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是跨越教研与研究鸿沟的工具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sk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教学实践中的所看、所想、所做转化成教研论文,从而跨越教研与研究的鸿沟;论文的闪光点来自研究和积累,要以研究的心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完成一篇有品质的优秀论文;写作能够促进自身的成长、迈向研究型教研人员。
  关键词:教研室与教研工作;教研与科研;高品质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6-0027-02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省出版总社主办,《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中小学教材教学》编辑部承办的“全省教学科研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于2015年11月25-26日在石家庄市汇文宾馆举行,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一百多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班。
  一、重新认识教研室和教研工作
  人教社科研部高级主管牛瑞雪的报告给学员们分享了《沉默的权威》(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学者丛立新)这本书,和学员们一起重新审视教研工作和教研室工作。
  教研室是中国基础教育特有的组织,是教研制度赖以运行的基础,通过各种制度化的教育活动,对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负责。教研工作主要是提出具体的主张和可操作的模式,并且凭借教研活动使之广泛迁移,从而收到普遍的效果,进而实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研室现有的工作方式还包括教育科研,以科研带动教研。
  为什么丛教授称教研室为“沉默的权威”?“权威”意味着专业实力的认同,更意味着责任的重大,“沉默”则是教研室专业发声很少的现实。撰写教研论文则能满足“沉默的权威”跨越教研与研究鸿沟的心愿,以书面的形式让他人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有哪些思考,教研论文就是“沉默的权威”跨越教研与研究鸿沟的工具。
  二、论文是什么
  人教社英语教材主编、编辑室主任吴欣博士在报告中给学员出了一个填空题,“论文好像是。”学员们给出诸多答案:果实、购物单、茶、职称、思想、任务、成果、观点等等。其实,论文好像是男人的战利品——烈酒,记录了那些值得回味的工作,散发着值得回味的芬芳;论文好像是点燃思维的火苗;论文好像是情人节最热门的甜品——巧克力,苦中带甜;论文好像是一杯茶,需细细品味,才能品出茶香四溢,才能领略作者的思想真谛;论文好像是通行证,因为职称评聘晋级需要它,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论文,会有不同的答案。
  论文是说理文章,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讨论”和“研究”是论文的本质属性,论文分为科研论文和学术论文。
  撰写论文是书面表达,是人们思维表达的高级形式,可以促进深度思考,可以助力职业发展;写作是分享和积累,在空间上让他人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有哪些思考,为他人的研究搭建基石;在时间上让后来者了解我们曾经有哪些思考,哪些作为,为他们的研究提供基础。
  三、教研人员写什么样的论文
  教研人员撰写论文要从写教育叙事开始,教育叙事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广泛流行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叙”是叙述,“事”就是故事,简单来说,叙事就是叙述故事,教育叙事就是叙述教育故事。它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说直白一点,教育叙事就是把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并加上理性的反思。
  教育叙事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教育叙事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撰写论文,草根的选择——教育叙事;精英的选择——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申报、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成果公开报告会)。
  四、怎样写出高品质的论文
  写作是艰苦的事情,是值得敬畏的,正所谓天道酬勤;而成果又是让人兴奋、快乐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更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有没有床头随时备有纸和笔,随身携带记录本的习惯?有没有半夜突然翻身起床,奋笔疾书的经历?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琢磨,琢磨之后才会产生想法、观点。有了想法和观点,接下来就是提出教学或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有何意义(理论、实践);相关研究是怎样的;有没有推广价值。总之,想法和观点,经过琢磨和研究,就会产生灵感,这些灵感就是论文的闪光点。如何解决问题,就是撰写论文的过程。写作过程包括资料的收集、研究设计、研究分析、论文写作、推敲加工、打磨等。
  高品质,意味着有思想、有研究、有闪光点。要写出优秀的论文,首先要以研究的视角,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要有研究的敏感,抓住选题;要有研究的心态,长期积累。
  五、优秀论文的基本品质与特点
  (一)有创新,选题好
  “方向意识”最重要,“学术创新程度”是论文的首要评价指标,权重地位不言而喻。
  (二)文献丰富,使用恰当
  论文要尊重前人的研究并发展文献,因此,文献收集要尽可能全面且有代表性;要结合研究视角,深刻分析文献,寻找内在逻辑联系,恰当使用文献;忌为文献而文献的凑数、来源不正。
  (三)题目精炼,研究方法科学,论证合理可靠
  论文题目要有问题意识,精炼简洁、清晰、生动,忌核心概念过多;优秀论文的研究方法应是科学、适当的,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研究过程是完整的,使用的论据资料全面、来源真实可靠、引证规范。
  论据的选择,可以是权威人士(中外教育家、思想家)、权威的文件(课标、纲要)、公开发表物、常识、实验数据等。
  (四)论文呈现规范完整
  学术性论文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
  论文要紧扣核心主题,内容呈现有层次感、逻辑性强。文章要有扎实的、全面的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规范、非口语化,引文规范;前言、结尾前后呼应,起到点睛作用,格式符合杂志要求和读者需求。文章的结尾,要总结成果、直言不足,要做一个自信的、头脑清醒的、谦逊的作者。
  论文是跨越教研与研究鸿沟的工具;好的论文一定是能够触动作者自己心灵的东西,是长时间思考,集中撰写的;要反复推敲、打磨,琢璞成玉。研究是一种态度,让平庸的思想变得深刻;研究是一种品质,让平凡的工作迈向卓越;研究还可以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 纪敏]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化学”概念定义采用了新表述。这既基于课程目标、理念、视野、价值追求的新认知和化学科学的新发展,又基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这种新表述对于“化学”概念内涵的揭示更精准、更明确、更简洁,对化学课程目标的实现更有助力。  关键词: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研读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从2014年开始,韩寒从写小说转型到影视导演,第一部电影是暑假档上映的《后会无期》,此后五年里,《乘风破浪》与《飞驰人生》也分別上映,这三部电影不仅都融合了韩寒作为作家、赛车手与导演的多重身份,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他所理解的关于“成长”的故事。   在《后会无期》中,韩寒所讨论的成长表现为青春的“在路上”。从中国最东边的东极岛作为出发点,故事的主人公江河、浩瀚与胡生一路向西而行。旅途中,闯荡
摘 要:博物馆文化主要包括为广大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服务,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充分挖掘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内在意义和价值,从而和校园教育联姻,对丰富和拓展教育渠道、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文化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校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18-02  
已是深春,我们尚未学会歌唱  却在春天恸哭我们的父亲  一位步入鄉村晚年的父亲  一位枯藤老树昏鸦的父亲  一位头颅流血,心底流血的父亲  一位茅屋为春风所破的父亲  他的屈辱,与赴死之心  再一次纠正我,在人间走夜路的姿势
芭蕉的阴影  绿是一种什么朝代?  不施粉黛的清凉  仰面叩问更高的同类和苍穹  阴影是从它体内滑落的薄纱  我肉身沉重,无法捡起来为它披上  许多人经过了,白昼仅仅是玩笑  我过于蠢笨,不能辨认它狡黠的真实  那么炎热究竟来自何地始于何时?  我爱过的事物都在吉光片羽中坍塌  它们边缘虚白  还要无数次破碎才汇聚成塔  模仿不能抵达的低处  在我头顶绵软、荡漾、结网、勒紧  我就要飘起来,我快要
又是一年秋季,然而却发现挤不进满地秋叶的拍摄胜地,想把叶子带回家拍却又想不出好的创意?摆脱普通叶子带来的单调视角,从叶脉探寻更炫目的状态,利用简单家中两大神器,教你足不出户拍摄炫彩的叶脉。  锡箔纸 厨房中的炫光神器  如果仅仅是拍叶脉,会显得单薄不够有创意,为了使画面更加充实、更有梦幻的效果,我们在背景上做一些简单的创新吧!  锡箔纸打造炫光背景  你一定不知道锡箔纸除了烘焙美食,还可以做拍摄背
爬楼这样的拍摄行为已经不是太过新鲜的拍摄方式了,但是当你“会当凌绝顶”的时候,不妨先不要看向远方,利用建筑的玻璃向下俯拍绚烂夜都市。  名师有话说  Q:爬楼夜景会不会太平庸?  A:新建筑的兴起,与每个城市中央商务区的落成都会造就新世纪的城市景观,配合不同建筑的夜景照明,一座与白天完全不同的夜晚世界就会呈现在城市人的眼前。爬楼远眺只是一种观景拍摄的方式,很多时候它都太过局限于向远处眺望了,而这次
摘 要: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艺”思维,其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技术与艺术的整合能力。目前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多以操作演练为主,即侧重于相关技术的使用,在艺术培养方面关注度不够。以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七年级“定格动画”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创艺”思维的培养,并对 “创艺”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总结,以此为培养“创艺”思維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关键词:2006年中考;实验区;化学试卷;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18-03    2006年河北省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本依据,体现了“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尤其突出了对学生双基知识的考查,试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符合中考《考试说明》的要
利用烟雾拍摄不算是一件很新鲜的事,能够拍摄出状态很好的烟雾效果,之前我们也曾经介绍过,这里给大家一个新的升级版烟雾拍摄方法,让你的烟雾效果更加不同。  为烟雾上色创造奇异效果  摄影师Graeme Black这个创作系列,他利用了烟的随机性,发挥想像力,制作出一幅幅独特的有趣影像,例如将看似毫无规律可言的烟雾变成一只小鱼等等,就像一种特别的绘画。由于在拍摄前根本不知道烟雾最后会变成怎样,所以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