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开展了“小学生数学方法论重建”的教学研究,将学生本位与教师的必要指导作用有机融合,让老師真正把心思花在学生怎么学之上,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思维活动,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突破传统的思维瓶颈,让学生去发现“新大陆”。
方法论重建,在数学上理解为:教师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学生先独立钻研问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展开交流活动,通过相互启发,使问题得到解决,并从解题过程中得到方法论启示,再把方法应用到解决同类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一般的原理,从而建构起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一、读懂儿童这本书,这山还望那山高
儿童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童心是有待挖掘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需要我们反复体察,细细品位。不断地读,就会不断地发现孩子心里最富有想象的一面,也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感悟。
我校陈老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为了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她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操作和思考:
(师出示长方体,也让学生从积木堆里找出长方体积木)
师:我这里有一块积木,你能看到这块积木上面的面吗?怎样才能看到这个面?
(学生动手自主操作,想出不同的方法)
生1:我把这块积木放在地上就看见了。
生2:我把这块积木转一下就看见了。
生3:我站高一些就看见了上面的面。
师:如果这块积木不能转动,你们前面说的方法就不行了,这时该怎么办?(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动手操作探究)
师:如果我们能把长方体积木上的面请出来和我们面对面玩那该多好呀!快想想办法呀,怎样才能请下来呢?
生4:老师,你把长方体的下面与黑板贴在一起,沿边儿描出长方形。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出长方形)
生5:把长方体放在纸上面,用手将纸沿长方体的边折出痕迹。(师请该生面对全体学生操作示范,同学们纷纷点头称赞)
生6:把长方体放在纸下面,沿纸边儿描出长方形。
师:很有想法,你真会思考!
生7:我把长方体放在橡皮泥上重重按一下,就出现一个长方形了。(掌声自然地响起来)生8(补充)放在手臂上印一下也会留下长方形的痕迹,因为我以前的手被同学咬过会留下牙齿的印。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请出”积木上面的面时的那种无拘无束,天真无邪,让我们在笑过之后,有了更多的思考:怎样把师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完成知识的建构,让知识“活”起来?如何走进童心,给他们更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使他们能数学地思考, 让学生的情智能自由自在地放飞,从而领略到这山还望那山高。
二、还给学生探究权,另辟蹊径再创造
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学生先独立钻研问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使问题得到解决,并从解题过程中得到方法论启示,建构起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使得教学活动是向学生展现 “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探究中深入领会并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两次送培到不同乡村,教学《小数乘整数》的第一课时,我特意把例1“0.8×3”你是怎样计算的?改为:你能用哪些方法来验证得数2.4元是合理的?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主动参与方法重建,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交流时跃跃欲试,第一次教学学生创造出:“把0.8元看作1元,3个0.8元就比3元少6角,所以是2.4元。”这种方法看似与竖式计算关系不大,但给同伴介绍了估算小数乘法的案例,对后置小数乘小数的检验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次教学我给足时间让学生探究,一会儿各种答案纷纷出笼,除了谈到书本的三种方法外,有的学生还从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的角度得出2.4÷3=0.8,有的学生用画图表示结果,学生会用小数的意义来说明0.8×3=2.4,已经深入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生俨然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组织教学,学生创造性的翅膀才可以迎风招展。
三、当好学生引路人,水到渠成显微妙
数学学习要引发学生数学方法重建,就得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尽最大可能给学生创造主动、自由、开放、富有挑战与创造性的学习机会,是我们当下乃至未来数学课堂的大势所趋。方法重建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源头活水,课堂还给学生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系统,因此,适度的后退、放下、倾听、转型无疑是需要的,但必要的坚守,尤其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恰当教学化处理后的坚守,显然不可忽视。
老师与众不同的思维,造就了学生可贵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是“弓”,学生是“箭”。我们要将学生既化作“弓”,又化成“箭”,使学生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从而产生对课堂学习的向往与期待。适當放权,启发思考,恰当引领,当好学生学习的助手,让数学方法论的重建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福建】
方法论重建,在数学上理解为:教师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学生先独立钻研问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展开交流活动,通过相互启发,使问题得到解决,并从解题过程中得到方法论启示,再把方法应用到解决同类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一般的原理,从而建构起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一、读懂儿童这本书,这山还望那山高
儿童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童心是有待挖掘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需要我们反复体察,细细品位。不断地读,就会不断地发现孩子心里最富有想象的一面,也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感悟。
我校陈老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为了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她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操作和思考:
(师出示长方体,也让学生从积木堆里找出长方体积木)
师:我这里有一块积木,你能看到这块积木上面的面吗?怎样才能看到这个面?
(学生动手自主操作,想出不同的方法)
生1:我把这块积木放在地上就看见了。
生2:我把这块积木转一下就看见了。
生3:我站高一些就看见了上面的面。
师:如果这块积木不能转动,你们前面说的方法就不行了,这时该怎么办?(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动手操作探究)
师:如果我们能把长方体积木上的面请出来和我们面对面玩那该多好呀!快想想办法呀,怎样才能请下来呢?
生4:老师,你把长方体的下面与黑板贴在一起,沿边儿描出长方形。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出长方形)
生5:把长方体放在纸上面,用手将纸沿长方体的边折出痕迹。(师请该生面对全体学生操作示范,同学们纷纷点头称赞)
生6:把长方体放在纸下面,沿纸边儿描出长方形。
师:很有想法,你真会思考!
生7:我把长方体放在橡皮泥上重重按一下,就出现一个长方形了。(掌声自然地响起来)生8(补充)放在手臂上印一下也会留下长方形的痕迹,因为我以前的手被同学咬过会留下牙齿的印。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请出”积木上面的面时的那种无拘无束,天真无邪,让我们在笑过之后,有了更多的思考:怎样把师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完成知识的建构,让知识“活”起来?如何走进童心,给他们更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使他们能数学地思考, 让学生的情智能自由自在地放飞,从而领略到这山还望那山高。
二、还给学生探究权,另辟蹊径再创造
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学生先独立钻研问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使问题得到解决,并从解题过程中得到方法论启示,建构起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使得教学活动是向学生展现 “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探究中深入领会并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两次送培到不同乡村,教学《小数乘整数》的第一课时,我特意把例1“0.8×3”你是怎样计算的?改为:你能用哪些方法来验证得数2.4元是合理的?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主动参与方法重建,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交流时跃跃欲试,第一次教学学生创造出:“把0.8元看作1元,3个0.8元就比3元少6角,所以是2.4元。”这种方法看似与竖式计算关系不大,但给同伴介绍了估算小数乘法的案例,对后置小数乘小数的检验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次教学我给足时间让学生探究,一会儿各种答案纷纷出笼,除了谈到书本的三种方法外,有的学生还从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的角度得出2.4÷3=0.8,有的学生用画图表示结果,学生会用小数的意义来说明0.8×3=2.4,已经深入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生俨然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组织教学,学生创造性的翅膀才可以迎风招展。
三、当好学生引路人,水到渠成显微妙
数学学习要引发学生数学方法重建,就得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尽最大可能给学生创造主动、自由、开放、富有挑战与创造性的学习机会,是我们当下乃至未来数学课堂的大势所趋。方法重建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源头活水,课堂还给学生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系统,因此,适度的后退、放下、倾听、转型无疑是需要的,但必要的坚守,尤其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恰当教学化处理后的坚守,显然不可忽视。
老师与众不同的思维,造就了学生可贵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是“弓”,学生是“箭”。我们要将学生既化作“弓”,又化成“箭”,使学生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从而产生对课堂学习的向往与期待。适當放权,启发思考,恰当引领,当好学生学习的助手,让数学方法论的重建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