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软舌头扁扁嘴(外一题)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3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一个女人唱主角的单位,好戏烂戏连连不断。
  小曲就是这个单位所有戏的主角。但是她唱的都是别人的戏,自己的戏捂得严实着呢,生怕漏了气,把自己唱别人戏的那些底气给露没了。
  那天,小曲正在一个办公室给几个女同事说她的发现:“你们真不知道?我都不敢相信,人精居然真的和别的男人手牵手在大街上压马路呢。”人精是单位的一个同事,因为她特别会讨领导的欢心,大家在背后都叫她人精。
  有人说:“你可能看花眼了,是她老公。”小曲肯定地说:“你当我是瞎子呀?她老公咱们又不是没见过,在她手机上看过照片,她结婚时我们都吃喜酒来着,我还把她老公灌了好几杯呢。”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难道是真的?”
  小曲小有成就地说:“那可不,我听谁谁谁说,有一次她也看到这个人精和一个陌生男人勾肩搭背地在泉山公园看猴子耍猴子呢。就不知道是不是我见的这一个?”大家再没有人说话了,想起这个谁谁谁又被荣幸地冠名,可能某一天会事非包围,再想想人精的模样!工作态度、做作的样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都不想掺和人家的私事。就像一个同事说的,人家老公都不急,小曲在那儿急啥子急嘛!
  小曲的消息就是灵,她的耳朵天生好像就是收集马路牙子消息的,她在和别的同事吃饭的时候又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们可得守住了,谁也不能说!”三四个人同时不置可否地“哦”了声。大家都知道,三四个人知道的事还算是秘密吗?再说还有小曲本人,她可是专门传播秘密的。大家相视一笑,似乎都在说,我们能守住,关键是你——小曲。
  “小赵的老公不是开了个物流公司吗?不知道怎么倒闭了。”小曲说到这里“啪”的拍了一下桌子,以示重点。她接着说,“他们把咱们单位附近的房子卖了还债了。小赵老公、小赵,还有她姑娘,一家三口都住到她姑子姐家了,听说天天看大姑子的脸色,过得那叫一个憋屈。”小曲说着,皱了皱眉头,还无奈似的摇摇头。这对三四个同事来说可真是个消息,虽然算不上是爆炸。小赵一直是单位的白富美,虽然人缘不咋地,但是也没有人和她结仇结怨,所以她和大家一直和平相处。大家听了这个消息,不管是真是假,先是同情起小赵来。
  那天,小曲正在和人站在楼梯口说别人的什么事呢,悄悄的楚楚的,有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她就更压低了嗓门,以示内容的神秘性。小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一个办公室里,别人正在说她的事。她的这个事,对同事们来说可真算得上爆炸,如果大家都像小曲那样爱说别人的故事,就这一件事也足够同事们说半年的。
  “小曲,离婚了,知道不?”小小试探性地说,生怕这个“炸弹”炸闪了大家的耳朵。
  “不会吧?”有人好奇地问。
  “是呀,怎么会?小曲不是才结婚一年多吗?前一段时间还说买车买房的事呢。”另一个同事质疑。
  “我问你们,她最近提过买房买车的事没?”小小说。
  大家一想,嘿,还真好长时间没提了。
  “这不结了,她离婚了,买房买车的事当然泡汤了。因为都是她前夫的钱。”小小说。
  “你们想知道,她现在结婚了吗?”小小神神秘秘地问。
  “你这么问,明摆着已经结了呗!”一个叫沉稳姐的同事说。
  “到底结没结?”另一个好事的姐儿们急问。三四个同事抬起头来盯着小小,生怕漏掉一个珍贵的答案。
  “结了。”小小说着,“啪”的打了一个响指。
  “她和谁结婚了,想知道不?”小小学着小曲说秘密的那股子得意劲儿,把头往前一探,眼睛眨巴眨巴地说。
  大家好奇地望着小小,意思是,难道你知道?
  小小喝了一口杯中温吞吞的水说:“我还真知道。”说着她哼起了一句貌似应景的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大家还没顾上说什么,她停了歌声又说,“想听吗?那就给姐上水!”
  “快说,快说!”有一个同事一边提起暖壶给小小添水,一边催促。
  “小张,咱们物业上的那个电工。”小小又喝了一口水,稳稳地、不慌不忙地抛出了这么个大家意想不到的答案。因为,从小曲平常的处事为人来看,她绝对是一个拜金主义者,以金钱论。据说她和前夫半点爱情也没有,纯粹是因为人家有钱,否则她怎么可能嫁一个地县的人!她可总是以省城的市民身份,在闲聊时沾沾自喜、夹枪带棒地讽刺农村、地县来的同事,嫌他们说话土、爱好土、吃穿不讲究等等。她每每说同事的时候,同事们看着她上下“一桶”的身材,欣慰似地一笑,似乎她说的是自己。
  “她怎么会看上小张?”沉稳姐问,以她的个性,她应该瞧不起小张才对。
  “是呀。我觉得小张也不应该看上她呀!小张那么帅,那么新潮。”另一个同事说。
  “看来真应了那句话,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小曲也被爱情改变了。”
  “不可能,她这会儿还在楼梯口讲故事呢,讲得津津有味,就不知道那谁,听得如何?”小曲讲的故事,听过的人都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她的那些话可说可不说、可听可不听,都是阴暗的,听得人心里潮湿得发慌。
  这时,办公室很少参与女人交流的一个男同事发话了:“还真是,我见过好几次了,小张在车站接小曲。”
  这个同事一发话,大家再没有异议了,正想埋头工作。小曲进来了,一进门就说:“唉,你们知道不,刚才那谁给我说……”这是小曲的开场白,她每次在说是非之前,都要冠上别人的名字,意在避嫌疑,撇清自己。她对自己的故事始终闭口不提,就连和她最好的同事,她也是打死都不说的政策。
  夫 妻
  她想好了,今晚要履行一下夫妻之事。
  他们夫妻俩商量好的,一周至少两次。可由于孩子的学习,她总是没有心情,这已经有两周还是三周没有夫妻之事,她记不清了。她只是觉得时间太长了,作为妻子该尽尽义务。
  快下班的时候,她给他打电话,说,天热想吃浆水面,让他买辣子、买腊肉,声音很温柔。对面的他一定是感受到了异样的气氛,愉快地答应着。   她到家的时候,他已经炒好了辣子,炝好了浆水,就等着下面。面下出来后,她一边吃饭,一边问孩子的作业情况。孩子说还有一篇作文。她一听头就大了,作文是孩子的弱项,又不知道要写到几点去。孩子每天写作业她都盯着,一来是监督孩子,二来她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学习。
  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她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自己积攒的或者说预谋好的一些热情在慢慢消退,她压着心里的着急,不敢怒不能说,只能等。她走出书房给孩子添水,看到他像往常一样,四平八稳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气噌一下就上来了。她不想再说你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玩手机之类的话。因为这些话她说过多少次了,说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容易让孩子产生消极心理,让孩子觉得生活就该像爸爸这样懒洋洋地过,可他从来都不听。于是,她安慰自己说,算了,他也没有别的爱好,除了玩手机,茶余饭后的时间他还能怎么打发?她只管好自己,绝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可是不知怎么,看到他如石墩一样坐在那里,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对自己的辛苦也视若无睹,一切热情都烟消云散了。滚TMD,什么义务,他给孩子尽义务了,还是给我尽义务了?
  早上,儿子上学去了,她还是忍不住有点埋怨地说,以后别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了。他没说话,带上门去上班了。
  在晚饭桌上等孩子吃完饭回了书房,她对他说,李老师又叫我去学校了,说儿子学习太浮躁,不踏实,下课就玩手机,你得管管。他没好气地说,不爱学习的孩子,我管有用吗?她一句话也不想再多说,听着他那些不负责任的话,像一枚枚锋利的钉子钉进她的心里,她感到莫名的恐惧。她不知道是他们两个教育孩子的观念不同,还是他们俩根本就不是同一类人,没有统一的思想。可是她知道这样下去,对孩子、对他与她都意味着什么。
  她的热情又被浇灭了,一半是在儿子的学校,在老师指出儿子学习上的不认真态度时,一半就在刚才,是被他说话时带出的那些没有分量但足够冰凉的唾沫星子浇灭的。白天,她还在说服自己,今晚上要排除杂念,给他应有的东西,让他感受到夫妻之爱。他也挺辛苦的,对家也负责任,做饭洗衣样样都比她强。可是现在,在一种失望的心情下,一切理由都经不起南辕北辙的思想的撕扯。一切欲望也都慢慢变成失望、气恼、无奈和无助。
  她想起他说过的话,他说,你自从戴上环就不主动了,要不把环取掉?她知道,这不是戴不戴环的问题,问题在两个人的思想。他喜欢随遇而安的生活,对教育孩子,他是放羊式的,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能吃到什么草就什么草,只要晚上能回来。而她,在现有的状况下还想努力前进。她把孩子看成一块璞玉,想让这块璞玉在她和他的精心雕琢引导下、在学校的培养下,变成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他们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就是这样的两种思想。似乎谁都没错,但一定是哪里错了。可错在哪里?他们谁也不寻找,谁也不承认,都觉得自己的观念、思想是对的。
  又是一天,她心里总像装着一件事,除了孩子的学习,除了工作,还有一件事,她知道这件事,这种事对她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心理负担,那就是久久不能履行的夫妻之事。
  下班回家后,孩子、他都回来了。像往常一样吃饭、看孩子学习。她想,今晚一切都好,孩子的作业只剩下背诵一篇课文了。
  “你看着儿子背课文,我去冲澡。”她对他说。
  她在洗手间里,听见他喊儿子:“×,在干嘛呢?”她就知道儿子肯定放下没背的课文又在玩手机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听见他说:“×,干嘛呢?”
  冲好澡,正在打理头发的时候,她又听到他喊儿子:“×……”她知道,儿子从她冲澡开始就一直在玩手机。她想想他有气无力、没有一点父亲威严的“×……×……”的喊声,气就不打一处来,她穿上宽大的睡衣,冲出去说:“就听见你喊了,你就不会过去把手机夺过来放一边,或扔到垃圾桶里?你这么不痛不痒的,管用吗?”
  他看着她,要大声说什么。她又说:“你看看你,从回来手机就不离手,你怎么管孩子?”
  他又是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常用的那句话:“你喊什么呀,你怎么不夺过来扔掉?”
  她草草地收拾了洗澡后的残局,然后在书房盯着儿子背课文,热情又没了,所有的预谋又像谎言一样成了泡影……
其他文献
不要打扰那个叫刘建民的人  不要轻易动他坟头的草  草叶带雨,这是他喜欢的  不要惊动一只看守大地之门的虫子  它嘴里含着夜半的寒凉彻骨  不要惊扰一只鸟在枝头的抒情  让明媚如月,琴瑟和鸣  不要问我了,你看那人间辽阔的烟火  疾走的人群,翻飞的时光  村庄上空的蓝,风吹不动  路上,刘家川的苹果花开了  葫芦河流经我,奔向不知名的远方  你可以走了,抛下一段旧时的肝肠  让我从枝头摘下你潮湿的
一粒纽扣  老裁缝眼里的古城早已被丢在黑白的史册里。  丢失的纽扣至今才被找到。在爱妾的一只旧牛皮箱里。  爱裸露的少女不需要多余的纽扣。  从白皙的肚脐一眼望去  我看到时光的尽头是满眼的沧桑。仿佛疲倦的老裁缝  在一旁打盹。仿佛疲倦的手抓住满把的尘埃。  爱妾在福利院里蹒跚地走着。如今九十六岁了。  她疲倦地回忆。孩子们长大了。一代离开一代。  她揣摸已遗失半世纪的一粒纽扣,泪水熬干得  像一
2016年8月26日,杨文林同志纪念座谈会暨手稿捐赠仪式在兰州举行。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编目部主任计蕾、副主任慕津锋,从杨文林家属手中接过了杨文林生前的创作手稿。这些手稿
鄂伦春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北疆三少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实地田野调查和统计,获取可靠
厌倦者  我,厌倦了自己  年过半百,想起又一次为无知买单  悲怆袭来,深深地厌倦了  将简单弄成复杂的自己;厌倦了  在地球上斤斤计较;厌倦了  在人间,防火防盗防兄弟  厌倦了那么多技艺,我  只学会了写诗——敏感的人  容易写诗,也容易受伤  一首诗是一粒去痛片,而我  已厌倦了晨昏数粒药  厌倦了,门外的圈子  厌倦了天天向上,像树  把树叶送上去,风来时  自己给自己鼓掌;雨来时  自己
小A高三时喜欢上初恋,写过一封情书给她。她回了,大致内容是:你看,我们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等我们长大了再聊这些吧。之后就是高考。高考结束后,初恋考去了南方,小A留下复读
狂风抽了她多少耳光,暴水又浇了多少遍的透心凉,还能活得这么有滋有味——我的同学,个个都是生活家。这是我自造的一个词。一个同学,喜欢收老物件,家里纺车啊,马灯啊,还有树
“那年的一场大水,知道了你是谁,洪灾又一次来临,更懂得你是为了谁。又见到了你,还是十八九的年岁,一样的迷彩和那绿帽徽。”今夏,一曲《又见到你》在网络传唱。这是中央军委
……我最初的“野心”是为那些试图理解世界各国纷繁复杂的司法管理方式的人们提供一种法律程序的类型学。我从人们看待政府结构和政府功能的不同方式所提供的素材出发来建构
在统计与概率中,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