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人口老龄化、国民教育状况、国民人均预期寿命、劳动力供求状况等方面而言,现有的退休政策已不适应实际。为积极应对养老保险支付压力、人口红利消失等现实情况考虑,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亟待提上议程。本文在计算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求解延迟退休指数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发达国家政策的借鉴,提出我国延迟退休政策时间表。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综合评价模型;时间表
引言
在我国现状下,在养老保险的改革中,退休金压力越来越大,以减轻退休金缺口压力为目标,进行延迟退休的改革十分重要。在怎样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问题上,一些学者结合发达国家的退休政策改革,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有益建议。但是,从现有研究而言,缺乏深入的定量分析。怎样从西方国家的实际经验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的国情的延迟退休政策时间表还有待探讨。
一、 延迟退休影响因素
1人口老龄化程度
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可以用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1]。由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65岁以上人口达1.3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已到9.7%。社会“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的增加带来了较大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将会到来,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2国民教育状况
随经济增长,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并完善。采用2001年至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可计算出200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2年,2012年已增长至8.5年,其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实际上意味着人力资本的积累,若退休年龄较早,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3国民人均预期寿命
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从理论上考查同一批国民实际的生命过程,是从出生起平均能存活的
年龄[2]。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人均出生时预期寿命已达到74.83岁,处于较高水平,寿命的延长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4劳动力供求状况
劳动力供求状况对延迟退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人口抚养比人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虽然我国劳动力依旧充足,但绝对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实际情况不容忽视。
二、延迟退休的政策进程实证分析
本文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老龄化程度(x1)、就业弹性指数(x2)、国民受教育年限(x3)、人均预期寿命(x4)四个指标,选取主成分分析作为分析工具,利用数学变换,对数据进行降维,同时获得评价值。
1主成分分析
对于我国数据,采用2001年至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进行搜集,而美、意、德、日相关数据通过世界银行网站数据进行搜集。利用软件SPSS20.0对多国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在主成分分析中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部分,计算出因子结果。在正交旋转之后,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2.066,第二主成分特征值为1.02。而第三、第四主成分旋转后的特征值低于1。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解释方差77.236%,可选取第一、第二主成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形成综合评价指数。
最后,由软件计算的成分矩阵,可得第一第二主成分分别为:
f1=0.841x1+0.854x2+0.798x3-0.042x4 (1)
f2=0.101x1-0.083x2-0.125x3+0.994x4 (2)
以主成分的特征值作为权重,加权平均得综合评价函数。其中,F代表一国延迟退休压力指数,F值越大,说明一国所面临的延迟退休的压力也就越大。
F=2.066f1+1.02f2=1.84x1+1.68x2+1.64x3+0.93x4 (3)
2世界各国延迟退休经验
通过综合评价模型F=1.895x1+1.701x2+1.542x3+0.906x4,可对世界各国的延迟退休情况进行评估。在来自世界银行网站数据中,部分国家数据在某些年限存在残缺,在此进行选择性摘取。计算各国的延迟退休压力指数,绘图如下:
图1 各国延迟退休压力指数
观察世界各国的数据,结合各国政策,可进行定性化的总结:第一,参考意大利,当一国的延迟退休指数超过-5就可以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第二,参考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当延迟退休指数超过-1.2便具备实施较为严格的退休年龄政策条件,即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第三,参考日本,当延迟退休指数达到4以上时,就必须进行严格的退休延迟政策。
3中国延迟退休预测
在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依据我国数据计算2000年至2012年延迟退休压力指数。若将起始年份2000年看做年代刻度t=1,依次类推,2012年即为年代刻度t=13。可进行线性趋势的拟合,建立拟合模型为:
y=β0+β1t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得拟合模型为:
y=-10.33+0.334t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R2=0.998,拟合优度结果良好。在对回归系数的线性性进行检验时,首先提出原假设H0:β1=0。计算F统计量得F=4908,其对应的p值为p=0.000,显著小于0.01,所以拒绝原假设,拟合模型的自变量系数不为0。完成了模型的检验之后,即进行预测。在此预测我国2012-2039年的退休延迟压力指数,以预测值结合各国评价指数及相关政策得出建议。
三、 政策建议
根据预测结果,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制定我国延迟退休政策执行时间表。
第一,到2017年,我国延迟退休指数即达到-4.32(与意大利1992年水平相当),此时即可小幅度提高延迟退休年龄,改为男性62周岁退休,女性57周岁退休。第二,2026年,我国延迟退休压力指数达到-1.315,与意大利2002年指标相当,这时就应完全将退休年龄上升到国际水平,即男性65岁退休,女性60岁退休。第三,2031年,延迟退休指数达到0.35,参考美国和德国政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应继续跟进,可以考虑实施较为严格的退休政策,男女均65周岁退休。第四,2042年,我国的延迟退休指数达到4.03,这时必须执行严格的退休制度,使男女均为65岁退休,甚至将退休年龄进一步上调至男女68岁。
总之,我国社会现状已逐渐接近发达国家,国民素质提升,人力资本积聚,但从业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延迟退休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延迟退休年龄需要缓慢渐进地实施,在一个较长时期中有阶段、有针对地逐步完成。
参考文献
[1]邵国栋,翟晓静. 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J]. 未来与发展,2007,06:33-35.
[2]胡英. 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J]. 人口与发展,2010,02:41-43.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综合评价模型;时间表
引言
在我国现状下,在养老保险的改革中,退休金压力越来越大,以减轻退休金缺口压力为目标,进行延迟退休的改革十分重要。在怎样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问题上,一些学者结合发达国家的退休政策改革,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有益建议。但是,从现有研究而言,缺乏深入的定量分析。怎样从西方国家的实际经验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的国情的延迟退休政策时间表还有待探讨。
一、 延迟退休影响因素
1人口老龄化程度
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可以用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1]。由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65岁以上人口达1.3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已到9.7%。社会“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的增加带来了较大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将会到来,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2国民教育状况
随经济增长,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并完善。采用2001年至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可计算出200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2年,2012年已增长至8.5年,其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实际上意味着人力资本的积累,若退休年龄较早,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3国民人均预期寿命
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从理论上考查同一批国民实际的生命过程,是从出生起平均能存活的
年龄[2]。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人均出生时预期寿命已达到74.83岁,处于较高水平,寿命的延长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4劳动力供求状况
劳动力供求状况对延迟退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人口抚养比人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虽然我国劳动力依旧充足,但绝对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实际情况不容忽视。
二、延迟退休的政策进程实证分析
本文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老龄化程度(x1)、就业弹性指数(x2)、国民受教育年限(x3)、人均预期寿命(x4)四个指标,选取主成分分析作为分析工具,利用数学变换,对数据进行降维,同时获得评价值。
1主成分分析
对于我国数据,采用2001年至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进行搜集,而美、意、德、日相关数据通过世界银行网站数据进行搜集。利用软件SPSS20.0对多国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在主成分分析中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部分,计算出因子结果。在正交旋转之后,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2.066,第二主成分特征值为1.02。而第三、第四主成分旋转后的特征值低于1。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解释方差77.236%,可选取第一、第二主成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形成综合评价指数。
最后,由软件计算的成分矩阵,可得第一第二主成分分别为:
f1=0.841x1+0.854x2+0.798x3-0.042x4 (1)
f2=0.101x1-0.083x2-0.125x3+0.994x4 (2)
以主成分的特征值作为权重,加权平均得综合评价函数。其中,F代表一国延迟退休压力指数,F值越大,说明一国所面临的延迟退休的压力也就越大。
F=2.066f1+1.02f2=1.84x1+1.68x2+1.64x3+0.93x4 (3)
2世界各国延迟退休经验
通过综合评价模型F=1.895x1+1.701x2+1.542x3+0.906x4,可对世界各国的延迟退休情况进行评估。在来自世界银行网站数据中,部分国家数据在某些年限存在残缺,在此进行选择性摘取。计算各国的延迟退休压力指数,绘图如下:
图1 各国延迟退休压力指数
观察世界各国的数据,结合各国政策,可进行定性化的总结:第一,参考意大利,当一国的延迟退休指数超过-5就可以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第二,参考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当延迟退休指数超过-1.2便具备实施较为严格的退休年龄政策条件,即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第三,参考日本,当延迟退休指数达到4以上时,就必须进行严格的退休延迟政策。
3中国延迟退休预测
在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依据我国数据计算2000年至2012年延迟退休压力指数。若将起始年份2000年看做年代刻度t=1,依次类推,2012年即为年代刻度t=13。可进行线性趋势的拟合,建立拟合模型为:
y=β0+β1t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得拟合模型为:
y=-10.33+0.334t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R2=0.998,拟合优度结果良好。在对回归系数的线性性进行检验时,首先提出原假设H0:β1=0。计算F统计量得F=4908,其对应的p值为p=0.000,显著小于0.01,所以拒绝原假设,拟合模型的自变量系数不为0。完成了模型的检验之后,即进行预测。在此预测我国2012-2039年的退休延迟压力指数,以预测值结合各国评价指数及相关政策得出建议。
三、 政策建议
根据预测结果,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制定我国延迟退休政策执行时间表。
第一,到2017年,我国延迟退休指数即达到-4.32(与意大利1992年水平相当),此时即可小幅度提高延迟退休年龄,改为男性62周岁退休,女性57周岁退休。第二,2026年,我国延迟退休压力指数达到-1.315,与意大利2002年指标相当,这时就应完全将退休年龄上升到国际水平,即男性65岁退休,女性60岁退休。第三,2031年,延迟退休指数达到0.35,参考美国和德国政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应继续跟进,可以考虑实施较为严格的退休政策,男女均65周岁退休。第四,2042年,我国的延迟退休指数达到4.03,这时必须执行严格的退休制度,使男女均为65岁退休,甚至将退休年龄进一步上调至男女68岁。
总之,我国社会现状已逐渐接近发达国家,国民素质提升,人力资本积聚,但从业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延迟退休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延迟退休年龄需要缓慢渐进地实施,在一个较长时期中有阶段、有针对地逐步完成。
参考文献
[1]邵国栋,翟晓静. 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J]. 未来与发展,2007,06:33-35.
[2]胡英. 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J]. 人口与发展,2010,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