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在绘画活动中以兴趣为主导,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利用有趣的故事,运用丰富联想法,进行合理的作品评价,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幼儿;绘画活动;创造性思维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呼唤创造型人才。因此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为主要手段,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倘其无思,即无美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以兴趣为主导,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古往今来,“天才出自勤奋”似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为后盾,学习就是被动而枯燥的,造就不了什么人才。有了浓厚的兴趣,孩子的学习才是积极的、主动的、轻松愉快的,有如饥似渴的吸收消化能力,表现出超人的才智和坚强的毅力。有的家长不管孩子玩得多么高兴,拉回家来,自己伴在一边,强迫孩子画画,这也不对,那也不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把孩子本来很有兴趣的事,弄得索然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孩子的天赋就会顿时黯然无光。
  二、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而且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一步。因此我对活动室的布置,墙壁的美化都注意了构思的形象夸张,画面的栩栩如生,色彩的鲜明调和,且符合童趣。因为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如我在教幼儿学画鱼时,事先在墙上贴了鱼类的各种图片,在自然角养了各种鱼,把玩具角布置成鱼的世界,让幼儿随时欣赏,激起他们无限的想象。课上我与幼儿一起欣赏“鱼游”的音乐,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对乐曲的理解。幼儿情绪高涨,都想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结果全班小朋友都画出了各种鱼的故事:鲨鱼的一家、小鱼旅行记、海底音乐会……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各自的独创性。
  三、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地让幼儿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如在画《打针》前,我带领幼儿去参观医院,要求仔细观察打针时人们的各种表现和打针时的场景。回园后我让幼儿将其认为最有特色的画面表现出来。结果,有的画出了孩子躲在妈妈臂弯下偷看别人打针;有的捂住了眼睛;有的吓得大哭,泪水溅了一地;有的把袖子卷得高高的,勇敢地让医生打针……这些画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充满了童趣。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幼儿增长了知识,在绘画活动中表现无比的热情,还促进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激起了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四、运用丰富联想法,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丰富联想法是在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回忆一件事物联想另一件事物的方法。运用丰富联想法能够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地去联想,从而扩大幼儿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不断丰富作品内容,使幼儿新颖的构思和创造才能得到萌生和发展。如在画《数字变形》时,有个幼儿给数字添上了头和四肢,变成了数字娃娃,但画得较小,整个画面较空。于是我说:“哎呀,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清呀?”他一下子意识到画得太小了,接着我启发他:“从什么地方看人比较小?”他马上想到了从高处看人比较小,在布娃娃的背后画了一幢摩天大楼,并给娃娃添上了劳动工具。我又问:“这房子在什么地方?”他随即又添上了树、马路等一些背景,使画面的内容丰富、生动多了,于是,《娃娃造房子》这幅趣味很深的作品产生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联想,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才能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教师有心,都可以成为触动孩子联想的引发物,从而培养幼儿联想的兴趣和习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五、利用有趣的故事,触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充分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教师可选择一些文学作品让幼儿欣赏,并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大胆作画,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童话是具有幻想性质的故事,在一次创造性绘画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听童话故事《龟兔赛跑》,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用绘画形式反映故事情节。有的画了乌龟领奖的场面,有的画了兔子在树旁睡大觉,有的画了兔子难为情地捂住了脸……这样的作画活动,是幼儿独立创造形象的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时在绘画前,我给幼儿几种事物的名称,如一只大象和一个小朋友,让幼儿自己设计,发挥他们的独创性,大胆作画。结果幼儿画出了各种情景的画面:小朋友骑大象,小朋友在观看大象表演杂技,小朋友喂大象吃东西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六、进行合理的作品评价,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讲评是沟通教师和幼儿之间交流的桥梁,能起概括、分析、提高的作用,它既是美术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孩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评价幼儿作品,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幼儿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与“不像”,“对”与“不对”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多地是让幼儿相互审视、交流、发表见解,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你觉得自己的画好在哪里?”……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及自己的不足,并能从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绘画中加以改进。教师应听取孩子们自己对作品的表达设想,给予每位幼儿展览作品的机会和权力,注意发现作品的独创性,从而维护和肯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我学会了跳绳》绘画中,有个小朋友在“小朋友”的身后画了一些黑颜色,本来和谐的图画加上了黑色,不觉有点逊色。讲评时我让这位幼儿自己说,原来他认为在太阳下跳绳应该有影子,那黑色正是画的影子,多好的创造想象,我及时表扬了他。当孩子们有了点滴进步,我们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信心倍增,更激起了创新的积极性。
  总之,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绘画活动,打开了幼儿的思维想象之门,促进了创造思维的发展。在今后的教育中,让我们给予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力,让他们在绘画这块空地上,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愿美术活动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教师的个人专业不是简单的只会教幼儿认几个字、唱几首儿歌等几方面,而是,幼儿教师要对专业中的各种方面进修学习,弥补自己专业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修养。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际上是幼儿教师在其专业生涯中习得的幼儿教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内化幼教专业规范,形成幼教专业精神,表现专业自主性并实施专业责任的历程。  现代幼儿教师不能只会能教幼儿认几个字
摘 要:初中生学习课程逐步增多,如何学好化学,本文认为应当既要符合一般学习规律,也要遵循学科特点,即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又要做到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做好实验、课后复习、完成作业、读懂课本、选择课外读物及教辅、参加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化学;学习;方法;实践  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同学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学习方面更是如此,初一要增加历史、地理、思品等课,初二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许多音乐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音乐课堂也相应地打破了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多体现。在这一理念面前,原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必然显得苍白无力。  那么,我们可以建构哪些实用的教学模式呢?我以为,以生成式课堂教学思想为指引,而产生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极有利于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智慧碰撞。  
期刊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本文简要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的差异性,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以及历史现实意义。  关键词:百家争鸣;思想流派;差异性;历史意义  中职历史教材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作了简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化异常繁荣,各哲学流派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取得了思想变革上的重大成就。这个时
关键词:低年级;广播操;课堂教学  第三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自2008年十月全面推广,至今已是第五个年头了。整套操以身体各部位活动为主,肢体动作的幅度大、变化多、节奏感强、运动强度大等特点以该传统广播体操的枯燥、单调。注重对小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体现了学生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康成长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时代风貌。  常年教低年级体育课的老师知道,新生学做
摘 要: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它既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益补充,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性格生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青少年所反映出来的“独立性”与“叛逆性”往往使家长束手无策,家庭教育面临重重危机。如何营造舒适、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建立家长和子女的有效“对话”,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所有家长面临的一项重要课
赞美与批评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常用的两种方法,只有在教育中将赞美与批评运用的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记得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对音乐造诣非常深的舞蹈教师,因为不懂的运用赞美的方法,使得一位博有艺术天赋的舞蹈家差点夭折,但有一位不太懂艺术的推销员,因为他善于运用赞美的方法却造就了这位舞蹈家。由此可见,有效的赞美常常能改变人的一生。  人人都需要赞美,赞美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就像阳光,有了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