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生命隐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是希腊电影中人类苦难的切近俯察者。他深谙法学、文学、电影学、人类学,博学多才,擅于巧妙地将神话、历史、当下进行基于三重时空的历史、文化、哲学化表达,同时,其影视艺术作品之中的生命隐喻极大地改变了观众对于电影的认知。在当今后现代社会,好莱坞电影大行其道的形势下,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一、 生命隐喻的神性表达
  (一)语汇范式表达
  作为一位引领欧洲电影新浪潮的杰出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影视艺术作品,在20世纪中后叶,为电影快餐文化娱乐时代带来一种不可多得的质朴且纯粹的思想表达。这种与后现代相左的艺术表现有着风格化的质朴与沉郁化的纯粹。在他的光影之中,隐性地潜藏着具象化的生命隐喻表达,并深刻蕴涵着无上悲悯的思维基底,令观众沉浸移情于其中,在不压抑且不克制的光影自由流动中,任由体验与潜意识带领着观众的意识。例如,安哲罗普洛斯的处女作《传送》一片,即为整个希腊电影带来了崭新的视听语言所表现的影视映像风貌,同时,亦为世界电影带来了基于技巧,隐喻表达深层次思想的光影创制的新语汇范式。安哲罗普洛斯以这种貌似随性的“野性思维”,透过隐喻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思维,在光影的简洁、质朴、纯粹、清新等平实的具象化表现过程中,向观众这一大他者不断传送着真正意义上的质朴与真知。
  (二)张力神性表达
  开始一片黑暗,后来慢慢就有了光——这句话恰恰从某种程度上精准地描述了安哲罗普洛斯极具表达技巧性的生命隐喻的光影过程。这一过程为影片情感的隐性渐进升华提供了化被动为主动的契机,使得其影视艺术创制不再为既定的情节左右,使得观众作为大他者得以获得一种切近、入境、在场地参与探索生命隐喻的光影机缘;而这种光影机缘显然更有助于观众透过生命隐喻更深刻地领悟生命表达的深层涵义。同时,安哲罗普洛斯的光影表达彻底摒弃了后现代影视艺术创制愈见繁复的表象化,其将复杂化的世界以简约、质朴、平易近人的方式进行着简洁明了的架构呈现,以一种看似直接线性的架构,在观众这一大他者的深度沉浸之下,透过全部逻辑的开放性,将生命隐喻中的感性与理性凝聚为蕴涵于光影之中的拥有着无穷张力的神性。例如,《雾中风景》一片即以长镜美学的时空再造表现技法,阐述了一个以远方与边界、成长与寻觅所隐喻着的生命缘起的故事,姐弟二人因母亲的一句谎言的亲情寻觅,瞬间以其传奇般的表达交织出了神性化的光影。
  (三)诗意神性表达
  安哲罗普洛斯的影视艺术作品择优继承了塔尔可夫斯基的诗意化表达。诗意化表达的连接为其影视艺术作品增添了高远的意境、肃穆的画面、曲折的叙事、疏离的情绪等;同时,亦以其百变的晦涩与难解增益着这种神性表达。由此可见,安哲罗普洛斯影视艺术作品中的神性其本质上即是针对诗意化表达的升华,这种升华令其影视艺术作品得以透过质朴的纯粹而大放异彩,同时,他作品中的神性还在于其影视艺术作品具有着殊难模仿的特质。安哲罗普洛斯所关注的是形而上的心灵世界,而其影视艺术作品光影中的神性表达则是这种心灵世界的映现,而这种源于生命隐喻心灵世界底蕴的电影神性表达亦恰恰是安哲罗普洛斯影视艺术作品的义旨精要所在。
  二、 生命隐喻的人性表达
  (一)救赎解脱表达
  作为希腊电影之父与国宝级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影视艺术作品之中浸透着极其强烈的家国情结,而这也恰恰是他为人垢病的指斥性所在。对于安哲罗普洛斯而言,最高级的历史,并不是显性的线性化历史,而是人类的共同命运史;这种人类共同命運表达既能够透过历史提升人类的重要存在价值,又能够透过人性化的叙述形成一种人文阻抗,而从某种程度上摆脱历史发展对人类命运的精神桎梏。这些束缚与桎梏终将随着历史车轮的辗压而荡然无存,唯一能够存在的,恰恰是家国情怀支撑起来的人性化精神,而这亦是安哲罗普洛斯所孜孜以求的光影内涵与人性化宏旨。[1]例如,影片《永恒一日》即切近人性、人生、生命地建构起了不同阶段的迥异人性化表达;影片既有开篇中不羁孩童的跳脱灵动,又有耄耋老人的踽踽踯躅,可见,人类最好的救赎绝对不是表面上的,而是针对宗教精神控制的挣脱,而唯有这种安哲罗普洛斯式的深沉家国情怀,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救赎之途。
  (二)信仰升华表达
  安哲罗普洛斯的《国境三部曲》《希腊近代史三部曲》《希腊三部曲》等作品中的影视艺术抽象,足见其深沉的家国情怀;而从学术视角加以观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史诗与悲剧亦为安哲罗普洛斯的艺术化创制带来了文艺成就巅峰的可法参照,同时,在踵继古希腊辉煌戏剧传统的过程中,安哲罗普洛斯更以其对古希腊悲剧的深刻彻悟与理解,以艺术化的影视映像将其作品重新回归到了人性的悲剧性本质与本原,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安哲罗普洛斯式的以生命所隐喻着的永恒光影时空。[2]例如,《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一片即以生命隐喻着的人性作为意象化的核心,并在这一意象化核心的主导之下,牵系着观众这一大他者,跨越着一个个意象边界,不断探寻着生命之旅的终极真谛;实质上,这已经成为一种高于生命隐喻的信仰隐喻。影片中尤里西斯所苦苦寻觅的是已经超越了传统意象化的生命隐喻,进而成为意象化的基于人性化升华的隐性信仰隐喻表达。
  (三)灵魂表达
  任何关于草根阶层的事件都会深深地刺入安哲罗普洛斯的脑海,其更倾向于表达希腊平民草根阶层的平凡生命历程,从而以其绝对与纯粹的安哲罗普洛斯式的光影放纵、光影沉静、光影恢弘的电影书写,而向观众释出人性化的浴火表达。例如,《塞瑟岛之旅》一片即将卑微却伟大的人性,置诸于沉重的历史视阈之内,由冷酷现实疯狂地压榨着理性时空,由人情的疏离疯狂地鄙薄着现实的盲目,由生命的隐喻疯狂地谴责着理想的迷失。该片不仅仅是抽象化象征性的沉郁表达,更是一种命运之舟极度漂泊下的,更深刻的人性的生命隐喻表达。客观而言,最高级的美学原则,即是每个镜头都必须能够建构起本体的自主价值,唯其如此,方能在每一个影像段落之中彰显出整部电影的美学价值,可见,人们能够以没有终点的流浪来状括安哲罗普洛斯的显性生命放逐与隐性生命隐喻,这种源于生命隐喻底蕴的电影人性表达,恰恰是其影视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3]   三、 生命隐喻的神性与人性的融合表达
  (一)生命隐喻的意象化升华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生命隐喻深度解构了“人的形式”与“人的本体”这一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化命题,并且将隐性的神性化与显性的人性化进行了视觉平抑下的情感高能表达,并挈领着观众进行着一次次的穿越时空风景、历史风景、人文风景三者的心灵游历。例如,《亚历山大大帝》一片即以一种穿越了历史风景的时空与人文、神性与人性等的多维共轭,将宏大史诗场景透过长镜游离更深刻地表现了出来。影片有着无与伦比的肃穆和凝重表达,将后世对于这位年轻大帝的平视与仰望、关切与感佩、体悟与疏离全部置诸于历史神性、现实人性、文化灵性三者之中,并进行着一种壮阔人物伟岸与解剖时代劣迹的双重宏观与微观生命的隐喻式诠解。从这个意义而言,甚至以安东尼奥尼为代表的新浪潮电影所主导的现代主义都不足以概括安哲罗普洛斯以其光影所倾注的,针对人性的精神世界的关注,而这也恰恰是其创制作品的神性与人性融合的崇高之处,同时,这种融合更将电影美学进行了质朴与美丽并重的意象化升华。
  (二)生命隐喻的所指表达
  安哲罗普洛斯以其诗性的关注与哲性回眸,汇聚而成了一种两者与大他者共情下的对于人类生命隐喻的深情凝视,其诗心与哲理一体光影化的意象表达,更建构起了愈加立体化的丰富象征与意象诠释。安哲罗普洛斯以这种影视映像的创制为更进一步的人性化表达,提供了锻冶人类灵魂的器皿,这种燃情式的生命隐喻表达的升华亦更为其影视艺术作品带来了更具创造性的,与线性历史和非线性现实以及人文等的无界交流。[4]例如,《希腊三部曲》中的《悲伤草原》一片即以非线性的悲剧表达将片中女主角的那种线性化与具象化的生命悲剧,进行着古希腊悲剧式的形而上表达。对经历两次时空变幻的一家四口,在同样线性化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时空背景下,影片进行了恢弘神性与指斥人性的双重意象化表达,并由艺术化的创制能指,回归神性化的悲剧表达,由人性化的意涵表达创造出了更具形而上意义的生命隐喻所指。
  (三)生命隐喻的旨趣所在
  安哲罗普洛斯作品中生命隐喻的神性与人性有着去宗教化与去形式化的表达,仅此两点即能夠使其作品绝难模仿;即便是好莱坞的大制作,在恢弘神性的过程中,亦极难做到去宗教化的表达,而人性的去形式化表达在安哲罗普洛斯其举重若轻的心灵技法下轻松地做到了。安哲罗普洛斯的光影之中深刻地记录着民族苦难,并且,其光影中的历史,未必是线性上升的,亦有着不断下坠的表达,由此可见,历史成就了多少胜利者,亦放逐多少失败者;当光影渐熄,观众恍然醒悟,原来种种意象集成的生命隐喻,不过是安哲罗普洛斯重建人性的形诸于光影的借口,而闪耀着普世价值的人性关怀,才是其挖掘人性的锄头。[5]安哲罗普洛斯最终实现了电影神性与电影人性的深度融合表达。
  结语
  享有世界声誉的安哲罗普洛斯,为希腊乃至世界电影树立起了一座后世殊难攀越的文艺片巅峰。安哲罗普洛斯,不仅是历史放逐的讲述者,亦是人类宿命的言说者,同时,更是神话原型中的家国情怀、历史视野、政治反思的揭示者。在他的影视映像里,每一帧静画都俨然一首诗篇,安哲罗普洛斯以光影作诗,而其灵感则来源于脚下的那片热土,他的影像之诗呈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放逐与灵魂失落;而其作品中的神性本质上亦是一种人性拜物所指。
  参考文献:
  [1]王莎莎.论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风格——以影片《雾中风景》为例[J].电影评介,2015(22):83-85.
  [2]叶澍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浅谈安哲罗普洛斯《雾中风景》[J].电影评介,2012(10):31-32.
  [3]布莉莉,郭全照.艺术的唯美着光——评安哲罗普洛斯的“希腊”三部曲[J].电影评介,2012(6):5-8.
  [4]贝赫札德·加德利·索希,阿迪内赫·霍贾斯特普尔,李时.在结尾中开始——安哲罗普洛斯的影片《尤利西斯的凝视》和《哭
其他文献
[摘要]青少年处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这是他们人生观、价值现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 价值观 教育    《恰同学少年》是一部以“同学少年”为主题描写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生涯的大型青春剧。该剧成功的表达了一种引人向上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剧中一大批志存高远、一心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年轻人,上下求索,他们思考更多的是
《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一如日本现代动画,以其奇思妙想与制作精良并美,同时,更以其深刻内涵而试图在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过程之中打动人心。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曾经有言,凡美丽的都不真实,比如水中的月亮和甜蜜的梦境。本片正是关于梦境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片堪稱既美轮美奂又寓意深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主创者竟能将如此繁复的意象置于一个五龄童的异想之中,不由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一、 欲望难以抑止的节拍  (
[摘要] 世界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是纪录片。纪录片的独特价值与社会功能是故事片所无法取代的,可现在只能充当故事片的穷兄弟。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纪录片总是首先站出来,记录时代,见证历史,担当社会的良心。纪录片不是像虚构类影视作品一样表现时间与真实,它本身就是时间与真实,这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  [关键词] 《初恋》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纪录片    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导演的本质工
摘要 张鲁是重庆电视台的资深编导和一级编剧。电视业界都知晓他因《巴桑和她的弟妹们》和《希波克拉底誓言》而在编剧领域获得的成功,但对他的纪录片创作却知晓不多。张鲁纪录片的创作母题始终弘扬对希望、梦想、美好和未来的礼赞,对人乐观坚韧精神的讴歌。他的纪录片创作已与他的生命融为一体,他的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书写和赞誉顽强生命力的纪录片,一部讲述梦想力量的纪录片。  关键词 张鲁 纪录片 创作主题    张
[摘要] 情是说不完的话题,《岁月神偷》把情抒写得真挚细腻感人,不仅如此,它还让生活充满信念和情趣。尽管生活艰难,灾难深重,对于绝大部分世俗低微的人来说,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一种东西,那就是乐观、相信和希望。  [关键词] 情 趣 信 和     香港导演罗启锐的《岁月神偷》是一部以亲情为主打的怀旧文艺影片。亲情和怀旧是文艺作品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这部以亲情为主题的电影使一家四口同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
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的场面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我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人们使自己嵌入到文化当中。”[1]换言之,电影在为观众提供视听元素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认知国家、民族、社会和自我的诸多材料,并通过这些视听材料在个体精神中的渗透和灌输来塑造個体的思维观念和社会行为,使其在个体的认同体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王牌保镖》是一部狮门影业出品的喜剧动作影片。影片中广泛运用了污点证人达瑞斯·金凯德与三“A”级王牌保镖迈克尔的俚俗对话,当然,片中亦不乏囚犯语言、黑帮行话、社会俚语等参杂于其间。这种社会符号语用的纷纭表现为影片中的视听语言的更加恰当表达增添了靓丽的语用色彩。同时,该片亦以其多模态的社会符号语用表达而将语线的表象化升华为抽象,并且,更由这种抽象化进一步实现了意象化的目的性表达。  一、 社会符号语
摘要 依据西方哲学家祁克果的生活辩证法理论,剖析《霸王别姬》中程蝶表的“存在”意义和程蝶衣在伦理阶段及宗教阶段的起伏变化。由于宗教阶段的“荒谬感”,程蝶表在自我选择的追逐信仰的路上,必然会走向荒诞的结局。  关键词 程蝶衣 生活辩证法 荒谬感    历史就像一台轧面条的机器,有的人像面团,被历史成功改造,成为了纯粹的生命体的存活:有的人如同钢板,坚持自我选择,在历史洪流中逆流而上,追逐信仰。电影《
经历了十年文革,中国电影几乎陷入百废待兴的局面。诞生于1979年的电影《小花》,曾被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寄予“报晓中国电影春天的一朵小花”之厚望,其别具一格的叙事方法、创作表达和审美特质,不仅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艺术空间,也标志着中国电影创作新时期的到来。  彼时,伴随着高考的恢复,包括电影人在内的中国文化艺术精英,正以拥抱的姿态与世界文化潮流“久别重逢”,并将其转化付诸于个体的创作实践
一、动态风格的情感表达——镜头运动与人物调度  黄岳泰对运动镜头的青睐几乎表现在他所拍摄的每个镜头中,他在访谈中曾经坦言自己就是喜欢“不停地移动”。但他的“移动”总是建立在导演的意图与人物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配合影片的节奏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不乏适度感。镜头运动与镜头内部人物调度的配合,对于表现人物心理活动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有着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黄岳泰在影片《画皮Ⅰ》中,多次使用具有深刻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