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终身医疗险挑“刺”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bsh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年,保险公司打破终身医疗险市场缺席的僵局,
  纷纷推出新的终身医疗险,
  先后有信诚人寿的“心聆一生”、中国人寿的“关爱一生”、
  中英人寿的“安康保”、太保“如意安康”等产品
  纷纷在市场上亮相,让人恍然感觉,健康险的春天来到,
  消费者有了选择医疗保障的机会。
  可是,新的终身医疗险处处透着保险公司的精明与算计,
  这道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保险大餐,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刺”。
  
  保险公司集体推出新的终身医疗险,是舆论压力和市场发展的结果。市场上现有的医疗险大多为一年期的短期保险,保费逐年缴纳,还必须逐年进行核保。如果被保险人在过去年度里患病理赔,保险公司或者不再续保,或者要求增加保费。即便达到保险公司的条件,可以续保,也至多续保到65岁。这样就会使消费者在最需要保险的时候,没有了保障。保险公司因此受到诟病,成为众矢之的。为谋长远发展,保险公司推出终身医疗险,并有了一些看点。
  
  重出市场 两大看点
  
  看点一:保障终身。终身医疗险在批评声中站出来,狠打终身牌,转移了市场的目光:只要投保后每年按时缴纳保费,保险公司就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续保,保障期限延续到终身。这无疑解决了消费者续保时加费和被拒的担忧。
  看点二:保费返还。除了终身保障,新终身医疗险还有一个诱人之处,那就是返还保费。保险保的是不可预测之风险,国内消费者没有养成消费保险的习惯,总觉得缴了保费,若没有出险,是很亏的事情。
  其实,保险公司曾有分红型终身医疗险,销售火暴,后来在2003年因风险过高被保监会叫停,医疗险为此少了增长动力,一度呈负增长。不过,保险公司摸透了人们的保险消费心理,那就是保险不要亏本。既然医疗险不能分红,新终身医疗险就增加返本功能,换汤不换药。冲着“有病看病,无病养老”的卖点,新终身医疗险再现热销局面。
  终身医疗险主要有两种返本方式。一种是账户余额返还,被保险人死亡或者全残时,把医疗账户的余额返还给保险受益人。终身医疗险的账户总额为保额,大于所缴保费,如中英人寿“安康保”保险,30岁开始年缴3650元,缴纳20年,最终可拥有15万元的保障。如果保险期间因为生病住院,保险公司共给付2.3万元的保险金;当被保险人身故时,受益人可以领到账户剩余的12.7万元保险金。另外一种就是返还保费,一些重大疾病险采取这种方式,如果保险期间发生规定的重大疾病,按保额给付保险金。如果没有出险,就返还所缴保费总额或者稍微多一点的金额。当然,这些重大疾病险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终身医疗险,它仍有一定的保险期限,如太平洋人寿的“如意安康”保险到70岁,新华人寿“健康天使”保险到81岁。
  如果认为推出终身医疗险是急消费者所急的话,那可就太抬举保险公司了。终身医疗险并不是什么新险种,而是早已有之的传统险种。但因为理赔率过高,保险公司不堪重负,纷纷停售终身医疗险,2004年,国寿、新华人寿、太平洋安泰等都停售了一些终身重大疾病或者医疗险,市场一片黯淡。现在终身医疗险重出江湖,保险公司风险如果控制不当,也可能再次退隐。
  不管怎样,终身医疗险重新上市,对消费者来说还是有好处的,起码不至于投保无门。更重要的是,短期医疗险因此感觉到了压力。目前,一些短期险开始变脸,改变每年都要续保的“传统”,如平安人寿最近改良附加医疗险,变一年核保为每五年核保一次;有的保险公司则将核保定为三年一次。
  
  挑新终身医疗险的“刺”
  
  终身医疗险之前停售,主要原因在于赔付率过高。当推陈出新时,保险公司围绕控制风险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产品发生了不少变化,不但没有对旧终身医疗险进行完善,反而变得苛刻起来。
  首先是理赔额设置累计上限。新终身医疗险都设定了保险金累计赔付上限,通常以保额为限,以避免过高赔付率。以投保了保额10万元的国寿“关爱一生”终身医疗险为例,如果被保险人到50岁时因为住院、重大疾病等发生给付,累计给付保险金达到10万元,那么,保险就终止。在剩下的岁月里,该保险人就没有医疗险保障了。而旧终身医疗险却没有累计理赔额上限,能提供终身保障。
  其实,新终身医疗险类似于给被保险人设立一个医疗账户。投保人每年往账户中存入一定数额的钱,生病住院就按规定从账户中提取医疗补贴金。如果账户中的钱提前用完,那么,保险就终止,不能保障终身。若身故或者到一定的年龄时,账户中的钱还没有全部用完,可以还给保险受益人。保险公司起到的实际上是账户管理者的角色,钱是投保人的,保险公司负责资金运用增值。
  其次是保费增加了。出于风险控制的要求,新终身医疗险保费增加,从每年缴纳的保费看,相当于一份不错的养老险,费用是目前普通医疗险的两三倍。当然,终身医疗险在保障内容上也相对丰富,一般包括几个方面:住院保险金、重症监护保险金、重大手术保险金(或重大疾病保费豁免)、身故保险金(剩余账户资金给付)。另外,有的终身医疗险还包括一些特色项目,如太平洋人寿和海康人寿的终身医疗险中包含急救医疗运送费用,中英人寿“康乐人生”提供严重烧烫伤住院保险金。
  下面以年龄为30岁的男士为例,选择20年缴的保障情况,比较一下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几类医疗险(中保康联的终身医疗险可以看做是简易终身医疗险的代表):
  从上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简易终身医疗险保费仅是新终身医疗险三分之一,主要因为不能提供账户剩余资金返还,保障简单,没有重大疾病等方面的保障。短期医疗险的保障内容也比较多,年缴保费也很低,相对来讲,性价比最高。但每年核保,一旦保险公司感觉被保险人的风险加大,就不再续保,即便符合条件保证续保,也只能保到65岁。而且作为附加险出现,需要投保养老险、终身寿险等才能投保。
  最后是门诊、急诊保险缺失。从上面表中可以看出,门诊、急诊保险仍然被新终身医疗险关在门外。目前的终身医疗险确切地说是住院医疗险,被保险人只有因病住院才能拿到保险金,不需医药费单据报销,定额给付,如每天100元、200元等。
  以前的终身医疗险却是包括门诊和急诊保险,但因“一人保险,全家看病”等道德风险存在,保险公司只好一停了之。现在保险公司理赔非常省力,不必费时费力审核医疗费用单据,理赔纠纷减少,风险也可以控制在保额限度内。
  可是,这离市场需求也远了,门诊、急诊保险是需求量最大的健康险。人一生要生很多次病,住院的几率比较低,终身医疗险发挥作用的机会也少。当前能提供门急诊费用的社会医保体系并不完善,最新调查显示,有40%多城镇居民的是自费看病,其中包括一些高收入的自由职业者。即便有了医保,也会随着年龄增加收入下降,用完医保账户中的费用。
  当然,新终身医疗险中也有极少数涉及到门诊和急诊费用,但门诊、急诊险有限额,条件比较严格,主要围绕住院。如信诚的“心聆一生”规定每次住院前后可以给付不超过50元的门诊、急诊费用,65~75岁期间,每年可有1000元内的门、急诊费用。中英人寿的“康乐人生”规定被保险人住院前14天及住院后30天因住院原因进行门诊,最高给付 200元。不过,此长彼消,“心聆一生”每年的住院给付天数,在重大疾病(或手术)保障方面就很弱。
  总体来看,保险公司没有考虑门诊和急诊险的普遍需求,这种设计明显带有不合理性。既然是账户式管理,终身医疗险完全可以包括门诊和急诊险。如果要降低到缴费不足的风险,可设定门、急诊保险开始的时间,而不是敬而远之。这其实反映出保险公司在健康险管理、风险控制上的力不从心。
  
  购买注意
  
  终身医疗险虽然有不少不足之处,可是与目前市场上其他医疗险相比,还是值得选择的。一定量的住院津贴等能弥补住院期间的工资收入,缓解经济压力。
  1、量力而出。终身医疗险保费相对较高,投保时要综合权衡收入、支出。因为一旦决定投保,启动缴费,就欲罢不能;中途停缴,虽然会退还部分现金价值,但损失比较大。所以,如果手头比较宽裕,可以选择趸缴或者短期缴等方式,避免将来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收入下降,出现无力缴费的情况。
  2、看保额是否递增。考虑到被保险人的年龄增长因素,不少终身医疗险都有保额递增。如“康乐人生”从第二个保单年度起每年递增3%,一直到原保额的160%;有的保险每年度递增2%,以原保额的150%为限。看来,保额递增的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尤其终身医疗的保险金给付和账户余额给付都是以账户为参照。所以,在投保终身医疗险时,要把递增部分考虑进去,而不是只考虑眼前的保额。
  3、日津贴和津贴天数。尽管账户里的钱早晚是自己的,人们还是希望在急用的时候拿到。终身医疗险最主要的给付体现在住院津贴上,而罹患重大疾病的几率比较小。因此,日津贴额度和津贴天数是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所以,津贴天数越多越好。终身医疗险的津贴天数一般为每次90天。当然,中保康联(2004)普通终身医疗险有180天,短期医疗险可达360天,这些不在比较范围内。就新终身医疗险来看,信诚的“心聆一生”每年只有30天的补贴,相对较少。
  保额相同的终身医疗险,住院每天的给付额也大体相同。如果想增加津贴数额,投保人可以增加投保份数,保费支出相应增加。一般以每月的住院津贴总额达到维持正常生活费用为佳。
其他文献
退保,对于个人和保险公司而言,都是双输的结果。大部分退保行为其实都是冲动的表现,买前既缺乏充分的准备,买后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完全听凭“耳朵”的指令行事。    对代理人不满意  一是有些代理人片面夸大保险责任范围和回报优势,误导客户。  二是有些代理人投保时对客户异常热情,并承诺“保费会上门收取,会帮助办理赔案。”而投保后服务承诺没有切实履行;特别是代理人跳槽离开公司后,没人及时通知交费或没人负责
期刊
寻求最佳买卖时机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只做有依据的买卖。无论是顺势还是逆势操作,在寻找买入机会的时候不要猜低点,应等低点运行出来以后,再去判断是否是低点,确认后风险也就很小了    境内的外汇实盘买卖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存在,但真正的风靡全国还是在2000年以后。  伴随着2000年后非美货币的全线上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外汇投资的领域,但这其中的很多个人投资者并不具备完善的风险控制能力,
期刊
一个人在街上散步,旁边是他的狗,狗总是这样,它跑到前面。但一会儿折返回到主人身边,然后,它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远,就又跑了回来。一直是这样。最后,他们两个到达了同一个目的地。主人慢悠悠的走了一公里时,狗却跑来颠去地跑了四公里。这个人就是经济,而狗就是股市。这是投资大师安德烈·克斯托拉尼的经典名言。  关于中国股市,2006年之前的大部分论调是:A股不能充当中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这是咱老百姓对
期刊
又要到基金公布季度和年度报告的时候了。对于一份基金的报表,你最关心什么?  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来说,恐怕多数答案都是——净值。的确,获得超过成本的绝对净收益,是每个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一些净值超过面值的基金成为追捧的对象,而那些在面值以下的,则常常被抛弃和冷落。  不过,除了单位净值,基金报表上的那些专业术语,比如标准差,其实隐藏着更为丰富的信息。了解这些指标,或许你会对手中的基金作出新的
期刊
“以前我还真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可现在真的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    钱经理财:  您好!  我是贵杂志的忠实读者,每次都从规划栏目得到很大的指导,非常谢谢!现在针对我家庭的具体问题,希望能帮助我规划家庭财务,看我是否可以在40岁退休,实现家庭财务自由!    我的理财规划问题如下  1.我希望3年后换一辆30万左右的越野车,退休后旅游用;换一套至少120平米的房子时,现居住的房子出售还是 出
期刊
2005年末,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积极稳妥地深化税制改革,其中包括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稳步推行物业税,并相应取消相关收费。  为此,有关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又成为当前讨论的一个焦点,特别是针对5年内物业税征收可能给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众说纷纭。笔者采访链家地产专业人士及相关专家后,得出一个惊人结论,如果物业税开征,房价会下降,同时,房产“平买贵用”的时代将会来
期刊
旧金山3D虚拟社区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模式受到全世界IT人士的追捧。第二人生的模式很简单:在这个3D社区,一切均由网友自己建设,站方——林登实验室只出售土地、收取土地税,并发行社区虚拟货币——林登币。作为社区“中央政府”,林登实验室只承担现实世界中央政府的三项功能:国土管理者、产权保护者和中央银行。林登币是这个虚拟世界进行商业活动的基础。一些酒吧为了宣传,在此建立虚拟酒吧,给前来闲
期刊
曾经用了6年时间亲历了搜狐创业、上市、盈利,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如今他又回到了创业的新起点。    “我们斯坦福的人好像都有创业基因”,2004年底,古永锵要离开搜狐的消息甫一传出,他就如此解释了离职的原因。加入一个小团队,并亲眼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几乎让古永锵为之痴迷。  2005年11月1日,这个承载了古永锵梦想的团队正式开始组建。这个名为合一(1Verge Inc.)的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在境
期刊
张蓝总是做一些让同行匪夷所思的事,但她却成功了。  一张口要价百万元的国外设计师只有地产商愿意请,她却请他们设计餐厅;同行认为是餐饮经营“死地”的 写字楼,她却在租金最贵的写字楼里开餐厅。被老百姓认为是家常菜的川菜,却被她包装后卖出了粤菜的价格。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了年营业收入过2亿的独资餐饮集团和最被媒体看好的商务餐厅。事实证明,她成功了。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俏江南第1
期刊
几年前,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宣告数字时代的来临。那么,今天的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呢?用“泡沫化生存”这个词来概括可能最恰当不过。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个大泡泡中,而尤以中国为甚。泡沫带来了繁荣的幻象,很多人享受着房产、股票等资产增值的快乐,但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如何利用泡沫而不是被泡沫利用,这对你一生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无法判断泡沫会在何时破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