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各阶段的学科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此,教师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下面笔者以如何帮助学生学号高中数学为中心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 原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33
  一、高中数学难的主要原因
  1.学业负担加重。由初中进入高中,许多原来的“技能”科都变成了“主科”,学生学业负担加重,这对刚拼过中考正有所松懈的学生,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而且高中的课时较紧,课堂做练习的时间减少,在学业负担加重之余,对于数学这种抽象性、理论性、严谨性较高的学科,没有更多的时间深究钻研,增加练习,感到不会做的题目很多,普遍出现成绩下降。
  2.教材难度增加。初中教材难度降低,前些年教材调整,初中数学大部分难点被删除或调整到高中,如对数、解三角形、反证法等;而高中难度增加,一些题型从未见过,灵活性又高。而且课外配套教材比课本中的难度大,即使课内的例题、练习会解,课外配套材料的作业、习题仍然有许多不懂。初、高中的这种反差,使学生一时难于适应,感到难学。
  3.自主学习要求高。高中数学难度大,要求高,负有一定的选拔功能,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因此需要靠自己总结归纳、触类旁通;课堂教学密度大,加强自主预习和复习的要求也更高。不少学生在初中的数学成绩较高,但由于学习方法、习惯不能适应,不善于思考,成绩降低,从心理上受到挫折,产生畏难情绪,降低了对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一)做好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借助旧知识,引出新内容。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知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在校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先决条件。而不良学习行为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就数学而言,它是一门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学习时就更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高中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呢?
  1.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2.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课下预习、复习、多思的习惯。预习复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须天天布置预、复习作业,还要指点方法,经常检查完成的情况。还要培养学生课后看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有好的内容随时做些摘录,常整理知识,动手做学具等习惯。
  3.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时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每个学生必须准备“四本”:课堂笔记本、改错小结本、作业本、草稿本。其中前三种一律要求每页的左边留三分之一写旁批(易错点、方法小结、重要结论等),草稿本自己订制或用旧本子夹在课本及资料内备用。
  (三)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讲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一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并且能够了解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①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②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③自我体会。对本章内容,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思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不断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既要有侧重点,也要全面教学。这就离不开教学策略的优化,要知道策略是直接指导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由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着重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如下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历史作为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新的视角展开教学活动.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师新时期开展教学的新视角出发,探析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全
采用不同酶处理方法对所制备的抗性糊精进行酶解,并考察不同酶处理对抗性糊精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糊精样品经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转苷酶作用后抗性含量比原样
记得小时候,夏天很少感觉这么炎热难当的。那时,普通人家里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俭朴的农家也不允许孩子们随意耗电,常常连风扇都省了。但我和伙伴们每年的暑期都过得怡然自
指出了发动机故障码产生的过程,介绍了永久性故障码、间歇性故障码、误操作故障码、同时出现的多个故障码,分析了这四种故障码的特点及判别方法。最后,阐述了如何综合分析故
【摘 要】语文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桥梁,因而,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质量。本文以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为题展开论述,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对策,希望可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
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而且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理解这个问题。任何事物都是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发展的,在根本的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即在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