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读后感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生一年级刚接触论文的时候,对于论文的了解知之甚少,不知道怎样选题,怎样查资料,怎样判断资料的价值,治学方法是什么,如何正确治学态度等,在迷茫懵懂之际,老师推荐了这本徐有富的《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看完之后受益匪浅,也对于治学方法和论文写作规范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几点说明。
  一、选题
  首先,学术性论文代表了一个人的学术水平,拥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就代表掌握了优质的治学方法,方式方法直接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在刚接触论文的时候,老师就强调,选题要慎重。因为一个好的选题,因为价值性而更加容易开发出新的成果,选题的意义相当重大,它就像一双眼睛,轻松的看透整个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旨意。选题必须是有用的,写文章的目的性要明确,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论文完成后,是需要被发表,被受影响的,需要得到好的结果,所以选题要选择有意义的,具有价值性的。
  其次,创新是研究学问的本质特点,而在选题中的创新需要开发新的领域和新的见解。既要新奇又要言之有理,独特的思维可以体现新的思路,使论文达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效果。
  其实选题最重要的就是来自自己的留心观察和积累,题目要小,具体到细节。从线到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因为在阐述一个方面的时候,需要多处的论证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题目可以清晰明确,更有利于写作。在选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在自身熟知的范围内,了解深入自然会有独到的思考。而且选择的题目要有充足的资料,只有借阅了大量的文本,论据才合理。在确定好选题之后,就应该查阅大量的资料。
  二、读书
  我們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从认识字的那一刻,就进入了名著的阅读中。从日记到读书感,不断地锻炼写作功底。在大量的书海中,通常都是先泛读,再精读。想要了解广博的知识,细细品读是不能实现的,在我们储蓄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一二是必要的,泛读越全面,认识的学问就越全面。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者需要深究的内容,在了解全文大致结构的同时,加深对书的理解,丰富知识,坚实基础。泛读和精读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孔子的至理名言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关键在于不断的思考,提出问题,对学问引发深思。把被动化为主动,消极变为积极,才能事半功倍。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把重要的段落摘录出来,就是写作的素材。当然,一边读书,一边写笔记,既可以加深对书的印象,理解也会更透彻。写读书笔记最简单的就是抄录,即把有用的信息归纳总结。成熟的思考就是可以对知识提出疑问,有问题并解决问题,就可以获得收获。
  三、论文写作的方法
  一篇合格的论文是由标题、论点、论据组成的,标题就是简单明了,直奔主题。论点就是文章需要阐述的观点,需要突出醒目,输入关键词或句子,然后解释说明。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依据,论据需要有真实存在的观点,一是可以来自文献的调查,二是可以通过社会的调查。有了论点和论据,就需要证明它的正确与否,就有了论证。可以按照文章的思路顺序,插进原文,增加说服力,或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当然,一篇论文的引文注释也十分重要,既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运用资料的时候,又可以通俗易懂。只有具有说服力的论文,才是一篇有价值的论文。
  四、治学方法
  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章列举了几点说明。
  1.归纳法。在写提纲,看中心思想的时候,都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其特点,规律和共性。
  2.综合研究法。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研究。
  3.比较研究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进行研究,探索相互的联系和影响,发现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俗称通过本质看现象。
  五、治学态度
  好的态度决定了做事的效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俗话说的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多有价值的著作,都是需要长期的储备积累,不断的补充知识,填补论据上的不足。而从事科研工作更需要细心认真,咬文嚼字地重复改动,才有可能出现惊世骇俗的文学著作。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基础的就是,要有学术道德。道德高于一切,在从事科研的时候,诱惑往往阻碍着。静下心,不以剽窃成果为便利,踏实做好自己的学术研究,才会拥有一片专属自己的文学天地,而专业性的术语,为了方便阅读,可以详细的注明文章出处,做到诚实,严谨。当然,不论我们有多少成就,谦虚是一种品德,也促进了相互的交流影响,文学如天地,永远不会有饱和的那一天,所以不应该因为一点成就就过分浮夸,只有虚心请教,才可收获更多,对于遇到意见不合的人,也应当换位思考,改正自身的不足,吸取他人的优点。
  总结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无论从论文写作还是治学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我的写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时刻保持一个严谨认真的态度,努力使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发挥自身优势,取得良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普契尼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也是歌剧发展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文通过对普契尼歌剧作品的创作风格研究,对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特点的分析,来探索普契尼在歌剧创作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在歌剧发展史上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普契尼;风格特征;形象塑造;演唱特点  歌剧文化是世界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19世纪50年代,法国的“抒情歌剧”在
期刊
福州寿山石品种繁多、色彩斑斓,其中田黄、芙蓉、荔枝等名贵石料,历来被人们所锺爱,或加工成印章、或凋刻成精美的摆件,成为高雅的艺术品。  石雕艺术已有1000多年曆史,从简单的斧凿刀具到创造了适应雕制要求的先进工具、器械,创作的方法和门类亦随着时代进展逐步开拓,逐步规范化。寿山石雕的技艺,至目前为止已發展成圆雕、薄雕(薄意)、印钮雕、高浮雕、镂空雕5种技法。  审石,意即在操刀之前必先“相”其石。相
期刊
【摘要】:中国的花鸟画经历了漫长的酝酿及发展,宋代成就了花鸟画创作最繁荣的局面。宋代花鸟画以其精深的美学内涵,高贵华美的风格,精研慎密的构思,来展示其特有的人文精神。中国绘画自宋以来的精神渊源离不开释家与道家静观无为、心领神会的思想传统,宋代花鸟画则处处渗透佛家注重内省的喜悦,并与儒家的现世思想发生微妙的交接,兼具感官认知与积极入世的特质。在宋代花鸟画中蕴含了封建社会后期新的审美意识、审美风尚和审
期刊
【摘要】:艺术源自生活,是生活的写照,反应人们的审美情趣。宋代的花鸟画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及锤炼,其灿烂恢弘的光辉,几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而弥新。本文通过将宋代花鸟画的画幅、构图、主题、设色进行归纳、对比和剖析,分析其形成因素,研究宋人花鸟的审美趣向。  【关键词】:两宋;花鸟;审美  1.宋人花鸟画的兴起  1.1社会因素  宋朝在大一统的封建君主专制王朝下,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维持自给自足的封建
期刊
现实主义(Realism),又称"写实主义",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的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有很多意思,特别是在绘画、文学和哲学中。它还可以用于国际关系。在艺术上,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
期刊
【摘要】: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中式设计风格与日式设计风格都是闻名遐迩的,在设计流派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两者都同属于东亚,且文化根源都较为相似,所以人们常常会把两者的设计风格加以比较,其中内部设计与空间布局占比较中的一大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想进一步了解中式设计风格与日式设计风格的心理,本文以 “日本美秀美术馆”为例,从美秀美术馆的设计风格与空间布局的关系出发,主要论述和比较中、日式的设计风格在
期刊
【摘要】:韩美林先生吸取民间文化一直在努力创造着标新立异的“新民间”艺术,并且使他的作品得到公众认同度,同时又反过来构成了“新民间”艺术最基本的社会存在逻辑基点。本文从简化和繁复的形式两个方面来浅析韩美林先生对新民间艺术的表现。  【关键词】:韩美林;新民间艺术;简化的形式;繁复的形式  韩美林在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多个门类进行综合性创造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他在篆书、楷书、草书、彩墨动物画、水墨人体画
期刊
【摘要】:“意象”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当代,对意象油画的研究己经蔚然兴起,越来越多的油画艺术家加入到了对意象油画泊勺研究当中,这其中,色彩又贯穿于意象油画创作的始终,与意象油画不可分割。意象油画色彩解脱了物象形态对色彩的束缚,具有泼洒淋漓的豪放气势,委婉抒情的诗情意境。意象油画以色抒情,画面洋溢着音乐般的节奏。艺术引领文化潮流,我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油画艺术家加入到对意象油画色彩表现力度的研究当
期刊
一、视觉信息的情感表达  获得情感体验的最直接方式非视觉感官莫属。绝大多数的包装设计都会使用到的设计手段,是通过视觉上的第一印象来吸引消费者。而包装设计的主要视觉元素是由文字、色彩、图案构成的。而这些视觉元素之间经过一定的组合以及相互影响,成为了视觉系传达的语言并开始引导人们的消费情感。作用在于一方面是形象化地、直接有效地将商品信息传达到消费者,将产品的信息是否符合消费者价值需要,通过第一时间向消
期刊
【摘要】:道家和道教的生命伦理观是要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解决这两种关系间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内部和外部的和谐统一。道家和道教的基本思想有:生为第一、物无贵贱、泛爱万众,通过不断地修炼和完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与道合一的境界。这些基本思想对现代人的健康卫生,养生之道,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人的发展目标都有着很多启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关键词】:道家;道教;生命伦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