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50架手风琴,一个“手风琴博物馆之梦”,伊犁俄罗斯族琴师亚历山大的“爱琴故事”再次感动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
550架手风琴,一个“手风琴博物馆之梦”,伊犁俄罗斯族琴师亚历山大的“爱琴故事”再次感动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
“爱琴故事”感动深圳卫视
7月10日,原州经协办干部梁刚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从小与俄罗斯族人一起长大的他被称为“俄罗斯通”,因此,他所接到的电话常常与俄罗斯人有关,这次同样也不例外。电话来自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组导演邸思悦。邸思悦告诉梁刚,节目组想邀请这位只上过两年小学却创作了20多首手风琴乐曲;不用调音器,单凭耳朵听就能让坏掉的手风琴重新“说话”的神奇琴师参加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邀请,生性淡泊的亚历山大却一口回绝。因为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比手风琴更加重要,而前不久,他托一位哈萨克斯坦的朋友在那里收购了22架手风琴,朋友告诉他这几天就会来到伊犁。他可不愿因为参加这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节目错过与这些心爱的手风琴的第一次相会。
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梁刚却深知他的弱点:他最爱的是手风琴,那么能够说服他的理由也只有手风琴。“既然你这么喜欢手风琴,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去通过你的表演让人们发现它的魄力。况且节目组虽然邀请的是你个人,但你代表的却是伊犁,代表是伊犁的俄罗斯人。”梁刚说道。
7月13日,亚历山大带着他最喜爱的11架手风琴与梁刚一起登上飞往深圳的班机。
“你是从俄罗斯来的吗?”一同录制节目的嘉宾大多没有见到过纯正血统的俄罗斯人,因此,当高鼻深目的亚历山大出现时,他们不禁好奇地问道。“我是中国人!我出生在中国,我的父亲也出生在中国。”亚历山大的解释却并没有多少效果,无奈的他只好拿出自己的身份证。
节目的录制却十分顺利,因为对于亚历山大而言,无论面前的观众是多少,当悠扬的琴声响起时,这里就是他的世界。不过,让他意料不到的是,一曲悠扬的《喀秋莎》让听众听得如痴如醉,他带来的大小各异,各具特色的11架手风琴同样成为当地许多手风琴爱好者的“梦中情人”。
然而,未及他们给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报价,希望已经破灭。
“500多架手风琴,每一架都是亚历山大的爱人,谁也无法夺去。”对于这个结果,梁刚毫不意外。因此,到达深圳的第4天,亚历山大便执意要飞回伊犁时,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惦记着那22架手风琴。”
8月17日,记者与邸思悦导演取得联系。她告诉记者:最初邀请亚历山大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年代秀》节目需要作一期关于70年代手风琴收藏达人的栏目,她与著名手风琴大师张志强教授及多位手风琴名家联系后却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不过张志强向节目组提供了一条线索:曾与他一起同台演出世界名曲《多瑙河之波》的亚历山大。
“开始选择他只是因为他符合节目的要求,当我听了他和手风琴的‘爱琴故事’以及为实现自己的‘手风琴博物馆之梦’的执着,确实令人感动。”邸思悦告诉记者。
艰难的追逐
事实上,亚历山大惦记的不仅仅是那22架手风琴,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有几年来一直想要完成的“手风琴博物馆之梦”。
最近几年来,经常会有一些手风琴爱好者慕名而来,希望参观亚历山大收藏的手风琴,他却只能婉言谢绝。虽然他不惜将当地政府盖的一间小平房也是家中最好的一间屋子作为手风琴的收藏室,一家人继续住在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中,这间小屋也只能放下22年来,他收藏的500多架手风琴的一部分,而另外一些,只能堆放在别处。
看着前来参观的手风琴爱好者失望而去的身影,亚历山大同样有苦难言。微薄的修琴收入只能勉强维护一家人的生活。为收藏手风琴,不仅用完了所有的积蓄,至今欠朋友的钱还没有还清,仅靠自己的力量建一座手风琴博物馆谈何容易。
“我的手风琴博物馆真的没有可能实现吗?”看着密密麻麻堆放在一起的手风琴,他向梁刚诉说着心中的苦闷。尽管一直为亚历山大筹建手风琴博物馆而四处奔忙,梁刚却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建议亚历山大在现在的院落中建一座家庭手风琴博物馆。“根据目前的情况,这是唯一实现他梦想的方法。”梁刚告诉记者。
仿佛看到了一丝微弱的光亮,“差10万元,我就算不吃不喝,也要想办法把博物馆办起来。”亚历山大说道。为了这丝光亮,亚历山大开始了他艰难的追逐。
深锁的琴箱
手风琴是俄罗斯民歌的灵魂,却很少有人如亚历山大般对手风琴如此痴迷。
几十年前,每当夜晚来临,伊犁河畔的每个角落总会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手风琴声,手风琴手便成为最受欢迎为敬重的艺人。那时,亚历山大的父亲谢里盖也有一架手风琴。于是,每当聚会时,只要谢里盖和他的手风琴出现,人们如迎接英雄一般簇拥着他……年幼的亚历山大跟在后面,发现手风琴竟有如此的魔力。
但家中有10几个孩子,当父亲放下琴时,排在前面的还有3个哥哥,轮到他时,早已是深夜。“半夜了,不许拉。”过够琴瘾的哥哥们呵斥道。
很快,迫于生计,这架手风琴也被父亲卖了出去,年幼的亚历山大伤心地哭了很久。
当生活略有好转后,酷爱手风琴的父亲又买了一架旧手风琴回来,12岁的亚历山大却依然没有机会。每次父亲拉过琴后,总会谨慎地将琴锁起来,亚历山大只能恋恋不舍地轻轻抚摸一下深锁的琴箱。
大意的父亲却终于给了亚历山大一次机会。有一天,一位维吾尔族人拉来一车小麦,在水磨房工作的谢里盖走前,一时疏忽并没将琴箱的锁上好,亚历山大小心翼翼地取出了手风琴。这一次,他知道自己有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和手风琴为伴。
换来的琴声
尽管足够小心,几天后,低低的琴声还是被母亲发现。不过,母亲的第一反应却是:怎么谢里盖的琴声似乎比平时更加动听。顺着琴声寻去,她却惊讶地发现,正抱着琴的并不是丈夫,而是她平时最疼爱的小苏拉(亚历山大的小名)。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亲瞪大眼睛,吃惊地望着儿子:刚才是你拉的吗?再拉一首我听听! 有了母亲的关照,当谢里盖回到家中时,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样。这一天晚上,他又习惯地拉起了手风琴,妻子却意外地打断了他:停下,你听听别人是怎么拉的。
“小苏拉,出来给你爸爸拉一首。”母亲喊道。
在父亲威严的目光下,亚历山大怯怯地抱起了琴。如妻子所表现的一样,谢里盖张大着嘴,傻傻地看着面前的儿子。
而自此,有了自知之明的父亲开始将表演的舞台让给了亚历山大。家里来客人时,演奏手风琴的主角也换成为亚历山大。
然而好景不长,这架琴再次被卖掉补贴家用。原来捕鱼时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气愤于父亲卖掉手风琴的亚历山大为此一赌气半年没有回家。
或许是出于内疚,作为弥补,父亲带着他来到一个有手风琴的锡伯族朋友家,亚历山大再一次摸到了心爱的手风琴。
当攒到300元时,亚历山大请求那家人把多余的一架琴卖给他,对方却出价350元。“这是300元,我马上去拿剩下的钱。”亚历山大狂奔着来到他认识的一位长辈家。这位日后成为亚历山大岳父的慈祥老人借给他50元。亚历山大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架手风琴。
孤单的蚂蚁
极高的天赋加上勤学苦练,让亚历山大的演奏技巧达到出神如化的境地。同时,他还拥有高超的维修各种乐器的本领。与一般手风琴坏了就得送回原厂换零件不同,亚历山大都是用手工自制风箱、簧片等小零件。
2004年夏天,哈萨克斯坦著名手风琴演奏家阿力木江来伊犁演出。演出前,手风琴的簧片不小心损坏,在别人的推荐下,他半信半疑地将琴送到了亚历山大的乐器维修店。“修好了,您试试。”不到几分钟的功夫,亚历山大就将琴交到了阿力木江的手中。
“这么快!”阿力木江大吃一惊。更令他惊讶的是,试拉一曲后,手风琴的音色没有丝毫变化。“哈萨克斯坦也没有一个可以手工制作簧片的人。你拥有一对金子般的巧手!”阿力木江赞叹道。
从深圳回来不久,亚历山大开始筹建他的家庭手风琴博物馆。沙石、砖块、钢筋……院落成为他的工地。工程并不复杂,在地下室上面加盖一层,一家人从半地下室搬进这里后,原来的房屋和院落便可以空出来作为手风琴博物馆。可是原来只需要几天就能完成的工作在10几天后还没有完工。“原本请了一个大工,可一天的工钱要200多元,太贵了,我付不起。”为了省下工钱,亚历山大辞退了大工,一切由自己完成。
迟迟没有完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多少资金,乐器维修店的生意又并不稳定,他只有等到维修到几件乐器后,才有钱去买来一些建筑用的材料,工程不得不停停干干,断断续续地进行。“像蚂蚁搬家一样。”梁刚形容道。
面对这只孤单而坚强的蚂蚁,梁刚却爱莫能助:我们都是一只弱小的蚂蚁,唯一可以做到的,只有相互鼓励着继续向前……
“我的琴给多少钱也不卖。”一向和蔼的亚历山大此刻却如西伯利亚的冰雪,坚硬而冰冷。
550架手风琴,一个“手风琴博物馆之梦”,伊犁俄罗斯族琴师亚历山大的“爱琴故事”再次感动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
“爱琴故事”感动深圳卫视
7月10日,原州经协办干部梁刚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从小与俄罗斯族人一起长大的他被称为“俄罗斯通”,因此,他所接到的电话常常与俄罗斯人有关,这次同样也不例外。电话来自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组导演邸思悦。邸思悦告诉梁刚,节目组想邀请这位只上过两年小学却创作了20多首手风琴乐曲;不用调音器,单凭耳朵听就能让坏掉的手风琴重新“说话”的神奇琴师参加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邀请,生性淡泊的亚历山大却一口回绝。因为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比手风琴更加重要,而前不久,他托一位哈萨克斯坦的朋友在那里收购了22架手风琴,朋友告诉他这几天就会来到伊犁。他可不愿因为参加这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节目错过与这些心爱的手风琴的第一次相会。
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梁刚却深知他的弱点:他最爱的是手风琴,那么能够说服他的理由也只有手风琴。“既然你这么喜欢手风琴,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去通过你的表演让人们发现它的魄力。况且节目组虽然邀请的是你个人,但你代表的却是伊犁,代表是伊犁的俄罗斯人。”梁刚说道。
7月13日,亚历山大带着他最喜爱的11架手风琴与梁刚一起登上飞往深圳的班机。
“你是从俄罗斯来的吗?”一同录制节目的嘉宾大多没有见到过纯正血统的俄罗斯人,因此,当高鼻深目的亚历山大出现时,他们不禁好奇地问道。“我是中国人!我出生在中国,我的父亲也出生在中国。”亚历山大的解释却并没有多少效果,无奈的他只好拿出自己的身份证。
节目的录制却十分顺利,因为对于亚历山大而言,无论面前的观众是多少,当悠扬的琴声响起时,这里就是他的世界。不过,让他意料不到的是,一曲悠扬的《喀秋莎》让听众听得如痴如醉,他带来的大小各异,各具特色的11架手风琴同样成为当地许多手风琴爱好者的“梦中情人”。
然而,未及他们给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报价,希望已经破灭。
“500多架手风琴,每一架都是亚历山大的爱人,谁也无法夺去。”对于这个结果,梁刚毫不意外。因此,到达深圳的第4天,亚历山大便执意要飞回伊犁时,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惦记着那22架手风琴。”
8月17日,记者与邸思悦导演取得联系。她告诉记者:最初邀请亚历山大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年代秀》节目需要作一期关于70年代手风琴收藏达人的栏目,她与著名手风琴大师张志强教授及多位手风琴名家联系后却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不过张志强向节目组提供了一条线索:曾与他一起同台演出世界名曲《多瑙河之波》的亚历山大。
“开始选择他只是因为他符合节目的要求,当我听了他和手风琴的‘爱琴故事’以及为实现自己的‘手风琴博物馆之梦’的执着,确实令人感动。”邸思悦告诉记者。
艰难的追逐
事实上,亚历山大惦记的不仅仅是那22架手风琴,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有几年来一直想要完成的“手风琴博物馆之梦”。
最近几年来,经常会有一些手风琴爱好者慕名而来,希望参观亚历山大收藏的手风琴,他却只能婉言谢绝。虽然他不惜将当地政府盖的一间小平房也是家中最好的一间屋子作为手风琴的收藏室,一家人继续住在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中,这间小屋也只能放下22年来,他收藏的500多架手风琴的一部分,而另外一些,只能堆放在别处。
看着前来参观的手风琴爱好者失望而去的身影,亚历山大同样有苦难言。微薄的修琴收入只能勉强维护一家人的生活。为收藏手风琴,不仅用完了所有的积蓄,至今欠朋友的钱还没有还清,仅靠自己的力量建一座手风琴博物馆谈何容易。
“我的手风琴博物馆真的没有可能实现吗?”看着密密麻麻堆放在一起的手风琴,他向梁刚诉说着心中的苦闷。尽管一直为亚历山大筹建手风琴博物馆而四处奔忙,梁刚却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建议亚历山大在现在的院落中建一座家庭手风琴博物馆。“根据目前的情况,这是唯一实现他梦想的方法。”梁刚告诉记者。
仿佛看到了一丝微弱的光亮,“差10万元,我就算不吃不喝,也要想办法把博物馆办起来。”亚历山大说道。为了这丝光亮,亚历山大开始了他艰难的追逐。
深锁的琴箱
手风琴是俄罗斯民歌的灵魂,却很少有人如亚历山大般对手风琴如此痴迷。
几十年前,每当夜晚来临,伊犁河畔的每个角落总会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手风琴声,手风琴手便成为最受欢迎为敬重的艺人。那时,亚历山大的父亲谢里盖也有一架手风琴。于是,每当聚会时,只要谢里盖和他的手风琴出现,人们如迎接英雄一般簇拥着他……年幼的亚历山大跟在后面,发现手风琴竟有如此的魔力。
但家中有10几个孩子,当父亲放下琴时,排在前面的还有3个哥哥,轮到他时,早已是深夜。“半夜了,不许拉。”过够琴瘾的哥哥们呵斥道。
很快,迫于生计,这架手风琴也被父亲卖了出去,年幼的亚历山大伤心地哭了很久。
当生活略有好转后,酷爱手风琴的父亲又买了一架旧手风琴回来,12岁的亚历山大却依然没有机会。每次父亲拉过琴后,总会谨慎地将琴锁起来,亚历山大只能恋恋不舍地轻轻抚摸一下深锁的琴箱。
大意的父亲却终于给了亚历山大一次机会。有一天,一位维吾尔族人拉来一车小麦,在水磨房工作的谢里盖走前,一时疏忽并没将琴箱的锁上好,亚历山大小心翼翼地取出了手风琴。这一次,他知道自己有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和手风琴为伴。
换来的琴声
尽管足够小心,几天后,低低的琴声还是被母亲发现。不过,母亲的第一反应却是:怎么谢里盖的琴声似乎比平时更加动听。顺着琴声寻去,她却惊讶地发现,正抱着琴的并不是丈夫,而是她平时最疼爱的小苏拉(亚历山大的小名)。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亲瞪大眼睛,吃惊地望着儿子:刚才是你拉的吗?再拉一首我听听! 有了母亲的关照,当谢里盖回到家中时,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样。这一天晚上,他又习惯地拉起了手风琴,妻子却意外地打断了他:停下,你听听别人是怎么拉的。
“小苏拉,出来给你爸爸拉一首。”母亲喊道。
在父亲威严的目光下,亚历山大怯怯地抱起了琴。如妻子所表现的一样,谢里盖张大着嘴,傻傻地看着面前的儿子。
而自此,有了自知之明的父亲开始将表演的舞台让给了亚历山大。家里来客人时,演奏手风琴的主角也换成为亚历山大。
然而好景不长,这架琴再次被卖掉补贴家用。原来捕鱼时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气愤于父亲卖掉手风琴的亚历山大为此一赌气半年没有回家。
或许是出于内疚,作为弥补,父亲带着他来到一个有手风琴的锡伯族朋友家,亚历山大再一次摸到了心爱的手风琴。
当攒到300元时,亚历山大请求那家人把多余的一架琴卖给他,对方却出价350元。“这是300元,我马上去拿剩下的钱。”亚历山大狂奔着来到他认识的一位长辈家。这位日后成为亚历山大岳父的慈祥老人借给他50元。亚历山大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架手风琴。
孤单的蚂蚁
极高的天赋加上勤学苦练,让亚历山大的演奏技巧达到出神如化的境地。同时,他还拥有高超的维修各种乐器的本领。与一般手风琴坏了就得送回原厂换零件不同,亚历山大都是用手工自制风箱、簧片等小零件。
2004年夏天,哈萨克斯坦著名手风琴演奏家阿力木江来伊犁演出。演出前,手风琴的簧片不小心损坏,在别人的推荐下,他半信半疑地将琴送到了亚历山大的乐器维修店。“修好了,您试试。”不到几分钟的功夫,亚历山大就将琴交到了阿力木江的手中。
“这么快!”阿力木江大吃一惊。更令他惊讶的是,试拉一曲后,手风琴的音色没有丝毫变化。“哈萨克斯坦也没有一个可以手工制作簧片的人。你拥有一对金子般的巧手!”阿力木江赞叹道。
从深圳回来不久,亚历山大开始筹建他的家庭手风琴博物馆。沙石、砖块、钢筋……院落成为他的工地。工程并不复杂,在地下室上面加盖一层,一家人从半地下室搬进这里后,原来的房屋和院落便可以空出来作为手风琴博物馆。可是原来只需要几天就能完成的工作在10几天后还没有完工。“原本请了一个大工,可一天的工钱要200多元,太贵了,我付不起。”为了省下工钱,亚历山大辞退了大工,一切由自己完成。
迟迟没有完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多少资金,乐器维修店的生意又并不稳定,他只有等到维修到几件乐器后,才有钱去买来一些建筑用的材料,工程不得不停停干干,断断续续地进行。“像蚂蚁搬家一样。”梁刚形容道。
面对这只孤单而坚强的蚂蚁,梁刚却爱莫能助:我们都是一只弱小的蚂蚁,唯一可以做到的,只有相互鼓励着继续向前……
“我的琴给多少钱也不卖。”一向和蔼的亚历山大此刻却如西伯利亚的冰雪,坚硬而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