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物诗意境构成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对诗歌的理解既有赖于语言输入的代际传递,又有赖于接受者的文化选择,即:诗歌是解释我与我以外的世界的对话。研究用唐代咏柳诗为例,分析了唐代咏物诗意境的构成机制和所表达的深层内涵。本文的创新在于通过诗人、历史环境、文化视角以及后人的接受来作为意境的构成,以此来对唐代咏物诗进行解构与分析。
  关键词:唐诗 意境 咏柳
  引言
  所谓意境,就是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来传达的意蕴和境界,借助于此,文艺作品才能够传达出更高的境界来。如端木蕻良所言:画梅花的,很少能创造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由此可见,意境不但能够表现出解释者对于所处环境和历史的思考和理解,并且也可以通过主体间性进行传递,后世的接受者们往往会因为典型意象而形成一种先见,理解是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人作为“在世存在”总是已经处于理解的历史境遇之中。所以对于唐代诗歌的理解,也要具体到那个朝代的历史大环境中去思考,这种思考是体现在过去和现在的统一,所以对于诗歌的“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解释者、文本和接受者之间只有通过基于“我-你”关系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对话才能达到彼此的交流。
  一 唐代咏物诗的意境构成
  意境所包含的元素有不同划分标准,比如用意境的经典含义来进行划分,则意境可以分为物象、形象、艺术作品本身、诗人的情感等元素,运用解释接受学来划分,意境是由诗人情感、物体形象、历史语境、读者接受这几个元素构成的。本研究就是以此为创新点,以独特的视域来对唐代咏物诗的意境构成进行剖析。
  诗人为了表达某种心情和身处的环境,经常运用一系列的物体形象作为载体。在唐代,出现最多的物象就是月亮、蝉鸣、香草美人等,如月亮,是诗人最常见的用来表达孤独、思念和离别之情的,并且也象征着高洁的情怀,当然不同诗人写月,其表达的手法也不同,比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句中的江月年复一年,由古至今,不曾改变,非常抽象,与世俗尘嚣相远离。当然,在一首诗歌中,可以贯穿一个物体形象来写,也可以用多个物象来配合抒发意境,如赵嘏《江楼旧感》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中的江楼就是一种寂寞的境界,“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然后接着月光和水,与诗人一样,同为天涯沦落人,同是孤单的,在这首诗歌中,就用了三种物象来比表达诗人的情感。再如,李白《菩萨蛮》中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其中碧色、高楼、玉阶和长亭都是其选择来表达自身情感的形象。当然,有了诗人的情绪,具体的物体形象,还应该将诗歌放在历史语境中去解读,唐代民风开放,前期经济发展快速,中间经历了安思之乱,后期藩镇割据,从稳定到混乱,不同阶段生活的诗人其表达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诗人生活在不同阶段,其诗歌的意境表达也大有不同,例如李白,同样是江水,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写出的江水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运用了月色、江水作为形象,表达了他一路豪迈的心情;而中年时期所写的长江江水,则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经历了历史的大起大落后,他的人生也在大起大落,其心情是虽已暮年、却因遇赦放还而重新欢快的,所以历史环境是诗人诗歌意境的构成部分。
  二 唐诗中的柳树以及意境构成研究
  杨柳风姿婀娜,有着非常迷人的柔情,所以向来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有着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说法,所以杨柳在中国诗歌文化中也被用来借代缠绵的情怀以及离愁别绪。柳树之所以能成为唐诗中的一种意境,并为后世所学,主要也是因为其构成机制所决定的。
  1 诗人情感
  古典诗歌终究是诗人主观形象思维的产物,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联想与想象入手。在掌握丰富意象的基础上,凭借联想与想象去鉴赏古典诗歌,可以很好地还原诗人创作诗歌所面临的生活场景。诗歌的创作者利用柳树来比喻美人,借用柳树来表达送别的伤感,也有将柳树和清风、其他景物放在一起,组合成一种独特意境的,借用这些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处境,比如诗歌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的柳树与黄鹂、白鹭形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翠柳表现了初春的新绿,让读者体会到的是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发,并且其颜色组合在诗歌中也显得非常别致,黄鹂与翠柳,白鹭与青天,更托出早春气息。后面两句是对仗,在这对仗中,作者对于自己的报国志向进行了抒发,两个词语对仗巧妙,并且借用了东吴的典故,作者这个时候的心情比较复杂,经历了安史之乱,长期压抑在心头的郁闷开始舒解。所以从后面的两句诗中反过来再去看诗歌的前面两句,就可以看出这里的柳树所表达的心情是比较轻松的,完全是借用柳树来赞美春天,这在杜甫中晚期的诗歌中其实比较少见,杜甫的诗歌表达的感情大部分是比较沉闷的。
  2 物体形象
  柳树的经典形象就是婀娜多姿,在轻风中款款舞蹈,并且在春天里碧绿,窈窕,跟周围环境配合十分融洽。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虽然没有说出是柳树,但是看到诗句中的描述,读者便清晰地看到了柳树的形象,这种形象也是借用了环境和诗歌的意境所传达的,万条垂下绿丝绦非常明确地传递了柳树的色彩、形态以及婀娜多姿的姿态,极像一个美人儿,这些垂丝就是美人儿的裙带,而妆是美好的,并且用碧玉来点出了柳树碧绿的色彩,而且这里的碧玉与下句的绿色形成了很美好的意境。李商隐的咏柳诗非常多,不去谈他咏柳的情感,仅仅来看他诗歌中的形象,可以看出春柳的风姿,可以说非常直白,在《赠柳》中对春柳的风姿这样描述: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仅仅这么一句,用风流、婀娜以拟人的手法,将柳树迅速人格化,这里的柳树体态轻盈,非常多姿,更加像描述一个人。
  3 历史语境   我国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对于诗歌的理解既有赖于语言输入的代际传递,又有赖于接受者的文化选择,总体来说,诗歌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一样,是解释者我与我以外的世界的对话,解释者身处环境不同,则形成了不同的诗歌意境。在唐代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诗人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诗歌,此时的柳树形象是孤寂的,离别的。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以“感时伤怀”衬国破家亡之景,最令人深思。
  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中写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在白居易的描写中,垂柳如丝,清秀而且轻盈,这里的杨柳表达的也不是哀愁,不是离别,而是对美女的感怀,其实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年轻女子的倾慕,而诗中的杨柳正是白尚书姬人樊素,此女善歌,妓人小蛮,善舞。但是诗歌后面的两句,则写出了永丰荒园的寂寞,流露出了诗人的不平与惋惜。而后两句的孤寂落寞,又与前两句的楚楚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居易的这首诗歌,轻盈短小,抒发的不仅仅是对年轻女子的痛惜之情,也是对自己的才华埋没无人欣赏的感慨,这与《琵琶行》中的感怀很一致,是白居易中晚期诗歌的主要调子。
  4 读者接受
  杨柳的千种风情,万种风姿,无不洋溢着诗情画意,所以当今天的读者重读咏柳诗,或是在春天看到美好的柳树随风轻轻摆动的时候,想到的总是那些经典的意境,比如折柳所代表的离别之苦,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中有“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这里很明显的是对离别的一种感伤,所以只能凭借一杯酒来进行感怀,到了后面两句,情感比较豁达了,说明既然离别已经无可奈何,那就保重好自己,春风就不要吝啬那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情地攀折吧。从这个角度来看,读者会在某种层次上与诗歌意境产生共鸣,因此会产生三类“同境”,即同情意境、同象意境和同境意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诗歌所面对的读者会有阶级、时代、经历等的差别,这必然会使同一首诗歌在不同的读者审美感受中产生出不同的感想。
  三 咏柳意境的深层内涵分析
  唐代柳树中的意境有很多重,第一就是折柳的意境,很多诗歌中直接用折柳一词来表达离别和愁绪。比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在诗歌中,修辞手法运用的比较多,借代和双关的方法来对夜晚听到折柳诗歌,然后带来的对故园的思念和感怀,形成了离别的惆怅,而这折柳词是借用春风来传递的,春风带来了笛子的曲调,可见意境光凭借意象是传递不了的,柳树让李白想起了故园之情,但是没有春风和笛子带来折柳词的声音,恐怕也是很难让人起这“故园情”的。而同样的在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柳树让人想起玉门关外的冷清和寂寞,也是对于常年战争,边关将士的惆怅,而这种惆怅也是依靠春风和羌笛带来的,在塑造诗歌意境的方法上,这两首诗歌如出一辙,而上述意境的构成,是凭借了相同的手法,都是有声有风有情景,在对历史的理解中,让读者一看便想起了特殊年代,战争之苦,边疆之苦,离别之苦。杨柳表达的感情也并不是纯粹的伤感,也有诗人借用杨柳来表达喜悦的,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这里就是在对爱情的憧憬里,用杨柳来表现了春天万物平和的心情,这里的意境是通过江水、歌声来共同构建的。杜牧诗云:“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诗人对当年隋炀帝征集民工开发大运河,在两岸植柳三百里极尽赞美之意,流露出了此时未能亲睹“二月东风柳叶舒”的深深遗憾。
  结语
  本文以唐代咏柳诗为例,分析唐代咏物诗意境的构成机制和所表达的深层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也只有充分理解和感悟到了诗人的情感,所处现实以及读者接受这几个方面对诗歌意境进行把握,才能感受到诗歌里意与境融合之后的艺术形象,才能把握诗歌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朱亚娟、刘祥、王朝江、余万所:《从诗意的视角审视诗歌之美——关于诗歌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对话》,《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6期。
  [2] 赵琳娜、张玮:《人类永恒的主题——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爱情诗歌浅析》,《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第3期。
  [3] 焦青、曾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论古典诗歌的鉴赏》,《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 郭克俭、方俊明:《古典诗歌鉴赏的入门之径——意象和意境》,《中国古典诗歌》,2008年第4期。
  [5] 席书:《浅议如何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3期。
  [6] 俞允海:《古汉语修辞特色形成的语言资源》,《修辞学习》,2005年第1期。
  [7] 蒋寅:《过度修辞:李贺诗歌的艺术精神》,《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刘雯雯,琼州学院讲师;柯继红,琼州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20世纪30年代,西方文学中出现了三种乌托邦化中国形象,分别是赛珍珠《大地》中的“牧歌田园”的诗意中国,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中的东方乐园“香格里拉”,以及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中陕北的红色乌托邦。它们或属于感伤、怀旧的“过去时”,或属于乐观、进取的“未来时”,本质上都是源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异域的向往。  关键词:乌托邦 “牧歌田园” “东方乐园” “美好新世界” 
期刊
摘要 《弗兰肯斯坦》的恐怖元素基于对生命奥秘的挖掘,也基于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假设。追索神秘事物的因由是人类知性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则会产生善、恶两重结果。当人类的求知欲望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之时,也导致人自身陷入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虚妄 科学 人性 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利器。时至今日,人们早已习惯科学技术带来的翻天巨变与现代科技所打造的便利生活。然而,科学技术始
期刊
摘要 阿伦特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分析,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她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其思考和写作的主要内容。理清阿伦特作品中核心概念的特质,可以进一步挖掘出其创作的核心指向。  关键词:汉娜·阿伦特 行动 沉思  汉娜·阿伦特的作品既有对思考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有对现实生活宏大热情的人文关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生活经历决定了阿伦特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写作风格。她将指涉广泛的写作内容包融于随性
期刊
摘要 乔治·艾略特善于描写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宗教道德状况,她的小说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对道德的思考。艾略特批判地继承了基督教思想并在其作品中发展了其独特的人本宗教观。本文通过对乔治·艾略特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贝德》的解读,探讨了其宗教道德世界观中的无神性:无神即人性,而人性的本质是爱“人”而不是爱“神”。爱人是一切高尚道德情操的出发点;爱人的最高境界是对“过”或“罪”的爱,爱他人也能爱自己更是
期刊
摘要 英国文坛著名大师简·奥斯汀在其喜剧小说《爱玛》中穿插了诸多性格各异的长者,这些角色在丰富本书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为读者对作品的讨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通过对《爱玛》的全面分析,解读出这些处境不同的长者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对于小说主人公爱玛成长过程中的深刻影响,并进一步发掘作者在对这些人物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对农业社会逐渐瓦解的社会环境下人际关系的近忧与远虑。  关键词:《爱玛》 长者 人际关系  
期刊
摘要 大冈升平是战后日本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题材广泛,艺术成就颇高。本文以大冈升平的《武藏野夫人》和《花影》两部小说为中心,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战后日本社会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下的现实处境,解读大冈升平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小说中女性反抗意识的缺失,缺乏自立意识,战后的女性始终无法摆脱来自社会和家庭日本传统文化带给女性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男权文化 悲剧 女性形象
期刊
摘要 美国近现代女作家赛珍珠的《大地》和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都在讲述一个农民家庭故事的同时,见证了中国由封建制度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两部作品有相同的时间背景,故事的主体也都是当时的农民,作为中国传统宗法社会最重要的一部分的孝道伦理在两部作品中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体现在《白鹿原》和在《大地》中的中国的传统孝道虽有相似,却更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映射出两位作者观察同一问题时所站
期刊
摘要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成名作,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喜剧。主题思想歌颂了友谊和爱情。《威尼斯商人》高歌的并不是“人文思想”,而是建立一种和谐真诚的人际关系。这样的观念颠覆了文学史家的中心话题,我们不可避免的需要寻找其中的问题:文学家所理解的主题和本文表现的主题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用不一样的批判方法去剖析同一部文学作品,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本文从现代阐释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莎翁的《威尼斯
期刊
摘要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晚期的一部重要悲剧,虽然它缺少“四大悲剧”那样的厚重感和表现力,但却代表着莎士比亚思想变化的成熟形态。贵族伦理和自由意识之间的冲突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要文化关注,从喜剧题材到复仇题材的转化,预示着莎士比亚文化虚无主义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贵族伦理 自由意识 文化冲突 虚无主义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推动了早期现代英语以及英语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
期刊
摘要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人,他作为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其深邃的思想、洞悉的眼光和跨时空的意识,用戏剧的形式为人类奉献出一席席丰富无比的精神盛宴。莎士比亚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典型人物形象,其中很多反派人物更是深入人心。本文将以《奥赛罗》中的伊阿古、《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麦克白》中的麦克白为例来品析莎士比亚戏剧中反派人物的内涵,进而把握其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戏剧主题、彰显时代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