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年6—10月期间,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76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采集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前直肠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MDSC的比例,并分别于术后10 d和术后2年再次采集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分析手术前后MDSC比例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
【机 构】
:
450008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450008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450008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450008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450008 郑州大学附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将2013年6—10月期间,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76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采集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前直肠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MDSC的比例,并分别于术后10 d和术后2年再次采集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分析手术前后MDSC比例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76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MDSC比例为(3.52 ± 0.68)%,高于40例健康对照患者的(0.92 ± 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26,P= 0.005)。术前外周血MDSC比例与肿瘤组织学类型(t= 2.453,P= 0.018)、肿瘤浸润深度(t= 2.051,P= 0.035)、淋巴结转移(t= 2.328,P= 0.022)、TNM分期(t= 2.529,P= 0.016)有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术前外周血MDSC比例均为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较晚(HR= 2.535,95%CI:0.851~ 4.160,P=0.038)和术前外周血MDSC比例较高(HR= 3.651,95%CI:0.877~14.263,P= 0.031)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为(2.41 ± 0.46)%,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778,P= 0.043)。76例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6月。术后2年有23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其外周血MDSC为(4.37 ± 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82,P= 0.039)。
结论直肠癌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较健康人明显升高,MDSC比例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和肿瘤进展。检测外周血MDSC比例在直肠癌的预后判断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对一导师制在高职护理教育医教协同及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护理专业校院合作临床学院班2个班10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52名护生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管理方法,2班50名护生为试验组,实行一对一导师制管理方法,对护生日常生活、学习见习等方面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与实践成绩、护生对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结
癌症精准护理是在精准医疗背景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远程信息技术,遵循伦理原则实施的个性化护理,近年来已成为癌症患者护理研究热点。通过精准医疗概念,对精准医疗背景下癌症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构建适合我国癌症患者精准护理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应用中医院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对1~3年中医院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建立"4358"管理模式,注重人文培养,将3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分为不同等级,按方案进行为期3年,至少5个大科室的轮转培训。从基本素质、工作胜任力、基本技能、护理文件书写、操作考核、理论考核、继续教育、安全护理管理八个方面进行评估考核。并在培训的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SWOT法、绩效考核评估等方法进行培训管理分析。对中医院低年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传染病医院的构建与实施。方法徐州市传染病医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建立并实施了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以医院护理制度、规范、常规、流程等为基础,根据患者特点,构建心理护理、隔离防护、高热护理等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并对每个质量指标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模块进行标准化,3个模块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护理评估、措施落实、交接班执行、护理记录、健康指导、相关知识点掌握7个子项目,
目的对比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中关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的RCT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199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STATA 10.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R0切除率、阳性淋巴结比率、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和远期疗效(总体生存率以及局部复发率)
以高质量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为依据的循证医学思维逐渐被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因此大型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主导或参与临床研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如何提高大型临床研究的研究质量和管理水平,使其结果得到国际认可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从目前国内多数大型医疗机构面临的困境以及研究模式转变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切入,提出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需要做到密切关注学科领域的发展、培养临床科研的思维,保证科学严谨的设计,规范每
目的探讨甲羟戊醛代谢途径抑制剂阿托伐他汀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阿托伐他汀对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510的IC50及凋亡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阿托伐他汀处理前后食管癌细胞中P53、Bcl-2和Bax表达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NA沉默P53的效果,Western blot检测阿托伐他汀沉默P53蛋白后的
目的对小麦纤维颗粒改善内痔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肛肠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3个临床中心共入组60例内痔患者。入组标准:年龄18~65周岁;诊断为Ⅱ度或Ⅲ度内痔;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并能遵循研究方案要求完成资料的记录及随访。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肛门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直肠癌外科发展史上里程碑的术式,但对男性、肥胖及骨盆狭窄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手术时远端直肠术野显露常欠佳,从而可能造成肿瘤残留和相应副损伤。近年来,兴起的由下至上、逆向操作的经肛门TME手术(taTME)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大部分单位仍处于学习曲线中。本文对直肠癌taTME的解剖学层面、标志与术中并发症预防进行了阐述;并认为,熟悉逆向解剖视角下特有的解剖学层
作为最近得到确认的第三个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内环境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然而,关于硫化氢在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一直存在看似相互矛盾的结果。本文试从硫化氢在低浓度与高浓度作用区间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不同作用以及基于硫化氢的抗肿瘤新药研发两个方面,对目前关于硫化氢与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的研究已经明确了硫化氢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结直肠癌进展以及在高浓度区间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