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提倡生命化教育的今天,生命化教育已经从理论的象牙塔走入了教学实践领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聚焦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的教学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生命化教育通过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科学课堂更加具有丰富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关怀,富有生命活力呢?
一、注重情境教学
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实现有效的表达,适当的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通过不同情境的叠加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充分借助前概念的作用又不局限在教材设置的框架中,形成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主动借助教师搭建的知识脚手架,完成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化。
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首先,我将“锚”抛出,让学生尝试吹起矿泉水瓶中的气球。学生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没办法把气球吹大,从而引发他们去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之后,我通过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来揭示原理:水是占据空间的,而丢进去的小石子会占据原本属于水的空间。以此类推,引导学生理解气球吹不大是因为瓶子的空间被占满了,再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基本上都能猜出里面有空气。此时回到主题:怎样才能让空气不再占据瓶内空间,把气球吹起来?最后,通过利用空气来调节乒乓球在水中沉浮的小游戏,让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又能自主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整个课堂,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导入新课,将科学教学寓于情境之中,达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高度统一,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让学生轻松完成探究知识的过程。
二、重视协作学习
协作是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进行拆解组合,不同成员得到不同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协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让整个探究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做框架》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合力完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得出:三角形很稳定,四边形容易变形。之后,要求他们对四边形进行改装,研究出加固四边形的方法。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了制作合格的框架的任务。而在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两个章节时,由于种植凤仙花和养蚕都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组成实验小组来完成课题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正确方法,还要坚持不懈地观察,运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记录和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通过以上举例可以明显看出,在小组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学会分工合作的学生能更快地完成活动,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强调交流沟通
交流沟通是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和环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能够逻辑清晰、重点分明地将观点表达给学生,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同样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有表达才有思维的碰撞,才能将理越辩越明。
在教学《污水和污水处理》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粗砂、小石子、细砂、活性炭、滤纸等物质,给污水进行过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小组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学生认为滤纸应该放在粗砂下,有的学生则认为滤纸放在细砂下效果更好;有的小组先放细砂再放活性炭,有的小组则与之相反。每个组都试图用自己的理论说服别人,并预设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沟通氛围中,学生不断地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最终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四、完成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没有意义建构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科学具有严谨性、系统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很多时候研究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直观的感知认识,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有效的意义建构能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探究,对科学探究保持热情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在教学《溶解》一课时,我准备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学生通过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感知典型的溶解案例和难溶解案例的区别,建立“溶解”和“难溶解”的初步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到这是“融化”,我便适时抓住了这一契机,让学生区分“融化”和“溶解”的概念。再通过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让学生更加明确什么是溶解,完成整堂课的意义建构。
學生的学习需要交流,教师的成长同样也需要交流。生命化课堂本身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和框架,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的课常上常新,真正将这一种思想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让课堂变得鲜活灵动。
一、注重情境教学
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实现有效的表达,适当的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通过不同情境的叠加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充分借助前概念的作用又不局限在教材设置的框架中,形成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主动借助教师搭建的知识脚手架,完成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化。
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首先,我将“锚”抛出,让学生尝试吹起矿泉水瓶中的气球。学生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没办法把气球吹大,从而引发他们去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之后,我通过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来揭示原理:水是占据空间的,而丢进去的小石子会占据原本属于水的空间。以此类推,引导学生理解气球吹不大是因为瓶子的空间被占满了,再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基本上都能猜出里面有空气。此时回到主题:怎样才能让空气不再占据瓶内空间,把气球吹起来?最后,通过利用空气来调节乒乓球在水中沉浮的小游戏,让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又能自主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整个课堂,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导入新课,将科学教学寓于情境之中,达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高度统一,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让学生轻松完成探究知识的过程。
二、重视协作学习
协作是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进行拆解组合,不同成员得到不同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协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让整个探究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做框架》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合力完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得出:三角形很稳定,四边形容易变形。之后,要求他们对四边形进行改装,研究出加固四边形的方法。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了制作合格的框架的任务。而在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两个章节时,由于种植凤仙花和养蚕都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组成实验小组来完成课题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正确方法,还要坚持不懈地观察,运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记录和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通过以上举例可以明显看出,在小组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学会分工合作的学生能更快地完成活动,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强调交流沟通
交流沟通是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和环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能够逻辑清晰、重点分明地将观点表达给学生,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同样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有表达才有思维的碰撞,才能将理越辩越明。
在教学《污水和污水处理》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粗砂、小石子、细砂、活性炭、滤纸等物质,给污水进行过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小组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学生认为滤纸应该放在粗砂下,有的学生则认为滤纸放在细砂下效果更好;有的小组先放细砂再放活性炭,有的小组则与之相反。每个组都试图用自己的理论说服别人,并预设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沟通氛围中,学生不断地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最终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四、完成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没有意义建构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科学具有严谨性、系统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很多时候研究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直观的感知认识,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有效的意义建构能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探究,对科学探究保持热情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在教学《溶解》一课时,我准备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学生通过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感知典型的溶解案例和难溶解案例的区别,建立“溶解”和“难溶解”的初步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到这是“融化”,我便适时抓住了这一契机,让学生区分“融化”和“溶解”的概念。再通过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让学生更加明确什么是溶解,完成整堂课的意义建构。
學生的学习需要交流,教师的成长同样也需要交流。生命化课堂本身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和框架,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的课常上常新,真正将这一种思想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让课堂变得鲜活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