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师生关系;生活情境;
游戏活动;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7—0079—01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和一种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学习起来自然会兴趣盎然。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亲其师则信其道。”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小学生则更为强烈。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教师,那么他们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就会产生兴趣。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影响。在课堂上,当学生敢问而又问得不当或敢说而又说得不对时,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生的学习就有可能由积极变为消极。每个学生,即使常常受到批评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也有对成功的期盼和肯定的渴求。如果教师能够向这些学生敞开爱的大门,那么学生就会因为这分爱心而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他们就会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热情,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教学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就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好的、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东西——鲜花(红色、白色、蓝色……)、卡通图片(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等,然后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看、好玩、好吃的东西,怎样分类摆放,才能看起来整齐,不显得凌乱呢?”结果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实践证明,在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分类的方法,还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
三、组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容易疲劳。而游戏是学生极为喜欢的一种活动,通过做游戏可以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还可以使他们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敏性。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就是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我不用除法计算,马上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兴趣来了,兴致勃勃地说了很多数。我把这些数一一写在黑板上,一个一个加以判断。不管数字多大,我都能马上说出它能否被3整除。这时,大多数学生对我佩服极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持有质疑态度,拿出草稿纸开始检验,最后发现除得的结果还是和我说的一样。这时他们可着急了,个个瞪起了小眼珠,急切地问:“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妙法呀?快点教给我们。”就这样,我利用这个小游戏使教学内容趣味化,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曾有数学家说过,数学是如此的严肃,最好利用一切机会把它弄得略为趣味化一些。但事实上,数学课本中可以挖掘的趣味性因素并不很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因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学时,教师应重视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首先应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力争内容有趣、新颖、生动、有吸引力,做到新、奇、趣的统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数学知识从厌倦、畏惧到热爱、喜欢的转变,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例如,学过“统计图表”后,组织学生在校办厂搜集数据,绘制工人完成指标的统计图表的实践活动。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辑:谢颖丽
师生关系;生活情境;
游戏活动;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7—0079—01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和一种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学习起来自然会兴趣盎然。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亲其师则信其道。”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小学生则更为强烈。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教师,那么他们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就会产生兴趣。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影响。在课堂上,当学生敢问而又问得不当或敢说而又说得不对时,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生的学习就有可能由积极变为消极。每个学生,即使常常受到批评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也有对成功的期盼和肯定的渴求。如果教师能够向这些学生敞开爱的大门,那么学生就会因为这分爱心而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他们就会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热情,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教学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就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好的、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东西——鲜花(红色、白色、蓝色……)、卡通图片(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等,然后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看、好玩、好吃的东西,怎样分类摆放,才能看起来整齐,不显得凌乱呢?”结果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实践证明,在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分类的方法,还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
三、组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容易疲劳。而游戏是学生极为喜欢的一种活动,通过做游戏可以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还可以使他们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敏性。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就是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我不用除法计算,马上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兴趣来了,兴致勃勃地说了很多数。我把这些数一一写在黑板上,一个一个加以判断。不管数字多大,我都能马上说出它能否被3整除。这时,大多数学生对我佩服极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持有质疑态度,拿出草稿纸开始检验,最后发现除得的结果还是和我说的一样。这时他们可着急了,个个瞪起了小眼珠,急切地问:“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妙法呀?快点教给我们。”就这样,我利用这个小游戏使教学内容趣味化,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曾有数学家说过,数学是如此的严肃,最好利用一切机会把它弄得略为趣味化一些。但事实上,数学课本中可以挖掘的趣味性因素并不很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因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学时,教师应重视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首先应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力争内容有趣、新颖、生动、有吸引力,做到新、奇、趣的统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数学知识从厌倦、畏惧到热爱、喜欢的转变,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例如,学过“统计图表”后,组织学生在校办厂搜集数据,绘制工人完成指标的统计图表的实践活动。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