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也变的越来越激烈。竞争压力的增大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2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一大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近几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步骤的加快,人才的竞争也变的越来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也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心理问题远比生理问题更严重,而且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也高于出现生理问题的人数”。因此,对于高职学校而言,随着学生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是提高学生心理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径。
一、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很多老师都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人才需求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更受社会的青睐,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生的专业性比较强,但是综合素质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为学生取得竞争的胜利设下了障碍。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健康的成长,才能正确的面对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然而,虽然我国教育界很早就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并没有全面的落到实处,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要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二、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逆反心理”是高中学生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心理障碍,受多种原因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学生在面对变化无常的社会时会出现一种无奈与迷失,缺乏自信心。由于高职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尊心又比较强,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向家人、老师或同学倾诉,这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写作是学生抒发情感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写作学生找到了情感倾诉的方式,学生能够将积压在内心深处的对人生、社会、等多方面的认识有效的表达出来,是学生进行情感宣泄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又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学生的写作工作。
一方面,老师在作文选题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能被充分的调动。老师要注意作文题目要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宣泄,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如果是单纯的记叙性文章,学生的情感无法得到有效宣泄,那么就难以达到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观点。高职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个人见解可能得不到认同,这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师要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的情感能够得到更好的宣泄。
三、通过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有很多对学生十分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高职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深入研究以及老师的教学实践而节选出的精华,因此,老师应该将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材之中。
古语有云:“文道统一”,鲜明的指出了语文学习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老师应该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对文中任务的剖析,环境描写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想要通过语文教材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学生的观念真正发生了转变,学生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急于求成,在短时间教学之后就想取得明显的成绩,在看不到学生大幅度进步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沮丧心理,这不利于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因此,老师一定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学生在课堂上逐渐被熏陶,最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以树立。
四、通过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讨论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近年来被高职院校广泛采用。每一个高职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环境与个人经历,因此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老师应该巧设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为了提高讨论的有效性,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个小组都应该有成绩好的学生,有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只有这样搭配,才能提高讨论的有效性。科学分组之后就要求老师要提出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话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将个人的观点表达出来,当然学生的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在交流中学生能够听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原来思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得到有效的纠正,使学生的观点更正确,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老师要投入真情实感
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投入真情实感,真挚的情感往往更容易感染学生。不管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在课下,老师都应该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这种温暖既可以是父母般的亲情,也可以是朋友般的友情,也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之情。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与老师的心理距离自然会拉近,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思想问题或是生活问题时,学生更愿意向老师倾诉,这就为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奠定了基础。同时老师的关爱还使学生树立了坚定的学习信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虽着竞争日益激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关系到学生的择业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现代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更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2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一大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近几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步骤的加快,人才的竞争也变的越来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也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心理问题远比生理问题更严重,而且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也高于出现生理问题的人数”。因此,对于高职学校而言,随着学生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是提高学生心理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径。
一、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很多老师都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人才需求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更受社会的青睐,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生的专业性比较强,但是综合素质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为学生取得竞争的胜利设下了障碍。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健康的成长,才能正确的面对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然而,虽然我国教育界很早就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并没有全面的落到实处,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要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二、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逆反心理”是高中学生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心理障碍,受多种原因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学生在面对变化无常的社会时会出现一种无奈与迷失,缺乏自信心。由于高职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尊心又比较强,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向家人、老师或同学倾诉,这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写作是学生抒发情感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写作学生找到了情感倾诉的方式,学生能够将积压在内心深处的对人生、社会、等多方面的认识有效的表达出来,是学生进行情感宣泄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又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学生的写作工作。
一方面,老师在作文选题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能被充分的调动。老师要注意作文题目要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宣泄,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如果是单纯的记叙性文章,学生的情感无法得到有效宣泄,那么就难以达到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观点。高职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个人见解可能得不到认同,这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师要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的情感能够得到更好的宣泄。
三、通过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有很多对学生十分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高职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深入研究以及老师的教学实践而节选出的精华,因此,老师应该将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材之中。
古语有云:“文道统一”,鲜明的指出了语文学习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老师应该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对文中任务的剖析,环境描写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想要通过语文教材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学生的观念真正发生了转变,学生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急于求成,在短时间教学之后就想取得明显的成绩,在看不到学生大幅度进步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沮丧心理,这不利于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因此,老师一定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学生在课堂上逐渐被熏陶,最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以树立。
四、通过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讨论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近年来被高职院校广泛采用。每一个高职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环境与个人经历,因此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老师应该巧设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为了提高讨论的有效性,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个小组都应该有成绩好的学生,有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只有这样搭配,才能提高讨论的有效性。科学分组之后就要求老师要提出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话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将个人的观点表达出来,当然学生的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在交流中学生能够听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原来思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得到有效的纠正,使学生的观点更正确,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老师要投入真情实感
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投入真情实感,真挚的情感往往更容易感染学生。不管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在课下,老师都应该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这种温暖既可以是父母般的亲情,也可以是朋友般的友情,也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之情。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与老师的心理距离自然会拉近,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思想问题或是生活问题时,学生更愿意向老师倾诉,这就为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奠定了基础。同时老师的关爱还使学生树立了坚定的学习信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虽着竞争日益激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关系到学生的择业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现代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更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