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谁盼望孤独或者私密,纽约将赐予他这类古怪的奖赏。”E·B·怀特在《这就是纽约》的开头这样写到。当然,如今如果将这句话中的纽约置换成北京,可能也成立。而一座大城市,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毫不在意地敞开胸怀接纳各式各样的人。
大城市吸引怀揣梦想、渴望激荡的灵魂;但也因为大,它藏污纳垢,残酷地让人早早抛下了体面;同样因为大,这里风云变幻,每天都有人“崛起”,也有人一夜倒下。
摄影家艾略特·厄威特(Elliot Erwitt)1948年搬到纽约时,只有20岁,成为了一名年轻而充满朝气的“纽约客”。
艾略特·厄威特,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母在伊斯坦布尔邂逅,母亲伊芙吉尼娅(Evgenia)来自莫斯科的富裕家庭,父亲鲍里斯(Boris)则是敖德萨(Odessa,现属乌克兰)的建筑专业学生。鲍里斯有犹太血统,“二战”爆发前,欧洲排犹趋势渐现,于是一家人在1939年搬到美国,在1948年搬到纽约。
回头看,厄威特初到纽约,正好赶上美国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经济腾飞,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带着希望考虑未来,婴儿潮、垮掉的一代、摇滚、电视、金发红唇、现代主义设计,成了这个时代的标志,这种多元文化的相互撞击也刺激着厄威特的感受力。
在纽约,厄威特遇到了爱德华·史泰肯(Edward Steiehen)、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和罗伊·斯特赖克(Roy Stryker)。起初,史泰肯雇佣厄威特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建设照片档案室,随后便邀请他参加美国匹兹堡市拍摄纪实摄影的活动。这段摄影经历,为厄威特之后的摄影生涯奠定了基础。
1949年,厄威特背着他的禄来相机游历了法国和意大利。1951年,厄威特应召入伍,服役于美国陆军通信部队,担任摄影助理工作。在1953年他又受罗伯特·卡帕邀请加入马格南图片社。
厄威特一生最主要“阵地”是纽约。当将他所有关于纽约的照片整理出来,会发现这是他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的拍摄持续了几十年,如果形容这部分作品是一部纽约断代史也不为过。在纽约,他观察的对象很多,尤其是城市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没有一个城市摄影师像他一样拍下了这么多活动、这么多动作、这么多谜一样的情节。
在这部分照片中,厄威特用一种自言自语式的风格,悄悄地记录纽约街头,人们最朴实、最平凡的动作——那是一般人不会留心看的瞬间。每个动作转瞬即逝,在后来人回望时,其中似乎有种禅意,那正是当时人们意识不到的,而突然之间正在远去的纽约。
或许就像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曾经将纽约称作“三河之城”,本地人只能找到一东一西两条河,而他找到了第三条河——所有的艺术都源自这第三条河,在艺术家的脑海中流淌。厄威特的第三条纽约之河便是这些潮湿的,激荡的,充满乐趣又让人奇妙地激动不已的照片。
如果说卡蒂埃·布列松的表达偏重巴黎的诗意,那厄威特擅长的则是用—语双关的手法,来表达纽约的幽默。
在厄威特的照片中,读者可以找到不少“快乐的意外”。在这座城市,大规模移民导致街头人口稠密,每个人似乎都在展示自己的“小闪光点”。这种乐观思想是纽约精神遗产的—部分,它也呈现在厄威特拍摄的一张张面孔上,比如他拍摄的布鲁克林桥旁的剧作家、也是玛丽莲·梦露的前夫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就带有—种刚刚得志的神气神态。
《纽約客》的专栏作家亚当·戈普尼克(Adam Gopnik)曾就这张照片与卡蒂埃·布列松拍摄的冬日里巴黎艺术桥一端的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照片进行过对比,“从米勒的肖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将作家带过这座‘从布鲁克林通向百老汇’的桥梁(就像人们形容严肃作家和流行作家时经常用的陈词滥调)的那份桀骜不驯,桥本身很长,但在照片中被压缩了。厄威特的米勒完全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卡蒂埃一布列松的萨特则是共同谋划的结果:桥很小,在它的一端会面感觉神神秘秘的,更远处的法兰西学会的圆顶则象征法国文化的延续性。一张是关于近在咫尺的成功,另一张则是关于固有的焦虑。”
戈普尼克还评论说,厄威特轻松的风格,来自于他清醒的观察,比如:看他拍的沃斯街上小小的托尼餐厅,被整齐划一的大楼包围的小店面,我们能发现幽默的画面背后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当厄威特拍下略微弯腰的博物馆参观者小心翼翼地走过迈着大步的恐龙时,吸引读者的不是一个攻于心计的玩笑,而是一种快乐的巧合;在那张与博物馆的埃及猫头神像排成一队的站得笔直的小女孩照片中,我们可以从两者相似的发型中,感受到他抛出的“幽默梗”:它们永远站在那里,而她只是停留一会儿,摆个姿势给这次参观找点乐子。当一周后她的发型改变,她的埃及灵魂也将消失。
“当你无法解释一张照片,那是好事。”厄威特说,“因为那意味着它是视觉(visual)的。”秉承着这种创作理念的艾略特用一连串暧昧不明的照片,呈献给读者一个正在远去的纽约。虽然很多照片“无法被解释”,但它们至少有这两个识别标记:地点,常常是某个城市;年份,营造出真实存在的时空感。
在厄威特拍摄纽约的几十年问,中间也曾有过一个松散的摄影团体,包括罗伯特·弗兰克、海伦·莱维特等人。他们组成一个姑且叫作“纽约派”的松散摄影师组织。亚当·戈普尼克认为“纽约派”的所有成员都创造了出色的作品:“他们有些像14世纪的佛罗伦萨画派,你需要花点工夫才能找到一张坏作品。合适的手法、自然的或看上去自然的黑白快照、如此完美地遇到合适的创作对象、战后的城市生活……而相比于罗伯特·弗兰克、海伦·莱维特的一丝略难察觉的忧郁,厄威特则像是卓别林式的街头闲逛者,在城市中寻觅‘警句和机智的幽默’,并且他找到了。”
其实,与其说厄威特找到了,不如说他过滤出这样一个世界:一个温和的、乐观的,甚至有些老派的世界,其中没有暴力,没有战争,没有残酷或者痛苦,没有贫民窟,只有一些大宅子。这个世界有的是欣欣向荣的开端,甚至还有不少美丽结局。
在这本《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中,读者可以看到厄威特职业生涯中精选的122张拍摄于纽约的作品。它们以跨页、单页、留白的形式交错编辑而成,呈现出纽约的方方面面;同时读者也可以遥想在照片的背后,厄威特在半个多世纪中穿越时间、空间和人群,用相机捕捉下无数古怪的、滑稽的、不可思议的、温存的和感人的场景。
真的,只有一个不知疲倦的摄影师凭借恒心和努力才可以拍出這么一本摄影集。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一书前言)
著者:[美]艾略特厄威特(Elliott Erwitt)
译者:王雨辰字
出版: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版次:2018年3月第1版
大城市吸引怀揣梦想、渴望激荡的灵魂;但也因为大,它藏污纳垢,残酷地让人早早抛下了体面;同样因为大,这里风云变幻,每天都有人“崛起”,也有人一夜倒下。
摄影家艾略特·厄威特(Elliot Erwitt)1948年搬到纽约时,只有20岁,成为了一名年轻而充满朝气的“纽约客”。
新“纽约客”
艾略特·厄威特,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母在伊斯坦布尔邂逅,母亲伊芙吉尼娅(Evgenia)来自莫斯科的富裕家庭,父亲鲍里斯(Boris)则是敖德萨(Odessa,现属乌克兰)的建筑专业学生。鲍里斯有犹太血统,“二战”爆发前,欧洲排犹趋势渐现,于是一家人在1939年搬到美国,在1948年搬到纽约。
回头看,厄威特初到纽约,正好赶上美国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经济腾飞,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带着希望考虑未来,婴儿潮、垮掉的一代、摇滚、电视、金发红唇、现代主义设计,成了这个时代的标志,这种多元文化的相互撞击也刺激着厄威特的感受力。
在纽约,厄威特遇到了爱德华·史泰肯(Edward Steiehen)、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和罗伊·斯特赖克(Roy Stryker)。起初,史泰肯雇佣厄威特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建设照片档案室,随后便邀请他参加美国匹兹堡市拍摄纪实摄影的活动。这段摄影经历,为厄威特之后的摄影生涯奠定了基础。
1949年,厄威特背着他的禄来相机游历了法国和意大利。1951年,厄威特应召入伍,服役于美国陆军通信部队,担任摄影助理工作。在1953年他又受罗伯特·卡帕邀请加入马格南图片社。
厄威特一生最主要“阵地”是纽约。当将他所有关于纽约的照片整理出来,会发现这是他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的拍摄持续了几十年,如果形容这部分作品是一部纽约断代史也不为过。在纽约,他观察的对象很多,尤其是城市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没有一个城市摄影师像他一样拍下了这么多活动、这么多动作、这么多谜一样的情节。
在这部分照片中,厄威特用一种自言自语式的风格,悄悄地记录纽约街头,人们最朴实、最平凡的动作——那是一般人不会留心看的瞬间。每个动作转瞬即逝,在后来人回望时,其中似乎有种禅意,那正是当时人们意识不到的,而突然之间正在远去的纽约。
或许就像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曾经将纽约称作“三河之城”,本地人只能找到一东一西两条河,而他找到了第三条河——所有的艺术都源自这第三条河,在艺术家的脑海中流淌。厄威特的第三条纽约之河便是这些潮湿的,激荡的,充满乐趣又让人奇妙地激动不已的照片。
一语双关的艾式幽默
如果说卡蒂埃·布列松的表达偏重巴黎的诗意,那厄威特擅长的则是用—语双关的手法,来表达纽约的幽默。
在厄威特的照片中,读者可以找到不少“快乐的意外”。在这座城市,大规模移民导致街头人口稠密,每个人似乎都在展示自己的“小闪光点”。这种乐观思想是纽约精神遗产的—部分,它也呈现在厄威特拍摄的一张张面孔上,比如他拍摄的布鲁克林桥旁的剧作家、也是玛丽莲·梦露的前夫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就带有—种刚刚得志的神气神态。
《纽約客》的专栏作家亚当·戈普尼克(Adam Gopnik)曾就这张照片与卡蒂埃·布列松拍摄的冬日里巴黎艺术桥一端的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照片进行过对比,“从米勒的肖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将作家带过这座‘从布鲁克林通向百老汇’的桥梁(就像人们形容严肃作家和流行作家时经常用的陈词滥调)的那份桀骜不驯,桥本身很长,但在照片中被压缩了。厄威特的米勒完全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卡蒂埃一布列松的萨特则是共同谋划的结果:桥很小,在它的一端会面感觉神神秘秘的,更远处的法兰西学会的圆顶则象征法国文化的延续性。一张是关于近在咫尺的成功,另一张则是关于固有的焦虑。”
戈普尼克还评论说,厄威特轻松的风格,来自于他清醒的观察,比如:看他拍的沃斯街上小小的托尼餐厅,被整齐划一的大楼包围的小店面,我们能发现幽默的画面背后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当厄威特拍下略微弯腰的博物馆参观者小心翼翼地走过迈着大步的恐龙时,吸引读者的不是一个攻于心计的玩笑,而是一种快乐的巧合;在那张与博物馆的埃及猫头神像排成一队的站得笔直的小女孩照片中,我们可以从两者相似的发型中,感受到他抛出的“幽默梗”:它们永远站在那里,而她只是停留一会儿,摆个姿势给这次参观找点乐子。当一周后她的发型改变,她的埃及灵魂也将消失。
纽约学派
“当你无法解释一张照片,那是好事。”厄威特说,“因为那意味着它是视觉(visual)的。”秉承着这种创作理念的艾略特用一连串暧昧不明的照片,呈献给读者一个正在远去的纽约。虽然很多照片“无法被解释”,但它们至少有这两个识别标记:地点,常常是某个城市;年份,营造出真实存在的时空感。
在厄威特拍摄纽约的几十年问,中间也曾有过一个松散的摄影团体,包括罗伯特·弗兰克、海伦·莱维特等人。他们组成一个姑且叫作“纽约派”的松散摄影师组织。亚当·戈普尼克认为“纽约派”的所有成员都创造了出色的作品:“他们有些像14世纪的佛罗伦萨画派,你需要花点工夫才能找到一张坏作品。合适的手法、自然的或看上去自然的黑白快照、如此完美地遇到合适的创作对象、战后的城市生活……而相比于罗伯特·弗兰克、海伦·莱维特的一丝略难察觉的忧郁,厄威特则像是卓别林式的街头闲逛者,在城市中寻觅‘警句和机智的幽默’,并且他找到了。”
其实,与其说厄威特找到了,不如说他过滤出这样一个世界:一个温和的、乐观的,甚至有些老派的世界,其中没有暴力,没有战争,没有残酷或者痛苦,没有贫民窟,只有一些大宅子。这个世界有的是欣欣向荣的开端,甚至还有不少美丽结局。
在这本《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中,读者可以看到厄威特职业生涯中精选的122张拍摄于纽约的作品。它们以跨页、单页、留白的形式交错编辑而成,呈现出纽约的方方面面;同时读者也可以遥想在照片的背后,厄威特在半个多世纪中穿越时间、空间和人群,用相机捕捉下无数古怪的、滑稽的、不可思议的、温存的和感人的场景。
真的,只有一个不知疲倦的摄影师凭借恒心和努力才可以拍出這么一本摄影集。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一书前言)
著者:[美]艾略特厄威特(Elliott Erwitt)
译者:王雨辰字
出版: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版次:2018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