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由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向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转型,是“十一五”期间改变济宁单一产业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取向。这既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由济宁经济发展的内在迫切要求所决定的。
一、提高对“两个转型”必要性的认识,解决好为何转的问题
(一)从目前看,济宁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长期以来,煤电行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基本上处于单纯资源输出的初级阶段,煤炭产量和市场变化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周期。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煤电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特别是“九五”以来,煤电行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大,一旦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将对我市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二是煤炭加工转化比重低。全市原煤产量近8000万吨,基本上没有深加工增值。2004年,济宁市轻重工业之比为27:73,意味着我们输出的是相对廉价的资源,而输入的却往往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轻工业产品,造成经济效益的双重流失。
(二)从中期看,煤电行业将在“十一五”期间达到峰值期,资源约束趋紧
全市已探明的煤炭储量130亿吨,其中市域内已建井的煤矿累计探明储量123亿吨,目前保有储量93亿吨。到“十一五”末,全市煤炭可采储量将基本分配完毕,煤炭企业进入最后一轮建井周期,境内矿井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全市原煤产量将达到1亿吨的最高可承受上限。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处于同样的阶段,2004年,全市电力企业总装机容量达到了530万千瓦。“十一五”时期,随着邹县电厂四期、运河电厂二期等一批电力项目的建设运营,济宁的发电装机将达到10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济宁市煤电主导行业将达到峰值期,难以再有大的突破,如果不及早加速经济转型,大力培育发展新的接续产业,一旦煤炭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就会丧失转型的最好时机,有可能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
(三)从长远看,过于鲜明的煤电主导型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济宁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市煤电主导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已引发了诸多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特别是采煤塌陷地面积不断扩大,制约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影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按照现在的开采规模,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全市最终塌陷规模将达到150万亩左右,济宁市区将出现大面积的水面,规划中的济宁都市区就将成为水面中分散的几个孤岛,济宁、兖州、曲阜、邹城将不得不背向发展。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对济宁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
二、正确分析经济转型的约束与支撑,明确转型方向和目标,解决好向哪转的问题
当前,从济宁市情况看,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这主要是由煤电行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首先,济宁市丰富的煤电资源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动力供应,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关乎全局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煤电水资源是我市招商引资的最大卖点,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对外资进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单一靠资源开发不能成为经济强市,从长远看,煤电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煤炭产业处于鼎盛时期就应该考虑经济转型问题,明确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资源型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重点是推进实现两个循环。一是搞好深度加工,实现煤炭产业内部循环。要以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新兴产品,培植煤炭资源新优势。同时以煤电二次能源转化为重点,优化火电机组结构,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和煤热电一体化经营,变输煤为输电,形成煤—焦—化、煤—电—化、煤—电—铝、煤—建材等产业链条,使全市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的比重达到60%以上,建成国内重要的煤电化生产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煤电产业与整个经济系统的外部循环。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发展非煤产业,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投资,力争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境内煤炭生产企业非煤产业比重均达到50%以上。
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重点是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济宁市正处于30—70%之间的城市化加速时期。从人口规模分析,1980年,济宁市区人口为19.3万人,2000年为4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万人;2004年,市区人口扩大到了50万人,每年平均新增人口2.5万人。“十五”前4年,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济宁城市化水平按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计算,到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50%,城镇人口达到400万人以上。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城镇人口将达到600万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带动农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逐渐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一、提高对“两个转型”必要性的认识,解决好为何转的问题
(一)从目前看,济宁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长期以来,煤电行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基本上处于单纯资源输出的初级阶段,煤炭产量和市场变化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周期。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煤电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特别是“九五”以来,煤电行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大,一旦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将对我市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二是煤炭加工转化比重低。全市原煤产量近8000万吨,基本上没有深加工增值。2004年,济宁市轻重工业之比为27:73,意味着我们输出的是相对廉价的资源,而输入的却往往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轻工业产品,造成经济效益的双重流失。
(二)从中期看,煤电行业将在“十一五”期间达到峰值期,资源约束趋紧
全市已探明的煤炭储量130亿吨,其中市域内已建井的煤矿累计探明储量123亿吨,目前保有储量93亿吨。到“十一五”末,全市煤炭可采储量将基本分配完毕,煤炭企业进入最后一轮建井周期,境内矿井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全市原煤产量将达到1亿吨的最高可承受上限。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处于同样的阶段,2004年,全市电力企业总装机容量达到了530万千瓦。“十一五”时期,随着邹县电厂四期、运河电厂二期等一批电力项目的建设运营,济宁的发电装机将达到10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济宁市煤电主导行业将达到峰值期,难以再有大的突破,如果不及早加速经济转型,大力培育发展新的接续产业,一旦煤炭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就会丧失转型的最好时机,有可能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
(三)从长远看,过于鲜明的煤电主导型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济宁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市煤电主导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已引发了诸多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特别是采煤塌陷地面积不断扩大,制约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影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按照现在的开采规模,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全市最终塌陷规模将达到150万亩左右,济宁市区将出现大面积的水面,规划中的济宁都市区就将成为水面中分散的几个孤岛,济宁、兖州、曲阜、邹城将不得不背向发展。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对济宁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
二、正确分析经济转型的约束与支撑,明确转型方向和目标,解决好向哪转的问题
当前,从济宁市情况看,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这主要是由煤电行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首先,济宁市丰富的煤电资源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动力供应,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关乎全局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煤电水资源是我市招商引资的最大卖点,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对外资进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单一靠资源开发不能成为经济强市,从长远看,煤电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煤炭产业处于鼎盛时期就应该考虑经济转型问题,明确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资源型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重点是推进实现两个循环。一是搞好深度加工,实现煤炭产业内部循环。要以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新兴产品,培植煤炭资源新优势。同时以煤电二次能源转化为重点,优化火电机组结构,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和煤热电一体化经营,变输煤为输电,形成煤—焦—化、煤—电—化、煤—电—铝、煤—建材等产业链条,使全市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的比重达到60%以上,建成国内重要的煤电化生产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煤电产业与整个经济系统的外部循环。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发展非煤产业,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投资,力争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境内煤炭生产企业非煤产业比重均达到50%以上。
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重点是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济宁市正处于30—70%之间的城市化加速时期。从人口规模分析,1980年,济宁市区人口为19.3万人,2000年为4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万人;2004年,市区人口扩大到了50万人,每年平均新增人口2.5万人。“十五”前4年,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济宁城市化水平按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计算,到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50%,城镇人口达到400万人以上。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城镇人口将达到600万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带动农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逐渐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