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进行的。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是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作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是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对目标、过程和评价作出的设计安排。本文介绍了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和问题设计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活经验;问题设计;感情调节;反思巩固;思维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34-1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投入最少的精力和物力,让每位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已成为每位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数学教师只有做到:科学的设计,合理的安排,精心的构思,灵活的方法,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
数学源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教材,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融入教学设计,积极运用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合理的整合教材和资源,让学生真正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当学习材料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最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去深入了解一下学生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哪些经验适合作为教学的资源?哪些活动情境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这样,教师就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桥梁,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及有效开发。
其次,初中生社会感情形成,道德感增强;理智感、审美感发展。教师要善于收集和整理所授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数学家的事迹等,借助相关材料包含的数学素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生不知不觉就养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好习惯。如新人教版八(下)数学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整章的引入:以2002年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赵爽弦图”为背景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的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知识的伟大,受到了爱国教育,极大的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勾股定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问题设计,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习惯
问题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尊重学生的思维,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引导,把学生的思维生成摆在第一位。
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一例:“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每小时骑15km,可早到10分钟,每小时骑12km就会迟到5分钟.问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km?”学生特别擅长列算式:(1060 560)÷(112-115)来解答这道应用题,看得出小学老师在逆向思维的培养上花足了功夫;而初中要求列方程解这道应用题,具体步骤是:审、设、列、解、验、答,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寻找包含題目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怎样引导学生用顺向思维去找相等关系?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题中涉及到哪些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问题2: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问题3:题中有哪些已知量、未知量?速度已知,路程未知,时间部分已知。问题4:早到10分钟和迟到5分钟是以什么时间为标准?规定时间。问题5: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15km/h或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12km/h哪一个是规定时间?都不是。问题6: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15km/h是什么时间?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12km/h又是什么时间?速度为15km/h或12km/h小明所用的实际时间。问题7:它们与规定时间有什么关系?路程÷15km/h 10分钟=规定时间;路程÷12km/h-5分钟=规定时间。问题8:能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是什么?规定时间=规定时间。问题9:路程是未知的,也是题目要求的量,怎么处理?我们可以设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xkm,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我们刚刚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x15 1060=x12-560来求解。这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通过设未知数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了方程建模思想和化归思想,体会到了顺向思维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分步,思维生成更自然更有效。
三、问题设计,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问题的设计需循序渐进,重视学生思维生成的过程,设计的问题要以能尽可能的调动学生潜意识里接受信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抓手,进而能为解决逐层递进的问题并最终创造性地发现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说,设计的问题的量要适当多一点,但不是越多越好;问题的起点要低一点,这样学生在解决时会容易一点,但学生已明白的问题不要问;通过层层递进,不断的促进学生的思维生成,最终顺利达到预期结果。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简单应用中,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在△ABC中,∠A=38°,∠C=62°,则∠B等于多少度?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直接求得,这是一个良性问题。问题2:已知△ABC中,∠C=90°,∠A-∠B=30°,则∠B等于多少度?这个问题不能一步完成,与问题1相比,是一个劣性问题。问题3:在△ABC中,要求一个角,需要什么条件?这显然是一个开放问题,可以是知道其它两角的和……这样,所设计的问题从良性问题——劣性问题——开放问题,循序渐进,梯度适当,有利于提高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为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只要精心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后的感情调节及师生各自的反思巩固,课堂的高效就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王灿明,张志泉.课堂的突围:理解型学习的理论与策略,2010(07).
[2]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美)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3).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活经验;问题设计;感情调节;反思巩固;思维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34-1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投入最少的精力和物力,让每位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已成为每位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数学教师只有做到:科学的设计,合理的安排,精心的构思,灵活的方法,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
数学源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教材,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融入教学设计,积极运用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合理的整合教材和资源,让学生真正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当学习材料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最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去深入了解一下学生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哪些经验适合作为教学的资源?哪些活动情境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这样,教师就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桥梁,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及有效开发。
其次,初中生社会感情形成,道德感增强;理智感、审美感发展。教师要善于收集和整理所授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数学家的事迹等,借助相关材料包含的数学素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生不知不觉就养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好习惯。如新人教版八(下)数学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整章的引入:以2002年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赵爽弦图”为背景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的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知识的伟大,受到了爱国教育,极大的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勾股定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问题设计,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习惯
问题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尊重学生的思维,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引导,把学生的思维生成摆在第一位。
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一例:“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每小时骑15km,可早到10分钟,每小时骑12km就会迟到5分钟.问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km?”学生特别擅长列算式:(1060 560)÷(112-115)来解答这道应用题,看得出小学老师在逆向思维的培养上花足了功夫;而初中要求列方程解这道应用题,具体步骤是:审、设、列、解、验、答,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寻找包含題目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怎样引导学生用顺向思维去找相等关系?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题中涉及到哪些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问题2: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问题3:题中有哪些已知量、未知量?速度已知,路程未知,时间部分已知。问题4:早到10分钟和迟到5分钟是以什么时间为标准?规定时间。问题5: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15km/h或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12km/h哪一个是规定时间?都不是。问题6: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15km/h是什么时间?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12km/h又是什么时间?速度为15km/h或12km/h小明所用的实际时间。问题7:它们与规定时间有什么关系?路程÷15km/h 10分钟=规定时间;路程÷12km/h-5分钟=规定时间。问题8:能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是什么?规定时间=规定时间。问题9:路程是未知的,也是题目要求的量,怎么处理?我们可以设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xkm,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我们刚刚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x15 1060=x12-560来求解。这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通过设未知数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了方程建模思想和化归思想,体会到了顺向思维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分步,思维生成更自然更有效。
三、问题设计,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问题的设计需循序渐进,重视学生思维生成的过程,设计的问题要以能尽可能的调动学生潜意识里接受信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抓手,进而能为解决逐层递进的问题并最终创造性地发现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说,设计的问题的量要适当多一点,但不是越多越好;问题的起点要低一点,这样学生在解决时会容易一点,但学生已明白的问题不要问;通过层层递进,不断的促进学生的思维生成,最终顺利达到预期结果。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简单应用中,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在△ABC中,∠A=38°,∠C=62°,则∠B等于多少度?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直接求得,这是一个良性问题。问题2:已知△ABC中,∠C=90°,∠A-∠B=30°,则∠B等于多少度?这个问题不能一步完成,与问题1相比,是一个劣性问题。问题3:在△ABC中,要求一个角,需要什么条件?这显然是一个开放问题,可以是知道其它两角的和……这样,所设计的问题从良性问题——劣性问题——开放问题,循序渐进,梯度适当,有利于提高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为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只要精心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后的感情调节及师生各自的反思巩固,课堂的高效就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王灿明,张志泉.课堂的突围:理解型学习的理论与策略,2010(07).
[2]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美)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