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务机也称为商务航空或商用航空,其产业链涉及多个领域,例如,公务机制造、公务机销售、保险、融资,以及通过租赁、购置、托管、产权分享等形式开展公务机运营、公务机地面代理、FBO服务、MRO服务、业务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近几年,国务院、民航局出台了众多支持公务机发展的政策,中国的公务机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是由于国内外对公务机运管理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建立一套综合公务机管理理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学术界及民航系统管理人员关于公务机运行和经营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某大型机场的公务机的运营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务机公司;特许经营
公务机(Business Aviation)也称为商务航空或商用航空,其产业链主要涉及七个方面:公务机制造;公务机销售、 保险、融资;通过租赁、购置、托管、产权分享等形式开展公务机运营 (公务机公司或企业飞行部);公务机地面代理;FBO服务;MRO服务;业务管理咨询服务。因此公务机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完备、强大的产业链支持,其健康、蓬勃的发展将极大的促进其产业链中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将促进地区乃至国家GDP的发展。
从目前中国公务机来看,仅以国内某大型机场为例,从1996年到2019年间公务机的起降架次在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加,其中60%以上公务机业务量来自国外。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今后十年是中国民航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而对于中国通用航空更是发展潜力巨大,中国通用航空以及公务机市场将进入“预热”阶段。
由于中国的公务机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对公务机相关产业的研究并不深入。随着公务机业务发展的不断壮大,对于国内繁忙的大型机场来说,应采取何种策略、措施以适应工作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尤为稀少。因此,全面、客觀地对公务机业务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机场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机场在公务机运行方面采取何种运营模式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国内某大型机场为例,研究一套适合机场的公务机运行模式,希望能为国内外机场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一、我国公务机发展的优势及机遇
1、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公务机行业经过这三年的发展,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市场需求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意购买航空器,特别是公务机购买者成倍增加;二是国务院于2012年7月8日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民航业定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提出要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2013年的1月份,国务院又出台了“意见”的实施细则,为中国的公务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三是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方政府发展航空的积极性,到2019年4月为止,已有35 家地方政府与民航局签订发展航空或通用航空协议。很多地方政策也提出新建公务机机场,发展公务机及通用航空产业,公务机连锁服务势在必行;四是随着2013 年民航局《关于加强公务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带动了大量公务机公司的投资商,急需机场的相关资源支持。
2、有力的发展政策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航局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意见和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北京市“十三五”通航规划等等也对北京地区通用航空发展予以政策扶植。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务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十四点提出“推进机场设施建设,在全国通用机场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公务机发展需求,建设一批适度超前、具有公务机保障服务能力的通用机场。新建及改扩建的运输机场应统筹考虑设置公务飞行功能区域。”第十五点提出“完善地面保障服务设施。在公务飞行活动频繁的运输机场,机场管理机构应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支持公务机运营者以及其他企业投资兴建机库、候机楼等服务公务机的地面保障设施。鼓励社会力量依据市场需求,投资设立固定基地运营者(FBO),研究制定FBO运营规范,明确服务标准,为公务机乘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第十六点:“统筹现有保障资源。公务飞行活动频繁的运输机场应建立公务机地面保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空管保障、航油供应、飞机停放等服务;公务飞行活动频繁且具备充足场地条件的运输机场,要大力推进单独设置的公务机功能区域建设。”第十七点:“协调促进联检服务。国际公务飞行活动频繁的运输机场的管理机构应积极协调海关、边防、建议等联检单位,遵循国际惯例,划设公务机乘客联检区域,规范通行流程,提高验放效率。”
3、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催生公务机的迅猛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去年已超过30万亿元,对通用航空航空器的需求正逐年递增;根据航空界最有威望的Teal公司的预测,今后十年内全世界将会需要9000架公务机,总价值944亿美元。而中国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务机市场。
根据国家GDP与公务机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美国平均每1000亿美元GDP产生141架公务机的需求量,而巴西虽然是与中国情况类似的发展中国家,但公务机的相对需求量比美国还高,每1 000亿美元的GDP大约产生320架。再来看中国,目前是每1000亿美元的GDP仅有1架公务机,这个差距明显反映出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潜力之大。
4、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催生北京公务机市场的迅猛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明确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当前,北京已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转型期,将形成以服务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主体的后工业时代经济结构。为此,一方面需要大力将北京发展成为国际活动召集地、国际会议之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壮大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继续发挥北京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较多的优势,积极吸引国际政府机构以及国际非政府机构和跨政府组织总部及代表机构进驻北京,以拓展总部经济的政治内涵。上述国际化功能的逐步健全完善,将对北京国际交通体系建设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大的需求。 随着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庞大数量的高端旅客往返于北京与世界及全国各地,高端旅客的不断增长将促进北京地区的公务航空发展。国家民航局于2013年3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务航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民航局首次出台的专门规范和保障公务航空发展的政策意见,以支持中国蓬勃发展的公务航空。
二、我国公务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运行资源成为公务机发展瓶颈
以国内某大型机场公务机资源为例,该机场公务机机位已经饱和,导致大量公务机占用正常航班机位,以2019年10月数据为例,10月共有61班公务机停放在公务机坪以外机位,约占当月公务机总量的14%。按公务机增长后数据来看,除上述占用的正常机位外,公务机还将产生6个以上机位缺口,造成了本场整体机位资源的异常紧张。此外,由于公务机任务性质的特殊性,当遇有重大活动时公务机停场数量将较平时有大幅增长,以2019年两会为例,在两会期间公务机日均停场数量达到37架次,超过本场公务机机位容量3架次。
2、时刻资源限制
以超大型繁忙机场为例,6:00-23:59都已成为协调时段。目前公务机审批不同于正班审批,由属地空管局管调室及民航局空管局总调度室负责,以一周公务机航班为例,2019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国内某大型机场共执行公务机航班149架次(日均25架次),其中95.52%的公务机集中在协调时段内,可谓相当繁忙。时刻限制将成为公务机发展的瓶颈。
3、公务机地面保障业务分散
目前公务机地面服务保障业务并不唯一,不能统筹运作公务机地面服务保障业务。与全球其他大型机场相比,国内某大型机场公务机保障总量并不大,由不同主体分区域的分别负责公务机保障,对该机场飞行区内的用地、设备、设施造成重复投资,同时增加运行压力。
三、我国公务机运营管理建议
1、积极补充机场运行资源
鉴于目前公务机航班增长趋势明显,为了促进公务机市场发展,建议民航局一方面积极补充现有运行资源;另一方面以北京市通航产业战略规划为契机,积极协调北京市补充新的公务机专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与民用航空市场矛盾问题。
2、规范公务机地面业务
鉴于公务机业务的总体规模,参照全球其他大型机场的成功模式,建议对现有公务机地面服务保障业务由机场统一规划、统一区域、授权机场对公务机地面保障业务试点特许经营。
3、政策法规有待健全
目前,国内公务机运营市场没有标准的FBO模式和相对统一的公务航空服务标准,各家公务机运营商多各自为政,服务范圍和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运营秩序及服务标准。同时,现有局方有关对民用航班的地面服务保障标准都是针对正常、定期航班的,并没有出具公务机的地面运行保障标准,建议机场在公务机运行保障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研讨制定机场公务机航班地面保障标准,进而申请局方出具相关的地面保障标准,以对公务机业务进行总体梳理和规范。
4、出台统一规范
公务机的运营与定期航班有本质区别,从专业角度来讲,国内应出台相对统一的服务规范和标准。近年来,大小航空公司及代办公司都觊觎公务机市场这个大蛋糕,导致公务机市场运营主体过多,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各公司的服务也尚未达成统一标准,这样既不利于各公司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客户在公务出行时做出合理选择。因此建议民航局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对国内公务机运营市场及服务保障进行规范管理,逐步创建中国公务航空服务模式、标准及理念。
建议从安全、运行、服务等方面出发,对国内公务机活动进行再梳理,并陆续修改或出台适应通航行业的政策法规及标准,充分借鉴国际通用做法和惯例。这不仅有利于对国内公务机运营实施统一监督、指导和管控,还有助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做到及时处理、方法得当、权责明确,以确保公务机运营安全,更可以让公务机客人体验到相对规范统一的服务,让他们在中国不同城市出行时都能感受到相对统一的中国服务尊享。
5、建立机场服务网络
国内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机场的公务机运营商应尽快实施战略合作和资源共享,打造区域公务航空服务品牌,并向最终形成全国性服务网络挺进。从行业角度应避免各自为政、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切实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形成相对统一的中国公务航空运营及服务规范,引领中国公务航空走向世界。
6、创新经营模式
积极探索建立既接轨国际通常做法及模式,又适应国情行情的FBO运营模式。建议机场从规划开始就参照国际通航模式,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营区域,包括候机楼、机坪机位、机库和跑道,在运营管理及服务保障上实施国际化标准及理念、专业化管理及服务规范。
参考文献:
[1] 刘得一,民航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
[2] 耿建华,土霞,谢钧,等.通用航空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 20-36.
[3] 王钟强.世界公务机市场达到新高峰[fJ].国际航空,2001, 10: 51-54.
[4] 伟业.喷气公务机市场异军突起[fJ].国际航空,1998, 9: 35-38.
[5] 聂德刚.中国公务航空市场走向与发展[fJ].国际航空,2001, 10: 48-51.
[6]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务机基地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说明【R】. 2007, 9.
作者简介:
史凯(1986-),男,汉族,北京顺义人,大学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主要从事大数据管理工作。
关键词:公务机公司;特许经营
公务机(Business Aviation)也称为商务航空或商用航空,其产业链主要涉及七个方面:公务机制造;公务机销售、 保险、融资;通过租赁、购置、托管、产权分享等形式开展公务机运营 (公务机公司或企业飞行部);公务机地面代理;FBO服务;MRO服务;业务管理咨询服务。因此公务机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完备、强大的产业链支持,其健康、蓬勃的发展将极大的促进其产业链中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将促进地区乃至国家GDP的发展。
从目前中国公务机来看,仅以国内某大型机场为例,从1996年到2019年间公务机的起降架次在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加,其中60%以上公务机业务量来自国外。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今后十年是中国民航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而对于中国通用航空更是发展潜力巨大,中国通用航空以及公务机市场将进入“预热”阶段。
由于中国的公务机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对公务机相关产业的研究并不深入。随着公务机业务发展的不断壮大,对于国内繁忙的大型机场来说,应采取何种策略、措施以适应工作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尤为稀少。因此,全面、客觀地对公务机业务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机场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机场在公务机运行方面采取何种运营模式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国内某大型机场为例,研究一套适合机场的公务机运行模式,希望能为国内外机场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一、我国公务机发展的优势及机遇
1、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公务机行业经过这三年的发展,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市场需求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意购买航空器,特别是公务机购买者成倍增加;二是国务院于2012年7月8日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民航业定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提出要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2013年的1月份,国务院又出台了“意见”的实施细则,为中国的公务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三是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方政府发展航空的积极性,到2019年4月为止,已有35 家地方政府与民航局签订发展航空或通用航空协议。很多地方政策也提出新建公务机机场,发展公务机及通用航空产业,公务机连锁服务势在必行;四是随着2013 年民航局《关于加强公务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带动了大量公务机公司的投资商,急需机场的相关资源支持。
2、有力的发展政策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航局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意见和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北京市“十三五”通航规划等等也对北京地区通用航空发展予以政策扶植。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务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十四点提出“推进机场设施建设,在全国通用机场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公务机发展需求,建设一批适度超前、具有公务机保障服务能力的通用机场。新建及改扩建的运输机场应统筹考虑设置公务飞行功能区域。”第十五点提出“完善地面保障服务设施。在公务飞行活动频繁的运输机场,机场管理机构应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支持公务机运营者以及其他企业投资兴建机库、候机楼等服务公务机的地面保障设施。鼓励社会力量依据市场需求,投资设立固定基地运营者(FBO),研究制定FBO运营规范,明确服务标准,为公务机乘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第十六点:“统筹现有保障资源。公务飞行活动频繁的运输机场应建立公务机地面保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空管保障、航油供应、飞机停放等服务;公务飞行活动频繁且具备充足场地条件的运输机场,要大力推进单独设置的公务机功能区域建设。”第十七点:“协调促进联检服务。国际公务飞行活动频繁的运输机场的管理机构应积极协调海关、边防、建议等联检单位,遵循国际惯例,划设公务机乘客联检区域,规范通行流程,提高验放效率。”
3、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催生公务机的迅猛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去年已超过30万亿元,对通用航空航空器的需求正逐年递增;根据航空界最有威望的Teal公司的预测,今后十年内全世界将会需要9000架公务机,总价值944亿美元。而中国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务机市场。
根据国家GDP与公务机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美国平均每1000亿美元GDP产生141架公务机的需求量,而巴西虽然是与中国情况类似的发展中国家,但公务机的相对需求量比美国还高,每1 000亿美元的GDP大约产生320架。再来看中国,目前是每1000亿美元的GDP仅有1架公务机,这个差距明显反映出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潜力之大。
4、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催生北京公务机市场的迅猛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明确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当前,北京已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转型期,将形成以服务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主体的后工业时代经济结构。为此,一方面需要大力将北京发展成为国际活动召集地、国际会议之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壮大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继续发挥北京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较多的优势,积极吸引国际政府机构以及国际非政府机构和跨政府组织总部及代表机构进驻北京,以拓展总部经济的政治内涵。上述国际化功能的逐步健全完善,将对北京国际交通体系建设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大的需求。 随着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庞大数量的高端旅客往返于北京与世界及全国各地,高端旅客的不断增长将促进北京地区的公务航空发展。国家民航局于2013年3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务航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民航局首次出台的专门规范和保障公务航空发展的政策意见,以支持中国蓬勃发展的公务航空。
二、我国公务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运行资源成为公务机发展瓶颈
以国内某大型机场公务机资源为例,该机场公务机机位已经饱和,导致大量公务机占用正常航班机位,以2019年10月数据为例,10月共有61班公务机停放在公务机坪以外机位,约占当月公务机总量的14%。按公务机增长后数据来看,除上述占用的正常机位外,公务机还将产生6个以上机位缺口,造成了本场整体机位资源的异常紧张。此外,由于公务机任务性质的特殊性,当遇有重大活动时公务机停场数量将较平时有大幅增长,以2019年两会为例,在两会期间公务机日均停场数量达到37架次,超过本场公务机机位容量3架次。
2、时刻资源限制
以超大型繁忙机场为例,6:00-23:59都已成为协调时段。目前公务机审批不同于正班审批,由属地空管局管调室及民航局空管局总调度室负责,以一周公务机航班为例,2019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国内某大型机场共执行公务机航班149架次(日均25架次),其中95.52%的公务机集中在协调时段内,可谓相当繁忙。时刻限制将成为公务机发展的瓶颈。
3、公务机地面保障业务分散
目前公务机地面服务保障业务并不唯一,不能统筹运作公务机地面服务保障业务。与全球其他大型机场相比,国内某大型机场公务机保障总量并不大,由不同主体分区域的分别负责公务机保障,对该机场飞行区内的用地、设备、设施造成重复投资,同时增加运行压力。
三、我国公务机运营管理建议
1、积极补充机场运行资源
鉴于目前公务机航班增长趋势明显,为了促进公务机市场发展,建议民航局一方面积极补充现有运行资源;另一方面以北京市通航产业战略规划为契机,积极协调北京市补充新的公务机专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与民用航空市场矛盾问题。
2、规范公务机地面业务
鉴于公务机业务的总体规模,参照全球其他大型机场的成功模式,建议对现有公务机地面服务保障业务由机场统一规划、统一区域、授权机场对公务机地面保障业务试点特许经营。
3、政策法规有待健全
目前,国内公务机运营市场没有标准的FBO模式和相对统一的公务航空服务标准,各家公务机运营商多各自为政,服务范圍和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运营秩序及服务标准。同时,现有局方有关对民用航班的地面服务保障标准都是针对正常、定期航班的,并没有出具公务机的地面运行保障标准,建议机场在公务机运行保障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研讨制定机场公务机航班地面保障标准,进而申请局方出具相关的地面保障标准,以对公务机业务进行总体梳理和规范。
4、出台统一规范
公务机的运营与定期航班有本质区别,从专业角度来讲,国内应出台相对统一的服务规范和标准。近年来,大小航空公司及代办公司都觊觎公务机市场这个大蛋糕,导致公务机市场运营主体过多,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各公司的服务也尚未达成统一标准,这样既不利于各公司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客户在公务出行时做出合理选择。因此建议民航局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对国内公务机运营市场及服务保障进行规范管理,逐步创建中国公务航空服务模式、标准及理念。
建议从安全、运行、服务等方面出发,对国内公务机活动进行再梳理,并陆续修改或出台适应通航行业的政策法规及标准,充分借鉴国际通用做法和惯例。这不仅有利于对国内公务机运营实施统一监督、指导和管控,还有助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做到及时处理、方法得当、权责明确,以确保公务机运营安全,更可以让公务机客人体验到相对规范统一的服务,让他们在中国不同城市出行时都能感受到相对统一的中国服务尊享。
5、建立机场服务网络
国内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机场的公务机运营商应尽快实施战略合作和资源共享,打造区域公务航空服务品牌,并向最终形成全国性服务网络挺进。从行业角度应避免各自为政、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切实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形成相对统一的中国公务航空运营及服务规范,引领中国公务航空走向世界。
6、创新经营模式
积极探索建立既接轨国际通常做法及模式,又适应国情行情的FBO运营模式。建议机场从规划开始就参照国际通航模式,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营区域,包括候机楼、机坪机位、机库和跑道,在运营管理及服务保障上实施国际化标准及理念、专业化管理及服务规范。
参考文献:
[1] 刘得一,民航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
[2] 耿建华,土霞,谢钧,等.通用航空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 20-36.
[3] 王钟强.世界公务机市场达到新高峰[fJ].国际航空,2001, 10: 51-54.
[4] 伟业.喷气公务机市场异军突起[fJ].国际航空,1998, 9: 35-38.
[5] 聂德刚.中国公务航空市场走向与发展[fJ].国际航空,2001, 10: 48-51.
[6]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务机基地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说明【R】. 2007, 9.
作者简介:
史凯(1986-),男,汉族,北京顺义人,大学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主要从事大数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