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云南临沧,知道“古墨”的人似乎不多,而我对“古墨”的向往源于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有一天他约我去看他拍的照片,当我一看到那些照片就呆住了:临沧居然有这样的地方,那应该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啊,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去看看,好在古墨没有让我期待得太久,在2009年元宵节前夜,我和一群文物保护志愿者踏着牛年新春的爆竹声走进宁静、平和、与世无争的古墨。
古墨村距临沧市风庆县诗礼乡政府驻地西4.5公里,到村里的公路正在扩修,越野车只能到达古墨村小学校,还在山路上被利石刮破了一只轮胎,心疼得车主直叹气,淳朴的支书脸上满是笑容,在打着花苞的杏树下迎接我们,因为知道要在村里过夜,大家大包小包地全副武装,什么帐篷、睡袋、手电筒、一应俱全,当然每个人的手上清一色的照相机是必不可少的。支书带我们进村,才走进村口,就聽见大呼小叫的惊叹声:太美了,这核桃树、这石片房子、这石板路……转眼间队伍就自行解散了,各自去拍自己喜欢的景色,只剩下我跟着支书和乡里的段副乡长,沿一路的石板山路进村。支书告诉我们,村委会驻地名阿苦黑,路上几乎每隔5—10米就有一棵粗壮的核桃树,树龄大多是100多年了,种植核桃是村里祖传的产业,据说古墨村的核桃个大皮薄,品种好,邻村的村民慕名来买核桃苗每株比其他地方的要贵1元钱呢。村里有一条叫流浪河的小河,河两岸全是近百年的老核桃树,春天里满树葱茏,绿荫满山,秋天来时硕果累累,一地果实,可美了,支书语气中满是炫耀。说话间就听见潺潺的水声了。远远地只见一间间用石头垒起来,用一块块石片做顶的石磨房沿河而上,在溪流的那头,有石凿的水磨正悠悠吟唱着一支支长满苍苔的谣曲:心里便生出一些野,想跟着唱一遭,做一回古人,但一开口,却莫名蹦出了一串笑,在山野的怀里溅起散漫的回声,很久都不散去。对岸几个牧童竟然就拾得几枚,又顺手往远山一扔,远山也笑了起来。而天空就一下子净蓝了,阳光也变得极是灿丽。再看周围那山,那树,那田地里的豌豆花,亦是一片异样的水灵、生动。
我打开一间磨房的门闩,一脚踏进屋里,仰望着磨房顶上那些缠缠绕绕的白色蛛网,斑驳的似父辈的泪痕。水磨房年年站在风霜里,守护着古墨的父老乡亲,不离不弃,尽管已经有了红砖灰瓦的新房,还有水泥凝固的平房,乡亲们也用上了电拉磨,可是水磨房还是顽强的挺立在它们的身旁,虽然它是那样的老态龙钟、那样的孤立无助,老得让我心酸。
乡亲们的日子里撒满了五谷,怀揣着希望,赶在季节前面,在泥土气息袅袅荡荡的田野里,把饱满的种子连同祈祷和年成一起播进了黄土地里。翻腾着细浪般的黄土地里烙印下的每一个脚窝,都注满了农事的艰辛,乡亲们穷尽一生的光阴,也走不完村落到田野之间一条两步宽的土路。那些播种在黄土地里的种子最后经过磨房的碾子碾成粮食,是村落里每一个乡亲赖以呼吸的基础。在一间冒着炊烟的磨房里我们见到一位姓李的老人,我们以为他就是磨房的主人,交谈后才知道他是因为舍不得这些磨房才和磨房的主人商议以每年150元的租金租用并管理这些磨房的。老人伤感地告诉我们,流浪河上一共有21间水磨房,现在还能用的只有13间了,而且现在的人嫌水磨太慢,都改用电磨了。我们问老人如何收取工钱,老人笑了,说:乡里乡亲的讲什么工钱,只是随心给罢了,有的人来拉磨时带两个鸡蛋,有的带点腊肉香肠、有的干脆拉完后把磨上沾留的粮食扫出来就算工钱了。我们不禁感慨: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到这样的用工方式和薪酬方式。那老人以何为生呢?老人笑着告诉我们,儿子在临沧打工,挣的钱就寄回来给我,只是儿子想不通为什么父亲非要守着这些不会赚钱的水磨过日子?说话间就有乡亲牵着马来拉磨,我们问为啥不用电磨?那位淳朴的乡里汉子一边拉过磨房门旁摆放着的水烟筒吸着一边说:水磨拉出的面更香,你们城里人吃不到的,还有就是来顺便看看李大爷。我们不禁被山里人之间纯朴的亲情而感动。李大爷盛情挽留我们和他吃饭,并且指着鸡窝里几个鸡蛋说这是你们进来时老母鸡刚刚才下的,可新鲜了,可我们实在不忍心吃这顿饭,就告别老人出来了。走出村子,看着流浪河上静静伫立的一间间磨房和老人不断挥舞的手臂,我的心情很沉重,老人的守望还能坚持多久?作为生产工具的水磨房还能保留多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古墨村的水磨房群划定为特色乡土建筑,作为文物,向文物主管部门申请保护,但是,最终的保护者还是这里的村民,而现在的老百姓却认为这些水磨已经落伍了,用不着了,在心里已经抛弃了它们。许多人认为大山里的生活贫穷落后,山里的人们想走出大山,而山外却仍有许多人向往着山里的世外桃源,牵挂着这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但在生存和保护之间如何选择?
夕阳下的古墨苍凉、凝重,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们还会再来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
古墨村距临沧市风庆县诗礼乡政府驻地西4.5公里,到村里的公路正在扩修,越野车只能到达古墨村小学校,还在山路上被利石刮破了一只轮胎,心疼得车主直叹气,淳朴的支书脸上满是笑容,在打着花苞的杏树下迎接我们,因为知道要在村里过夜,大家大包小包地全副武装,什么帐篷、睡袋、手电筒、一应俱全,当然每个人的手上清一色的照相机是必不可少的。支书带我们进村,才走进村口,就聽见大呼小叫的惊叹声:太美了,这核桃树、这石片房子、这石板路……转眼间队伍就自行解散了,各自去拍自己喜欢的景色,只剩下我跟着支书和乡里的段副乡长,沿一路的石板山路进村。支书告诉我们,村委会驻地名阿苦黑,路上几乎每隔5—10米就有一棵粗壮的核桃树,树龄大多是100多年了,种植核桃是村里祖传的产业,据说古墨村的核桃个大皮薄,品种好,邻村的村民慕名来买核桃苗每株比其他地方的要贵1元钱呢。村里有一条叫流浪河的小河,河两岸全是近百年的老核桃树,春天里满树葱茏,绿荫满山,秋天来时硕果累累,一地果实,可美了,支书语气中满是炫耀。说话间就听见潺潺的水声了。远远地只见一间间用石头垒起来,用一块块石片做顶的石磨房沿河而上,在溪流的那头,有石凿的水磨正悠悠吟唱着一支支长满苍苔的谣曲:心里便生出一些野,想跟着唱一遭,做一回古人,但一开口,却莫名蹦出了一串笑,在山野的怀里溅起散漫的回声,很久都不散去。对岸几个牧童竟然就拾得几枚,又顺手往远山一扔,远山也笑了起来。而天空就一下子净蓝了,阳光也变得极是灿丽。再看周围那山,那树,那田地里的豌豆花,亦是一片异样的水灵、生动。
我打开一间磨房的门闩,一脚踏进屋里,仰望着磨房顶上那些缠缠绕绕的白色蛛网,斑驳的似父辈的泪痕。水磨房年年站在风霜里,守护着古墨的父老乡亲,不离不弃,尽管已经有了红砖灰瓦的新房,还有水泥凝固的平房,乡亲们也用上了电拉磨,可是水磨房还是顽强的挺立在它们的身旁,虽然它是那样的老态龙钟、那样的孤立无助,老得让我心酸。
乡亲们的日子里撒满了五谷,怀揣着希望,赶在季节前面,在泥土气息袅袅荡荡的田野里,把饱满的种子连同祈祷和年成一起播进了黄土地里。翻腾着细浪般的黄土地里烙印下的每一个脚窝,都注满了农事的艰辛,乡亲们穷尽一生的光阴,也走不完村落到田野之间一条两步宽的土路。那些播种在黄土地里的种子最后经过磨房的碾子碾成粮食,是村落里每一个乡亲赖以呼吸的基础。在一间冒着炊烟的磨房里我们见到一位姓李的老人,我们以为他就是磨房的主人,交谈后才知道他是因为舍不得这些磨房才和磨房的主人商议以每年150元的租金租用并管理这些磨房的。老人伤感地告诉我们,流浪河上一共有21间水磨房,现在还能用的只有13间了,而且现在的人嫌水磨太慢,都改用电磨了。我们问老人如何收取工钱,老人笑了,说:乡里乡亲的讲什么工钱,只是随心给罢了,有的人来拉磨时带两个鸡蛋,有的带点腊肉香肠、有的干脆拉完后把磨上沾留的粮食扫出来就算工钱了。我们不禁感慨: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到这样的用工方式和薪酬方式。那老人以何为生呢?老人笑着告诉我们,儿子在临沧打工,挣的钱就寄回来给我,只是儿子想不通为什么父亲非要守着这些不会赚钱的水磨过日子?说话间就有乡亲牵着马来拉磨,我们问为啥不用电磨?那位淳朴的乡里汉子一边拉过磨房门旁摆放着的水烟筒吸着一边说:水磨拉出的面更香,你们城里人吃不到的,还有就是来顺便看看李大爷。我们不禁被山里人之间纯朴的亲情而感动。李大爷盛情挽留我们和他吃饭,并且指着鸡窝里几个鸡蛋说这是你们进来时老母鸡刚刚才下的,可新鲜了,可我们实在不忍心吃这顿饭,就告别老人出来了。走出村子,看着流浪河上静静伫立的一间间磨房和老人不断挥舞的手臂,我的心情很沉重,老人的守望还能坚持多久?作为生产工具的水磨房还能保留多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古墨村的水磨房群划定为特色乡土建筑,作为文物,向文物主管部门申请保护,但是,最终的保护者还是这里的村民,而现在的老百姓却认为这些水磨已经落伍了,用不着了,在心里已经抛弃了它们。许多人认为大山里的生活贫穷落后,山里的人们想走出大山,而山外却仍有许多人向往着山里的世外桃源,牵挂着这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但在生存和保护之间如何选择?
夕阳下的古墨苍凉、凝重,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们还会再来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