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设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Ⅲ二医院,同时也是重庆市肝病治疗中心。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正式成立于1985年,1979年成为硕士点,1988年成为博士点,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现在有博士导师7名,培养硕士生40名,博士10余名,并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85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肝炎药物临床药理基地之一,从事新药的研究与评价,上市药物再评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设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Ⅲ二医院,同时也是重庆市肝病治疗中心。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正式成立于1985年,1979年成为硕士点,1988年成为博士点,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现在有博士导师7名,培养硕士生40名,博士10余名,并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85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肝炎药物临床药理基地之一,从事新药的研究与评价,上市药物再评价。
其他文献
患者男,27岁,入院前1个月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中上腹胀痛,向右侧腰背部放射,体温最高40℃。当时查血白细胞计数10.64×10^9/L,中性粒细胞0.765,ALT 71 U/L,AST 73 U/L,TBil 8.3μmol/L,DBil 3.6μmol/L,ALP 156 U/L, GGT 104 U/L,血淀粉酶217 U/L。腹部超声和 CT 提示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14 m
患者女,25岁,于2013年12月16日因体格检查中发现胰头占位入院.超声检查示右上腹占位,胰头来源可能.CT检查示胰头占位.体格检查中除上腹部轻压痛外,无其他异常表现.2013年12月18日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ndoscopic uhrasonography-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超声内镜下见胰头部有一类圆形病灶,大小为42 mm×39 mm
患者女,74岁,因便血4h于2012年4月28日入院.患者曾于2010年8月因便血入院,胃镜检查示胃角溃疡(S1期),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出血停止后出院.患者本次发病共排暗红色血便4~5次,每次约100mL,无呕血、头晕、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入院体格检查:心率80次/min,血压105/60mmHg(1 mm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腹平坦,触软,全腹未触及包块,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
患者男,65岁,因皮肤黄染伴尿色加深12d于2012年6月26日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ALT 79 U/L,AST 51 U/L,碱性磷酸酶540 U/L,GGT 197 U/L,TBil393 μ mol/L,DBil 283.7 μ mol/L,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 1 820 mg/L,IgG 31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危及患者生命。国外资料显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死率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10%。2011年亚太地区 NVUGIB 专家组针对临床常见的12个关键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而目前我国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对NVUGIB 管理的认识情况尚不明,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C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性的研究,共纳入15例难治性CD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隔天静脉注射200 mg,持续治疗2周,继以400 mg每周1次静脉注射,至累积剂量达6~8 g.环磷酰胺治疗开始即同时开始口服沙利度胺,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晚予25~75 mg.治疗前、治疗后2周、环磷酰胺累积剂量达到6~8 g时,记录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12个月)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Ki-6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152例,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报告中采集Ki-67指数资料,随访患者术后12个月内的复发情况.Ki-6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并以Log-rank法进行
患者女,45岁。因下腹痛1个月、便血2 d 于2011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阵发性绞痛,不剧烈,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无放射痛,无其他不适,入院前2 d 再次出现下腹持续性绞痛,以左下腹明显,解2次黄色水样便后解暗红色血便3次,量共约200 mL,伴恶心、呕吐,无发热。既往有干燥综合征病史10年,现口服泼尼松10 mg,1次/d,硫酸羟氯喹0.1 g,3次/d 等。有
2014年1月Gut发表了英国胃肠病学会Barrett食管诊断及处理指南(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arrett's oesophagus,BSGBE)[1],以下简称为2014新指南.上一版BSGBE[2]于2005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为2005旧指南),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