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在歌唱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06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绎的“冬日遐想”——郭文景民乐专场作品音乐会于11月19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整场音乐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似水墨画,有《滇西土风》《日月山》《愁空山》;一部分如油画,分为《炫》和《戏》。作曲家以乐代笔画深情,带给观众的是视觉、听觉的极大满足。
  
  原始神秘的《滇西土风》阿佤山
  分为《阿佤山》和《基诺舞》两个乐章。我更加钟情于《阿佤山》。整个乐章无论是强烈尖锐的音色,还是古老苍凉的旋律;无论是忧郁舒缓的声音,抑或原始神秘的氛围,都带给我无法言语的感动和享受,旋律非常迷人,虽然整个乐章都是以一种凝重的节奏型为基调,但给我的感觉仍是很美,很动听。乐曲开始就以强烈厚重的敲击声和用指甲弹面板的弹拨声相结合,产生了鲜明的层次感,形成了一种不一样的音响效果,营造出浓厚的西南地域的民族风格。
  


  我并没有从《基诺舞》音乐中听出舞蹈的感觉,这一段更像一个劳动的画面。木质乐器的敲打声尽情展示了原始的质朴。群山矗立、云雾缭绕,山民一边采茶,一边唱歌,是那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古朴雄伟的日月山
  节目单上看到,《日月山》是郭文景第一次在民族器乐中集中采用复调写法。其实,复调一直都是郭文景最喜爱的写作方式。《日月山》是以一个固定的七个音的乐句为基本结构的。我们可以清晰地从全曲中听到这七个音在发展,在扩充,在延续,然后又回到原本的简单结构,整体就是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循环过程。交响似的配器手法使音响效果更加宽广宏伟、浑厚大气。浓缩的七个音不停的在耳畔变化重现,形成一种熟悉亲切的旋律线条。音响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低沉厚重,不同于一般的民乐作品。我感觉到乐曲里有一些非汉族音乐的节奏和调式,新颖神秘。音乐结束部分用人的吟唱、齐唱方式,来表现悠远、古老、深邃的意境,人声乐声溶化成一种超越自然的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人李白用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道是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途。
  诗人营造的意境像一幅画展现在人们面前。乐曲第一乐段正是描绘的这两句诗。整个乐段给我的感觉是深沉的,压抑的。独奏笛子一开始用“循环换气”的技巧吹出了48拍的长音,我的心随着笛声起伏,新鲜、好奇、等待、渺茫、期盼、迷蒙……在持续的长音中,心里莫名的多了些忧郁和凄凉,就像连绵不绝的群山,此起彼伏。
  第二乐段的音乐带有浓郁的中国西南山地的色彩,我们可以看出巴蜀文化带给郭文景的影响是很大的。笛子演奏家戴亚精湛的演奏技巧使听众畅快淋漓,他的演奏真可以用“无懈可击”来形容,他用手中的“神笛”给听众营造了耳炫神迷的境界。尽显纯熟与老练。无调性的旋律,无限长的音符,不和谐的旋律给了听众极大的冲击。现代技法营造的那种现代气息很奇妙新颖,但绝不怪异,旋律很好听,如翻江倒海,山崩地裂。急速的音流描绘出群山在阳光下的绚烂姿态。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表现也很出色,音色的控制,音响效果的营造都很到位。
  第三乐段作曲家用《蜀道难》中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来描绘。强烈浓重的打击乐声和大笛的醇厚音响合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剧紧张气氛,充满了戏剧性。
  
  山水戏剧
  节目单上写道“山,是一直贯穿在郭文景创作中的一条‘意象线索’”。我觉得作曲家表面写山,以山为题,实则写人,借物喻人。在作曲家的心目中,山是有灵性、有感情的,山赋予人独有的情,人给了山神奇的灵性,这就是作曲家所营造的山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说上面的三首乐曲像一幅幅水墨画,那么姊妹篇《炫》和《戏》更像是光彩夺目的油画。
  第一次听《炫》是在今年国际音乐节上,由德国现代室内乐团演奏。那光彩绚烂、色彩斑斓的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炫》也很出色,民族风味比上一次更加浓郁,毕竟是中国演奏家演奏,三位演奏者很有激情,澎湃却不失严谨,豪放却充满洒脱。六面锣在演奏者极快的肢体动作中散发出灿烂的光芒。上一次听这首乐曲,没有发现空拍的美,只是陷入璀璨的锣声中。这一次我却深深地被巧妙的空拍所吸引。在极强的锣声中突然出现空拍,极强与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后面的宁静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极度期待的心理。
  还想提几点不足。第一,锣的演奏声音不是很清晰,有点杂。第二,刚开始的声音有些发闷,少了些劲爆强烈的质感,似乎演奏家在刚开始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第三,最后一个音三个演奏家没有对齐,使听众多少有些遗憾。
  在上一次国际音乐节中,我就很是遗憾没有欣赏到《炫》的姐妹篇《戏》,今天终于现场听到了这部“一件打击乐发出N种声音”的作品,一句话“真的非常精彩!”这部作品和《炫》一样,都是郭文景“极限写作”的典型体现。穷尽了铙钹——这个打击乐器的全部技巧,异常精彩。标题“戏”这个字既有“戏剧、戏曲”的含义,也有“嬉戏玩耍”的含义,但我觉的后者的意思更加明显。三个演奏家就像在做游戏,音乐中夹杂着打响指、吹口哨、喊叫声,十分有趣,听众席上有时还会听到观众的笑声。
  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家彭家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肢体动作很大,可以从中看到他丰富的情感。他的整个人似乎都已溶化在了音乐中。
  听完这场音乐会,我觉得有时音乐仅仅是用来感动的,并不是非要理解。只要感受音乐就足够了。听,山水在歌唱,唱的就是你心里勾勒的画。
其他文献
吴碧霞 金永哲 施万春受邀韩国举办郑律成国际音乐节  本报讯(记者 紫茵)12月12、13日,韩国将继续举办2006光州郑律成国际音乐节。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和男高音歌唱家金永哲,应邀前往与韩国著名的KBS交响乐团、光州市立合唱团合作演出;中国作曲家施万春、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金纪广也将同行,为促成郑律成歌剧《望夫云》在中韩两国复排上演而尽力。  光州郑律成国际音乐节原由韩国光州广域市南区厅政府
期刊
在西方古典音乐舞台上,以前并不被人看好的中国音乐作品,现正悄然地走向世界。2006年9月28日,由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中国年轻小提琴家演奏的一套DVD,共4盘,在美国芝加哥市由美国斯特拉迪瓦里协会隆重推出。大提琴家王健,小提琴家陈曦、侯以嘉作了现场演奏。  这一套DVD前两盘是中国现代小提琴作品演奏会的实况录像。作曲家包括杨宝智、李自立、唐康年和赵薇。演奏者包括李传韵、侯以嘉、陈曦。第3盘和第4盘
期刊
近日,迪米特里·切尼亚科夫(Dmitri Tcherniakov)导演的新版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上演,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争论双方掀起了一场“歌剧之战”:一方认为应该保持并还原这部作品的真实原貌;另一方则认为应该允许莫斯科大剧院根据自己的标准有所创新。  知名女高音歌唱家加琳娜·维什涅芙斯卡娅(Galina Vishnevskaya)在观看了这部歌剧后表示:“我以后
期刊
美女大提琴家携名琴亮相广州  院团风景    12月10日,广州交响乐团将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一场柴科夫斯基作品专场音乐会。著名指挥家、1992年贝萨松国际指挥大赛和1996年伦敦国际指挥比赛的冠军、Cesare Alfieri大奖得主汤玛逊·帕拉斯迪将执棒广州交响乐团。当晚音乐会的曲目包括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命运”及一部小型作品《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同时全才美女大提琴家尼娜·科托娃与乐团合
期刊
法国的Le Monde de la Musique杂志近日召集9家欧洲媒体评选欧洲的十佳管弦乐团,结果维也纳爱乐乐团名列榜首,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以1票之差屈居次席。  参与评选的10家媒体是:Le Monde de la Musique (法国), Gramophone magazine (英国), the Leipzig radio station MDR Figaro (德国), M
期刊
传媒扫描    美国两家广播电台为传播古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有一档非常著名的古典音乐节目——《今日演出》。该节目的主持人弗莱德·查德,明年一月将与这个节目一同“转移”合并到“美国大众传媒”广播电台。原因是,这个电台有另一个“拳头栏目”——《交响乐搜索》。这两个栏目一经进入明尼苏达州的广播系统后,发射台将在230个基础上,再增加15个。  《今日演出》拥有100万以上的听众,是目前美国最为深
期刊
韩国乐迷青睐欧美乐团票价趋高源于商业利益  纽约爱乐今年11月15-16日在韩国首尔演出的两场音乐会票价高达25万韩元(相当于260美元),然而所有门票却在演出前一个月就已售罄。当然,此等票价和今年由柏林爱乐创下的高达40万韩元一张票却在音乐会前两周就告售罄的盛况相比,已经不算什么了。是什么人在抢购这些高价音乐会门票呢?   在韩国究竟有多少古典音乐会的忠实“粉丝”呢?根据业界人士的估计,南韩有约
期刊
表演杂谈    赞刘秉义唱歌  管谨义  应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之邀,刘秉义独唱音乐会于10月30日晚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那天,音乐厅全场爆满,那一阵阵动人的歌声,引来雷鸣般的掌声,无论是《菩提树》异国风格的思乡之情、蒙旗民歌《牧歌》对大自然的深情赞颂,还是表达爱情的民歌《在银色月光下》,和表现强烈戏剧性情感的《杨白劳》都很到位而且深刻;尤其《嘉陵江上》《我和我的祖国》《浪淘沙·北戴河》《回延
期刊
陈其钢天津院谈音乐人生    11月22日,作曲家陈其钢来到天津音乐学院,参加该院团委、学生处主办的“大师讲坛”系列活动,作为主讲嘉宾讲述了他的音乐人生。姚盛昌院长亲自为陈其钢颁发聘书,聘请其为天津音乐学院“荣誉教授”。  陈其钢讲述了自己曾经的孤独与失落,彷徨与犹豫,让同学们了解到每一部音乐作品背后的酸甜苦辣,认识到一个成功的音乐大师曾面对的压力与挑战。陈其钢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评定自己对音
期刊
音乐时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听到这首歌,我们自然会想到电影《上甘岭》;“大海边,沙滩旁,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听到这首歌,我们就会想到电影《海霞》;“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听到这首歌,我们就会想到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中人民警察勇追敌特分子的英勇表现,还有《小花》《娘子军连歌》《地道战》《边疆的泉水清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