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规范招投标活动,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重在管好政府投资项目的《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在2005年12月召开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被审议通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民间资金投资项目必须招标吗?
条例首先涉及到的,是关于哪些类型的项目达到规定标准时必须招标的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对使用政府资金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必须招标的范围没有异议,分歧主要集中在条例是否要明确规定民间资金投资项目的强制招标问题。一部分意见认为,按照国家上位法的规定和实践的需要,当民间资本投资的项目为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时,也必须进行招标,因此,我省的地方性法规也应当将这部分项目列入必须招标的范围。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民间资金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应当与政府资金投资项目有所区别。一来民间资金投资者使用的是自己的资金,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精神应当享有相对较大的投资自主权;二来招投标主要解决机会公平和防腐败问题,而不能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要靠业主责任制、监理制等解决;三来既然是花自己的钱,民间资本投资者会比政府资金投资者更自觉地去管理和经营,用好自己的钱。如果招标投标的方式能够为他们的项目找到质量最高、报价最低或者性价比最高的承揽者,他们自然会选择招标投标的方式,反之他们会去寻找另外更好的途径。
后来,结合这两种意见,条例没有把民间投资项目列入本条例规定必须招标的范围,而是重点突出了对政府性资金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和管理。
重点工程谁来监督?
在招标中,为了内定中标者,有的公开弄虚作假、随意更改招标书和打时间差。例如,在全国产生恶劣影响的漳州市医院门诊楼工程,为了让暗定的企业中标,竟“补充条文”,让报价比第一名高出近百万元的企业中标。成都双流机场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为了使一家公司中标,开标日期竟推迟了35天,最终使该企业以高出其他投标者400万至600万元的报价中标,国家白白多花了数百万元。因此,重点工程谁来监督十分重要,那么,到底谁来监督更合适?
一种观点认为:重点建设项目分布在交通、建设、水利等各个行业,在土地指标、政府资金和政策处理上都有其特殊的规定,需要由一个综合部门来组织实施。这个综合部门就是招标投标活动的指导、协调部门——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
而反对者则认为,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是招标投标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者和有关程序的审批者,如果由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监督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将不符合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因而主张由各相关行业的行政部门来监督省重点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活动。
最后,考虑到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和其招标投标过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严重性,秉着谨慎的原则,条例规定了其招标投标活动由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监督。这一规定,既符合国家关于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又与省政府“三定”方案中规定的省发改委的职责相一致。因而该规定在现阶段是可行的。
评标专家可以从“小专家库”请吗?
评标是招标投标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评标专家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实践中,评标专家评标出现问题很多。素质低下、粗心大意、评标不负责任,与投标人暗中串通,接受招标人的暗示推荐其意向中标人等等。对于这些常见的违法或导致评标结果不公平的行为,实践中一直缺乏有效的办法。
针对这些问题,条例的起草者提出了建立全省统一综合性评标专家库的思路。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性评标专家库,既可以避免各地、各部门以及各招标代理机构专家库的重复建设,实现专家资源共享,又可以改变评标专家来源窄、人数少、相互容易“勾兑”串通的局面,降低评标过程中的腐败几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也有人认为,市、县中有些较小的项目没有耗时耗力请外地专家来评标的必要,应当保留各部门、各地区的评标专家库作为分库。审议时,多数意见认为,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保留这些所谓的分库,招标投标活动的当事人往往会因贪图省力或者腐败上的“方便”而钟情于小专家库、舍弃大专家库,从而使省综合性专家库变成一纸空文。因此,条例最后舍弃了“分库”一说。
民间资金投资项目必须招标吗?
条例首先涉及到的,是关于哪些类型的项目达到规定标准时必须招标的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对使用政府资金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必须招标的范围没有异议,分歧主要集中在条例是否要明确规定民间资金投资项目的强制招标问题。一部分意见认为,按照国家上位法的规定和实践的需要,当民间资本投资的项目为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时,也必须进行招标,因此,我省的地方性法规也应当将这部分项目列入必须招标的范围。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民间资金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应当与政府资金投资项目有所区别。一来民间资金投资者使用的是自己的资金,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精神应当享有相对较大的投资自主权;二来招投标主要解决机会公平和防腐败问题,而不能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要靠业主责任制、监理制等解决;三来既然是花自己的钱,民间资本投资者会比政府资金投资者更自觉地去管理和经营,用好自己的钱。如果招标投标的方式能够为他们的项目找到质量最高、报价最低或者性价比最高的承揽者,他们自然会选择招标投标的方式,反之他们会去寻找另外更好的途径。
后来,结合这两种意见,条例没有把民间投资项目列入本条例规定必须招标的范围,而是重点突出了对政府性资金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和管理。
重点工程谁来监督?
在招标中,为了内定中标者,有的公开弄虚作假、随意更改招标书和打时间差。例如,在全国产生恶劣影响的漳州市医院门诊楼工程,为了让暗定的企业中标,竟“补充条文”,让报价比第一名高出近百万元的企业中标。成都双流机场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为了使一家公司中标,开标日期竟推迟了35天,最终使该企业以高出其他投标者400万至600万元的报价中标,国家白白多花了数百万元。因此,重点工程谁来监督十分重要,那么,到底谁来监督更合适?
一种观点认为:重点建设项目分布在交通、建设、水利等各个行业,在土地指标、政府资金和政策处理上都有其特殊的规定,需要由一个综合部门来组织实施。这个综合部门就是招标投标活动的指导、协调部门——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
而反对者则认为,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是招标投标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者和有关程序的审批者,如果由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监督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将不符合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因而主张由各相关行业的行政部门来监督省重点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活动。
最后,考虑到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和其招标投标过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严重性,秉着谨慎的原则,条例规定了其招标投标活动由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监督。这一规定,既符合国家关于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又与省政府“三定”方案中规定的省发改委的职责相一致。因而该规定在现阶段是可行的。
评标专家可以从“小专家库”请吗?
评标是招标投标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评标专家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实践中,评标专家评标出现问题很多。素质低下、粗心大意、评标不负责任,与投标人暗中串通,接受招标人的暗示推荐其意向中标人等等。对于这些常见的违法或导致评标结果不公平的行为,实践中一直缺乏有效的办法。
针对这些问题,条例的起草者提出了建立全省统一综合性评标专家库的思路。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性评标专家库,既可以避免各地、各部门以及各招标代理机构专家库的重复建设,实现专家资源共享,又可以改变评标专家来源窄、人数少、相互容易“勾兑”串通的局面,降低评标过程中的腐败几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也有人认为,市、县中有些较小的项目没有耗时耗力请外地专家来评标的必要,应当保留各部门、各地区的评标专家库作为分库。审议时,多数意见认为,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保留这些所谓的分库,招标投标活动的当事人往往会因贪图省力或者腐败上的“方便”而钟情于小专家库、舍弃大专家库,从而使省综合性专家库变成一纸空文。因此,条例最后舍弃了“分库”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