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低渗气藏低产原因浅析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enna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摘要: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低孔岩性气藏单井产量低,措施改造效果不理想,本文结合前期改造井压后评估等手段,从地质和工程两方面对低产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柴北缘;路乐河组;低产原因;地质因素;工程因素
  0. 引言
  随着致密砂岩气在天然气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致密砂岩气藏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现实领域 [1],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是是青海油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近年来,在该区先后部署完成了多口探井的常规及措施试气工作,普遍存在着储层自然产能低,制约着该区规模储量的提交和气田的效益开发。深入研究该区路乐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和分析单井低产的地质原因,对后期制定合理的储层改造工艺措施有指导性价值。
  1. 储层特征
  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1.1.1 岩石类型
  根据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20余块薄片资料统计,该区路乐河组主要有3种岩石类型: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统计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结构成熟度低,分选差,碎屑颗粒以次棱角状为主,磨圆度差,整体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均低。
  1.1.2 岩石组分特征
  (1)碎屑组分特征
  岩矿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路乐河组储层的碎屑组分中的、长石、岩屑类的平均体积分数相当,平均体积分数为30%,其次为石英类,平均体积分数为20%,塑性组分(千枚岩、板岩、片岩、泥岩及云母)含量较高,平均体积分数为7.43%。
  (2)填隙物组分特征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储层填隙物主要为粘土矿物(伊蒙混层、绿泥石、高岭石)及碳酸盐等胶结物(方解石,白云石)。
  1.2. 物性特征
  对研究区178块物性岩心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路乐河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分析平均孔隙度最小为8.93%,平均渗透率为5.28mD。储层渗透率小于1mD的样品占76%,由此表明,研究区属于致密砂岩气储层。
  1.3. 孔隙结构特征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路乐河组储层54块样品的压水参数统计表明:排驱压力主要集中在0.17-0.41MPa之间,平均为0.30MPa;中值压力在1.48-6.30 MPa,平均为4.63 MPa,平均最大进汞饱和度达91.67%,退汞效率为30.72%,表现为较高的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反映储层的渗透性较差;最大进水饱和度较大,但退水效率较低,反应储层岩石致密、喉道和孔隙间的连通性较差。
  1.4. 应力敏感特征
  对该区冷东平1井两块岩心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岩样的渗透率损害率分别为99.29%,91.48%%,为强应力敏感性。这与该区层储层岩石矿物含量、胶结类型有关。该区储层石英、长石等刚性岩屑平均含量为70.6%,而塑性填隙物方解石、蒙脱石等平均含量超过29.4%,并且该区储层属于压实成岩,胶结作用较弱,颗粒较疏松。生产过程中要主要生产压差的选择,避免近井地带压降过低造成较强的应力敏感。
  1.5. 渗透特征
  1.5.1 气水相渗试验
  通过研究区5块岩心气水相渗曲线发现,研究区岩心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陡直,随含水饱和度增大,气相相对渗透率降低幅度大;气水共渗区较较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对应的束缚水饱和度平均为67%,属于高束缚水饱和度。
  1.5.2 核磁共振实验
  核磁共振实验通过对储层孔隙流体中氢核信号的观测,可直接测量出岩石孔隙中的流体特性,获取储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体积,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路乐河组储层3块岩心开展核磁共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为36.97%,束缚水饱和度为63.03%。
  2. 低产原因分析
  2.1. 地质因素
  2.1.1 沉积非均质性
  储层非均质性是制约致密砂岩含气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均质性好往往含气饱和度。非均质性强往往含气饱和度较低。从冷东平1井现场取心发现,岩性的非均质性极强,纵向上岩性无规律的在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等岩性间交替变化,且岩性之间层理面较为明显。
  2.1.2 储层品质差
  通过对产气段岩矿特征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储层砂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熟度低、分选差。储层具有刚性组分(石英类)含量低,塑性组分含量高的特点,是造成单井产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2.1.3 储层物性
  储层物性是直接关乎储层改造后效果的重要参数,通过对牛东区块的电性(反应储层物性)与压后效果统计发现,试气结果达到工业气流的井物性好,声波时差普遍在250μs/m以上。试气结果未达到工业气流的井物性较差,声波时差普遍在250μs/m以下。
  2.2. 工程因素
  2.2.1 施工参数
  通过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储层近两年改造井的情况来看,普遍采用小排量、中等规模压裂工艺,施工排量平均2.7m3/min,加砂规模21m3。液量178.4m3。该区储层砂质含量较高,虽然采取了较小的排量控制缝高,但压裂过程中人工裂缝仍很容易突破目的层厚度,最终由于支撑剂的沉降造成目的层无支撑剂的有效支撑,导致压后效果较差。
  2.2.2 压裂液
  压裂液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敏感性,而根据前期对柴北缘地区目的层的敏感性分析,普遍有一定程度的水敏感性和碱敏感性伤害,酸敏感性伤害则较弱。考虑到常用的胍胶压裂液为碱性,酸性压裂液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破裂压力,溶蚀方解石,增大渗流通道。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外来流体对储层的伤害。
  2.2.3 排液周期
  以长庆苏里格气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气田为例,通常在改造措施结束后30-40min开井,放喷初期采用3-8mm油嘴控制放喷,排量100-200-300L/min,根据压力变化情况通过节流管汇控制逐渐放大放喷,若不能自喷,采用液氮气举、氮气气举等其他排液方式及时诱喷排液。
  3. 结论
  (1)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储层刚性组分含量相对低,塑性组分含量相对高应力敏感性强,地层覆压,塑性组分受压变形,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是造成单井产量低的一个重要地质因素。(2)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路乐河组储层,喉道半径小和可动流体饱和度低,储层渗透率普遍小于1MD储层非均质强,连通性均较差造成单井产量低的另一个重要地质原因。
  参考文献
  [1] 趙宏波.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煤系地层山2段致密石英砂岩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机理[J]. 岩性油气藏,2010,22(4):57-63.
  作者简介:张煜,男,1980年生,2010年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目前在青海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从事压裂酸化工艺研究及应用工作。
  青海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甘肃敦煌 736202
其他文献
摘要:动态监测技术为不断认识油、气层,了解注入、产出剖面,为油层改造提供可靠资料,同时为稠油老区评价油层动用状况和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供指导方向,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伴随动态监测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动态监测技术已成为油藏开发最有力的技术支持之一。  关键词:动态监测技术、油藏开发、剩余油、技术支持  一、地质概况  杜255块位于曙一区西南部,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齐曙上台阶东部地区,开发目的层
期刊
摘要:随着油气藏的不断开展,很多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在油田开发后期阶段会受到油价下调的影响,因此油田企业必须控制生产成本,才能够确保油田的经济效益。油藏动态管理需要克服成本降低和工作量减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油藏动态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对我国现有油藏动态管理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动态管理工作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开发需求。  
期刊
摘要:复杂断块油藏普遍存在地质体落实不够精细、剩余油分布复杂的开发矛盾,但由于井网控制程度低,储量动用程度不高,该类油藏也具备较大的治理挖潜潜力。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与应用针对不同油藏类型的开发矛盾,在充分借鉴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应用多项治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 复杂断块 油藏 综合治理   前言  复杂断块油藏是指地质储量小于100万吨,且构造形态复杂的油藏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铁17井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勘探增储的主要做法,整个过程按照滚动勘探寻找储量的步骤开展工作。工作中首先根据本区岩性油藏特点,有对针对性的开展综合地质研究,最后布署探井并实施,发现铁17-7-010和铁19两个区块,投产后均获得较好产能效果,实现了小断块的高效开发,为在老区搞好滚动勘探工作创建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勘探增储;岩性油藏;高效开发;  1.地质概况  铁17井区位于
期刊
摘要:油气地震地质解释方法就是利用地震资料及其导出信息进行地质解释和油藏描述,不管手段、工具和利用的信息对象如何,都可认为是对地震信息和属性特征的有效挖掘和利用。基于工作的相关性,针对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主要是根据地震信息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直接为钻探提供井位。本文将对地震构造解释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地震解释、断层
期刊
摘要:石油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源,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根本离不开石油。在现如今的能源消费当中石油是主要的一种产品,很多行业的发展都必须要用到石油。这也就使得我国对石油的地质开发更加重视起来,在石油地质开发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还有财力,将地质开发的技术不断地进行更新,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把石油的开采效率进行提升。  关键词:新技术;油田地质开发;应用  在我国社会和
期刊
摘要:仙南斜坡带位于柴北缘东部南八仙古隆起南翼,E1+2地层内发育多套岩性上倾尖灭及地层超覆油气藏,其圈闭形成及油气成藏条件明显区别于周边构造圈闭。弄清这类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对周边类似构造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根据钻井及地震数据,从构造及沉积发育史角度入手,分析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条件,同时对比周边探明油藏特点,对油气藏的成藏史及成藏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仙南斜坡带岩性及地层圈闭形成受古近纪早期
期刊
摘要:东部凹陷北部地区目前勘探面积1200平方千米,资源量2.47亿吨。已发现青龙台、牛居、茨榆坨、大湾-铁匠炉等4个油田,探明含油面积118.91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1.238亿吨,整体探明率50.1%,剩余资源量1.232亿吨。近几年在该区块开展精细滚动勘探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成果及认识对下步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一、滚动评价阶段成果  茨东断裂带勘探面积占东部凹陷北部的1/3,而
期刊
摘要: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边底水能量充足等因素影响,Z区块开发中存在井网控制程度低,层间储量动用不均、地层水侵入严重等问题,影响开效果,为此利用动态分析法,对原始油水界面、油水过渡带展步特征、水体能量大小以及水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直井+水平井组合分层开发思路,指导实施水平井5口、直井8口,取得较好效果,为区块下步高效稳定开发指明了方向。  主题词:动态分析法 油藏开发 分层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带动了各类高新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开始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确实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油田开采行业更是如此,各种新技术不断提升着石油开采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更好地进行石油资源开采,必须要充分了解油田地质环境与油田开发技术的关系,并对油藏构造分析技术、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剩余油描述技术等油田开发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油田;地质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