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更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分析美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结合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经验,探索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国际学术前沿,社会热点相结合,与本科课程教学相结合,强化专业特色的培养理念,在培养中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能力;城市生态学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之—,近年来,美国众多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Program,UROP)引起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这种旨在培养和支持教师科研与本科生学习创新之间的伙伴关系的计划邀请本科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教师科研,他们可以获得学分或酬劳。麻省理工大学(M1T)的具体做法是:“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为本科生提供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机会,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全过程,包括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分析数据和提出书面形式的研究成果并口头报告;本科生申请到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项目可以是持续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更长,从事研究的领域可以在麻省理工大学的任何院系或跨学科的专业;本科生在研习过程中获得实际技能和知识.将适用于他们未来的毕业后职业生涯或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他们成为参与令人兴奋的科学研究的一分子甚至主体。
  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支持下,我国高校的一大批优秀大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融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中。这为发掘大学生的创新研究潜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大学生的学习、学术适应和新环境适应才刚刚开始,他们普遍存在着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在科研训练计划实践过程中,一些学生也相继出现了创新动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采取怎样的创新培养模式,如何推动该计划的持续良性发展,既让他们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又能使他们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就能接触到一流的科学研究工作,正是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
   本文在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为例,探索如何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国际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接轨、如何与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彰显专业特色。
  
  一、关注国际学术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
  
  科研训练计划的要义在于使得本科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前沿,并将自己的研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研究内容是城市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研究目的是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出对策,其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门正在发展成长中的新兴应用学科,处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其研究同时也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等众多前沿科学计划强力推出的重点研究方向。我国正在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面对在城市地区迫切需要调整的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学需要在理论和研究内容上进行创新,并在指导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促进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质量。
  因此,城市生态学研究中既有国际学术前沿,又有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非常适合作为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选题。比如:“‘限塑令’实施后对居民生活及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的选题来源于社会热点问题,“城市电子废弃物污染问题与环境管理研究:以南京市为例”的选题来源于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系的国际合作项目等。
  
  二、科研训练与本科课程教学相结合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将科研训练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寓教于创新,真正将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充分融合,能够使大学生在课堂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结合“城市生态学”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带着科研训练这一目标导向,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设置“城市生态学问题分析”、“城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生态学前沿进展”、“气候变化与城市生态应对”等授课专题,面向城市生态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科研训练计划的指导教师同时也是一些本科课程的主讲教师。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和一味指导、把关的科研培养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指导教师应注意在科研情境中设置问题,给出一些弹性命题和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比如在讲解城市生态系统还原功能部分的时候,提出“限塑令”政策实施后的环境影响和电子废弃物污染及其环境管理等选题:在讲解城市水生态系统部分的时候,提出快速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等选题,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根据自己的选题去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发放问卷,去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调研访谈。这样能使学生在大学刚入学不久即可接触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将自己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服务工作相结合。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艰苦、漫长的过程,只有着眼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和细节,才能全面发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不完备,研究能力薄弱,学术视野有待拓宽,所以指导教师的引导和推动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个细节问题深入研究,实现“小题大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是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精髓。“限塑令”研究小组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限塑令”实施前后对居民环保意识的改变有明显的作用,指导教师就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查阅环境意识评价方面的期刊文献,找到相关的评价方法,运用千余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做出定量分析,得到了相关结果与结论,并写成论文;“电子废弃物及固废环境问题”研究小组学生在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师讲授完加拿大温哥华固废处理案例后主动提出其经验值得国内借鉴,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并指导小组成员开展文献综述和分析工作,为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提供建议并完成论文。上述研究小组完成的论文被国际会议接收,有的论文则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当前,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已成为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重要途径。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积极探索、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全过程的指导中应当重点关注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做学问,并注重心理辅导,尊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潜力,在学生迈出科研第一步的时候给予他们科学道德和规范的引导。积极推行启发式、探讨式、鼓励式的指导,同时将自己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密切结合,做好大学生在科研道路上的第一位向导。
  
   参考文献:
  [1]王颖.鹿化煜,胡文碹等.加强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培养一流地学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8):11—12.
  [2]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96.
  [3]李旦,赵希文,齐晶瑶等“创新研修课”的建设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28-30.
  [4]郑家茂,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98-102.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热点。本研究基于学习者自身的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来研究学校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现状,揭示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期刊
摘 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于2008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始终坚持在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中,规范课程设置,编写新型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攻克科研难题,真正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引导科研,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关键词:教学团队;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资源建;教学科研相长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校具有鲜明农林高校特色的基于开放、综合、创新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具体实践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式;教学改革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要促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二是要努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挑战的有效路径之一是要按“以人为
期刊
一、建设1000个重点专业,打造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高地  江苏省将以全省现有的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为基础,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遴选建设1000个高校重点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将以国家和省人才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优势特色,做到“扶需、扶特、扶强”。通过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在凝炼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发挥重点专业
期刊
摘要:當前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多元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山东大学的“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了外语专业如何从培养单科人才向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该模式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改革,在保证学生的外语学习质量的同时,突破单一学科限制,整合多学科资源,实行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该模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我国已快速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在校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空间。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都面临着如何面对网络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本文试谈谈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经典文学名著的演出来强化学生对经典文学名著的了解与理解以提高学生素质的尝试。    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语言文学传统的专业,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著往往是教育学生的
期刊
摘要:实验室是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实践育人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实验室科学管理模式的建立、实验室以人为本环境的建设和教师育人本领的提高入手,阐述了构建实验室管理育人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育人的作用,达到实验室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实验室;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方位育人    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其育人功能
期刊
自2011年起,重庆高等教育将立足实际,以服务国家特别是重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国际视野为参照,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推动重庆高等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基本思路    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契机,围绕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促进高等教育的四个“更加”,即“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更加灵活、特色更加鲜明”。
期刊
一段时期以来,各地通过实施或启动实施省级“质量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项目,进一步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同时,力争在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一、落实“质量工程”,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自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各地高度重视,以内涵发展为工作取向,制订和出台相关文件,加大力度推进落实,启动实施了省、市、区
期刊
陕西省教育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陕西省贯彻国家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及5个配套文件,在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等方面提出许多重要举措,争取实现新的突破。根据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和2011年高教司工作要点,结合陕西高校实际,我们就如何聚焦本科教育、提升本科教学水平提出以下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