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西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清华NGO研究所副所长
刘佑平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
中国公益慈善网总编辑
林 风
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从古到今每每社会上有大灾大难时就是中国民间力量凝聚表现时,也是中国公众劝募的高潮,这是一直以来的常态,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1998年的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总共捐赠物资417亿;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地震都是几十亿的捐助,充分显示出公众募捐的强大以及民间力量凝聚力的强大。2012年北京市水灾,市政府号召捐款,得到的回复是几十万的“捐你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这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公民意识的觉醒
1998年特大洪灾,人们都在第一时间自觉自愿的参与救援、参与捐赠,而事后一切就都平息了,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大家会看到并不是这个事件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是留下了很多东西,包括小的组织,尤其是公民的参与意识、问责意识与对公益的思考和质疑,所以2008年是公益的一个分水岭,可以说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公民参与意识的一个唤醒和觉醒。
贾西津教授说,2011年郭美美事件之后,出现了捐赠慈善的冰点,捐赠大幅度下降,但这体现了问责意识的出现。今年的事件,政府动员参与时,人们开始表示拒绝,其实拒绝在某个阶段很有意义,体现了公民选择性的出现,我参与,去做公益并不是钱的来源者和供给者,而是我要知道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钱去了哪里,谁来做这件事,包括很多相关联的问题,开始去思考、问责、质疑,这在现有公益发展阶段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主要体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的出现。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刘佑平主任则表示,前面20年,政府的动员做了很多事情,无论是1998年的抗洪,还是2003年的非典一直到2008年的最大高潮——全民抗震救灾,这么长时间内政府聚集了很大的民间社会资源,服务了很多的弱势群体,做了很大的贡献。但从本世纪开始,整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捐赠人心理变化和捐赠人丰富多元化以后,捐赠意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是被捐赠的,到后面捐赠人开始关注捐钱的效果,关注捐钱时这些钱是否用到了用途,捐赠人意识开始觉醒,特别是最近二、三年随着微博、新媒体的出现,作为捐赠人跟大众获得信息的权利和渠道更加方便,捐赠的行为更加理性,权利意识觉醒,这时候捐赠人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传统的劝募方式遭到新挑战,出现尴尬局面,新形式下的传统劝募方式面对新的捐赠市场出现的一种新变化。
动员式捐赠时代的终结
“动员式捐款”,这是中国特色的词汇,慈善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慈善组织也叫志愿组织,但志愿的含义并不是免费的、不要钱的,而是和个人的意志、意愿、自己的决策心紧密相关联,跟个人作为一个个体自主性、自主意识、自主选择紧密相关,这样才会出现志愿现象,即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经济需求、互助的参与社会的需求才会出现志愿现象和志愿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就不存在“被动性的志愿”或者“被动员式的志愿”,这本身是一个矛盾的词汇。
贾西津教授解释到,动员式的捐款可以理解为是通过政府行政式的意志和指令,而资源来源于社会。当这二者结合,最初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资源动员,但当这件事持续以后,我们会发现动员式再去募集社会资源是无效的,现在我们可能很难判断说是否绝对无效,是否能动员起资源来,有可能动员得起来,但这个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动员和慈善捐赠本身是矛盾的,慈善的资源来源不应该依靠动员,尤其是政府的行政动员。
慈善捐赠由不捐—捐—不捐。一开始“不捐”是因为人们没有慈善意识,所有生活都是通过单位、集体安排好的,没有社会慈善。随着这二、三十年时间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出现了社会志愿慈善,所以人们开始意识到捐款、捐赠,比如1998年水灾、2008年汶川地震达到高潮,这是从不捐到捐。之后出现了捐到不捐,“郭美美事件”后的质疑,包括今年政府动员的无效,这里面特别需要问的是,为什么不捐到捐,为什么捐到不捐,看到这个原因就能理解背后的道理。之前不捐到捐是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的累积,公民意识的提升;而捐到不捐则是由于信任危机的现状。
告别政府劝募 树立更高公信力
“政府动员式”的劝募是一种很传统的方式,随着新情况出现变化,特别是去年四月以来媒体问责风暴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公益事业、行业都面临着信任危机,或者公信力受到挑战、受到整个社会不信任,去年这么长时间的问责风暴,把这个“阵地”也问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赢得市场的问题?我觉得要有专业的优秀品牌设计,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是市场,必须要有良好的品牌。另外要有尽心、专业的服务;第三是要有透明的运作,以这三点去做才能赢得市场和公众的信任。如果做到了这三点,劝募市场一定又会获得常态的高潮,并非是2008年井喷式一下子一千多亿,而是常态的。
现在的捐赠市场尤其是去年“郭美美事件”后捐赠市场比较萎缩,一个原因是现在各种各样的募捐、捐赠途径鱼龙混杂,比如政府动员,个体动员,官办的组织动员,民间组织也在动员,公众缺乏一个途径去识别哪些是可以相信的,这时候选择不出来。以前是捐了就行了,现在是不知道谁是可信的,就不捐了。这就需要把捐赠途径重新搭起来的前提是重建信任机制,而信任机制和公民的选择性相关。
这次“7.21”水灾事件,从某个角度集中说明了劝说式的方式是不可行的,所有公众、每个人该怎么做公益,做什么有自己的选择权,并且通过不断的监督使公众更好的区分清楚哪些是政府该做的,哪些是作为社会公众该做的。而在这样信任危机下就会给我们提出什么是最重要的?所有人,不管是公益组织还是其中一分子,包括政府在内,要真正树立起公信力。当有公信力时,做的所有事情才会往正确、正常方向发展。现在信任危机已经出现,无论这个危机是谁造成的,哪个方面造成的,都应该正面的面对和解决,也包括目前还没有暴露出各个方面可能潜在的危机,我们解决得越早、越好,中国公益的发展就越良性。
政府劝募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中国的公益慈善市场开放越来越充分,公信力是中国公益事业组织的生命力,透明和参与是获取更多社会支持和捐赠资源的不二法宝。
(责任编辑:章爽)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清华NGO研究所副所长
刘佑平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
中国公益慈善网总编辑
林 风
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从古到今每每社会上有大灾大难时就是中国民间力量凝聚表现时,也是中国公众劝募的高潮,这是一直以来的常态,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1998年的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总共捐赠物资417亿;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地震都是几十亿的捐助,充分显示出公众募捐的强大以及民间力量凝聚力的强大。2012年北京市水灾,市政府号召捐款,得到的回复是几十万的“捐你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这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公民意识的觉醒
1998年特大洪灾,人们都在第一时间自觉自愿的参与救援、参与捐赠,而事后一切就都平息了,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大家会看到并不是这个事件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是留下了很多东西,包括小的组织,尤其是公民的参与意识、问责意识与对公益的思考和质疑,所以2008年是公益的一个分水岭,可以说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公民参与意识的一个唤醒和觉醒。
贾西津教授说,2011年郭美美事件之后,出现了捐赠慈善的冰点,捐赠大幅度下降,但这体现了问责意识的出现。今年的事件,政府动员参与时,人们开始表示拒绝,其实拒绝在某个阶段很有意义,体现了公民选择性的出现,我参与,去做公益并不是钱的来源者和供给者,而是我要知道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钱去了哪里,谁来做这件事,包括很多相关联的问题,开始去思考、问责、质疑,这在现有公益发展阶段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主要体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的出现。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刘佑平主任则表示,前面20年,政府的动员做了很多事情,无论是1998年的抗洪,还是2003年的非典一直到2008年的最大高潮——全民抗震救灾,这么长时间内政府聚集了很大的民间社会资源,服务了很多的弱势群体,做了很大的贡献。但从本世纪开始,整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捐赠人心理变化和捐赠人丰富多元化以后,捐赠意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是被捐赠的,到后面捐赠人开始关注捐钱的效果,关注捐钱时这些钱是否用到了用途,捐赠人意识开始觉醒,特别是最近二、三年随着微博、新媒体的出现,作为捐赠人跟大众获得信息的权利和渠道更加方便,捐赠的行为更加理性,权利意识觉醒,这时候捐赠人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传统的劝募方式遭到新挑战,出现尴尬局面,新形式下的传统劝募方式面对新的捐赠市场出现的一种新变化。
动员式捐赠时代的终结
“动员式捐款”,这是中国特色的词汇,慈善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慈善组织也叫志愿组织,但志愿的含义并不是免费的、不要钱的,而是和个人的意志、意愿、自己的决策心紧密相关联,跟个人作为一个个体自主性、自主意识、自主选择紧密相关,这样才会出现志愿现象,即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经济需求、互助的参与社会的需求才会出现志愿现象和志愿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就不存在“被动性的志愿”或者“被动员式的志愿”,这本身是一个矛盾的词汇。
贾西津教授解释到,动员式的捐款可以理解为是通过政府行政式的意志和指令,而资源来源于社会。当这二者结合,最初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资源动员,但当这件事持续以后,我们会发现动员式再去募集社会资源是无效的,现在我们可能很难判断说是否绝对无效,是否能动员起资源来,有可能动员得起来,但这个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动员和慈善捐赠本身是矛盾的,慈善的资源来源不应该依靠动员,尤其是政府的行政动员。
慈善捐赠由不捐—捐—不捐。一开始“不捐”是因为人们没有慈善意识,所有生活都是通过单位、集体安排好的,没有社会慈善。随着这二、三十年时间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出现了社会志愿慈善,所以人们开始意识到捐款、捐赠,比如1998年水灾、2008年汶川地震达到高潮,这是从不捐到捐。之后出现了捐到不捐,“郭美美事件”后的质疑,包括今年政府动员的无效,这里面特别需要问的是,为什么不捐到捐,为什么捐到不捐,看到这个原因就能理解背后的道理。之前不捐到捐是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的累积,公民意识的提升;而捐到不捐则是由于信任危机的现状。
告别政府劝募 树立更高公信力
“政府动员式”的劝募是一种很传统的方式,随着新情况出现变化,特别是去年四月以来媒体问责风暴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公益事业、行业都面临着信任危机,或者公信力受到挑战、受到整个社会不信任,去年这么长时间的问责风暴,把这个“阵地”也问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赢得市场的问题?我觉得要有专业的优秀品牌设计,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是市场,必须要有良好的品牌。另外要有尽心、专业的服务;第三是要有透明的运作,以这三点去做才能赢得市场和公众的信任。如果做到了这三点,劝募市场一定又会获得常态的高潮,并非是2008年井喷式一下子一千多亿,而是常态的。
现在的捐赠市场尤其是去年“郭美美事件”后捐赠市场比较萎缩,一个原因是现在各种各样的募捐、捐赠途径鱼龙混杂,比如政府动员,个体动员,官办的组织动员,民间组织也在动员,公众缺乏一个途径去识别哪些是可以相信的,这时候选择不出来。以前是捐了就行了,现在是不知道谁是可信的,就不捐了。这就需要把捐赠途径重新搭起来的前提是重建信任机制,而信任机制和公民的选择性相关。
这次“7.21”水灾事件,从某个角度集中说明了劝说式的方式是不可行的,所有公众、每个人该怎么做公益,做什么有自己的选择权,并且通过不断的监督使公众更好的区分清楚哪些是政府该做的,哪些是作为社会公众该做的。而在这样信任危机下就会给我们提出什么是最重要的?所有人,不管是公益组织还是其中一分子,包括政府在内,要真正树立起公信力。当有公信力时,做的所有事情才会往正确、正常方向发展。现在信任危机已经出现,无论这个危机是谁造成的,哪个方面造成的,都应该正面的面对和解决,也包括目前还没有暴露出各个方面可能潜在的危机,我们解决得越早、越好,中国公益的发展就越良性。
政府劝募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中国的公益慈善市场开放越来越充分,公信力是中国公益事业组织的生命力,透明和参与是获取更多社会支持和捐赠资源的不二法宝。
(责任编辑: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