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是指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学习好奇心。“体验式”教学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对教师而言,“体验式”教学意味着他们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把教学当做一个实践活动去经历和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状态,而且能达到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获得发展的目的;对学生而言,“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实现知识的主动吸收和消化。
所谓语文体验,就是以亲身经历来体会和感悟语文的奥妙,包括对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明白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对知识发展的体验,体悟知识发展的动因,学会探究语文问题的方法;对知识应用的体验,深切感受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体验语文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的强大魅力。
保证“体验式”教学的有效进行,必须使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因素实现最佳配置,其相应的实践措施如下。
一、教师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并能够从情境当中找出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情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谈出自己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协作者,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消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从情境中发现问题。例如,在讲解《金岳霖先生》一文时,老师可以模仿金岳霖先生,创设如下情境,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进班级学生上课,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然后导入问题,这样的细节,反映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
二、学生积极实践
恩格斯说:“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的舞台要比语文课堂空间广阔得多,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积累得多,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得多。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语文实践活动还能提高学生的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作为领导的经历和体验,可以获得被领导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体验和经历的相互补充,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使其能力都得到提高。班中有班长、组长、班委等干部,他们是班级的领导。但是当他们在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中,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被领导者,去执行某一项学习任务,完成某一环节的学习任务。组织领导是一种能力,同样被领导也是一种合作能力的体现。
任何“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都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学生的实践中提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为此,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场所,从而在硬件条件上为教学目的服务。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辩论会,让学生体验语文在语言运用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给学生准备好辩论会的场地及时间,给学生在语言的精确运用方面作些指导,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口才。我们还可以在学生中举行应用文写作大赛,让学生结合当前时政要闻,结合自己的理性分析,写出自己的看法。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组织学生自主讲堂
学生自主讲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这种讲堂作为一种教学情境的存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有利于把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并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再者,在讲堂中,主讲的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学生们通过对学习经验的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会得到大大的激发,并且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自主讲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课堂时间分割出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阐述或者讲解某个语文问题或者语文方法,让台上的学生暂时充当老师的角色;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课外的闲暇时间,由学生自主组织兴趣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的讲解任务,也就是让学生完全充当教师的角色。虽然当下高中生所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并不对师生进行体验式语文教学的实践造成影响。恰恰相反,高中语文较之高中以前的语文内容,困难度和枯燥性不小,相比高中语文传统式的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学生更青睐用新的学习形式,来达到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而学生自主讲堂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语文学习其实有两块阵地——课内和课外。这两块阵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与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1.读课外书与读报。组织读书、读报,可以采取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制作剪报和编写手抄报;也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大家一起读,再一起议;还可以采取集体活动的形式,开读书报告会,或把书报的内容排练成小节目演出。2.社会实践。校园里的集体活动,走出校园的郊游、劳动、参观、访问,孩子们平时的特殊经历,都是社会实践。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如文学社、记者团等,积极组织参加书法、作文、朗诵、演讲等各项比赛。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开展组织活动,只要坚持必定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更能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以培养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和实践创新的全面型人才为目标,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和设立的实施依据。“体验式”教学之于高中语文教学,重在结合其独特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进行自主语文学习的教学情境,将学习所得运用到课堂、课外实践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成效。
作者单位:江西龙南县龙南中学(341700)
所谓语文体验,就是以亲身经历来体会和感悟语文的奥妙,包括对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明白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对知识发展的体验,体悟知识发展的动因,学会探究语文问题的方法;对知识应用的体验,深切感受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体验语文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的强大魅力。
保证“体验式”教学的有效进行,必须使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因素实现最佳配置,其相应的实践措施如下。
一、教师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并能够从情境当中找出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情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谈出自己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协作者,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消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从情境中发现问题。例如,在讲解《金岳霖先生》一文时,老师可以模仿金岳霖先生,创设如下情境,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进班级学生上课,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然后导入问题,这样的细节,反映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
二、学生积极实践
恩格斯说:“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的舞台要比语文课堂空间广阔得多,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积累得多,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得多。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语文实践活动还能提高学生的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作为领导的经历和体验,可以获得被领导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体验和经历的相互补充,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使其能力都得到提高。班中有班长、组长、班委等干部,他们是班级的领导。但是当他们在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中,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被领导者,去执行某一项学习任务,完成某一环节的学习任务。组织领导是一种能力,同样被领导也是一种合作能力的体现。
任何“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都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学生的实践中提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为此,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场所,从而在硬件条件上为教学目的服务。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辩论会,让学生体验语文在语言运用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给学生准备好辩论会的场地及时间,给学生在语言的精确运用方面作些指导,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口才。我们还可以在学生中举行应用文写作大赛,让学生结合当前时政要闻,结合自己的理性分析,写出自己的看法。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组织学生自主讲堂
学生自主讲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这种讲堂作为一种教学情境的存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有利于把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并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再者,在讲堂中,主讲的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学生们通过对学习经验的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会得到大大的激发,并且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自主讲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课堂时间分割出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阐述或者讲解某个语文问题或者语文方法,让台上的学生暂时充当老师的角色;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课外的闲暇时间,由学生自主组织兴趣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的讲解任务,也就是让学生完全充当教师的角色。虽然当下高中生所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并不对师生进行体验式语文教学的实践造成影响。恰恰相反,高中语文较之高中以前的语文内容,困难度和枯燥性不小,相比高中语文传统式的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学生更青睐用新的学习形式,来达到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而学生自主讲堂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语文学习其实有两块阵地——课内和课外。这两块阵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与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1.读课外书与读报。组织读书、读报,可以采取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制作剪报和编写手抄报;也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大家一起读,再一起议;还可以采取集体活动的形式,开读书报告会,或把书报的内容排练成小节目演出。2.社会实践。校园里的集体活动,走出校园的郊游、劳动、参观、访问,孩子们平时的特殊经历,都是社会实践。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如文学社、记者团等,积极组织参加书法、作文、朗诵、演讲等各项比赛。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开展组织活动,只要坚持必定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更能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以培养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和实践创新的全面型人才为目标,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和设立的实施依据。“体验式”教学之于高中语文教学,重在结合其独特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进行自主语文学习的教学情境,将学习所得运用到课堂、课外实践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成效。
作者单位:江西龙南县龙南中学(3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