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厌老板颐指气使以及下属糊里糊涂的朋友有福了,你可以像老六一样,一个人做一本双月发行的书——《读库》,从找选题、约稿、编辑到印刷、发行、邮寄,全部由他一个人亲历亲为。他真的只是一个人在工作!
我采访老六的时候,他的人气已经喷发,一个典型事例是,在《职场》所属的《中国经营报》评选的“中国最具思想力人物”中,他拥有一支秘密支持团队,一天就投了6000票助他遥遥领先,老六不得不做出一个领袖般双手朝下压的动作来平息他们的热情。而就在我写这文章的前几天,一个知名媒体人的MSN签名是:为什么现在记者都要老0六电话。
作为话题人物,老六是昔日京城饭局的幕后组织者,是一个人人谈及做拱手作揖状、大为崇敬的“交际花”,而作为《职场》的采访对象,他有另一个侧面,他是一个独特的工作者,一个因为讨厌层级消耗、议而不决的拉锯战而自己跑出来独自做一本“双月书”的人。在江湖传闻中,他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饭局“局长”,觥筹交错地谈稿约稿,而在日常工作里,他是秉持好采访应该用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和被访者一起生活的编辑;一个在《读库》起步时手抄信封给读者寄书、抱着它们坐公车排队邮寄的人;是磨人约稿、来回和作者折腾、若干次调整和补充文章并以此般“虐待”为享受的人;是做领导时喜欢鼓捣年轻人,生怕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将就,每隔一段时间就挨个叫到屋里,把他们说得满头大汗、痛哭流涕,并一直怀念那样日子的人。
“人都有不同的侧面,有保持纯度的需要,也有污浊不堪的需要。不过最好的情况莫过于他的经历、所处环境能激发出他最好的那一面,而《读库》就是这样。也许他坐公车不给人让座,但在我们的小群体里,大家都表现出善意、宽容的一面,这很好。”《读库》这份工作让老六保留他的纯度,但又和他的江湖传奇彼此迎合,让我们看得更完整、更平实。“我觉得我这个人过得很泥沙俱下,是一个酒肉穿肠过的生活。”老六说,“只不过一个银行的柜台人员上了班就认认真真点钞,下班后就去钱柜唱歌了,而我的工作和我的生活是高度统一的。”老六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早晨八九点钟起床,上午在家里处理稿子,中午在家吃饭,下午出门,晚上和别人晚餐,在晚餐上也许碰出些选题,晚上十一二点睡觉。我的工作是很分散的,不那么固定,也许在饭桌上就把稿子敲定了,也许晚上临睡前忽然想起一个选题,就发短信把稿子约过来,我觉得当你正襟危坐在电脑前,说:我现在写稿,往往写不出来。不必“我必须早晨8点钟醒来写稿”。
假如我一天只有5项必须要做的,而你有30项,那你的生活质量肯定没有我高。随着《读库》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只有一个人工作会不会太累?
一些事务性、机械性的工作,比如说邮寄,要想办法提高效率,但有时候慢一点也很享受,比如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手抄信封抄了一年多,新书出来,你就拿根笔把信封搁在那一个一个抄,你会有很多联想,比如抄到公安局,就想一个警察在读《读库》会是什么感觉;我夏天都是光着膀子在家抄,那种牛皮信封必须要用劲大的圆珠笔来写,我就看我胳膊这有块肌肉,一动一动的,特别好玩。你要处理很多运营环节中的问题,比如说资金困难,出版不顺畅,稿件拖延,怎么能做到心平气和呢?
我觉得就像中药材的提纯,任何一个男人都要经历去燥去火的过程,慢慢地变得温润一些,事情低于自己的预期则不生气并气馁,高于预期则觉得是意外之喜。这是时间的功劳。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时间的赏识,相对来说,北京这个城市更像一个名利场,里面怨妇居多,大伙说起话来都一脸怨气,而我愿意去寻找那些充满热忱、热爱,还有一些赤子之心、天真浪漫之情的人,和他们交谈,和他们喝酒。你说原来在媒体里工作,一天大部分工作内容都是用来争论,每天都要“磨”,厌倦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你选择一个人出来做的原因吗?
跟人没有关系,跟管理制度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的工作往往需要一个人拍板,我们决定一些事情本不需要那么多层级,但编辑部有四五个同事,那我们肯定要讨论这稿子是放头条还是放二条。但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每个人权衡的着眼点都不一样,这样争论两天可能也没结果。现在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约稿、编稿、组稿,就是想减少这种决策的损耗和犹疑。精神产品是需要独裁的,并不需要太多人有并列关系。“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一个人的决断是否有偏颇的地方,阻碍了《读库》可能更好的发展?
我觉得《读库》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一开始我的野心就没有那么大,我知道我做的东西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也不想那样,我是做给喜欢的人看的。
面对批评时也是这样的态度,当然不可能充耳不闻,但你不要被读者挟持。就算有读者说,怎么可以选这篇稿子呢,你也不要太介意,因为他并不对这本书的生死负责。
而且喜欢不喜欢《读库》,其实还是取决于写稿的人。我一直把自己比喻成《暗恋桃花源》中的剧场管理员,我的任务就是把剧场打扫干净,把门敞开,让别人在这里唱戏,现在戏演了两年,全国各地的戏班子都大概知道剧场对戏的喜好了,观众也慢慢知道这个戏台会有什么戏了,所以就会把喜欢这里的戏班子和观众留下,不喜欢的去掉,运转得很好。我听说你最惨的时候两张银行卡里钱都不到一百元,把一张卡上的钱转到另一张才取了出来。碰到这种时候,没有想过自己这是为什么?我也预料会花到那个程度,很多东西是经过测算的,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期。其实没有那么苦哈哈的,做事情不能说全世界都为我喝彩,但是我做得非常悲壮。做《读库》我一直很享受。因为《读库》一诞生就是一本比较成熟的读物了,书的模样、风格、版式、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之前都已经想好了,它一出来就风华正茂的。你自己想明白了,过程就很享受。我要做的只不过把清晰的蓝图变成实际就可以了。随之而来的奔波、熬夜都没有让你有“这个工作不够好”的感觉?一个人的痛苦不是来自劳累,一个人的痛苦是来自彷徨、无奈。
所谓彷徨就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三个女孩,我爱哪一个?无奈就是我爱的女孩我却根本不能和她在一起。但是如果你和女孩非常相爱,那么带着她骑自行车骑到通县去也不累。我觉得一个人一天不干这个也得干别的,所以这一天你是累还是很轻松都不重要,再累睡一觉醒了不也就没事了吗?你也有彷徨期。2005 年,一个有望上市的单位请你去上班,你刚好坐大巴从石家庄回北京遇到大雾,就开始在车上“愁苦”地想这件事情。
那个彷徨期很快就解决了,那时痛苦是因为你自己不情愿去上班,但面对有一定诱惑力的条件,你又没有强大到不屑一顾。但我当时就想,哎呀,我已经过了那么多年被别人挑选的生活,就像工厂一样,老有接不完的订单,今天有人让我做这本杂志,半年后又有另外的人找我做另外的杂志,看起来不错,但是现在想起来,这些机会都是障碍,问题是,假设没有新的工作机会,你真正想干的是什么。
我不想过那种被别人叫做张老师、张总的生活,被几个领导管着,又管了一大批人,每天朝九晚五,买点股票什么的,尽管它看起来还不错。世界上不 存在完全的好或一点都不好,往往有一些让你满意的地方,也有一些遗憾,彷徨就来自于要不要做出选择。想摆脱这种生活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你有没有能力摆脱这种生活。后来我用两三天把做《读库》的计划在脑子里走了一遍:怎么设计,怎么编辑,怎么印刷,怎么发行,成本怎么办,资金怎么转,什么时候能挣钱,怎么会赔钱,怎么做推广。想清楚之后觉得非常好,于是就有能力对诱惑说不了。
如果说我没有这么清晰的蓝图,就有可能只是想想而已,只是为人生的无奈又“唉”地添了一口叹气。
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像你“能”跳出来的,他们还是留在公司里,那他们怎么办?我觉得是这样的道理:只有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有足够的资本来配得上这个机会,当灵感来临的时候,你才有能力来实现这个灵感。
我觉得我的好处是,不管是做老总还是做编辑,我都是老老实实凭自己的手艺、自己的力气干活,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了很多就业经验。这是时间恩赐给你的东西,如果你不屑于这种恩赐,把它荒废,你怪不了别人。廉耻并不廉,许多人维持它不起,这是钱钟书先生说的。我要说,认真也很较真,许多人认真不起。
我和很多媒体年轻人吃饭喝酒,最不喜欢的那种小朋友就是一聊起单位就幸灾乐祸,巴不得单位、总编辑出丑;第二种就是对单位冷漠;第三种就是对领导分配给他的工作,包括他自己做的工作总有一种抗拒感。当然,人迫于生活压力,都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但这种不良的情绪对一个人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年轻人的解决办法并不是一个人跳出来工作,而是先订下目标,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在这样一个速成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自己有一些耐心,放慢成长的步伐,从编辑工作的细部入手,经受日复一日漫长的严格训练,可能更是一件好事。
我觉得一个理想的编辑应该是全科式的。回顾我自己十几年的职业经历,我一毕业就在《河北日报》工作,那里想成为正式编辑是要花很多年的,需要上一年夜班、两年校对、再一年夜班编辑等等,但现在小孩可能毕业三四个月就是部门主任。看着是你晋升得慢,但我认为“失即是得”,因为你接受了严格规范的职业训练,每个环节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亲身体会。
人最难的是长久维持一种状态,人生的曲线总是上上下下,是谓“折腾”。你在两年前,有很多朋友吃饭喝酒,有《读库》让自己静静办,两年后还是这样,怎么做到的?
我觉得这两年我的变化就是更清醒、更坚定、更平实了。这和心态有关系,我20多岁时曾在论坛里写过,我不愿意过那种到火葬场的每一步都能想到的生活,所以我从单位辞职,到处流浪。但现在快40岁了,我就想过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生活,我就想编《读库》编到老,如果可以的话。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嘛,我觉得我正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产生了灵感,刚好又能把这个灵感给实现出来,这个任务完成得还算及格。因为及格,所以能让人满意,带来乐趣,但及格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所以每天都是新的。《读库》的内容还会有变化,会有新的选题、新的作者,你还会有新的朋友,生活还有新意,这就挺好。如果每一期都是原地踏步,没有提升空间了,我觉得就没意思,该考虑换了。
最后,我也不赞成把做《读库》称做所谓一个人的坚持,貌似一个人的坚持,其实凝聚了很多人的努力。
我采访老六的时候,他的人气已经喷发,一个典型事例是,在《职场》所属的《中国经营报》评选的“中国最具思想力人物”中,他拥有一支秘密支持团队,一天就投了6000票助他遥遥领先,老六不得不做出一个领袖般双手朝下压的动作来平息他们的热情。而就在我写这文章的前几天,一个知名媒体人的MSN签名是:为什么现在记者都要老0六电话。
作为话题人物,老六是昔日京城饭局的幕后组织者,是一个人人谈及做拱手作揖状、大为崇敬的“交际花”,而作为《职场》的采访对象,他有另一个侧面,他是一个独特的工作者,一个因为讨厌层级消耗、议而不决的拉锯战而自己跑出来独自做一本“双月书”的人。在江湖传闻中,他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饭局“局长”,觥筹交错地谈稿约稿,而在日常工作里,他是秉持好采访应该用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和被访者一起生活的编辑;一个在《读库》起步时手抄信封给读者寄书、抱着它们坐公车排队邮寄的人;是磨人约稿、来回和作者折腾、若干次调整和补充文章并以此般“虐待”为享受的人;是做领导时喜欢鼓捣年轻人,生怕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将就,每隔一段时间就挨个叫到屋里,把他们说得满头大汗、痛哭流涕,并一直怀念那样日子的人。
“人都有不同的侧面,有保持纯度的需要,也有污浊不堪的需要。不过最好的情况莫过于他的经历、所处环境能激发出他最好的那一面,而《读库》就是这样。也许他坐公车不给人让座,但在我们的小群体里,大家都表现出善意、宽容的一面,这很好。”《读库》这份工作让老六保留他的纯度,但又和他的江湖传奇彼此迎合,让我们看得更完整、更平实。“我觉得我这个人过得很泥沙俱下,是一个酒肉穿肠过的生活。”老六说,“只不过一个银行的柜台人员上了班就认认真真点钞,下班后就去钱柜唱歌了,而我的工作和我的生活是高度统一的。”老六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早晨八九点钟起床,上午在家里处理稿子,中午在家吃饭,下午出门,晚上和别人晚餐,在晚餐上也许碰出些选题,晚上十一二点睡觉。我的工作是很分散的,不那么固定,也许在饭桌上就把稿子敲定了,也许晚上临睡前忽然想起一个选题,就发短信把稿子约过来,我觉得当你正襟危坐在电脑前,说:我现在写稿,往往写不出来。不必“我必须早晨8点钟醒来写稿”。
假如我一天只有5项必须要做的,而你有30项,那你的生活质量肯定没有我高。随着《读库》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只有一个人工作会不会太累?
一些事务性、机械性的工作,比如说邮寄,要想办法提高效率,但有时候慢一点也很享受,比如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手抄信封抄了一年多,新书出来,你就拿根笔把信封搁在那一个一个抄,你会有很多联想,比如抄到公安局,就想一个警察在读《读库》会是什么感觉;我夏天都是光着膀子在家抄,那种牛皮信封必须要用劲大的圆珠笔来写,我就看我胳膊这有块肌肉,一动一动的,特别好玩。你要处理很多运营环节中的问题,比如说资金困难,出版不顺畅,稿件拖延,怎么能做到心平气和呢?
我觉得就像中药材的提纯,任何一个男人都要经历去燥去火的过程,慢慢地变得温润一些,事情低于自己的预期则不生气并气馁,高于预期则觉得是意外之喜。这是时间的功劳。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时间的赏识,相对来说,北京这个城市更像一个名利场,里面怨妇居多,大伙说起话来都一脸怨气,而我愿意去寻找那些充满热忱、热爱,还有一些赤子之心、天真浪漫之情的人,和他们交谈,和他们喝酒。你说原来在媒体里工作,一天大部分工作内容都是用来争论,每天都要“磨”,厌倦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你选择一个人出来做的原因吗?
跟人没有关系,跟管理制度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的工作往往需要一个人拍板,我们决定一些事情本不需要那么多层级,但编辑部有四五个同事,那我们肯定要讨论这稿子是放头条还是放二条。但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每个人权衡的着眼点都不一样,这样争论两天可能也没结果。现在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约稿、编稿、组稿,就是想减少这种决策的损耗和犹疑。精神产品是需要独裁的,并不需要太多人有并列关系。“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一个人的决断是否有偏颇的地方,阻碍了《读库》可能更好的发展?
我觉得《读库》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一开始我的野心就没有那么大,我知道我做的东西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也不想那样,我是做给喜欢的人看的。
面对批评时也是这样的态度,当然不可能充耳不闻,但你不要被读者挟持。就算有读者说,怎么可以选这篇稿子呢,你也不要太介意,因为他并不对这本书的生死负责。
而且喜欢不喜欢《读库》,其实还是取决于写稿的人。我一直把自己比喻成《暗恋桃花源》中的剧场管理员,我的任务就是把剧场打扫干净,把门敞开,让别人在这里唱戏,现在戏演了两年,全国各地的戏班子都大概知道剧场对戏的喜好了,观众也慢慢知道这个戏台会有什么戏了,所以就会把喜欢这里的戏班子和观众留下,不喜欢的去掉,运转得很好。我听说你最惨的时候两张银行卡里钱都不到一百元,把一张卡上的钱转到另一张才取了出来。碰到这种时候,没有想过自己这是为什么?我也预料会花到那个程度,很多东西是经过测算的,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期。其实没有那么苦哈哈的,做事情不能说全世界都为我喝彩,但是我做得非常悲壮。做《读库》我一直很享受。因为《读库》一诞生就是一本比较成熟的读物了,书的模样、风格、版式、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之前都已经想好了,它一出来就风华正茂的。你自己想明白了,过程就很享受。我要做的只不过把清晰的蓝图变成实际就可以了。随之而来的奔波、熬夜都没有让你有“这个工作不够好”的感觉?一个人的痛苦不是来自劳累,一个人的痛苦是来自彷徨、无奈。
所谓彷徨就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三个女孩,我爱哪一个?无奈就是我爱的女孩我却根本不能和她在一起。但是如果你和女孩非常相爱,那么带着她骑自行车骑到通县去也不累。我觉得一个人一天不干这个也得干别的,所以这一天你是累还是很轻松都不重要,再累睡一觉醒了不也就没事了吗?你也有彷徨期。2005 年,一个有望上市的单位请你去上班,你刚好坐大巴从石家庄回北京遇到大雾,就开始在车上“愁苦”地想这件事情。
那个彷徨期很快就解决了,那时痛苦是因为你自己不情愿去上班,但面对有一定诱惑力的条件,你又没有强大到不屑一顾。但我当时就想,哎呀,我已经过了那么多年被别人挑选的生活,就像工厂一样,老有接不完的订单,今天有人让我做这本杂志,半年后又有另外的人找我做另外的杂志,看起来不错,但是现在想起来,这些机会都是障碍,问题是,假设没有新的工作机会,你真正想干的是什么。
我不想过那种被别人叫做张老师、张总的生活,被几个领导管着,又管了一大批人,每天朝九晚五,买点股票什么的,尽管它看起来还不错。世界上不 存在完全的好或一点都不好,往往有一些让你满意的地方,也有一些遗憾,彷徨就来自于要不要做出选择。想摆脱这种生活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你有没有能力摆脱这种生活。后来我用两三天把做《读库》的计划在脑子里走了一遍:怎么设计,怎么编辑,怎么印刷,怎么发行,成本怎么办,资金怎么转,什么时候能挣钱,怎么会赔钱,怎么做推广。想清楚之后觉得非常好,于是就有能力对诱惑说不了。
如果说我没有这么清晰的蓝图,就有可能只是想想而已,只是为人生的无奈又“唉”地添了一口叹气。
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像你“能”跳出来的,他们还是留在公司里,那他们怎么办?我觉得是这样的道理:只有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有足够的资本来配得上这个机会,当灵感来临的时候,你才有能力来实现这个灵感。
我觉得我的好处是,不管是做老总还是做编辑,我都是老老实实凭自己的手艺、自己的力气干活,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了很多就业经验。这是时间恩赐给你的东西,如果你不屑于这种恩赐,把它荒废,你怪不了别人。廉耻并不廉,许多人维持它不起,这是钱钟书先生说的。我要说,认真也很较真,许多人认真不起。
我和很多媒体年轻人吃饭喝酒,最不喜欢的那种小朋友就是一聊起单位就幸灾乐祸,巴不得单位、总编辑出丑;第二种就是对单位冷漠;第三种就是对领导分配给他的工作,包括他自己做的工作总有一种抗拒感。当然,人迫于生活压力,都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但这种不良的情绪对一个人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年轻人的解决办法并不是一个人跳出来工作,而是先订下目标,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在这样一个速成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自己有一些耐心,放慢成长的步伐,从编辑工作的细部入手,经受日复一日漫长的严格训练,可能更是一件好事。
我觉得一个理想的编辑应该是全科式的。回顾我自己十几年的职业经历,我一毕业就在《河北日报》工作,那里想成为正式编辑是要花很多年的,需要上一年夜班、两年校对、再一年夜班编辑等等,但现在小孩可能毕业三四个月就是部门主任。看着是你晋升得慢,但我认为“失即是得”,因为你接受了严格规范的职业训练,每个环节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亲身体会。
人最难的是长久维持一种状态,人生的曲线总是上上下下,是谓“折腾”。你在两年前,有很多朋友吃饭喝酒,有《读库》让自己静静办,两年后还是这样,怎么做到的?
我觉得这两年我的变化就是更清醒、更坚定、更平实了。这和心态有关系,我20多岁时曾在论坛里写过,我不愿意过那种到火葬场的每一步都能想到的生活,所以我从单位辞职,到处流浪。但现在快40岁了,我就想过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生活,我就想编《读库》编到老,如果可以的话。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嘛,我觉得我正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产生了灵感,刚好又能把这个灵感给实现出来,这个任务完成得还算及格。因为及格,所以能让人满意,带来乐趣,但及格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所以每天都是新的。《读库》的内容还会有变化,会有新的选题、新的作者,你还会有新的朋友,生活还有新意,这就挺好。如果每一期都是原地踏步,没有提升空间了,我觉得就没意思,该考虑换了。
最后,我也不赞成把做《读库》称做所谓一个人的坚持,貌似一个人的坚持,其实凝聚了很多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