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育视野下的“三分讲坛”

来源 :少先队活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要不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与合作分享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而创新素养是在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为此我们对孩子身边的各类活动进行了创新性的思考与尝试,特开设“三分讲坛”。这是一个为学生打造的类似百家讲坛的栏目,每期三分钟。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组织、展示、反思、再尝试等过程,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一、一个孩子,激起创意缘由
  “方老师,涛涛不好好念课文,他一直在讲话,而且早上没打扫教室卫生……”告状声此起彼伏,目标指向班中那个调皮的孩子——涛涛。他从小在英国长大,个性大胆,敢言、敢行,却也因为经常捉弄同学而成为角落里的孤独者。
  为了帮助他树立自信,我开始谋划为他一个人搭设一个舞台,能够展示他的长处。我想到了他对历史的爱好,喜欢看各类历史书籍,研究历史人物。何不就让他给全班同学讲讲历史故事呢?这个想法与涛涛的母亲一说,我俩一拍即合。涛涛一家人在2012年的暑假都在筹划这事儿。2012学年第一学期一开学,涛涛就给同学们带来了“滔滔不绝——我眼中的历代皇帝”栏目,每期全面介绍一个皇帝。精彩的演说加上精美PPT的演示,博得了同学们的喝彩。随后我又建议涛涛为自己的栏目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教室里;每期栏目准备两、三份小奖品,到栏目尾声来个有奖竞猜;配备一个小蜜蜂扩音器,让声音扩散到教室的每个角落。如此一来,涛涛俨然成了班级里的小明星,班级中的小通讯员们也及时在班级主页上发表了相关报道。
  二、几分思考,构建创意框架
  “滔滔不绝”栏目取得成功之后,班中很多学生都希望开设自己的讲坛,纷纷向我申报。经过思考,我们构建了创意框架:
  “三分讲坛”的演讲形式源于我们耳熟能详的“百家讲坛”。一个大讲台,一位大讲师,滔滔不绝的演讲中有详实的故事、生动的情节、丰富的肢体语言,让人崇拜不已。如果让学生站上他向往已久的教室讲台,小小的个体中也能迸发出大师般的无尽潜能。
  “三分讲坛”的演讲时间紧扣在三分钟左右,这是实践的结果。它能让演讲者把一个故事说生动,将一个道理讲清楚,让一个人物鲜活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主题真实地诠释出来,并牢牢抓住聆听者的兴趣。
  “三分讲坛”的演讲动力来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个班中总有一部分孩子乐于表现、善于表达,他们需要一个大舞台来延伸自己的特长与才华;一个班中总有一部分孩子习惯于安静地仰望,也许伙伴的热情就是推动他们迈向讲坛的行动力;一个班中总有一部分孩子“失语”于课中,“失意”于作业和考试中,却得意于课间,而讲坛的设置正是他们在伙伴中树立自信与威望的起点。
  三、次次探索,践行实施过程
  在此项活动推广之初,我们遇到了种种困难:参与讲坛的学生太多,演讲时间叠加且冲突;学生孤军作战,演讲内容雷同且枯燥;演讲者和聆听者“各自为政”,场面混乱且无序。实践是发展的最好动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们规范出以下活动流程:
  1. 提前计划早酝酿。“尊重差异”是“三分讲坛”运行的首要前提。根据差异,由学生自主申报演讲时间、演讲的次数和演讲主题。一个学期以来,班级中已开展:王子涛——“涛涛”不绝,我眼中的历代皇帝;王玥童——“童”话世界,地理知识我最棒;李新鹏——“月月”聊史,历史在我脚下;张天瑞——天王秘籍之武器篇;郑平杰——游泳安全必知篇;赖柏成——世界最可怕动物排行榜;龚哲宁——生命之源;刘诚锴——美丽宁波之山灵水秀;邬佳蔚——我爱糖果;张睿予——恐龙之谜;董欣怡——我和计算机是好朋友。同学们还在陆续申报的:未解之谜、纸上谈兵、鱼来鱼网、美丽建筑、数学万花筒、小李动物园……班中有2/3的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一旦确定演讲主题,就会来班主任处备案,为论坛的开展奠定了前行的基础。
  2. 合作筹备共商讨。“合作前行”是“三分讲坛”运行的推动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于是学生首先想到了身边的父母,共同制作精美的PPT、绘制逼真的图画,让演讲生动而精彩;演讲前夕,邀请长辈们为自己的试讲打打分,提提意见。而在演讲组合中,学生渐渐由一人演讲变成团队演讲,演讲发起人在班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通过创意组合,让演讲精彩纷呈。而在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有意识地让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加入这些栏目的团队中,从播放PPT、配合演说、传递道具等简单的活干起,增加了与同学之间的沟通,锻炼了上台的胆量。
  3. 差异演讲展风采。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教师必须给予差异性的理解和支持。从演讲次数上来说,能说会道的学生可以通过隔天一次的演讲,持续10-15讲;有点胆怯的孩子可以在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过程中,隔2-3天精心准备1讲。从演讲形式上来说,有家长和伙伴支持的演讲者,可以通过PPT、图画等外在形式辅助自己的演讲;自力更生型的演讲者,可以通过实物展示配合自己的演讲。从演讲过程上来说,教师鼓励孩子脱稿演讲,配以与同学的互动环节,但也允许个别胆子较小的孩子拿着稿子,在演讲遗忘时作为适当的文字提醒。
  4. 关注细节促发展。细节决定成败,也决定孩子能力提升的程度。在锻炼中,演讲者渐渐感受着精彩的开场白是成功演讲的一大法宝,连贯的穿插语是完整故事的重要组成,悬念性的结尾更能为自己赢得下一次演讲的掌声和期待;演讲者也在不断的演讲中学会从缩在讲台后到大胆地走向同学中,从屁股对着同学来演示PPT到侧身站位的自信演讲。而聆听者也渐渐懂得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演讲者上台的欢迎和付出的尊重,更有主动拿出笔记本来记录讲坛内容的自主学习的开始。
  5. 及时反馈求共赢。我们采用三种反馈来营造讲坛的效果:演讲者会在演讲后提出2-3个问题,并通过自主准备“糖果、小本子”等礼物,发给认真聆听后能正确、完整回答问题的同学,这种动力的激发,让学生的认真聆听渐渐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根据演讲者的演讲准备、演讲表现等,教师及时发放奖励卡,每月评选出“演讲之星”,授予奖状,以资鼓励;通过qq直播、微博互评等形式,让家长及时关注到自己孩子的真实表现,为他的大胆、自信而开心。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
<正> 我认为,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示,即“马克思和…”。首先是“马克思和韦伯”的结合产生了卢卡奇的学说。然后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由此产生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接着就是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胡塞尔、萨特的结合,出现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从1965年到1975年,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阿尔都塞,他的理论基本上是“马克思和结构语言学”的结合。80年代出现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强调的是“理性选择”,它从“马克思和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