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而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从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计划,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课程结构,建立院系两级相互协调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形成一套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考试考核办法,建设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切合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是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最主要的途径。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当前,虽然一些专业在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整个实践教学不成体系、比较松散,一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制定,更适合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与学生技能训练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因此,建设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而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计划
为避免在教学中过分偏重理论和课堂教学的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重视教学计划的编制,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提倡逆向式制定教学计划。即以满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满足某一行业的某些岗位或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通过倒推的方式确定学生就业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进而推导出应开设的通用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实训课程,以及要掌握这些技能所必须学习的相关基础课。
在教学计划编制中,按照强化实践性教学,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编制思路,采用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编制专业教学计划。即先抛开理论课程,分别按培养目标确定的岗位群中的各工作项目安排一个集中实训,并按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确定各实训教学的先后顺序,同时明确各集中实训内容、目标要求和组织形式,以此形成教学计划的主线框架。从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是针对目标岗位群的,这一目标的确定,事实上确定了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以及为保证这些能力的实现必须进行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再将专业的技能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课堂以及技能训练的各环节中。因此,我们每一种实践教学形式以及每一种实践教学形式中的项目组成及内容、标准的设计都是由最终培养目标主导的各部分教学内容目标及各个小的技能训练目标决定的,这就形成了一个由专业培养目标为主导的由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標以及各类实训项目的训练目标组成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确立,使得实践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目标明确的模块三年不断线固定在教学计划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色。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使专业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和每一个教师的身上。既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有利干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3.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课程结构
为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就要改变以往“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即把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构建最重要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这也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要以学生将来就业时最需要的技能为核心,做到需要什么,教什么,理论教学力求少而精,删繁就简;要更新教学内容,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要对不同课程间重复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除,甚至打破原有的课程间的界限,把几门课通过整合变成一门课。在具体课时安排上遵循以实践教学为主导,辅以必要的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目的仅是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帮助他们提高对技能的掌握能力,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所以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以服务技能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最好是将理论的教学过程和实践的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具体教学过程也应以实践的教学过程为主线,要有着完全不同于本科按理论体系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过程。而是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即老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比如在实习工厂内设置多媒体及黑板,把理论课堂搬到实训场所来上,老师可在理论讲课后,随即指导学生实践动手训练。高职教育从大一开始就要把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仅辅以相应的理论教学。比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即可开设金工实训,以完成某一机件加工为工作任务,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知识、机械加工设备和机械加工技能等教学融为一体,给予足够的课时保证,由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在实习工厂内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具体教学过程也应以实践的教学过程为主线,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即老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
4.建立院系两级相互协调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所谓“院系两级”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指学院和系从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教学文件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组成的一个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4.1管理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一般都是由学院实践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院日常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各系具体负责本系有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安排、管理与协调,本系所属的实验室、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各专业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负责。每个专业都应建立由一线生产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兄弟院校同行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方法、实训基地选择、学生就业等给予指导和帮助。 4.2制度体系建设
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中,制度体系建设可分为几个不同层面的。第一层次是整个学院实践教学宏观管理方面的制度;第二层次是实践教学过程性管理制度,即实践教学实现途径、过程;第三层次属于操作性制度,可分为教师用和学生用两类。这种制度设计应体现越到基层越具体、越方便执行、越有针对性的一种管理理念。
4.3实践教学文件体系的建设
教学文件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教学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部分学校的教学文件都存在理论课教学方面的较齐备、完善,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就相对较薄弱,为构建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文件的建设。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文件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职业技能试题库、实践教学指导书为主的完整的系列文件。
4.4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要相对客观准确,基本能够反映各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状态以及执行制度、计划的情况。从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有专门的教学督导部门,也有各级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实习单位等,形成一个参与实践教学的有关方面人人有权评价,事实上每个人的工作又被评价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的监督保障下,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也能够及时解决。
5.形成一套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考试考核办法
要保证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落实,必须抓好各类课程考试考核方法与标准的研究和改革。
5.1实践教学内容的考试以操作性考试考核为主
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场景中通过完成某一特定的工作项目表现其一项或多项职业技能和素质,教师通过现场观察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或具有了某项技能和素质。
5.2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部分专业技能课程考试的接轨
针对不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不同要求,直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成绩记为课程考核的成绩。
5.3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考核的综合性评价
如某些课程采用作品式考核,它是教师根据学生提交制作的成品半成品、课程设计作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作品来检验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考核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考核必要时还需要与一定形式的答辩相结合,才能检验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要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5.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避免考试中的随意性
考核标准要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各专业职业技能试题库中规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各专业职业技能试题库要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不断修订与完善。
6.建设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一定数量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虽然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但在数量上还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合格的生师比应为18:1,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院校难以达到这个水平。这会在較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其次是师资队伍的结构。目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还存在基础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年轻教师多,有多年职业教育经历的老教师少;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多,具有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少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把好教师进口关,另一方面要提倡教师兼职走出去,也提倡兼职教师请进来。推进教师兼职走出去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在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既服务了社会又锻炼了自己;二是结合专业到生产一线学习,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是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各类培训。兼职教师请进来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专家到学校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上对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7.建设切合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设施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模拟仿真认知的教学,而切合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工厂却以较方便的形式贴近了企业生产岗位的真实训练,是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教学保障。校外实训基地则是真正的岗位工种技能学习场所,完全与培养目标吻合在一起,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对接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学校实践性教学场所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3]郭玉梅.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5.
[4]教育部办公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4.4.
[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是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最主要的途径。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当前,虽然一些专业在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整个实践教学不成体系、比较松散,一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制定,更适合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与学生技能训练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因此,建设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而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计划
为避免在教学中过分偏重理论和课堂教学的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重视教学计划的编制,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提倡逆向式制定教学计划。即以满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满足某一行业的某些岗位或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通过倒推的方式确定学生就业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进而推导出应开设的通用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实训课程,以及要掌握这些技能所必须学习的相关基础课。
在教学计划编制中,按照强化实践性教学,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编制思路,采用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编制专业教学计划。即先抛开理论课程,分别按培养目标确定的岗位群中的各工作项目安排一个集中实训,并按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确定各实训教学的先后顺序,同时明确各集中实训内容、目标要求和组织形式,以此形成教学计划的主线框架。从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是针对目标岗位群的,这一目标的确定,事实上确定了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以及为保证这些能力的实现必须进行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再将专业的技能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课堂以及技能训练的各环节中。因此,我们每一种实践教学形式以及每一种实践教学形式中的项目组成及内容、标准的设计都是由最终培养目标主导的各部分教学内容目标及各个小的技能训练目标决定的,这就形成了一个由专业培养目标为主导的由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標以及各类实训项目的训练目标组成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确立,使得实践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目标明确的模块三年不断线固定在教学计划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色。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使专业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和每一个教师的身上。既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有利干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3.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课程结构
为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就要改变以往“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即把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构建最重要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这也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要以学生将来就业时最需要的技能为核心,做到需要什么,教什么,理论教学力求少而精,删繁就简;要更新教学内容,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要对不同课程间重复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除,甚至打破原有的课程间的界限,把几门课通过整合变成一门课。在具体课时安排上遵循以实践教学为主导,辅以必要的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目的仅是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帮助他们提高对技能的掌握能力,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所以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以服务技能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最好是将理论的教学过程和实践的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具体教学过程也应以实践的教学过程为主线,要有着完全不同于本科按理论体系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过程。而是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即老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比如在实习工厂内设置多媒体及黑板,把理论课堂搬到实训场所来上,老师可在理论讲课后,随即指导学生实践动手训练。高职教育从大一开始就要把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仅辅以相应的理论教学。比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即可开设金工实训,以完成某一机件加工为工作任务,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知识、机械加工设备和机械加工技能等教学融为一体,给予足够的课时保证,由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在实习工厂内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具体教学过程也应以实践的教学过程为主线,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即老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
4.建立院系两级相互协调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所谓“院系两级”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指学院和系从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教学文件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组成的一个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4.1管理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一般都是由学院实践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院日常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各系具体负责本系有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安排、管理与协调,本系所属的实验室、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各专业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负责。每个专业都应建立由一线生产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兄弟院校同行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方法、实训基地选择、学生就业等给予指导和帮助。 4.2制度体系建设
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中,制度体系建设可分为几个不同层面的。第一层次是整个学院实践教学宏观管理方面的制度;第二层次是实践教学过程性管理制度,即实践教学实现途径、过程;第三层次属于操作性制度,可分为教师用和学生用两类。这种制度设计应体现越到基层越具体、越方便执行、越有针对性的一种管理理念。
4.3实践教学文件体系的建设
教学文件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教学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部分学校的教学文件都存在理论课教学方面的较齐备、完善,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就相对较薄弱,为构建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文件的建设。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文件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职业技能试题库、实践教学指导书为主的完整的系列文件。
4.4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要相对客观准确,基本能够反映各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状态以及执行制度、计划的情况。从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有专门的教学督导部门,也有各级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实习单位等,形成一个参与实践教学的有关方面人人有权评价,事实上每个人的工作又被评价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的监督保障下,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也能够及时解决。
5.形成一套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考试考核办法
要保证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落实,必须抓好各类课程考试考核方法与标准的研究和改革。
5.1实践教学内容的考试以操作性考试考核为主
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场景中通过完成某一特定的工作项目表现其一项或多项职业技能和素质,教师通过现场观察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或具有了某项技能和素质。
5.2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部分专业技能课程考试的接轨
针对不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不同要求,直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成绩记为课程考核的成绩。
5.3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考核的综合性评价
如某些课程采用作品式考核,它是教师根据学生提交制作的成品半成品、课程设计作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作品来检验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考核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考核必要时还需要与一定形式的答辩相结合,才能检验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要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5.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避免考试中的随意性
考核标准要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各专业职业技能试题库中规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各专业职业技能试题库要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不断修订与完善。
6.建设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一定数量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虽然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但在数量上还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合格的生师比应为18:1,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院校难以达到这个水平。这会在較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其次是师资队伍的结构。目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还存在基础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年轻教师多,有多年职业教育经历的老教师少;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多,具有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少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把好教师进口关,另一方面要提倡教师兼职走出去,也提倡兼职教师请进来。推进教师兼职走出去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在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既服务了社会又锻炼了自己;二是结合专业到生产一线学习,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是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各类培训。兼职教师请进来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专家到学校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上对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7.建设切合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设施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模拟仿真认知的教学,而切合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工厂却以较方便的形式贴近了企业生产岗位的真实训练,是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教学保障。校外实训基地则是真正的岗位工种技能学习场所,完全与培养目标吻合在一起,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对接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学校实践性教学场所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3]郭玉梅.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5.
[4]教育部办公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4.4.
[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