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论证式的高中生物复习课的实践探究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证式教学是把论证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的一种教育方式。为了充分发挥论证在生物学复习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论证学习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提供资料进行评价,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创新学习。在此教学模式展开期间,教师应通过组织学生对观点的论证,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物学论证式学习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将论证式教学思维模式和高中生物學复习教学课堂相结合,可将复习生物学知识与实验的实践性、开放性有机结合,实现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创新等能力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论证式教学;复习教学;高中生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实施启蒙与讨论式教学学习,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学生创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所提到的讨论式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知识的论证活动。当前,论证教学法是一种全球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与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论证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理解力,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形成学习团队进行论证比较。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包括生物学史,如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史,让不同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质疑,提出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论证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去探索,在学生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激发学生自身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一、论证式教学概述
  学生观点和论证的主要纽带就是论据选择。学生选择论据时,教师应该做些适当的指导并严格把关,确保论据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这将是在论证阶段维持自身观点和反驳其他观点的关键所在。将论证式教学方式和生物学教学课堂相结合,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研究人员在探索生物学知识的论证流程,认同生物学的概念是基于科学的事实证据经过论证而形成,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习和生物学实验的兴趣。
  高中生物学论证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支持研究性学习,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三个方面不仅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同时也是与高等教育中生物学学习相衔接。传统的教学法是通过“全班”教授知识和大量的课后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基本完成了教学工作,但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这种费时、劳累和低效的教学方法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违背学生认知规律。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论证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提高了科学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当我们使用论证式教学法进行生物学复习时,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种烘托课堂气氛的手段,要把论证活动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老师要适时宜地叫“停!”。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们对所提出的观点可能没有仔细深入思考。有些学生只是摆摆姿势,没有实际想法;有些学生可能只是有想法,但是很不成熟。学生们因没有足够时间思考和相互交流,收获是很小的。为了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复习效率,我们必须能够控制我们论证的过程,掌握论证的环节和时间,避免让论证过程脱节或与时间失调,耽误教学的进程与教学的任务。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心理上讲,他敢于表达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所以我们不能屈于教师主宰性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处,我们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对是错,我们不能武断地打断学生们的想法,我们需要学会倾听。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与复习重点是放在如何去论证,包括通过实验进行论证的能力上,而且很多问题都与实验设计有关。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思维偏差或错误,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完成并纠正。这样,我们不仅鼓励他们表达思想,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通过这个过程加深了自己的理解。这种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是深刻的。
  二、基于论证式的高中生物复习课的实践探究
  (一)完善课前准备,奠定论证教学基础
  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围绕复习的主题,进行观点的提炼,对论证主题进行分解或相关知识铺垫。例如在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一方面是将该观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即“DNA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物质”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为学生的论证观点提供思路指引;另一方面是对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病毒”和实验方法——“细菌培养”、“病毒培养”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知识铺垫。这样会为后续学生的论证过程和实验方案设计提供基础。
  再比如:教师可将“不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产生的影响”作为论证主题,此主题可让学生复习生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相关条件,并且通过收集资料、自主实验等环节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有关知识。在实验环节,该实验需要用到包括洋葱、菠菜等实验材料,以及多种浓度范围的蔗糖溶液(0.1g/mL、0.3g/mL、0.5g/mL、0.7g/mL)、0.3g/mL的KNO3溶液、1mol/L的醋酸溶液等。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应将实验室实验标准和注意事项重点讲解,避免因不规范造成实验结果失真的情况,保障实验准确率,为实验的数据和结果成为观点论证的有力论据奠定科学严谨的基础。
  (二)抛出论证主题,细化论证过程
  论证主题的界定应着眼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的观点要与提供生物学资料紧密联系起来,某些探索性和具有深度学习价值的观点应该设计成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的论题,要做到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复杂。如果很简单,很容易让学生对论证失去兴趣;如果论证过程太复杂,学生很难完成论证任务,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害怕并拒绝自己的课程。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题的论证,让学生们回顾科学家论证“DNA是遗传物质”观点的过程是非常简单的。说它简单,是因为在书中很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提出:为什么设计细菌或病毒感染实验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样问题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即在深层次上挖掘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范畴,使他们能够完成复习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实现观点得到论证和知识得到巩固的目标。   “论证式教学”的环节应该包括资料提供,引导和提出观点,组织和划分学习小组,寻找论据,与学习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论证,派不同小组的代表交流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质证,教师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和补充。在时间细化上,要注意学生自主论证的过程,45分钟我们可以安排20分钟左右的论证和交流时间,最后的总结是整节课的精髓,我们可以安排8分钟左右的总结,收集和检查论据和论证过程的不足。这样一个逻辑程序可以使整个教学更加坚实和有效。
  至于细化实验论证环节,例如“不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产生的影响”,教师可要求学生具体撰写实验思路、细化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记录方案。实验思路撰写应指导学生实验材料和工具选择,实验制剂配制方法等,实验步骤应注意自变量的控制,因变量的检测,以及步骤的先后顺序等,实验结果可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记录表格或绘图。
  (三)组织学生论证,完善知识建构
  分组讨论是一个组织学生论证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分组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要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组合起来分布在不同的组别。学生人数以4-6人为一组的比较合适。由不同性格品质和学习能力成员组成,如精神饱满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相互搭配,这样可以让精神饱满的学生引导性格内向的学生互相交流,好学生也可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补充和引导知识,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论证式教学,使论证式教学得以高效、顺利地进行。
  例如,学生持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能使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且只有在清水中才能质壁分离复原的论点。教师可在此时抛出如果蔗糖溶液换成KNO3溶液,结果一样吗?让学生提出假设,并指导学生运用0.3g/mL的KNO3溶液完成上述实验,按照实验标准流程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部分学生可观察到此溶液和蔗糖溶液会同样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但是此现象不易观察和记录,有的学生会说,此溶液不会使洋葱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还有的同学会说,此溶液在让洋葱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后,会自动出现复原现象。由于此实验学生间意见分歧较大,教师可将“0.3g/mL的KNO3溶液”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作为论证依据,引导学生借助此溶液实验证实自身观点,完善关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原理和相关知识体系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在学习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对生物学观点论证过程中也有成就感和产生对生物学的热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论证式教学方式和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要求教师针对性分析生物学知识特点、学生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改变生物学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运用生物学专业知识为学生设置具有探索性的论证主题,为论证式教学课堂提供强有力的基石。此外,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总结持有观点,收集科学论据,包括实验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论据进行思考,在确保论据严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观点。针对差异化交流结果勇于提出质疑、反驳,通过此过程可不断强化学生思维体系,修正自身观点,巩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养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今后生物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楊铭.在生物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J].生物学通报,2017,52(8):12-16.
  [2]陈欣.促进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的论证式教学[J].生物学教学,2016,41(12):25-26.
  [3]许桂芬.在论证式教学中如何引导质疑和辩驳——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8(7):178-179.
  [4]李福琴.变性一定导致酶永久失活吗[J].中学生物学,2018(2):114-115.
  [5]黄广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两个“意外”[J].生物学教学,2016(1):56-57.
  [6]张春丽.关注物理论证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2016年北京高考生物试题的创新考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4):114-115.
  [7]李莉、陈姻.国外高中物理教材中论证式教学案例的探析[J].生物教师,2016,37(12):78-79.
  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县级课题《基于论证式的高中生物复习课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XYZXKT193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高考对教师及学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中没有与时俱进,忽视了新高考要求,仍旧以知识的教授为主,没有让学生的数学思想、运用能力得到培养。只满足于“教给”,没有去“教会”,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优化,那么教师在新高考要求下应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呢?本文从基础知识、数学思维、解题技巧、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新高考的高中数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思想的提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更严格的标准。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的特点在于相关教学视频短小,重难点突出。所以,微课教学被提出,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面向所有学生,针对性强,能快速提升学生学习的中学信息技术能力。本文是对微课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特点、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微课在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微课;中学信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国内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互动教学模式更是引起广大师生的共同关注,以引领学生“会学”、“爱学”为教学目标,更能够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是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还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以互动教学模式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为浅析对象,同时列举一些恰当途径。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教师主导施教
期刊
摘 要:具备过硬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中学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基地,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学校需要优化图书馆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在现阶段,中学图书馆还存在馆藏资源落后、馆员素质欠缺、读书活动不足等问题。基于此,
期刊
[访谈嘉宾简介] 虞云耀,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顾问。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及党的建设研究,著有《虞云耀自选集》《党的建设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著作。  [访谈人简介] 张甲哲,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做
期刊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问题的系列论述,涵盖党史、国史、中国近现代史等多个层面,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历史学科的深刻把握,彰显了高度的历史意识和科学的历史观,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问题的系列讲话精神,对明确历史学的学科定位与特点、掌握正确的历史观与研究方法、拓宽历史研究视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对新媒体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强。畅言智慧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新媒体新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典型。本文首先给出了“畅言智慧课堂”的概念,其次进行了高中地理畅言智慧课堂的教学初探,再次对比分析了畅言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最后给出了几点关于智慧课堂初探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畅言智慧课堂;教学初探  一、引言  由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文件及重大战略都明确要求中小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项目式学习方法可以快速地使学生们增强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而且还能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化和趣味化。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本篇文章将会通过项目式学习,从合作小组、分层教学、物理实验、自主学习、学习兴趣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高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学
期刊
[内容提要]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对“竞争中性”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概念做一番辨析;判断这个概念究竟是否科学,应当看它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竞争关系的真相;用马克思的市场经济观分析,即使是简单商品流通的市场竞争者也不能说都是无差别、“中性”的,资本流通的市场竞争有多方面关系,都不存在所谓市场“竞争中性”;“竞争中性”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竞争中更是不存在的;“竞争中性”要求资本
期刊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历程,基于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主题的历史沿革,把握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逻辑演进与社会发展主题变迁的紧密联系,在逻辑解读的基础上展望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趋势,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研究表明,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侧重“阶级”问题,到改革开放后讨论“经济体制改革”和反思“苏东剧变”,再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