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中旬,伊朗天空上的核阴云依然密布,内贾德与布什的角力依然胶着。而此时,一个被媒体冷落许久的名字,又一次被高调提起。
他就是伊朗前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在2005年大选中,他输给了年轻的内贾德。这一次再被关注,却缘于他的胜利——9月4日,拉夫桑贾尼当选专家会议主席。
专家会议有权选举、监督伊朗最高领袖,在领袖不称职或失去领袖的必要条件时废黜领袖,对伊朗国家重大事件有发言权。观察家指出,“它的实际影响力要大于伊朗总统和伊朗伊斯兰议会”。
新华社援引伊朗分析人士看法认为,立场相对中立温和、偏向改革派的拉夫桑贾尼,掌管有“伊朗政权制度重要支柱”之称的专家会议,是对强硬保守阵营的打击。
专家会议与最高领袖相互制约
“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要分析它对伊朗的影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专家会议是个什么机构,伊朗几大政治派别如何对它施加影响。”外交学院教授、中东问题专家宫少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各派力量的变化,决定着伊朗未来的政治走向。”
1979年4月,伊朗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年,78岁高龄的霍梅尼成为伊朗最高宗教领袖。
同年12月,伊朗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伊朗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领袖之后的最高领导人,负责协调三权。任期四年,可以蝉联一届。”这种政体使伊朗成为当今世界独特的政教合一国家。权力制衡、以法治国、平等共和……这些现代政治价值观与伊斯兰教什叶派教法结合在了一起。
3年后的12月10日,经霍梅尼批准,伊朗举行首次专家会议(也叫专家委员会)选举,第一届专家会议成立。
专家会议由权威宗教法学家组成,成员86人,根据伊朗各省市的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8年(去年选出的新一届专家会议成员任期10年)。
“他们大都是宗教界的名人,是在宗教学院受过教育的学者,品行端正,有智慧有见解,能把握国家方向。”谈起专家会议成员,在伊朗老城伊斯法罕一家酒店任职的卡奇米语气里充满了尊敬。在伊朗,上层宗教人士不仅拥有优越的政治地位,还有优厚的经济收入,宗教基金和传统宗教课税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根据1979伊朗宪法,专家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设立初衷就是为了保证在霍梅尼去世后,选举出新的最高宗教权威,继续领导国家,巩固伊斯兰革命的成果。”宫少朋介绍说。
但最高领袖对专家会议也有制约作用。专家会议所有候选人必须通过宗教考试,获保卫者委员会批准,才有竞选资格,而保卫者委员会成员由最高领袖任命。
“也就是说,最高领袖可以间接干预专家会议,把靠得住的人安排到保卫者委员会或者推荐给专家会议。”常驻伊朗的中国记者张先生对本刊说。
派别政治左右伊朗
生命最后几年中,霍梅尼疾病缠身。伊朗遭受战争重创、国内陷入残酷政治斗争的现实,更令老人心急如焚。他不得不抓紧时间,为将来的伊朗做好打算。
1989年4月,霍梅尼下令修改宪法:必要时,专家会议可推举一名宗教法学家担任领袖,而不一定是最高宗教权威。这为最高领袖政治化铺平了道路。
两个月后,1989年6月3日,霍梅尼溘然长逝。随后,专家会议以2/3的多数票,推选50岁的总统赛义德 阿里·哈梅内伊为伊朗最高领袖。有评论认为,哈梅内伊的当选完全是政治行为,他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宗教学家。
当年7月30日,务实派(又称温和保守派)拉夫桑贾尼从哈梅内伊手中接过总统权杖,连任两届,直到1997年。
拉夫桑贾尼重视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主张与美国修好;他成立“建设内阁”,主张有效率地发展经济;他虽然支持不暂停铀浓缩活动政策,但认为在核问题上应采取灵活妥协立场,反对一味强硬。
不过,由于拉夫桑贾尼出身大富之家,政策往往照顾精英阶层、资本家,引起了底层民众强烈不满。
此后,改革派代言人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连任第七、第八届总统,他走得更远。
哈塔米改变了“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治国理念,为“输出革命”降温,主张以“缓和和对话”取代“冲突和对抗”。他“文明对话”的思想给整个伊朗打下深刻烙印,给东方和西方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被公认为20世纪末期的重要国际关系理论。
“年轻女孩染头发,长袍的颜色多起来,女人可以演电影,我们能听流行歌曲,穿牛仔裤上街,即便有女友手拉手也不会再挨宗教警察的鞭打……这些都是哈塔米带来的。”卡奇米对记者说。
但改革派内部不团结,哈塔米很多承诺没有兑现,让民众失望。在伊朗社会呈现整体保守的情况下,2004年全国议会选举中,保守派彻底打败改革派。转年,德黑兰市长、前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司令艾哈迈迪-内贾德-跃成为“黑马”,战胜了“腐败、贵族倾向严重”的务实派,当选伊朗第九届总统。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刘强曾任中国驻伊朗使馆副武官,在新著《伊朗国际战略地位论》中,分析了派别强势是内贾德胜利的重要因素:在保守派势力占优势的伊朗社会中,内贾德的保守政策得到高层欢迎,特别深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赏识。动用国家宣传机器、职能机关为其助选。
而西方不欢迎内贾德。他在核问题上的种种作为,被英美等国视为“强硬保守派,开倒车”。
据西方媒体报道,内贾德上台后,温和保守派和改革派就“屡遭排挤打压”。
向强硬保守派“亮起红灯”
专家会议成立以来,就一直由强硬派宗教领袖梅什基尼担任主席。作为霍梅尼的战友,梅什基尼参加了1979年伊斯兰革命,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一贯保守,仇视以色列”是他留给世人的印象。梅什基尼坚持不向西方尤其是美国妥协,多次批评改革派“建立自由和文明社会”的主张,斥之为“反伊斯兰”言论、伊朗“最大威胁”。
7月30日下午,梅什基尼在德黑兰去世,终年86岁。
谁来接替梅什基尼执掌专家会议?伊朗国内外纷纷猜测。
其实,答案在去年年底就逐渐清晰了。当时,伊朗同时举行地方议会选举和专家会议成员选举。舆论称这是对内贾德执政能力的首次检验。
两场考试中,强硬派成绩不佳,改革派也不见起色,而务实派人气猛涨。
在9月4日专家会议成员的闭门投票中,拉夫桑贾尼击败现任宪法监护委员会主席贾纳提和内贾德的导师亚兹迪,成功当选新一任专家会议主席。而后两人都是强硬保守派人物。
于是,有分析说,务实派或者说温和保守派“逐步取得优势”,强硬保守派连受 打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联社评论说,“伊朗的政治形势在现有政治架构内开始向温和立场倾斜”。
“伊朗政教合一的特殊体制产生了一种对各派都相对制衡的力量,这种制衡也作用于专家会议。”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把专家会议选举看成伊朗政治的风向标。“选举结果表明,伊朗人民还是希望走稳定发展的道路,希望与西方国家保持正常关系,不愿意被孤立。以革命卫队为后盾的强硬派在这一点上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殷罡说。
就连伊朗一份保守派报纸也直截了当地批评:人民对强硬保守派和激进派说“不”了。
对此,内贾德似乎并不在意,“让媒体吵吵去吧”。他心里的把握在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支持和伊朗复杂的政治结构。
伊朗议会和总统由普选产生,政府受议会监督,而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若二者有分歧,则由利益确定委员会裁决。目前,强硬派掌握宪法监护委员会,有能力阻挡很多议案,让务实派和改革派难有作为。因此,无论对伊朗内政还是外交,一段时期内,强硬派不会因为在专家会议选举上失势就沉默下去。明年伊朗将举行全国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各派别较量将更激烈。
“保守派过去一派独大,落选专家会议是个打击,但断言这一事件会立刻对伊朗政局乃至外交产生重大影响,则过于简单。”宫少朋这样认为,“专家会议怎样影响未来的伊朗,就要看温和保守派、强硬保守派、改革派,还有激进派等等派别,如何施加力量。现在这个结果,会导致温和保守派会和改革派联手来遏制强硬派吗?这还不好说。”
谁是最高领袖接班人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拉夫桑贾尼当选不会对伊朗国家政策产生直接冲击,但他出山 “对伊朗政治动向最具先兆意义。”
西方视拉夫桑贾尼为对话伙伴,甚至觉得他“可以挑战哈梅内伊的权威”。
哈梅内伊是个西方始终无法读懂的人。作为霍梅尼的学生和助手,哈梅内伊继承了坚定的伊斯兰革命信念。而1981年至1989年,任伊朗总统期间,又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表现灵活”,比如,哈梅内伊认为伊朗应摆脱孤立的处境,与西方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但现在作为最高领袖,他又多次力挺强硬派。
近来,西方舆论不断传出哈梅内伊“患前列腺癌”“时日不多”等消息,引起关于领袖接班人以及伊朗政治斗争激烈化的猜测,“哈梅内伊当最高领袖快10年了,接班人很可能在本届专家会议任期内产生,专家会议及其主席也就格外引人关注了。”
所以,专家会议选举本质并不在于谁将成为新一代专家会议成员或主席,而在于哪派力量将影响未来最高领袖的任命,决定谁会继任哈梅内伊,“这是伊朗政权延续的最深刻命题。”
西方观察家们注意到,改革派在2005年总统大选和去年地方议会、专家会议选举中都一败再败,残余人马可能被拉夫桑贾尼收编,专家会议成了拉夫桑贾尼及其派别反戈一击的最后阵地。
“英美等国更倾向于务实派 改革派的组合,西方力图从经济、政治支持等方面竭力促成这种组合。”驻伊朗的中国记者张先生说。
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想象中已为伊朗政治做好安排:“为了避免伊朗走向政治极端主义,务实派与改革派结盟。”
他就是伊朗前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在2005年大选中,他输给了年轻的内贾德。这一次再被关注,却缘于他的胜利——9月4日,拉夫桑贾尼当选专家会议主席。
专家会议有权选举、监督伊朗最高领袖,在领袖不称职或失去领袖的必要条件时废黜领袖,对伊朗国家重大事件有发言权。观察家指出,“它的实际影响力要大于伊朗总统和伊朗伊斯兰议会”。
新华社援引伊朗分析人士看法认为,立场相对中立温和、偏向改革派的拉夫桑贾尼,掌管有“伊朗政权制度重要支柱”之称的专家会议,是对强硬保守阵营的打击。
专家会议与最高领袖相互制约
“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要分析它对伊朗的影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专家会议是个什么机构,伊朗几大政治派别如何对它施加影响。”外交学院教授、中东问题专家宫少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各派力量的变化,决定着伊朗未来的政治走向。”
1979年4月,伊朗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年,78岁高龄的霍梅尼成为伊朗最高宗教领袖。
同年12月,伊朗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伊朗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领袖之后的最高领导人,负责协调三权。任期四年,可以蝉联一届。”这种政体使伊朗成为当今世界独特的政教合一国家。权力制衡、以法治国、平等共和……这些现代政治价值观与伊斯兰教什叶派教法结合在了一起。
3年后的12月10日,经霍梅尼批准,伊朗举行首次专家会议(也叫专家委员会)选举,第一届专家会议成立。
专家会议由权威宗教法学家组成,成员86人,根据伊朗各省市的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8年(去年选出的新一届专家会议成员任期10年)。
“他们大都是宗教界的名人,是在宗教学院受过教育的学者,品行端正,有智慧有见解,能把握国家方向。”谈起专家会议成员,在伊朗老城伊斯法罕一家酒店任职的卡奇米语气里充满了尊敬。在伊朗,上层宗教人士不仅拥有优越的政治地位,还有优厚的经济收入,宗教基金和传统宗教课税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根据1979伊朗宪法,专家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设立初衷就是为了保证在霍梅尼去世后,选举出新的最高宗教权威,继续领导国家,巩固伊斯兰革命的成果。”宫少朋介绍说。
但最高领袖对专家会议也有制约作用。专家会议所有候选人必须通过宗教考试,获保卫者委员会批准,才有竞选资格,而保卫者委员会成员由最高领袖任命。
“也就是说,最高领袖可以间接干预专家会议,把靠得住的人安排到保卫者委员会或者推荐给专家会议。”常驻伊朗的中国记者张先生对本刊说。
派别政治左右伊朗
生命最后几年中,霍梅尼疾病缠身。伊朗遭受战争重创、国内陷入残酷政治斗争的现实,更令老人心急如焚。他不得不抓紧时间,为将来的伊朗做好打算。
1989年4月,霍梅尼下令修改宪法:必要时,专家会议可推举一名宗教法学家担任领袖,而不一定是最高宗教权威。这为最高领袖政治化铺平了道路。
两个月后,1989年6月3日,霍梅尼溘然长逝。随后,专家会议以2/3的多数票,推选50岁的总统赛义德 阿里·哈梅内伊为伊朗最高领袖。有评论认为,哈梅内伊的当选完全是政治行为,他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宗教学家。
当年7月30日,务实派(又称温和保守派)拉夫桑贾尼从哈梅内伊手中接过总统权杖,连任两届,直到1997年。
拉夫桑贾尼重视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主张与美国修好;他成立“建设内阁”,主张有效率地发展经济;他虽然支持不暂停铀浓缩活动政策,但认为在核问题上应采取灵活妥协立场,反对一味强硬。
不过,由于拉夫桑贾尼出身大富之家,政策往往照顾精英阶层、资本家,引起了底层民众强烈不满。
此后,改革派代言人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连任第七、第八届总统,他走得更远。
哈塔米改变了“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治国理念,为“输出革命”降温,主张以“缓和和对话”取代“冲突和对抗”。他“文明对话”的思想给整个伊朗打下深刻烙印,给东方和西方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被公认为20世纪末期的重要国际关系理论。
“年轻女孩染头发,长袍的颜色多起来,女人可以演电影,我们能听流行歌曲,穿牛仔裤上街,即便有女友手拉手也不会再挨宗教警察的鞭打……这些都是哈塔米带来的。”卡奇米对记者说。
但改革派内部不团结,哈塔米很多承诺没有兑现,让民众失望。在伊朗社会呈现整体保守的情况下,2004年全国议会选举中,保守派彻底打败改革派。转年,德黑兰市长、前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司令艾哈迈迪-内贾德-跃成为“黑马”,战胜了“腐败、贵族倾向严重”的务实派,当选伊朗第九届总统。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刘强曾任中国驻伊朗使馆副武官,在新著《伊朗国际战略地位论》中,分析了派别强势是内贾德胜利的重要因素:在保守派势力占优势的伊朗社会中,内贾德的保守政策得到高层欢迎,特别深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赏识。动用国家宣传机器、职能机关为其助选。
而西方不欢迎内贾德。他在核问题上的种种作为,被英美等国视为“强硬保守派,开倒车”。
据西方媒体报道,内贾德上台后,温和保守派和改革派就“屡遭排挤打压”。
向强硬保守派“亮起红灯”
专家会议成立以来,就一直由强硬派宗教领袖梅什基尼担任主席。作为霍梅尼的战友,梅什基尼参加了1979年伊斯兰革命,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一贯保守,仇视以色列”是他留给世人的印象。梅什基尼坚持不向西方尤其是美国妥协,多次批评改革派“建立自由和文明社会”的主张,斥之为“反伊斯兰”言论、伊朗“最大威胁”。
7月30日下午,梅什基尼在德黑兰去世,终年86岁。
谁来接替梅什基尼执掌专家会议?伊朗国内外纷纷猜测。
其实,答案在去年年底就逐渐清晰了。当时,伊朗同时举行地方议会选举和专家会议成员选举。舆论称这是对内贾德执政能力的首次检验。
两场考试中,强硬派成绩不佳,改革派也不见起色,而务实派人气猛涨。
在9月4日专家会议成员的闭门投票中,拉夫桑贾尼击败现任宪法监护委员会主席贾纳提和内贾德的导师亚兹迪,成功当选新一任专家会议主席。而后两人都是强硬保守派人物。
于是,有分析说,务实派或者说温和保守派“逐步取得优势”,强硬保守派连受 打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联社评论说,“伊朗的政治形势在现有政治架构内开始向温和立场倾斜”。
“伊朗政教合一的特殊体制产生了一种对各派都相对制衡的力量,这种制衡也作用于专家会议。”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把专家会议选举看成伊朗政治的风向标。“选举结果表明,伊朗人民还是希望走稳定发展的道路,希望与西方国家保持正常关系,不愿意被孤立。以革命卫队为后盾的强硬派在这一点上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殷罡说。
就连伊朗一份保守派报纸也直截了当地批评:人民对强硬保守派和激进派说“不”了。
对此,内贾德似乎并不在意,“让媒体吵吵去吧”。他心里的把握在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支持和伊朗复杂的政治结构。
伊朗议会和总统由普选产生,政府受议会监督,而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若二者有分歧,则由利益确定委员会裁决。目前,强硬派掌握宪法监护委员会,有能力阻挡很多议案,让务实派和改革派难有作为。因此,无论对伊朗内政还是外交,一段时期内,强硬派不会因为在专家会议选举上失势就沉默下去。明年伊朗将举行全国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各派别较量将更激烈。
“保守派过去一派独大,落选专家会议是个打击,但断言这一事件会立刻对伊朗政局乃至外交产生重大影响,则过于简单。”宫少朋这样认为,“专家会议怎样影响未来的伊朗,就要看温和保守派、强硬保守派、改革派,还有激进派等等派别,如何施加力量。现在这个结果,会导致温和保守派会和改革派联手来遏制强硬派吗?这还不好说。”
谁是最高领袖接班人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拉夫桑贾尼当选不会对伊朗国家政策产生直接冲击,但他出山 “对伊朗政治动向最具先兆意义。”
西方视拉夫桑贾尼为对话伙伴,甚至觉得他“可以挑战哈梅内伊的权威”。
哈梅内伊是个西方始终无法读懂的人。作为霍梅尼的学生和助手,哈梅内伊继承了坚定的伊斯兰革命信念。而1981年至1989年,任伊朗总统期间,又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表现灵活”,比如,哈梅内伊认为伊朗应摆脱孤立的处境,与西方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但现在作为最高领袖,他又多次力挺强硬派。
近来,西方舆论不断传出哈梅内伊“患前列腺癌”“时日不多”等消息,引起关于领袖接班人以及伊朗政治斗争激烈化的猜测,“哈梅内伊当最高领袖快10年了,接班人很可能在本届专家会议任期内产生,专家会议及其主席也就格外引人关注了。”
所以,专家会议选举本质并不在于谁将成为新一代专家会议成员或主席,而在于哪派力量将影响未来最高领袖的任命,决定谁会继任哈梅内伊,“这是伊朗政权延续的最深刻命题。”
西方观察家们注意到,改革派在2005年总统大选和去年地方议会、专家会议选举中都一败再败,残余人马可能被拉夫桑贾尼收编,专家会议成了拉夫桑贾尼及其派别反戈一击的最后阵地。
“英美等国更倾向于务实派 改革派的组合,西方力图从经济、政治支持等方面竭力促成这种组合。”驻伊朗的中国记者张先生说。
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想象中已为伊朗政治做好安排:“为了避免伊朗走向政治极端主义,务实派与改革派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