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绎的“冬日遐想”——郭文景民乐专场作品音乐会于11月19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整场音乐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似水墨画,有《滇西土风》《日月山》《愁空山》;一部分如油画,分为《炫》和《戏》。作曲家以乐代笔画深情,带给观众的是视觉、听觉的极大满足。
原始神秘的《滇西土风》阿佤山
分为《阿佤山》和《基诺舞》两个乐章。我更加钟情于《阿佤山》。整个乐章无论是强烈尖锐的音色,还是古老苍凉的旋律;无论是忧郁舒缓的声音,抑或原始神秘的氛围,都带给我无法言语的感动和享受,旋律非常迷人,虽然整个乐章都是以一种凝重的节奏型为基调,但给我的感觉仍是很美,很动听。乐曲开始就以强烈厚重的敲击声和用指甲弹面板的弹拨声相结合,产生了鲜明的层次感,形成了一种不一样的音响效果,营造出浓厚的西南地域的民族风格。
我并没有从《基诺舞》音乐中听出舞蹈的感觉,这一段更像一个劳动的画面。木质乐器的敲打声尽情展示了原始的质朴。群山矗立、云雾缭绕,山民一边采茶,一边唱歌,是那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古朴雄伟的日月山
节目单上看到,《日月山》是郭文景第一次在民族器乐中集中采用复调写法。其实,复调一直都是郭文景最喜爱的写作方式。《日月山》是以一个固定的七个音的乐句为基本结构的。我们可以清晰地从全曲中听到这七个音在发展,在扩充,在延续,然后又回到原本的简单结构,整体就是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循环过程。交响似的配器手法使音响效果更加宽广宏伟、浑厚大气。浓缩的七个音不停的在耳畔变化重现,形成一种熟悉亲切的旋律线条。音响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低沉厚重,不同于一般的民乐作品。我感觉到乐曲里有一些非汉族音乐的节奏和调式,新颖神秘。音乐结束部分用人的吟唱、齐唱方式,来表现悠远、古老、深邃的意境,人声乐声溶化成一种超越自然的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人李白用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道是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途。
诗人营造的意境像一幅画展现在人们面前。乐曲第一乐段正是描绘的这两句诗。整个乐段给我的感觉是深沉的,压抑的。独奏笛子一开始用“循环换气”的技巧吹出了48拍的长音,我的心随着笛声起伏,新鲜、好奇、等待、渺茫、期盼、迷蒙……在持续的长音中,心里莫名的多了些忧郁和凄凉,就像连绵不绝的群山,此起彼伏。
第二乐段的音乐带有浓郁的中国西南山地的色彩,我们可以看出巴蜀文化带给郭文景的影响是很大的。笛子演奏家戴亚精湛的演奏技巧使听众畅快淋漓,他的演奏真可以用“无懈可击”来形容,他用手中的“神笛”给听众营造了耳炫神迷的境界。尽显纯熟与老练。无调性的旋律,无限长的音符,不和谐的旋律给了听众极大的冲击。现代技法营造的那种现代气息很奇妙新颖,但绝不怪异,旋律很好听,如翻江倒海,山崩地裂。急速的音流描绘出群山在阳光下的绚烂姿态。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表现也很出色,音色的控制,音响效果的营造都很到位。
第三乐段作曲家用《蜀道难》中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来描绘。强烈浓重的打击乐声和大笛的醇厚音响合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剧紧张气氛,充满了戏剧性。
山水戏剧
节目单上写道“山,是一直贯穿在郭文景创作中的一条‘意象线索’”。我觉得作曲家表面写山,以山为题,实则写人,借物喻人。在作曲家的心目中,山是有灵性、有感情的,山赋予人独有的情,人给了山神奇的灵性,这就是作曲家所营造的山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说上面的三首乐曲像一幅幅水墨画,那么姊妹篇《炫》和《戏》更像是光彩夺目的油画。
第一次听《炫》是在今年国际音乐节上,由德国现代室内乐团演奏。那光彩绚烂、色彩斑斓的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炫》也很出色,民族风味比上一次更加浓郁,毕竟是中国演奏家演奏,三位演奏者很有激情,澎湃却不失严谨,豪放却充满洒脱。六面锣在演奏者极快的肢体动作中散发出灿烂的光芒。上一次听这首乐曲,没有发现空拍的美,只是陷入璀璨的锣声中。这一次我却深深地被巧妙的空拍所吸引。在极强的锣声中突然出现空拍,极强与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后面的宁静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极度期待的心理。
还想提几点不足。第一,锣的演奏声音不是很清晰,有点杂。第二,刚开始的声音有些发闷,少了些劲爆强烈的质感,似乎演奏家在刚开始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第三,最后一个音三个演奏家没有对齐,使听众多少有些遗憾。
在上一次国际音乐节中,我就很是遗憾没有欣赏到《炫》的姐妹篇《戏》,今天终于现场听到了这部“一件打击乐发出N种声音”的作品,一句话“真的非常精彩!”这部作品和《炫》一样,都是郭文景“极限写作”的典型体现。穷尽了铙钹——这个打击乐器的全部技巧,异常精彩。标题“戏”这个字既有“戏剧、戏曲”的含义,也有“嬉戏玩耍”的含义,但我觉的后者的意思更加明显。三个演奏家就像在做游戏,音乐中夹杂着打响指、吹口哨、喊叫声,十分有趣,听众席上有时还会听到观众的笑声。
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家彭家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肢体动作很大,可以从中看到他丰富的情感。他的整个人似乎都已溶化在了音乐中。
听完这场音乐会,我觉得有时音乐仅仅是用来感动的,并不是非要理解。只要感受音乐就足够了。听,山水在歌唱,唱的就是你心里勾勒的画。
原始神秘的《滇西土风》阿佤山
分为《阿佤山》和《基诺舞》两个乐章。我更加钟情于《阿佤山》。整个乐章无论是强烈尖锐的音色,还是古老苍凉的旋律;无论是忧郁舒缓的声音,抑或原始神秘的氛围,都带给我无法言语的感动和享受,旋律非常迷人,虽然整个乐章都是以一种凝重的节奏型为基调,但给我的感觉仍是很美,很动听。乐曲开始就以强烈厚重的敲击声和用指甲弹面板的弹拨声相结合,产生了鲜明的层次感,形成了一种不一样的音响效果,营造出浓厚的西南地域的民族风格。
我并没有从《基诺舞》音乐中听出舞蹈的感觉,这一段更像一个劳动的画面。木质乐器的敲打声尽情展示了原始的质朴。群山矗立、云雾缭绕,山民一边采茶,一边唱歌,是那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古朴雄伟的日月山
节目单上看到,《日月山》是郭文景第一次在民族器乐中集中采用复调写法。其实,复调一直都是郭文景最喜爱的写作方式。《日月山》是以一个固定的七个音的乐句为基本结构的。我们可以清晰地从全曲中听到这七个音在发展,在扩充,在延续,然后又回到原本的简单结构,整体就是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循环过程。交响似的配器手法使音响效果更加宽广宏伟、浑厚大气。浓缩的七个音不停的在耳畔变化重现,形成一种熟悉亲切的旋律线条。音响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低沉厚重,不同于一般的民乐作品。我感觉到乐曲里有一些非汉族音乐的节奏和调式,新颖神秘。音乐结束部分用人的吟唱、齐唱方式,来表现悠远、古老、深邃的意境,人声乐声溶化成一种超越自然的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人李白用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道是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途。
诗人营造的意境像一幅画展现在人们面前。乐曲第一乐段正是描绘的这两句诗。整个乐段给我的感觉是深沉的,压抑的。独奏笛子一开始用“循环换气”的技巧吹出了48拍的长音,我的心随着笛声起伏,新鲜、好奇、等待、渺茫、期盼、迷蒙……在持续的长音中,心里莫名的多了些忧郁和凄凉,就像连绵不绝的群山,此起彼伏。
第二乐段的音乐带有浓郁的中国西南山地的色彩,我们可以看出巴蜀文化带给郭文景的影响是很大的。笛子演奏家戴亚精湛的演奏技巧使听众畅快淋漓,他的演奏真可以用“无懈可击”来形容,他用手中的“神笛”给听众营造了耳炫神迷的境界。尽显纯熟与老练。无调性的旋律,无限长的音符,不和谐的旋律给了听众极大的冲击。现代技法营造的那种现代气息很奇妙新颖,但绝不怪异,旋律很好听,如翻江倒海,山崩地裂。急速的音流描绘出群山在阳光下的绚烂姿态。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表现也很出色,音色的控制,音响效果的营造都很到位。
第三乐段作曲家用《蜀道难》中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来描绘。强烈浓重的打击乐声和大笛的醇厚音响合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剧紧张气氛,充满了戏剧性。
山水戏剧
节目单上写道“山,是一直贯穿在郭文景创作中的一条‘意象线索’”。我觉得作曲家表面写山,以山为题,实则写人,借物喻人。在作曲家的心目中,山是有灵性、有感情的,山赋予人独有的情,人给了山神奇的灵性,这就是作曲家所营造的山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说上面的三首乐曲像一幅幅水墨画,那么姊妹篇《炫》和《戏》更像是光彩夺目的油画。
第一次听《炫》是在今年国际音乐节上,由德国现代室内乐团演奏。那光彩绚烂、色彩斑斓的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炫》也很出色,民族风味比上一次更加浓郁,毕竟是中国演奏家演奏,三位演奏者很有激情,澎湃却不失严谨,豪放却充满洒脱。六面锣在演奏者极快的肢体动作中散发出灿烂的光芒。上一次听这首乐曲,没有发现空拍的美,只是陷入璀璨的锣声中。这一次我却深深地被巧妙的空拍所吸引。在极强的锣声中突然出现空拍,极强与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后面的宁静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极度期待的心理。
还想提几点不足。第一,锣的演奏声音不是很清晰,有点杂。第二,刚开始的声音有些发闷,少了些劲爆强烈的质感,似乎演奏家在刚开始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第三,最后一个音三个演奏家没有对齐,使听众多少有些遗憾。
在上一次国际音乐节中,我就很是遗憾没有欣赏到《炫》的姐妹篇《戏》,今天终于现场听到了这部“一件打击乐发出N种声音”的作品,一句话“真的非常精彩!”这部作品和《炫》一样,都是郭文景“极限写作”的典型体现。穷尽了铙钹——这个打击乐器的全部技巧,异常精彩。标题“戏”这个字既有“戏剧、戏曲”的含义,也有“嬉戏玩耍”的含义,但我觉的后者的意思更加明显。三个演奏家就像在做游戏,音乐中夹杂着打响指、吹口哨、喊叫声,十分有趣,听众席上有时还会听到观众的笑声。
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家彭家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肢体动作很大,可以从中看到他丰富的情感。他的整个人似乎都已溶化在了音乐中。
听完这场音乐会,我觉得有时音乐仅仅是用来感动的,并不是非要理解。只要感受音乐就足够了。听,山水在歌唱,唱的就是你心里勾勒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