的,封建道统是绝难容忍情欲的存在,而同时,由于其官修特性,以及史官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职业道德”,性的禁忌往往就会遮蔽历史的某些角落空间。西方新历史主义者认为,所谓的“历史”不过是历史学家们虚构的文本,文学参与并建构了历史。历史学家在叙述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与小说家并无不同,历史学家“通过压制和贬低一些因素,以及抬高和重视别的因素,通过个性塑造、主题的重复、声音和观点的变化、可供选择的描写策略”等文学创作技巧来构写历史。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有没有被遮蔽的历史空间尚待发掘?
施蛰存在构想历史的欲望中,发现了用情欲介入历史的方式。用现代人的现代观念来臆想历史,用现代人的现代精神来觀照历史人物,深入剖析他们在情欲冲突下的隐秘心理和凡俗本相,将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统统归结为本能的不可遏制。在开掘历史人物二重心理的过程中,施蛰存着意暴露出佛教高僧鸠摩罗什、大唐将军花惊定、水浒英雄石秀、民族英雄段功等英雄人物更为凡俗化的一面。然而,这并不是对历史的解构,或者是对传统英雄形象的颠覆。恰恰相反的是,作者既无心解构、也无意颠覆,而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构想方式,去还原历史人物的完整形象,去填补正史所竭力掩盖的空缺。施蛰存的艺术勇气和历史眼光是超前的,他剥离掉古人所竭力打造出的神人或圣人的光圈,指出他们心口不一的虚伪,让他们具有凡人一样的心性,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有作为人的原始精神状态,这无疑才更为切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切近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结语:
施蛰存在运用弗洛伊德学说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剖析的过程中,不仅成功挖掘出了历史人物不可告人的私欲对于历史书写的影响、填补了正史所竭力掩盖的空间,而且在不经意间也创造出了两种介入历史的手段,一是将历史欲望化,一是将英雄彻底凡俗化,即在构想历史的欲望支配下另辟蹊径,找到了用欲望构想历史的捷径通途。
参考文献:
[1]王富仁.柳凤九.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8,06:18.
[2]施蛰存.十年创作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09.
[3]吴福辉.《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278.
[4]施蛰存. 施蛰存七十年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804.
[5]叔明.评将军底头[J].现代,1932,1(05),转引自王富仁.柳凤九.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8,06:19.
[6][8]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1、342.
[7]茅盾.玄武门之变·序.茅盾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83.
[9]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A].施蛰存散文[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24.
[10]施蛰存.薄命的戴丽莎译者序[M].上海:中华书局,1937:1.
[11]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A].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1-165.
关键词:施蛰存;历史小说;历史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3
一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曾风行一时,鲁迅(《故事新编》)、郁达夫(《采石矶》《碧浪湖的秋天》)、郭沫若(《漆园吏游梁》《司马迁发愤》《贾长沙痛哭》)、茅盾(《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施蛰存(《鸠摩罗什》《将军底头》《阿褴公主》《石秀》)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至于为何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重要阶段,出现现代历史小说这一创作热潮?除了恶劣的政治环境迫使作家转向历史这一人所共知的理由外,似乎就只有千百年来文学“依托古事、表达抗争、批判现实”的传统所能解释了。然而,施蛰存的历史小说似乎逸出了这些阐述空间。或者换句话说,他的历史小说在小说审美性方面更为纯粹一些,区别于鲁迅、郁达夫、郭沫若、茅盾的是,施蛰存似乎根本无意于救亡图存、爱国主义、改造国民性等主旨,他更关心小说本身。关于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学界多将其定义为披着历史外壳的“心理分析型小说”,这应是公允之论。然而,人们大多只注意到他“开辟了创作的新蹊径”、“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提供了活的标本”、拓展了现代小说艺术技巧等方面,却忽略了他在介入历史、革新历史观念等方面作出的实验与努力。
二
施蛰存共创作有六篇历史小说,分别是《鸠摩罗什》《将军底头》《阿褴公主》《石秀》《李师师》《黄心大师》。1932年,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将六篇合为一集,书名为《将军底头》,在这部书的自序中,施蛰存直接为之前的学界误会辩解,“贤明的读者,一定会看得出虽然它们同样是以古事为题材的作品,但在描写的方法和目的上,这四篇却并不完全相同了。《鸠摩罗什》是写道和爱的冲突,《将军底头》却写种族和爱的冲突了。至于《石秀》一篇,我是只用力在描写一种性欲心理,而最后的《阿褴公主》,则目的只简单地在乎把一个美丽的故事复活在我们眼前”。叔明则进一步将其概括,“《鸠摩罗什》,宗教和色欲的冲突;《将军的头》,信义和色欲的冲突;《石秀》,友谊和色欲的冲突;《阿褴公主》,种族和色欲的冲突” “在国内,从来以古事为题材的作品(无论是戏曲或小说),差不多全是取了‘借古人的嘴来说现代人的话’那一种方法,至于纯粹的古事小说,却似乎还很少看见过,有之,则当以《将军底头》为记录的开始。《将军底头》之所以能成为纯粹的古事小说,完全是在不把它的人物来现在化:他们意识没有只有现代人所有的思想,他们嘴里没有现代人所有的言语,纵然作者自己的观察和手法却都是现代的。古人的心理和苦痛,他们自己不能写,甚至不能懂,而作者却巧妙地运用现代艺术的工具写出来,使它们成大家都能懂——只就这一点而论,《将军底头》就已经多么值得我们的注意”。叔明极富洞见地指出了施蛰存历史小说的色欲本相,以及潜存其中的历史意识和现代意识。
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的风潮蔚为大观,著名哲学家张东荪著文《论精神分析》,以及章士钊等人的大力译介,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中国思想界,风行一时。但文学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介入似乎更为自觉一些,以鲁迅为例,在《故事新编·自序》中,鲁迅直接申明《补天》的作意,是“取了茀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鲁迅接受并尝试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来创作小说,这种实验精神是破天荒的,但似乎并不能解释他的真实意图,茅盾指出他是“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的所应憎与应爱”,可谓是极富洞见之论。鲁迅的目的在于借用现代意识来解剖传统文化,可是却无意之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路径,即用欲望来阐释历史。对于历史小说,鲁迅反对那种将历史做得密不透风的“教授小说”,并指出自己的创作方法乃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铺成一篇”。这种创作意旨和创作方法深刻地影响到了现代历史小说的发展进程,比如聂绀弩的《第一把火》《鬼谷子》,廖沫沙的《东窗之下》甚至直接标注“故事新编试作”, 端木蕻良的《步飞烟》标注为“故事新编之一”,谭正璧的历史小说集则干脆取名《拟故事新编》。众多后来者的仿拟之作,不乏高明之作,如聂绀弩的作品就几可以假乱真,但大部分则有画虎类犬的嫌疑。
施蛰存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上,大体忠实于历史事件的完整性,极少生造完全不存在的历史人物,但也有对鲁迅的继承,比如对弗洛伊德学说的运用,但他似乎走得更极端一些,直接开掘到历史人物的精神深处,挖掘历史人物的情欲史、私欲史,甚至艳史,追问历史人物不可告人的欲望动机,以及欲望对历史进程的支配影响。《鸠摩罗什》刊发于1929年9月15日《新文艺》创刊号上,是施蛰存两篇佛教题材历史小说(《鸠摩罗什》《黄心大师》)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施蛰存自述,这篇代表作“费了半年以上的预备,易稿七次才得以完成的”。作者基本遵循了鸠摩罗什的佛教徒身份、被姚兴迎入后秦的史实,杜撰了诸多“莫须有”的情欲化的细节。作为一位毕生致力于佛教译介与传播的大德高僧,一位正宗的释迎牟尼的高徒,通晓佛经的传教士,在施蛰存笔下却被塑造成了一位离经叛道的佛教叛逆者形象。施蛰存似乎带着一种恶作剧心理,在一场场情欲化的描写中,快意地一次次剥离掉鸠摩罗什头顶的光环,让他在宗教与“力比多”的纠结当中无力自拔、彻底沦陷,裸露出鸠摩罗什裟底下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属性。
《将军底头》刊发于1930年《小说月报》21卷10号,将军指的是唐朝著名将领花惊定,是一位战功赫赫威名四播的大将军,连诗圣杜甫都为其写诗“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与《鸠摩罗什》类似的是,作者基本忠实于原有史料,但却生造了一位“英銳”“美丽”的少女,在“冷僻的西陲所”一见钟情,“骤然感觉了一次细胞的震动”,就“被魅惑着了”,从此开始臆想“自己的手正在抚摸着那少女底肌肤、自己的嘴唇正压在少女底脸上,而自己所突然感到的热气,也就是从这少女底裸着的肉体上传过来的”。作者极力渲染花惊定的情欲意识,同时也暴露其身为吐蕃人却要镇压吐蕃的心理纠葛,以及想要背叛大唐却又爱慕唐女的矛盾心态。这种矛盾与纠葛始终不曾停止,反叛的心思从犹疑逐渐走向放弃。他在战场上被本民族的吐蕃人砍掉了首级,却依然被情欲支配着策马溪边寻找心爱的人。 《阿褴公主》刊发于1931年《文艺月刊》2卷10期,初名《孔雀胆》,后改名《阿褴公主》。施蛰存坦言,“目的只是简单地在乎把一个美丽的故事复活在我们眼前”,而作者也确实将一个凄美动人的感情故事复述出来。元朝末年,镇守云南的梁王不敌红巾军明玉珍部,大理第九代总管段功领兵相助,梁王感念其功将美丽的阿褴公主许配,后因谗臣进言中伤段功,梁王偏听偏信令阿褴公主用孔雀胆毒死段功。阿褴公主与段功情深意重不忍加害,于是将秘密泄露。次日梁王借邀段功做佛事,行至通济桥将段功截杀,公主亦殉情而死。施蛰存大致遵循了历史叙述,但却用现代的笔调,详述段功与阿褴公主的二重心理:段功不灭梁王则有丧身之虞,灭掉梁王虽能复国保命却会失去阿褴,而阿褴若杀死段功则背叛爱情,放走段功又背叛父王与种族。在“种族与色欲的冲突”下,段功与阿褴踌躇不决犹豫不定,最终双双殒命。
《石秀》刊发于1931年《小说月报》22卷2号,取自施耐庵的《水浒传》。《水浒传》里拼命三郎石秀,本是一名顶天立地豪气干云的梁山好汉。施蛰存却别有用心,将其塑造成一位变态的,设计唆使义兄杨雄杀妻的反英雄形象。石秀初见潘巧云,便“神魂震荡”不能自已,因洞晓潘巧云与和尚的奸情后,石秀由爱慕到憎恨,“因为爱她,所以要杀她”。石秀深知自己恋嫂是有悖朋友伦常的,但却因为爱恋又不能抒发,直至撞破奸情被嫉妒冲昏头脑疯狂报复。友谊与色欲的双重煎熬,让石秀正常的情感世界发生畸变,于是心理失控挑唆杨雄杀妻,“每剜一刀,只觉得一阵爽快”,“看着这些泛着最后的桃红色的肢体,石秀重又觉得一阵满足的愉快了。真是个奇观啊!”施蛰存着力托出石秀隐秘的变态心理,正视其本能欲望,让英雄走下神坛,变成俗世中人。
施蛰存的历史小说是有其独特意味的,在现代文学史上史具有重要参照意义的。他无所顾忌地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爱对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高僧鸠摩罗什、大将军花惊定、水浒英雄石秀、大理总管段功、公主阿褴,对这些所谓身份特殊的大人物、草莽英雄,施蛰存都大胆直露他们的性欲望、性饥饿和性变态,着力用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观照历史人物,在解放人性的同时也解放了历史,让历史有了另一种阐释的可能。
三
情欲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难以回避又令人尴尬的话题,尤其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中,人的这一自然本能受到严酷压制。官方修订的历史,与民间所谓的野史、艳史是有绝然差异的,封建道统是绝难容忍情欲的存在,而同时,由于其官修特性,以及史官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职业道德”,性的禁忌往往就会遮蔽历史的某些角落空间。西方新历史主义者认为,所谓的“历史”不过是历史学家们虚构的文本,文学参与并建构了历史。历史学家在叙述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与小说家并无不同,历史学家“通过压制和贬低一些因素,以及抬高和重视别的因素,通过个性塑造、主题的重复、声音和观点的变化、可供选择的描写策略”等文学创作技巧来构写历史。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有没有被遮蔽的历史空间尚待发掘?
施蛰存在构想历史的欲望中,发现了用情欲介入历史的方式。用现代人的现代观念来臆想历史,用现代人的现代精神来觀照历史人物,深入剖析他们在情欲冲突下的隐秘心理和凡俗本相,将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统统归结为本能的不可遏制。在开掘历史人物二重心理的过程中,施蛰存着意暴露出佛教高僧鸠摩罗什、大唐将军花惊定、水浒英雄石秀、民族英雄段功等英雄人物更为凡俗化的一面。然而,这并不是对历史的解构,或者是对传统英雄形象的颠覆。恰恰相反的是,作者既无心解构、也无意颠覆,而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构想方式,去还原历史人物的完整形象,去填补正史所竭力掩盖的空缺。施蛰存的艺术勇气和历史眼光是超前的,他剥离掉古人所竭力打造出的神人或圣人的光圈,指出他们心口不一的虚伪,让他们具有凡人一样的心性,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有作为人的原始精神状态,这无疑才更为切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切近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结语:
施蛰存在运用弗洛伊德学说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剖析的过程中,不仅成功挖掘出了历史人物不可告人的私欲对于历史书写的影响、填补了正史所竭力掩盖的空间,而且在不经意间也创造出了两种介入历史的手段,一是将历史欲望化,一是将英雄彻底凡俗化,即在构想历史的欲望支配下另辟蹊径,找到了用欲望构想历史的捷径通途。
参考文献:
[1]王富仁.柳凤九.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8,06:18.
[2]施蛰存.十年创作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09.
[3]吴福辉.《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278.
[4]施蛰存. 施蛰存七十年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804.
[5]叔明.评将军底头[J].现代,1932,1(05),转引自王富仁.柳凤九.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8,06:19.
[6][8]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1、342.
[7]茅盾.玄武门之变·序.茅盾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83.
[9]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A].施蛰存散文[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24.
[10]施蛰存.薄命的戴丽莎译者序[M].上海:中华书局,1937:1.
[11]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A].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