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3的乘法口诀是我们班刚刚教学过的内容,课前我是这样预设的: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先出示例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个2是2,2个2是4,编出关于2的乘法口诀,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编关于3的乘法口诀,由扶到放。
可是,当一节课上完,学生将我的计划全部推翻。现将这节课的部分情节实录如下:
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学生刚刚坐下,就有几个学生按捺不住: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机灵的孩子知道今天要学习乘法口诀。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们就忍不住开始炫耀了。是视而不见?还是……正当我犹豫,又有好几个学生跟了上来“二二得四,二三得六……”我不能再熟视无睹了,但又不能呵斥他们,怎么办?学生不是好表现吗?我就出几道题目考考他们,于是我放弃课前的设计,随即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道算式:
2+2= 5+5+5=
3+3+3+3+3= 9+9+9+9+9+9+9=
8+8+8+8+8+8+8+8= 7+7+7+7+7+7+7+7+7=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次比赛好不好?看这儿有六道算式,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准备,开始。
师生开始比赛,当我轻轻松松做完这些题目,开始在教室里巡视时,学生还在埋头苦干。终于做完了,几个孩子夸张地松了一口气:“哎,这么多,真累。”
师:比赛结果,谁是第一名?
生1:老师。
生:你是老师,当然算得快啦。(下面有人小声嘀咕,似乎输得很不服气。)
师:虽说我是老师,可咱二(4)班孩子的口算能力挺不错的,不比老师差啊,况且你们还是集体的力量呢。我之所以算得这么快,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诀,想知道吗?大多数学生热情高涨“想”。可偏偏有一个学生不屑一顾“我知道,是乘法口诀。”
又是一个“快嘴”的学生,把我刚刚理顺的思路又全打乱了。没办法,只好勉强应付。
师:对,是“乘法口诀”帮了我的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没等我说完,课前的一幕再次出现:“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而且队伍愈加庞大,再次打断了我的思路,简直无视我的存在。好吧,既然你们想表现,老师就给你们机会。
师:看来咱班知道乘法口诀知识的孩子还真不少,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生2: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九得九。(正确流利)
生3: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五,四四得六,五五得……
同学们的笑声把生3的声音掩盖了。
师:为什么笑?生:他背错了。师:你来背背看。生4、生5、生6接着背,孩子们个个想趁机露一手,可又一一败下阵来。
师:好像有点困难了是吧?
生:(雖然承认,但很不情愿)是的。
师:看了同学们的表现,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孩子确实已经知道很多乘法口诀了。真了不起,不过,还有一些不知道,是吧?今天,咱们就从简单的开始,好好地来研究乘法口诀怎么样?
生:好(这回终于心甘情愿了)……
几次三番的较劲,学生终于“认输”了,至此,我们才切入正题“2、3的乘法口诀”。
虽然切入正题一波三折,“浪费”了很多时间,但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异常投入专注。下课铃响起时,学生已比较正确地理解了2、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比较熟练背诵了。
下课后,坐在办公室里,刚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备课与授课之间的矛盾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一、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已知”
“关注学生的生活认识经验”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已知”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无法估量的,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把准脉搏,找准切入点呢?今天这节课,学生开始的表现传递给我们教者的信息是: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乘法口诀了。鉴于这种情况是“让学生装作不知道,一切从零开始?”还是“既然学生已经会了,我们就别教了?”从后面的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的“已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如果我们老师被部分学生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后果将是表面会的学生自主掩盖教师的指导作用,表面的繁华掩盖课堂的教学功能。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已知”的机会,并从中发现破绽,找准入口,正确面对,利用学生的“已知”,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二、怎样引导学生真心接受“未知”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们的学生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敢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但这又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引导学生真心接受“未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经验,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只有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解”之时,才是水到渠成之机。为此,我们不仿试用这两招:一招硬的,一招软的。硬招面对学生的“已知”设计重重障碍。直至学生“山穷水尽”自愿妥协,给学生激动的情绪泼上一些冷水。软招一盆冷水也不能一泼到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硬招过后,最好来个软硬兼施,一方面肯定学生的“已知”给予信心、给予表扬;另一方面,指出学生的“已知”,引导学正视自己的长短处,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热情的欲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这样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机械的,没有情感特点的输送和接受的场所,课堂中教师影响学生,学生也影响教师,双方在课堂中都会有困难,有追求,有失败的体验,当然也有成功的喜悦。
可是,当一节课上完,学生将我的计划全部推翻。现将这节课的部分情节实录如下:
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学生刚刚坐下,就有几个学生按捺不住: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机灵的孩子知道今天要学习乘法口诀。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们就忍不住开始炫耀了。是视而不见?还是……正当我犹豫,又有好几个学生跟了上来“二二得四,二三得六……”我不能再熟视无睹了,但又不能呵斥他们,怎么办?学生不是好表现吗?我就出几道题目考考他们,于是我放弃课前的设计,随即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道算式:
2+2= 5+5+5=
3+3+3+3+3= 9+9+9+9+9+9+9=
8+8+8+8+8+8+8+8= 7+7+7+7+7+7+7+7+7=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次比赛好不好?看这儿有六道算式,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准备,开始。
师生开始比赛,当我轻轻松松做完这些题目,开始在教室里巡视时,学生还在埋头苦干。终于做完了,几个孩子夸张地松了一口气:“哎,这么多,真累。”
师:比赛结果,谁是第一名?
生1:老师。
生:你是老师,当然算得快啦。(下面有人小声嘀咕,似乎输得很不服气。)
师:虽说我是老师,可咱二(4)班孩子的口算能力挺不错的,不比老师差啊,况且你们还是集体的力量呢。我之所以算得这么快,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诀,想知道吗?大多数学生热情高涨“想”。可偏偏有一个学生不屑一顾“我知道,是乘法口诀。”
又是一个“快嘴”的学生,把我刚刚理顺的思路又全打乱了。没办法,只好勉强应付。
师:对,是“乘法口诀”帮了我的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没等我说完,课前的一幕再次出现:“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而且队伍愈加庞大,再次打断了我的思路,简直无视我的存在。好吧,既然你们想表现,老师就给你们机会。
师:看来咱班知道乘法口诀知识的孩子还真不少,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生2: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九得九。(正确流利)
生3: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五,四四得六,五五得……
同学们的笑声把生3的声音掩盖了。
师:为什么笑?生:他背错了。师:你来背背看。生4、生5、生6接着背,孩子们个个想趁机露一手,可又一一败下阵来。
师:好像有点困难了是吧?
生:(雖然承认,但很不情愿)是的。
师:看了同学们的表现,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孩子确实已经知道很多乘法口诀了。真了不起,不过,还有一些不知道,是吧?今天,咱们就从简单的开始,好好地来研究乘法口诀怎么样?
生:好(这回终于心甘情愿了)……
几次三番的较劲,学生终于“认输”了,至此,我们才切入正题“2、3的乘法口诀”。
虽然切入正题一波三折,“浪费”了很多时间,但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异常投入专注。下课铃响起时,学生已比较正确地理解了2、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比较熟练背诵了。
下课后,坐在办公室里,刚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备课与授课之间的矛盾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一、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已知”
“关注学生的生活认识经验”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已知”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无法估量的,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把准脉搏,找准切入点呢?今天这节课,学生开始的表现传递给我们教者的信息是: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乘法口诀了。鉴于这种情况是“让学生装作不知道,一切从零开始?”还是“既然学生已经会了,我们就别教了?”从后面的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的“已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如果我们老师被部分学生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后果将是表面会的学生自主掩盖教师的指导作用,表面的繁华掩盖课堂的教学功能。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已知”的机会,并从中发现破绽,找准入口,正确面对,利用学生的“已知”,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二、怎样引导学生真心接受“未知”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们的学生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敢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但这又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引导学生真心接受“未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经验,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只有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解”之时,才是水到渠成之机。为此,我们不仿试用这两招:一招硬的,一招软的。硬招面对学生的“已知”设计重重障碍。直至学生“山穷水尽”自愿妥协,给学生激动的情绪泼上一些冷水。软招一盆冷水也不能一泼到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硬招过后,最好来个软硬兼施,一方面肯定学生的“已知”给予信心、给予表扬;另一方面,指出学生的“已知”,引导学正视自己的长短处,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热情的欲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这样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机械的,没有情感特点的输送和接受的场所,课堂中教师影响学生,学生也影响教师,双方在课堂中都会有困难,有追求,有失败的体验,当然也有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