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铲除国家考试作弊“利益链”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四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组织考试作弊罪入刑后,每年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国家考试中仍然有人以身试法,如2016年12月,章某某等六人以无线电设备传输考试答案的方式,在某全国性招生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后章某某等六人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至四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此次“两高”对“情节严重”做出司法解释,把只要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四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一律归为“情节严重”,是为了进一步严厉打击在这四类国家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对照“两高”的《解释》,北京章某某等人组织作弊案,就须按“情节严重”追责,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非最低只领刑一年八个月。
  将考试作弊入刑并严厉打击,是依法惩治考试作弊行为、维护国家考试秩序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为从源头治理考试作弊,维护国家考试的权威和公信,还需要下大力气铲除考试作弊的利益链。
  其中一条利益链是培训机构利益链。切断这条利益链,需要在按照《刑法》追究组织作弊者刑责的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涉嫌组织作弊的教育培训机构从业者要列入黑名单,禁止再进入教育培训行业。
  近年来的组织作弊案,往往都有培训机构从业者的身影。如上述北京章某某等人组织作弊案,主要涉案者就从事教育培训工作,有一家自己的教育科技公司,平时常遇到学员询问“是否保过”,然后看到“商机”。
  有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在被曝出涉及作弊案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这作为招揽生源的卖点,宣传可以“搞定”“保过”。如果涉案人员只是被追究刑责,而不被禁止从业,他们受到的惩戒和影响就是很有限的,坐几年牢出来后,还可以在培训机构里继续做“贡献”。我国治理培训机构已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应当把培训机构涉嫌作弊的违规经营行为列入黑名单,禁止其重操旧业。
  如果考生有诚信意识,应该自动远离有作弊污点的培训机构,但现实中一些考生却偏偏追捧这样的机构,相信他们“有本事”,能搞到“内部信息”。一名平时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如果作弊成功获得高分,不出意外将被录取,加之我国大学的淘汰率不高,一名学生只要被大学录取,顺利获得文凭的概率很高,再在“学历社会”以学历评价人才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这就形成了考试作弊的另一条利益链——作弊成功=录取成功=获得学历。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大学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严要求学生,一些大学开始集体劝退不合格学生或清退超期研究生。但总体而言,因学业不合格而被退学、清退的学生比例还很低,不利于从源头切断“作弊成功=录取成功=获得学历”利益链。
  (摘自《北京青年报》)
  【素材解读】
   为从源头治理考试作弊,维护国家考试的权威和公信,需要下大力气铲除考试作弊的利益鏈。一方面要依法加大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依法强化培训机构治理,实行大学“严进严出”培养机制,从多方面切断国家考试作弊的利益链,减少作弊的“收益”,有力有效地遏制考试作弊,维护考试公平。
  【适用话题】
   诚信考试;公平与公正;杜绝作弊……
其他文献
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你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近日,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   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考勤,还可以发现和捕捉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激励和鞭策大学生回归自己的角色定位,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但提升课堂教学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黄庄,新东方、学而思、立思辰、高思、杰睿……各种校外培训机构让人眼花缭乱,一辆辆送孩子上课外班的私家车让交通也拥堵起来,一个个焦虑的家长让空气似乎也变得紧张,一个个背书包、戴眼镜的学生行色匆匆地出入于各个课外班……学生“减负”的话题广受关注,教育部称“减负”是一场“攻坚战”。   你对此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
期刊
在文字王国里有一个部首特别惹人讨厌。要问它是谁,它就是“疒”字旁。   有一天,“冬”“羊”“炎”“矢”“丙”“巴”等几个字娃娃正在做游戏,玩得非常愉快。这时候,它们看见“疒”字旁来了,就害怕得赶紧东躲西藏。“疒”字旁很不高兴地说:“我又不是魔鬼,干吗见到我就这么害怕?哼,我非找到你们不可!”   于是,它就蹑手蹑脚地找起来,在一扇大门后面,它先找到了“巴”字,和“巴”字站到一起。嗬!一个大“疤”
期刊
偶然间打开了在橱柜中不曾注意过的、落了一层灰的小盒子。盒子是木质的,浅浅的红漆已经有些脱落,可它依然在我不曾注意的每个时刻,忠心地守护着我的珍藏——关于垒球的美好记忆。  手 套   打开陈旧的宝盒,第一眼注意到的,便是这副有些破烂的手套。黑色的皮质外形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黯淡的、深深的套窝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它在我的脑海中,如同一片秋叶般掉落,掉落在美好的记忆池塘,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我不禁抚
期刊
给学生留家庭体育作业,已经不是稀奇事了,如今家长也有体育作业。跳绳200个、跑步15分钟、仰卧起坐50个、坐位体前屈5分钟,陪着孩子一起完成这些锻炼任务,并发视频到班级群里打卡,就是家住北京丰台区的李女士每天晚上的体育作业。   “虽说是鼓励家长一起运动打卡,也可以只监督,但班里有家长陪着孩子运动,视频发到群里,怕自己的孩子心里不舒服就也陪着一起运动。”李女士坦言,下了班回到家,除了做家务、检
期刊
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公布一起案例:大学刚毕业的小王在一座高级写字楼的物业前台工作,月实际收入3000多元,在某信用卡中介帮助下,她申请了好几家金融机构的信用卡,授信总额度高达80万元。透支百万余元后,她的资金链断裂,本人收入和家庭状况无法承担还款金额,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目前,监管层已经注意到信用卡业务产生的风险,多家银行近期对信用卡分期业务进行了调整。   北京銀保监局认为,在小王信用卡透支超百万的
期刊
我在家中收拾房间时,翻到了一本被灰尘掩盖的本子。出于好奇,我翻开看了看,却被惊得目瞪口呆。   那是小学生用的作文本,上面生涩的字迹暗示了其主人的稚气未脱。   那正是我曾经用过的本子,上面写着一篇作文,而让我目瞪口呆的是,作文的题目是“致五年后的自己”,下面还标了日期,刚好是今天。   五年前的我十岁,老师要我们每个人都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自己选。而五年后的今天,我无意中
期刊
每年假期,总有许多3D电影刷爆朋友圈,人们纷纷对其3D动画效果大加赞叹,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去电影院过“眼”瘾,感受身临其境的刺激。在大家沉浸于逼真的3D特效时,有的孩子却在观看电影期间感到“头晕、眼睛干涩、恶心”。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采用3D模式,这对儿童的眼睛会造成伤害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3D眼镜的原理。据介绍,3D眼镜是通过过滤一定波长或特定颜色的光线,将重合的画面分离,让左右眼分
期刊
据央视报道,9月10日,自然资源部网站挂出《赴南极长城站开展旅游活动申请指南(试行)》,开放赴南极长城站旅游申请。以前要在南极大陆上暂住和飞往南极点等旅游路线,总花费估计在70万元以上。随着自然资源部开放对长城站的旅游申请,此类路线价格可能会迎来降价。   不久的将来,到中国的南极科考站里看看、享受美食,不再是奢望。   设想很美好,担心一点不少。不少人发出疑问: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我们真的要去
期刊
作文中的“对话”很多时候会被看成是“生动有趣”的表现,但不恰当的“对话”却会大大减弱作文魅力。以习作《暑假的一天》为例:早上,我捧着篮球来到张小六家的楼下,对着他家的窗户喊:“嘿,小六,快点呀,快9点了。”张小六说:“急什么呀?”我又说:“当然急呀,再迟就抢不到篮球架了。”张小六在窗臺上很不耐烦地说:“我又没让你等我,你自己去好了呀。”文章在一些不重要的情节里运用了太多对话,给人一种啰嗦、不着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