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大了,10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现在的上海又是什么样?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中国才有,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中国,没有人能小看!
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2003年底成立, 核心技术团队均由高通量实验技术领域的顶级科学家组成,有80余项国外相关专利发明,被哈佛商学院作为成功融资案例,吸引了白宫顾问Yergin博士、英国政府能源顾问Bulkin教授等国际权威相继加盟智团……什么样的公司,敢号称世界第一?亚申敢。
“说白了,我们做的技术就是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科研过程变成自动化流水线,缩短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时间。这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而我们的愿景,就是希望中国能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我们能成为推动这一趋势中的一份子。”亚申科技首席技术官王尤崎博士毫不掩饰他对中国的热爱。20年前,他为了技术出国,20年后,同样为了技术,他回国。
三年的融资历程
亚申科技的核心业务是研发高通量实验技术并运用于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的新材料开发,而新材料技术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也是“十五”计划重点扶持的战略高新技术。听起来应该是很热门的行业,当问及融资过程, 才知远非如此。
“我们融资很困难,花了3年时间。首先我们的高科技跟一般人理解的高科技不一样,不是一个生产、制造技术,而是一个研发的技术。用研发的技术来开公司,这种概念VC很难接受。因为一般融资就是你有技术、产品,先做市场调研,然后写商业计划书,进行调研评估,最后确定投资。无论中国的VC 还是国外的VC,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走。我们先是找国内的VC,找了两年,差不多有点规模的VC我们都见了,但是对方都很难接受这种商业模式,我们只好再回头在国外找。”
两年的时间,这群原本有着优裕生活、业有建树的留学生就这么四处奔波,一次次拒绝所带来的挫败感可想而知。
“那当时有没有对技术失去信心?”“没有,只是很失望。当时正好网络热潮,他们不关注材料业也很正常,即使后来在硅谷,我们也是跑遍了VC一条街。试想,没有公司,没有产品,只是一个想法,而且想法又很新,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模式,3年5年都未必能成功,如果没有过人的胆识和鉴别能力,真的很难接受,要不也不会被哈佛商学院作为融资案例了。结果到了硅谷,发现更难,因为这是一家中国的公司,国外对中国的认识一直都停留在廉价劳动力这一层,但是我们这个企业是建筑在高知识性上的,外国人会怀疑中国人能不能做科研?有没有科技创造力?所以……”说到这里,王尤崎耸了耸肩,显得有些黯然。长期的国外生活已经让他从思维方式到肢体语言都倾向美国化,但很明显,他的内心还是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
2003年,网络已非热点,VC该何去何从?世界都在看硅谷,但硅谷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就在这时,硅谷一家很小的投资公司语出惊人,敏锐地指出:能源,是未来的亮点。BBC还特地采访了这家公司,认为这代表了硅谷VC的新动态,VC行业新的出路。一个不经意的举措,给亚申带来新的转机,硅谷的VC们渐渐觉醒,ADVANT INTERNATIONAL、 软银、Technology Partner等著名投资机构纷纷进入亚申。“其实软银搭的是末班车,觉醒得比较慢。到了2004年,中国亮起来了,世界认识到能源跟中国是分不开的,所以投资我们的这些VC公司后来都很神气,因为他们领导了硅谷的新潮流。”
在废弃舞厅里办公
2003年底,团队成功融资达1亿,12月,亚申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总部在美国,主要负责法律和商务,真正的运作核心则在中国上海。创业初期,只有王尤崎和总裁、副总裁3个人先来上海,住在朋友借的一个废弃的舞厅里,吃在一楼、住在二楼,办公在三楼。习惯了稳定生活的他们再重新适应这种艰苦的条件,压力可想而知。
“创业企业钱要一分一分花,手里拿了1个亿并不代表可以乱花,这点我们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最难的是当时是年底,招人很难,而且渠道又完全不熟悉。还好半年内团队就慢慢开始扩展,权总(总裁)、大力(副总裁)、我就这样站起来了!”王尤崎说得轻描淡写,但其中辛酸自知。从亚申科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团队的核心成员几乎都是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业界知名的技术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大部分都是半薪过来的,在亚申的工资只有美国的一半。但是大家都有同样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要是做成了,会是非常辉煌的事情。”在安逸的生活和理想之间,这群中年人爆发出的激情往往比年轻人更持久。
2004年2月,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2 500余平方米的研发基地开工,5月竣工投入使用。“速度非常快,3个月前是空楼,3个月后就可以有实验室可以办公,这在国外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外国客户听了都很惊讶,我告诉他们,这就是China speed(中国速度)。讲大了,10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现在的上海又是什么样?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中国才有,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中国,没有人能小看!”王尤崎突然沉默了,低下头大口喝水,那份强烈的民族自尊情感却挡也挡不住地散发开来。
2005年,亚申科技成功研制出多套全面突破世界现有水平的高通量开发平台,第一个客户就是世界500强排名前列的能源巨头。“他们抛给我们的技术难题是他们10年都没啃动的,因为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我们在做高通量实验技术,就邀请我们去解决。之前其实也有不少客户来考察参观,但他们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我们团队所有人从来没碰过的问题,完全是开发一个新的技术,但是团队功底在,我们只花了一个月,就拿出了解决方案,3个半月就解决了技术难题。3个半月,最终交给客户的是非常成熟、完美的产品,这连我们自己事先都没有想到。”
当世界上首套“高通量自动化混合系统”(HTMX-52A)运抵欧洲、并在严格的测试条件下顺利通过验收后,之前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客户们纷纷主动要求与亚申合作。“但是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客户,我们的客户都在国外。市场方面跟国内也接触过,国内的企业因为目前在技术方面无法借鉴,就不敢轻易尝试,但是如果有所借鉴了,被国外确认了,有参考了,就又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了。我们做的是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国内企业看事情会有自己的立足点。在目前的中国,花大钱做科研就企业来说还不太可能,所以需要时间来培养市场。一直以来,印度是世界软件外包中心,并有意在20年内成为世界研发中心,可是他们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中国。我希望我们中国能赢。”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中国才有,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中国,没有人能小看!
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2003年底成立, 核心技术团队均由高通量实验技术领域的顶级科学家组成,有80余项国外相关专利发明,被哈佛商学院作为成功融资案例,吸引了白宫顾问Yergin博士、英国政府能源顾问Bulkin教授等国际权威相继加盟智团……什么样的公司,敢号称世界第一?亚申敢。
“说白了,我们做的技术就是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科研过程变成自动化流水线,缩短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时间。这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而我们的愿景,就是希望中国能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我们能成为推动这一趋势中的一份子。”亚申科技首席技术官王尤崎博士毫不掩饰他对中国的热爱。20年前,他为了技术出国,20年后,同样为了技术,他回国。
三年的融资历程
亚申科技的核心业务是研发高通量实验技术并运用于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的新材料开发,而新材料技术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也是“十五”计划重点扶持的战略高新技术。听起来应该是很热门的行业,当问及融资过程, 才知远非如此。
“我们融资很困难,花了3年时间。首先我们的高科技跟一般人理解的高科技不一样,不是一个生产、制造技术,而是一个研发的技术。用研发的技术来开公司,这种概念VC很难接受。因为一般融资就是你有技术、产品,先做市场调研,然后写商业计划书,进行调研评估,最后确定投资。无论中国的VC 还是国外的VC,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走。我们先是找国内的VC,找了两年,差不多有点规模的VC我们都见了,但是对方都很难接受这种商业模式,我们只好再回头在国外找。”
两年的时间,这群原本有着优裕生活、业有建树的留学生就这么四处奔波,一次次拒绝所带来的挫败感可想而知。
“那当时有没有对技术失去信心?”“没有,只是很失望。当时正好网络热潮,他们不关注材料业也很正常,即使后来在硅谷,我们也是跑遍了VC一条街。试想,没有公司,没有产品,只是一个想法,而且想法又很新,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模式,3年5年都未必能成功,如果没有过人的胆识和鉴别能力,真的很难接受,要不也不会被哈佛商学院作为融资案例了。结果到了硅谷,发现更难,因为这是一家中国的公司,国外对中国的认识一直都停留在廉价劳动力这一层,但是我们这个企业是建筑在高知识性上的,外国人会怀疑中国人能不能做科研?有没有科技创造力?所以……”说到这里,王尤崎耸了耸肩,显得有些黯然。长期的国外生活已经让他从思维方式到肢体语言都倾向美国化,但很明显,他的内心还是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
2003年,网络已非热点,VC该何去何从?世界都在看硅谷,但硅谷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就在这时,硅谷一家很小的投资公司语出惊人,敏锐地指出:能源,是未来的亮点。BBC还特地采访了这家公司,认为这代表了硅谷VC的新动态,VC行业新的出路。一个不经意的举措,给亚申带来新的转机,硅谷的VC们渐渐觉醒,ADVANT INTERNATIONAL、 软银、Technology Partner等著名投资机构纷纷进入亚申。“其实软银搭的是末班车,觉醒得比较慢。到了2004年,中国亮起来了,世界认识到能源跟中国是分不开的,所以投资我们的这些VC公司后来都很神气,因为他们领导了硅谷的新潮流。”
在废弃舞厅里办公
2003年底,团队成功融资达1亿,12月,亚申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总部在美国,主要负责法律和商务,真正的运作核心则在中国上海。创业初期,只有王尤崎和总裁、副总裁3个人先来上海,住在朋友借的一个废弃的舞厅里,吃在一楼、住在二楼,办公在三楼。习惯了稳定生活的他们再重新适应这种艰苦的条件,压力可想而知。
“创业企业钱要一分一分花,手里拿了1个亿并不代表可以乱花,这点我们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最难的是当时是年底,招人很难,而且渠道又完全不熟悉。还好半年内团队就慢慢开始扩展,权总(总裁)、大力(副总裁)、我就这样站起来了!”王尤崎说得轻描淡写,但其中辛酸自知。从亚申科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团队的核心成员几乎都是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业界知名的技术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大部分都是半薪过来的,在亚申的工资只有美国的一半。但是大家都有同样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要是做成了,会是非常辉煌的事情。”在安逸的生活和理想之间,这群中年人爆发出的激情往往比年轻人更持久。
2004年2月,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2 500余平方米的研发基地开工,5月竣工投入使用。“速度非常快,3个月前是空楼,3个月后就可以有实验室可以办公,这在国外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外国客户听了都很惊讶,我告诉他们,这就是China speed(中国速度)。讲大了,10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现在的上海又是什么样?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中国才有,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中国,没有人能小看!”王尤崎突然沉默了,低下头大口喝水,那份强烈的民族自尊情感却挡也挡不住地散发开来。
2005年,亚申科技成功研制出多套全面突破世界现有水平的高通量开发平台,第一个客户就是世界500强排名前列的能源巨头。“他们抛给我们的技术难题是他们10年都没啃动的,因为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我们在做高通量实验技术,就邀请我们去解决。之前其实也有不少客户来考察参观,但他们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我们团队所有人从来没碰过的问题,完全是开发一个新的技术,但是团队功底在,我们只花了一个月,就拿出了解决方案,3个半月就解决了技术难题。3个半月,最终交给客户的是非常成熟、完美的产品,这连我们自己事先都没有想到。”
当世界上首套“高通量自动化混合系统”(HTMX-52A)运抵欧洲、并在严格的测试条件下顺利通过验收后,之前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客户们纷纷主动要求与亚申合作。“但是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客户,我们的客户都在国外。市场方面跟国内也接触过,国内的企业因为目前在技术方面无法借鉴,就不敢轻易尝试,但是如果有所借鉴了,被国外确认了,有参考了,就又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了。我们做的是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国内企业看事情会有自己的立足点。在目前的中国,花大钱做科研就企业来说还不太可能,所以需要时间来培养市场。一直以来,印度是世界软件外包中心,并有意在20年内成为世界研发中心,可是他们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中国。我希望我们中国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