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改革会议报道的呼声在各新闻媒体始终不断,但呼声归呼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把镜头对准到会的领导。眼下面对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改革“会议”报道乃大势所趋,从中央台到各省市主流媒体,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会议程序性报道之外,最大变化的亮点是在抓“会议”鲜活新闻上下工夫,从内容到报道形式都寻求突破,巧妙装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笔者就对当前改革“会议”电视报道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百姓视点报道会议
事实上,充分挖掘“会议”上群众欲知想知的新闻、反映和解决老百姓的呼声和意见,可以说是电视主流媒体实践“三贴近”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保持主流媒体地位、避免被动边缘化的迫切需要。以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为例,大会成为最集中反映民情、研讨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舞台,大量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在这里集中展示和讨论,众多关注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和新农村建设的百姓,都会把目光聚焦到这里。
比如,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首次推出的品牌节目——《柴静“两会”观察》,3月4日的晚间专题版聚焦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难的问题,柴静现场介入代表的调研,真实报道了北京大兴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并且针对这一问题采访了河南、重庆、广东、江西等地的多位代表。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通过电话、博客等方式留下了见解,每个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这样就将过去一个不少人认为不能“出彩”的会议,生动、鲜活地展现在全国普通百姓面前。
二、以新闻策划放大“会议”新闻价值,突破会议报道定式
随着新闻竞争,特别是“会议”出彩报道的激烈对抗,策划已为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由于新闻策划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照搬模仿别人的做法或者延续传统的做法都不行,只有通过自己精心策划,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才能一招制胜。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柴静“两会”观察》和《直通地方“两会”》的报道,采取前伸后延,突破“会场”电视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说相当成熟,几乎在每天的节目中都可以找到例子。前伸也就是新闻的前瞻性,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时代走向和社会热点,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通俗地讲,作为“会议”报道记者就是事先要做足调查,用调查性的报道发现问题,摆出现象,然后再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是会议代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深入社会调查,让观众对将要展开探讨的问题有直观的感受,拉近距离,引起观众兴趣;另一方面,又使接下来代表、委员的观点有了铺陈,有的放矢,有感而发。同时,把前期记者从“听会”、“盯人”的被动中解放出来,展示记者主动出击、发现热点、调查问题的功力,一举多得。
又如,今年1月14日《直通地方“两会”》的热点关注,说的是基础教育公平的话题。它涉及农村学生“两免一补”,进城农民工子女以及城市普通居民孩子上学等多个层面。如何提起和展开这个话题呢?中央电视台就是通过记者在南京的一个调查开始的,参加采访的电视记者对南京市“学区房”(即一些家长不惜血本,花大价钱购买好学校或名校附近的房子,以便让孩子能依据就近入学的政策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学习)现象的调查,将城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孩子入学机会不等的问题摆得一清二楚,加上调查中对“望楼兴叹”的居民的采访,十分清楚地表现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这时,在会议上再看代表、委员的支招,陈言纳谏,就变得水到渠成,必不可少。
这篇“会议”报道的“后延”,就在它成功地把视角放大,从一个地方放大到全国、从一种尝试放大到多种做法等,凸显了中央台“霸主”地位平台的整合能力。
三、强化竞争意识,以拼搏的精神争抢“会议”新闻
作为参加“两会”会议的领导的讲话、活动,除了按一般程序报道之外,从新闻学传播规律上来看,其本人又属新闻热点人物,是众多“眼球”关注的中心,与代表、委员座谈,或者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释时,能够产生很好的新闻效应,让眼前豁然开朗。比如,今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的“热点关注”栏目,《北京:51个部门摆摊设点,代表委员当面提问》,出现了这样一种场面:
代表:刚才局长让我说说《防治噪声法》,希望市长能够支持,这牵扯到北京一二百万人口。
市长王岐山:说真的,环保现在除了污水垃圾,噪声已经明显地上升了,投诉上升了,我有过批示。
代表:咱争取今年立法。
市长:争取政府先出个条例。
代表:先把老百姓受煎熬的问题解决了。
市长:是,我就有这个体会。说句实话,现在有些楼呀,不光是噪声,还有震动,到了夜里特别静的时候,像咱们有点文化人的毛病,失眠、睡眠不怎么好的人,就特别受影响。
代表:是的。
…………
这条北京“两会”上摆摊设点的新闻,记者就紧紧盯住了市长王岐山。这绝不仅仅在于他语言风趣、画面表情丰富,更在于他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传递出重要的、积极的政治信号和政府信息。没费更多的口舌,一篇生动的现场报道就一气呵成了。正如一些有经验的“会议”电视记者说的:“抓住热点人物,会议消息就会抓人。”
四、处处留心皆学问,应注意从领导讲话稿外“捡”新闻
人们常这样认为,领导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往往会传递出与民生休戚相关的大量信息。其实,也不尽然。会上、会下也常常时不时地擦出火花,既有交锋,又有激辩。抓住会场内的激辩,报道好会议上的交锋,即使不用“直播”的方式,依然可以收到积极的“直播”效果。也就是说,报道会议的电视记者要注意从领导讲稿外边去“捡”新闻。
中央电视台《直通地方“两会”》和北京电视台《书记称赞民情日记是个创新》的报道,也不是会议领导讲稿的内容,而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参加东城团的小组讨论时,获悉北新桥街道社区管理新经验的民情日记介绍后喜笑颜开,以一个普通“老北京”的视角,给予了热情赞扬。会议报道记者以犀利的目光、敏捷的思维,紧紧抓住不放,采用聊北京人和普通百姓感兴趣的问题,大大拉近了报道与受众的距离,成为一条较为成功的会议报道。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杨彩霞
一、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百姓视点报道会议
事实上,充分挖掘“会议”上群众欲知想知的新闻、反映和解决老百姓的呼声和意见,可以说是电视主流媒体实践“三贴近”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保持主流媒体地位、避免被动边缘化的迫切需要。以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为例,大会成为最集中反映民情、研讨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舞台,大量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在这里集中展示和讨论,众多关注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和新农村建设的百姓,都会把目光聚焦到这里。
比如,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首次推出的品牌节目——《柴静“两会”观察》,3月4日的晚间专题版聚焦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难的问题,柴静现场介入代表的调研,真实报道了北京大兴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并且针对这一问题采访了河南、重庆、广东、江西等地的多位代表。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通过电话、博客等方式留下了见解,每个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这样就将过去一个不少人认为不能“出彩”的会议,生动、鲜活地展现在全国普通百姓面前。
二、以新闻策划放大“会议”新闻价值,突破会议报道定式
随着新闻竞争,特别是“会议”出彩报道的激烈对抗,策划已为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由于新闻策划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照搬模仿别人的做法或者延续传统的做法都不行,只有通过自己精心策划,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才能一招制胜。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柴静“两会”观察》和《直通地方“两会”》的报道,采取前伸后延,突破“会场”电视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说相当成熟,几乎在每天的节目中都可以找到例子。前伸也就是新闻的前瞻性,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时代走向和社会热点,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通俗地讲,作为“会议”报道记者就是事先要做足调查,用调查性的报道发现问题,摆出现象,然后再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是会议代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深入社会调查,让观众对将要展开探讨的问题有直观的感受,拉近距离,引起观众兴趣;另一方面,又使接下来代表、委员的观点有了铺陈,有的放矢,有感而发。同时,把前期记者从“听会”、“盯人”的被动中解放出来,展示记者主动出击、发现热点、调查问题的功力,一举多得。
又如,今年1月14日《直通地方“两会”》的热点关注,说的是基础教育公平的话题。它涉及农村学生“两免一补”,进城农民工子女以及城市普通居民孩子上学等多个层面。如何提起和展开这个话题呢?中央电视台就是通过记者在南京的一个调查开始的,参加采访的电视记者对南京市“学区房”(即一些家长不惜血本,花大价钱购买好学校或名校附近的房子,以便让孩子能依据就近入学的政策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学习)现象的调查,将城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孩子入学机会不等的问题摆得一清二楚,加上调查中对“望楼兴叹”的居民的采访,十分清楚地表现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这时,在会议上再看代表、委员的支招,陈言纳谏,就变得水到渠成,必不可少。
这篇“会议”报道的“后延”,就在它成功地把视角放大,从一个地方放大到全国、从一种尝试放大到多种做法等,凸显了中央台“霸主”地位平台的整合能力。
三、强化竞争意识,以拼搏的精神争抢“会议”新闻
作为参加“两会”会议的领导的讲话、活动,除了按一般程序报道之外,从新闻学传播规律上来看,其本人又属新闻热点人物,是众多“眼球”关注的中心,与代表、委员座谈,或者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释时,能够产生很好的新闻效应,让眼前豁然开朗。比如,今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的“热点关注”栏目,《北京:51个部门摆摊设点,代表委员当面提问》,出现了这样一种场面:
代表:刚才局长让我说说《防治噪声法》,希望市长能够支持,这牵扯到北京一二百万人口。
市长王岐山:说真的,环保现在除了污水垃圾,噪声已经明显地上升了,投诉上升了,我有过批示。
代表:咱争取今年立法。
市长:争取政府先出个条例。
代表:先把老百姓受煎熬的问题解决了。
市长:是,我就有这个体会。说句实话,现在有些楼呀,不光是噪声,还有震动,到了夜里特别静的时候,像咱们有点文化人的毛病,失眠、睡眠不怎么好的人,就特别受影响。
代表:是的。
…………
这条北京“两会”上摆摊设点的新闻,记者就紧紧盯住了市长王岐山。这绝不仅仅在于他语言风趣、画面表情丰富,更在于他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传递出重要的、积极的政治信号和政府信息。没费更多的口舌,一篇生动的现场报道就一气呵成了。正如一些有经验的“会议”电视记者说的:“抓住热点人物,会议消息就会抓人。”
四、处处留心皆学问,应注意从领导讲话稿外“捡”新闻
人们常这样认为,领导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往往会传递出与民生休戚相关的大量信息。其实,也不尽然。会上、会下也常常时不时地擦出火花,既有交锋,又有激辩。抓住会场内的激辩,报道好会议上的交锋,即使不用“直播”的方式,依然可以收到积极的“直播”效果。也就是说,报道会议的电视记者要注意从领导讲稿外边去“捡”新闻。
中央电视台《直通地方“两会”》和北京电视台《书记称赞民情日记是个创新》的报道,也不是会议领导讲稿的内容,而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参加东城团的小组讨论时,获悉北新桥街道社区管理新经验的民情日记介绍后喜笑颜开,以一个普通“老北京”的视角,给予了热情赞扬。会议报道记者以犀利的目光、敏捷的思维,紧紧抓住不放,采用聊北京人和普通百姓感兴趣的问题,大大拉近了报道与受众的距离,成为一条较为成功的会议报道。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