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节能是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建筑节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对比了我国同发达过家在建筑节能上的差距,找出了我国目前民用建筑节能的一些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分析找出了我国民用建筑节能的解决途径。最后,对未来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节能;解决途径;展望;民用建筑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建筑行业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建筑节能也是当今建筑技术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建筑是一个社会组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是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缺的途径。
1 实践和实现建筑节能的客观迫切性
1.1 能源的短缺迫使实现建筑节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类对于能源的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我国正在逐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为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同时经济和工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受到能源总量的制约。我国的能源储备较为丰富,但是人均值却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我国资源储备的后备量不足,石油人均可开采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煤炭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同时,由于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处于追赶行列,因此我国在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刚刚达到百分之三十,所以如何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十分重要的。
1.2 建筑节能是维护生存环境的必要手段
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环境,近些年不断出现的气候问题就是环境恶化带来的结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各类的粉尘,温室效应和酸雨都是由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的矿物燃料的消费排放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阶段大部分建筑物的能量来源还处于低级的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能源消费,因此充分的考虑建筑物节能是改善环境的必要手段。
1.3 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目前,人类已从单一的温饱转向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改善建筑质量,节约建筑能耗,改善居住热环境,提高住宅舒适度,已成为建筑业关注的热点,北欧及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开始进行建筑节能的研究,为的就是在实现能源节约的基础上实现人居住环境的提高。
2 我国同发达国家的民用建筑能耗比较
一般意义上来说,民用建筑的能耗包括房屋供暖,空调,家用电器和照明,炊事以及用户热水供应,其中由于地域差异的原因,空调和房屋供暖所占用能源的比例最大。根据我国统计部门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在北方的三十五个地级城市中,有二十四个城市居住建筑供暖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耗煤比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计算耗煤量高出34.8%,与此同时,供暖期度日数相近的城市,其平均供暖能耗相差达1~2倍。据统计,我国以供暖空调为主的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10.7%,占供暖地区社会总能耗的21.4%。欧美国家的民用建筑,一般分为住宅和商业建筑,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发展阶段,住宅能耗所占的比例也逐步增长。国外许多国家的家用能耗也都超过25%。在居住生活能耗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种能耗比例有相当的差别。发达国家的城镇建筑中,供暖设备普遍,室温多为恒温控制,一般控制在20~22摄氏度。当室温高于或低于多要求的温度时,自动停止或启动供暖。与我国相比,在相近的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一年内供暖的时间较长,并且常年供应热水。
3 民用建筑节能的结构技术方法
民用建筑的屋顶和墙壁在建筑设计中被用来遮挡室内空间,使得建筑的内部环境免于外部气候环境变化的侵扰,从住户保护的角度来讲,外围防护可以使得建筑内用户抵抗炎热和严寒,保持室内适于人居的温度,由于夏季和冬季的温差使得建筑内外的热气流动相反,外围防护的作用表现为隔绝作用,防止热气过分的流入和流出,使得室内环境更为舒适。民用建筑节能的结构技术,一般由以下四部分实现:
3.1 墙体节能
墙体节能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保温夹心复合墙和单一材料外墙四种方式。外墙外保温就是在外墙的垂直表面上添加更外一层的保温层;外墙内保温是通过在内墙上粘贴保温板或者聚苯板等方法,来实现控制内外热气流动;保温夹心墙是把岩棉或玻璃棉等保温材料堆砌在墙体的中间,来形成隔离层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单一材料外墙就是采用隔热性能好的高科技材料作为墙体以达到隔热保温的目的。
3.2 门窗节能
在门窗的节能中,首先是采用原片玻璃,控制门窗内外的热流传递,其次是改进中空玻璃间隔层气体的性质,一般的制造商会注入氩气,这种气体的化学气体稳定,第三,采用非金属类的传导隔层,金属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质,应该选取传导性差的材料作为传导间隔层,最后选用隔热性能好的窗框材料,窗框材料的隔热性能好,那么整个窗户的U值就好。
3.3 屋顶节能技术
屋顶应选择容重小,热传导系数低的材料为宜,吸水率要小,避免保温层吸水过大;层面采用中空的隔热板材,做到隔热,通风和散热;将屋顶进行植被覆盖,植被可以绿化环境,调节空气,防止污染还可以提高生态质量;采用不同于传统的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铺设在防水层的上部,使得防水层免于太阳的照射,降低了表面温度。
3.4 地面节能技术
传统的暖气散热,散热度较低而且热量流失较大,为了满足目前节能的目的,应装备采暖器,热水装置相通风的管道,另外,采用低温度的热水通过埋于地面的管道形成热水环境,使得整个地面得到加热,降低了能耗的百分之十五,目前地热是北方兴起的新型采暖方式。
4 民用建筑节能的设计方式
建筑节能不仅源自于新型技术的采用,同时也要在设计和施工建设中得到体现,成套的民用建筑,在每个阶段中都要彻底地执行节能的原则,无论建筑物的选址,建筑布局,同时还要考虑到阳光照射,建筑物的间隔距离以及不同季节的风向等问题。
4.1 民用建筑的选址,应考虑到通风原理和“霜洞”效应,避免在山谷之中,洼地之处等,这些地方“霜洞”效应明显,不利于室内的保持,建筑使用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能耗以保证室温;建筑的体积不宜过大,过大的建筑体积使得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的采暖或制冷的能源,加大了能源的消耗。
4.2 建筑布局的方位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地形因素,尽量的做到通风顺畅,采光良好。建筑凭借阳光的照射减少取暖的消耗。
4.3 建筑物设计时,也要考虑建筑物的间距和密度,位于黄金地带由于人口密度和土地价格等因素,民用住宅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相比其他位置的住宅较高,因此可能造成房间间距过小,房间的日照时间不够,所以在设计时要全面考虑,避免因为设计上的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5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热水的需求量逐渐提高,传统的热水生产除了消耗大量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外,还造成了大量的有害气体的排放,用太阳能代替传统的能源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我国的太阳能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多的采用太阳能来代替传统的能源,不仅能在能源节约上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局面节省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开支。
6 总结与展望
节能减排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如何更好地做到节能减排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在日常的生产中一定要注意能源的节约。建筑节能是社会节能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能源消费层次低,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坚持建筑物节能。太阳能已经在我国当今的居民日常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何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地热资源的便捷和清洁,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作者们继续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赫 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J],2001(5)
[2]张声 利用价值分析选择基坑围护方案和施工.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1
[3]夏大明,王峰,住宅建设节能与室内设计研究[J].江苏建筑,2005,(03)
【关键词】建筑节能;解决途径;展望;民用建筑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建筑行业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建筑节能也是当今建筑技术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建筑是一个社会组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是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缺的途径。
1 实践和实现建筑节能的客观迫切性
1.1 能源的短缺迫使实现建筑节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类对于能源的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我国正在逐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为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同时经济和工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受到能源总量的制约。我国的能源储备较为丰富,但是人均值却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我国资源储备的后备量不足,石油人均可开采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煤炭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同时,由于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处于追赶行列,因此我国在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刚刚达到百分之三十,所以如何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十分重要的。
1.2 建筑节能是维护生存环境的必要手段
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环境,近些年不断出现的气候问题就是环境恶化带来的结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各类的粉尘,温室效应和酸雨都是由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的矿物燃料的消费排放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阶段大部分建筑物的能量来源还处于低级的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能源消费,因此充分的考虑建筑物节能是改善环境的必要手段。
1.3 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目前,人类已从单一的温饱转向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改善建筑质量,节约建筑能耗,改善居住热环境,提高住宅舒适度,已成为建筑业关注的热点,北欧及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开始进行建筑节能的研究,为的就是在实现能源节约的基础上实现人居住环境的提高。
2 我国同发达国家的民用建筑能耗比较
一般意义上来说,民用建筑的能耗包括房屋供暖,空调,家用电器和照明,炊事以及用户热水供应,其中由于地域差异的原因,空调和房屋供暖所占用能源的比例最大。根据我国统计部门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在北方的三十五个地级城市中,有二十四个城市居住建筑供暖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耗煤比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计算耗煤量高出34.8%,与此同时,供暖期度日数相近的城市,其平均供暖能耗相差达1~2倍。据统计,我国以供暖空调为主的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10.7%,占供暖地区社会总能耗的21.4%。欧美国家的民用建筑,一般分为住宅和商业建筑,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发展阶段,住宅能耗所占的比例也逐步增长。国外许多国家的家用能耗也都超过25%。在居住生活能耗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种能耗比例有相当的差别。发达国家的城镇建筑中,供暖设备普遍,室温多为恒温控制,一般控制在20~22摄氏度。当室温高于或低于多要求的温度时,自动停止或启动供暖。与我国相比,在相近的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一年内供暖的时间较长,并且常年供应热水。
3 民用建筑节能的结构技术方法
民用建筑的屋顶和墙壁在建筑设计中被用来遮挡室内空间,使得建筑的内部环境免于外部气候环境变化的侵扰,从住户保护的角度来讲,外围防护可以使得建筑内用户抵抗炎热和严寒,保持室内适于人居的温度,由于夏季和冬季的温差使得建筑内外的热气流动相反,外围防护的作用表现为隔绝作用,防止热气过分的流入和流出,使得室内环境更为舒适。民用建筑节能的结构技术,一般由以下四部分实现:
3.1 墙体节能
墙体节能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保温夹心复合墙和单一材料外墙四种方式。外墙外保温就是在外墙的垂直表面上添加更外一层的保温层;外墙内保温是通过在内墙上粘贴保温板或者聚苯板等方法,来实现控制内外热气流动;保温夹心墙是把岩棉或玻璃棉等保温材料堆砌在墙体的中间,来形成隔离层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单一材料外墙就是采用隔热性能好的高科技材料作为墙体以达到隔热保温的目的。
3.2 门窗节能
在门窗的节能中,首先是采用原片玻璃,控制门窗内外的热流传递,其次是改进中空玻璃间隔层气体的性质,一般的制造商会注入氩气,这种气体的化学气体稳定,第三,采用非金属类的传导隔层,金属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质,应该选取传导性差的材料作为传导间隔层,最后选用隔热性能好的窗框材料,窗框材料的隔热性能好,那么整个窗户的U值就好。
3.3 屋顶节能技术
屋顶应选择容重小,热传导系数低的材料为宜,吸水率要小,避免保温层吸水过大;层面采用中空的隔热板材,做到隔热,通风和散热;将屋顶进行植被覆盖,植被可以绿化环境,调节空气,防止污染还可以提高生态质量;采用不同于传统的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铺设在防水层的上部,使得防水层免于太阳的照射,降低了表面温度。
3.4 地面节能技术
传统的暖气散热,散热度较低而且热量流失较大,为了满足目前节能的目的,应装备采暖器,热水装置相通风的管道,另外,采用低温度的热水通过埋于地面的管道形成热水环境,使得整个地面得到加热,降低了能耗的百分之十五,目前地热是北方兴起的新型采暖方式。
4 民用建筑节能的设计方式
建筑节能不仅源自于新型技术的采用,同时也要在设计和施工建设中得到体现,成套的民用建筑,在每个阶段中都要彻底地执行节能的原则,无论建筑物的选址,建筑布局,同时还要考虑到阳光照射,建筑物的间隔距离以及不同季节的风向等问题。
4.1 民用建筑的选址,应考虑到通风原理和“霜洞”效应,避免在山谷之中,洼地之处等,这些地方“霜洞”效应明显,不利于室内的保持,建筑使用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能耗以保证室温;建筑的体积不宜过大,过大的建筑体积使得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的采暖或制冷的能源,加大了能源的消耗。
4.2 建筑布局的方位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地形因素,尽量的做到通风顺畅,采光良好。建筑凭借阳光的照射减少取暖的消耗。
4.3 建筑物设计时,也要考虑建筑物的间距和密度,位于黄金地带由于人口密度和土地价格等因素,民用住宅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相比其他位置的住宅较高,因此可能造成房间间距过小,房间的日照时间不够,所以在设计时要全面考虑,避免因为设计上的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5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热水的需求量逐渐提高,传统的热水生产除了消耗大量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外,还造成了大量的有害气体的排放,用太阳能代替传统的能源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我国的太阳能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多的采用太阳能来代替传统的能源,不仅能在能源节约上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局面节省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开支。
6 总结与展望
节能减排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如何更好地做到节能减排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在日常的生产中一定要注意能源的节约。建筑节能是社会节能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能源消费层次低,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坚持建筑物节能。太阳能已经在我国当今的居民日常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何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地热资源的便捷和清洁,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作者们继续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赫 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J],2001(5)
[2]张声 利用价值分析选择基坑围护方案和施工.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1
[3]夏大明,王峰,住宅建设节能与室内设计研究[J].江苏建筑,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