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影响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美学自从进入中国受到学界的关注以来就一直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发展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及中国美学发展的特殊情况相适应,最终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今,中国的美学呈现着多样化的发展姿态,美学学科的发展已经突破单一性的缺陷,西方其他美学流派也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美学仍作为一支重要的美学体系存在并继续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国美学 美学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思想内涵及来源
  马克思主义美学诞生于19世纪中期,其奠基之作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从它诞生后,它就以巨大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在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同步发展。
  美学从其诞生起就是作为哲学的一门附属学科而存在,虽然许多美学家竭力反对美学学科的这种属性,但不得不承认美学的发展从来没有离开过哲学,美学的发展从来就是以哲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同样也离不开哲学,其美学思想发展的哲学基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正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哲学观点既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也反对一切旧的唯物主义;既坚持物质统一性的唯物主义原理,也坚持人类和社会的实践根源;认为人类和社会都是人类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通过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才得以自我生成和发展变化着,从而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本身及其社会生活的生成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给马克思主义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學武器,既批判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唯心主义美学,又批判了旧的直观、机械的唯物主义美学,从而给美学之迷的解答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给世界美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应该注意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不是主观臆断的结果,而是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在现实以及对前人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系。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奠基人,他们在构建其革命学说中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创立又是他们批判地继承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的结果。任何理论的创立都离不开前人留下的成果,都离不开对前人的留下成果的批判和借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自己创造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创立也是如此,它是对西方从古希腊以来的美学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美学成果可谓辉煌异常,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学说的重要理论来源。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主要是在对康德以来特别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的哲学美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中完成的。
  康德可以说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所具有的知识情感和意志的能力是人的完整心理结构,认识只是知识的事,意志是行,是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而在这二者之间有一个连接的桥梁即情感,这是属于审美的范围。审美是一种完全非功利,与欲望无关的活动,它既与知识概念无关,也与生活中道德要求的伦理愉快无关。审美只关乎对象的形式与主体的主观情感,这种美学观是与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相适应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美学思想时很明显吸收了康德美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并给予改造,即充分的肯定客体内容制约作用的同时,明确的提出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客体的形式对内容的作用。
  康德之后黑格尔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美学之所以是比较完备,那是因为他把美学的各要素都考虑到并把它们理论化、体系化,他的美学既是历史的也是辩正的。但我们必须记住,黑格尔的这种历史与辩正的美学思想是有根本上的缺陷的,因为他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以“理念”为基点从而产生出包括美和艺术在内的宇宙的所有东西,即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显现,而艺术和美则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曾经是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美学进行了批判,并吸取了其中合理的内核,特别是其中的历史主义和辩正法,在改造之后成为了马克思美学的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费尔巴哈同样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把黑格尔颠倒了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再颠倒过来,使他的哲学成为了站在现实的土地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相反,费尔巴哈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并以自然界为基础来说明人的本质,他的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他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费尔巴哈的美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美学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黑格尔派转向费尔巴哈就是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他们的美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启发。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观点进行了改造与吸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美学避免了以往美学的极端性和片面性。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20世纪20、30年代经日本和苏联传入中国的,这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时代的变革时期,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在政治上,中国已经到了非要革命不可的地步,有识之士纷纷引进西方的先进思想以图清洗封建的思想意识和推翻旧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接受外界思想的机会是前所未有的强烈,马克思主义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入中国并起到了解放国人思想的作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之所以在这时传入中国是因为它适应时代的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理论思想协助,美学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部分在发展。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早期阶段就受到拉普派和斯大林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这种理论模式强调美学问题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斗争,突出文化的断裂或者说批判性。   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中国美学发生着深远影响的同时,逐渐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最终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欧洲马克思主义美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工人阶级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相脱离的情况不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一开始就始终与社会革命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密切联系在一起,革命实践调整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理论上的不足。正是现实的需要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迅速找到了自己的理论问题并且开始了自己的理论阐释,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明确意识到文化领导权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撰写一系列著作,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创办鲁迅艺术学院、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展文艺队伍的整风运动、组织群众性文艺活动等。出于政治的需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如鲁艺的创办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新时代的艺术和文学人才到延安工作,创作出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优秀的文艺作品,极大地鼓舞了革命气势及革命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一开始就作为很强的政治需要与社会功利融入中国文化,并顺利实现了中国化的转换。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李泽厚曾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概括为“救亡与启蒙双重变奏”,这种观点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放到具体的现实语境中去,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确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的一部分,他的审美合理性是与政治的合理性相联系的,如鲁迅就曾经说过:“为革命起见,要‘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来的东西,才是革命文学。”③后来到了40年代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这一观点理论化和体系化。文学艺术的政治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学艺术的要求。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经过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主要是服务于革命,到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已经不需要把政治性作为其重要依据,从而得到了新的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过程并没有脱离其根本的基础,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适应。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是由中国的现实关系所决定的。由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殊性,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社会革命的复杂关系,特别是由于中国文化问题的关系,其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现象。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今天现实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同样中国美学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的美学也是过去时代的变异与发展。我们是无法割断历史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与过去的历史文化的联系。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转换它,而不是抛弃它,应该使它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必须是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为土壤,从而实现本土化的转换。离开中国的具体国情来谈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是不现实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这两者是辨证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美学思想,与中国的美学思想相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中国化。中国的传统美学以古代诗论,词论,小说论,戏曲论等为基础,其中有许多观念,范畴都具有很深刻的普遍规律意义,它们在经过重新审视和筛选以后完全可以融入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体系中去。这样做既可以使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中国特色,又可以丰富其内涵和活力。
  总之,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教条式的照搬,而是有选择的吸取,是把马克思主义美学放到中国的具体的现实中去看它是否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才有生命力,才能谈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一声炮响,中国的国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面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与世界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往来密切,而且也大胆地接受西方的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入侵,极大地冲击着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国文化遭受着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学术界也热情地吸收国外的学术思想,国外的各种著名的作家学者的专著和论文等成果纷纷得到翻译。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高度,这时也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外国特别是西方的美学流派及其理论纷纷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美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趋势,中国美学开始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西方美学的发展根源于古希腊文化,这种美学处处体现着西方人的生存状态及审美方式,它完全不同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形而上学的逻格斯主义为中心,强调绝对的二元对立及浓厚的唯心主义,注重主体性是西方美学的主要特征。由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过分地强调现实性、政治性,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过于教条化,这种缺陷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不断受到人们的诟病。思想的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任何一种思想如果永远在社会的各方面都占统治地位,那是时代落后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必须接受美学发展多样化的现实,或者说应该把这种现实当成自身进步的动力,而不是排斥其它思想。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不论从积极面还是从消极面来说,都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如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以政治为其发展的靠山而排斥其它美学的发展,这必然会引起其它美学流派和思想的强烈反抗,迫使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做出相应的斗争,从而使其它美学思想更加注重加强自身的理论宣传和建设。另一方面,如果马克思主义美学欢迎其它美学流派和思想的发展,也能从它们身上吸取有利的因素而不断地提高自身。因此,不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来看,马克思主义美学都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20世纪西方美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种发展大致是沿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取得。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中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哲学问题。当代西方人本主义的起点之一是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如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就是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表现主义也是人本主义的另一起点,把非理性提升到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地位之上,作为解释文学艺术本质的决定性因素。科学主义则是指,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这种理论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当代西方科学主义美学较早出现的是俄国形式主义极其后继者布拉格学派,这一学派受到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影响,主张以科学方法研究艺术特别是文学的内在问题,其目的是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为学的本质即“文学性”,也就是文学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这种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美学思潮迅速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的学界所接受,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使中国美学进入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民族与世界相借鉴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传统主流,受到了来自与本身理论相左的西方美学的严峻挑战。但是,挑战并不意味着对抗,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的形势下也在不断地变革,在批判西方美学思想的消极因素的同时也努力地吸取它们的积极因素。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以高度的文化宽容心态来对待传入中国的各种西方美学思想。这种态度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成为其它美学思想的一把双刃剑,既是它们的批判者也是它们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
  [3]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8.
其他文献
融资是企业财务管理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影响企业融资行为及企业价值,它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企业不断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实现价
自从上世纪末网络招聘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开始出现以来,我国的网络招聘行业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在这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网络招聘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从
本文主要的工作是在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战略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模型,并运用资料研读、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研等方式,对G电力工程公司(以下简称G公
期刊
期刊
期刊
地质封存的地点亦可适用于煤层,虽然煤层属于渗透率低、孔隙率小的岩层,但由于煤层的特殊地质条件,包括双重孔隙结构(孔隙与裂隙)比表面积大、气体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孔隙
期刊
料场平面上处于一北东走向的山脉东南坡,山体较雄厚,山顶高程210m左右,坡脚因公路开挖,局部形成陡崖,弱风化岩体局部裸露.料场分布高程120—190m,现为集体林地.文章在此背景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规避“城市病”,解决城建资金缺口,提高城市综合运行效益等课题,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不可逾越的重大障碍和考验。当前,许多城市面临着财政资金紧张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