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词教学是新课标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词的语言形式。诗词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言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杂、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词教学中,应从诗词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
【关键词】新课标 诗词教学 诗词语言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突出学生个性的体验、感悟。这个标准出台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遵循新课标强调的“以审美为核心”、“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等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关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底蕴的了解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诗词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与思考。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及本身的文学素养,以新课标教育理念为指导,打算从品味诗词语言入手,探索高中诗词教学的新途径。
诗词向来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艺术中的艺术,是一种最凝练的语言艺术。中国是诗词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许多诗词的名言佳句更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学生读一点诗词、背一点诗词,不仅能开阔视野、学习语言,而且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必然同时受到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仍把诗词作为一个重点。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也编入了大量的诗歌,尤其是人教版新教材的第一、三两册,学生几乎浸润在诗词的琼浆玉液中。然而,我们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的意识。过于偏重于诗词的思想意义,甚至把诗词课变成了思想教育课。”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我们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词的言语形式。正如王富仁教授所说:“诗词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它没有小说的虚构的故事情节;没有散文的具体事件和人物,更没有戏剧的舞台演出,我们在诗词中接触的几乎只有词言,我们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主要是对诗词语言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在诗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歌的语言几乎是唯一重要的教学内容。”
那么,诗词语言的主要特质是什么呢?诗词的语言常常令人感到新鲜、惊异、陌生,能使人产生异常丰富的美感,这就是诗词语言的“陌生化”。“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大师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在《作为程序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到事物而不仅仅是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根据什氏的解释,诗词“陌生化”的目的就是使普通语言变形、拉长、缩短、颠倒,从而“把我们从语言对我们的感觉所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出来。”
“陌生化”作为一种系统完整的理论,是20世纪初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提出来的,但作为一种文学和语言的实践,则是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的,而且“陌生化语言诗中最多”。因此,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应该从诗词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走进文本,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并运用于自己平时的阅读、写作、交际,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诗词语言中“陌生化”的技巧或方法很多,下面仅以高中语文教材的诗词为例略作分析。
一、语音层面的陌生化
波德莱尔对诗下的定义:“诗以韵律来满足人们对单调、对称与惊异的永恒的要求。”我国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的信中也曾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可见,声韵节奏即韵律,最能直接表现诗人的情感意象,最能唤起读者的审美情趣。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的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大量选用齿音字和叠音字,并且把平声收韵改成仄声收韵,使其怅恨之情、郁闷之怀溢于言表,读者很快就能受到声情的感染。
什克洛夫斯基主张借助于特有的节奏、韵律,从整体上打乱普通语言的正常规律,以此来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与时间的长度。因此,诗人们往往在语流中设停顿、节奏、重音、双声、叠韵、格律等,增加感觉与语流的困难,产生出人意料的新奇与惊异。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
全诗七节,每节六行,长短相间,又采用了重叠连行的形式,十分巧妙地运用了排比、重复、顶真、双声、叠韵。吟诵着这样的诗句,就能感受到作者那种在低徊自怜的哀怨、悲伤、彷徨、迷惘中的丝丝朦胧理想和浪漫情愫。
“创造出意象的词语的声音外观与意象内核相辅相成,被组织于一首诗的水乳交融的意象体系与声音体系之中,成为这个生命体的生命。”因此,对于诗友在语音层面的陌生化效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通过赏听来把握感情基调,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吟诵来进入诗歌“这个生命体的生命”。
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
1、名词并置
诗词中的句子,常常没有谓语,没有修饰语,只有几个名词性词组,有的辞学家称为“列锦”。名词性词语这样直接“意合”,几乎成了汉语诗词特有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语)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常被人们作为这种手法的典范加以引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整首词前三句九个词语都是名词的排列,全然没有完整的句法结构。然而正是这样,读者无法从时间线条上将它读懂,于是将它们在空间画面上展开,几个景物叠加在一个空间平面上,就构成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将读者带进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这样的词句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细草微风岸,危蔷独夜舟。(杜甫《旅夜怀书》)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正是这种名词的并置、句子成分的残缺、内容的破碎,有助于诗情的蕴积,在句子整体上扩大了诗境,它像闪光的链环,期待着读者的思辨力和联想力去焊接,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味。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做的是在唤起学生情绪反应的同时,着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激活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再创活灵活的艺术形象,从而领会诗中蕴藏的飘忽微妙的美感。
2、语序的错杂
语序错杂和名词并置一样,更多地见于诗词中,本质上是句子成分顺序即语序的反常,在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语序的错综吸引读者的思维在语言上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增加读者深究其意义的可能性。如: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生无法直觉地感知它的意思,需经过一番思索,对它的语序进行还原处理,调整为“千古江山,孙仲谋之英雄事迹,无处可觅”,才能完全理解,这样就延长了感知的过程,通过与原句比较,逐渐领会作者的用意,先说“英雄”,以突出作者的景仰之情。又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姜夔《扬州慢》)
诗句指的是遥望对岸的扬州,我就回忆起四十三年前在连天炮火中南下归宋的经历。“四十三年”置前强调,才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两鬓斑白仍壮志未酬的辛酸。
语序错位现象,教材中也很多,如: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文章岂名著,老病应休官。)
诗词语言句式中的语序错位,颠倒等错综复杂现象,表现出与日常语言迥然不同的语言秩序和语言规则。这种“陌生化”的行为方式,有效地突出了“话语”本身,从而引起读者对诗词语言本身的关注,同时这种语序的变异也产生了艺术效果,即在完全不同于日常语言的反常变异语序中,句中的词从其以前的语义范围内挣脱出来而指向一个新的价值世界。
对待这类现象,我们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先进行“还原”处理,用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改写,再与原文加以比较,从而领会原句的表达效果。另外,通过让学生反复吟诵,去体会有时词中的语序倒置还有协调平仄、节奏的作用。
3、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
修辞学上所谓的“越常搭配”,是指两个词突破规范而在一起使用。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就属于“越常搭配”。按常规,抽象词与具象词无法嵌合在同一语境中,但由于抽象词缺乏表现形象的功能,所以在诗词中使用抽象词必须与具象词嵌合在一起,组合形成一种陌生化的诗语言,使之萌生出新的意蕴,增加诗美效应。如: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穆旦《赞美》)
忧郁——森林 年代——埋藏 朝代——升、降 希望、失望——压
我们在惊奇其不合逻辑的搭配之余,能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历史耻辱的悲悯、对民族灾难的痛苦和对人民力量的崇拜,真乃“热情中多思辨,抽象中有肉感”(袁可嘉)。
又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雨打风吹——风流,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流余韵消歇时的萧飒、凄凉之象。
可见,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除了获得语言陌生化的效果外,还有助于使传达理性内容的抽象词获得形象的外观,符合审美判断力的要求。同时,直观感受的具象词为抽象词所规范,又延伸了自身的内涵。
诗歌中语言的陌生化形式还有很多,如词语的替代、词性活用、语法成分的省略、标点符号的取消、各种修辞格的运用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只是为了和日常语言拉开一定的“距离”,形成一种必要的弹性和张力,并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异而使语言晦涩难懂。我们在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受陌生化的语言,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沿着诗人用语词和意象构筑出的道路,拨开语言的迷雾,领略诗歌内在的风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长期的分析、鉴赏、训练中受到诗歌言语的熏陶,从而广化、美化、敏化他们的语感,追求富有鲜活生命力的个性化言语,达到“理想主义”的话语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2]王富仁.触摸语言[J].语文学习,2003,(3)
[3]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上海:三联书店,1986
[4]柯昌文.陌生化语言诗中最多的原因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1997,(12)
[5]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03年版
[7]韦志成主编.语文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510000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语文科)
【关键词】新课标 诗词教学 诗词语言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突出学生个性的体验、感悟。这个标准出台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遵循新课标强调的“以审美为核心”、“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等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关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底蕴的了解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诗词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与思考。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及本身的文学素养,以新课标教育理念为指导,打算从品味诗词语言入手,探索高中诗词教学的新途径。
诗词向来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艺术中的艺术,是一种最凝练的语言艺术。中国是诗词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许多诗词的名言佳句更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学生读一点诗词、背一点诗词,不仅能开阔视野、学习语言,而且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必然同时受到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仍把诗词作为一个重点。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也编入了大量的诗歌,尤其是人教版新教材的第一、三两册,学生几乎浸润在诗词的琼浆玉液中。然而,我们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的意识。过于偏重于诗词的思想意义,甚至把诗词课变成了思想教育课。”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我们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词的言语形式。正如王富仁教授所说:“诗词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它没有小说的虚构的故事情节;没有散文的具体事件和人物,更没有戏剧的舞台演出,我们在诗词中接触的几乎只有词言,我们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主要是对诗词语言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在诗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歌的语言几乎是唯一重要的教学内容。”
那么,诗词语言的主要特质是什么呢?诗词的语言常常令人感到新鲜、惊异、陌生,能使人产生异常丰富的美感,这就是诗词语言的“陌生化”。“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大师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在《作为程序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到事物而不仅仅是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根据什氏的解释,诗词“陌生化”的目的就是使普通语言变形、拉长、缩短、颠倒,从而“把我们从语言对我们的感觉所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出来。”
“陌生化”作为一种系统完整的理论,是20世纪初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提出来的,但作为一种文学和语言的实践,则是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的,而且“陌生化语言诗中最多”。因此,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应该从诗词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走进文本,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并运用于自己平时的阅读、写作、交际,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诗词语言中“陌生化”的技巧或方法很多,下面仅以高中语文教材的诗词为例略作分析。
一、语音层面的陌生化
波德莱尔对诗下的定义:“诗以韵律来满足人们对单调、对称与惊异的永恒的要求。”我国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的信中也曾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可见,声韵节奏即韵律,最能直接表现诗人的情感意象,最能唤起读者的审美情趣。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的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大量选用齿音字和叠音字,并且把平声收韵改成仄声收韵,使其怅恨之情、郁闷之怀溢于言表,读者很快就能受到声情的感染。
什克洛夫斯基主张借助于特有的节奏、韵律,从整体上打乱普通语言的正常规律,以此来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与时间的长度。因此,诗人们往往在语流中设停顿、节奏、重音、双声、叠韵、格律等,增加感觉与语流的困难,产生出人意料的新奇与惊异。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
全诗七节,每节六行,长短相间,又采用了重叠连行的形式,十分巧妙地运用了排比、重复、顶真、双声、叠韵。吟诵着这样的诗句,就能感受到作者那种在低徊自怜的哀怨、悲伤、彷徨、迷惘中的丝丝朦胧理想和浪漫情愫。
“创造出意象的词语的声音外观与意象内核相辅相成,被组织于一首诗的水乳交融的意象体系与声音体系之中,成为这个生命体的生命。”因此,对于诗友在语音层面的陌生化效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通过赏听来把握感情基调,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吟诵来进入诗歌“这个生命体的生命”。
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
1、名词并置
诗词中的句子,常常没有谓语,没有修饰语,只有几个名词性词组,有的辞学家称为“列锦”。名词性词语这样直接“意合”,几乎成了汉语诗词特有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语)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常被人们作为这种手法的典范加以引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整首词前三句九个词语都是名词的排列,全然没有完整的句法结构。然而正是这样,读者无法从时间线条上将它读懂,于是将它们在空间画面上展开,几个景物叠加在一个空间平面上,就构成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将读者带进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这样的词句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细草微风岸,危蔷独夜舟。(杜甫《旅夜怀书》)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正是这种名词的并置、句子成分的残缺、内容的破碎,有助于诗情的蕴积,在句子整体上扩大了诗境,它像闪光的链环,期待着读者的思辨力和联想力去焊接,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味。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做的是在唤起学生情绪反应的同时,着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激活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再创活灵活的艺术形象,从而领会诗中蕴藏的飘忽微妙的美感。
2、语序的错杂
语序错杂和名词并置一样,更多地见于诗词中,本质上是句子成分顺序即语序的反常,在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语序的错综吸引读者的思维在语言上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增加读者深究其意义的可能性。如: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生无法直觉地感知它的意思,需经过一番思索,对它的语序进行还原处理,调整为“千古江山,孙仲谋之英雄事迹,无处可觅”,才能完全理解,这样就延长了感知的过程,通过与原句比较,逐渐领会作者的用意,先说“英雄”,以突出作者的景仰之情。又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姜夔《扬州慢》)
诗句指的是遥望对岸的扬州,我就回忆起四十三年前在连天炮火中南下归宋的经历。“四十三年”置前强调,才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两鬓斑白仍壮志未酬的辛酸。
语序错位现象,教材中也很多,如: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文章岂名著,老病应休官。)
诗词语言句式中的语序错位,颠倒等错综复杂现象,表现出与日常语言迥然不同的语言秩序和语言规则。这种“陌生化”的行为方式,有效地突出了“话语”本身,从而引起读者对诗词语言本身的关注,同时这种语序的变异也产生了艺术效果,即在完全不同于日常语言的反常变异语序中,句中的词从其以前的语义范围内挣脱出来而指向一个新的价值世界。
对待这类现象,我们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先进行“还原”处理,用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改写,再与原文加以比较,从而领会原句的表达效果。另外,通过让学生反复吟诵,去体会有时词中的语序倒置还有协调平仄、节奏的作用。
3、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
修辞学上所谓的“越常搭配”,是指两个词突破规范而在一起使用。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就属于“越常搭配”。按常规,抽象词与具象词无法嵌合在同一语境中,但由于抽象词缺乏表现形象的功能,所以在诗词中使用抽象词必须与具象词嵌合在一起,组合形成一种陌生化的诗语言,使之萌生出新的意蕴,增加诗美效应。如: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穆旦《赞美》)
忧郁——森林 年代——埋藏 朝代——升、降 希望、失望——压
我们在惊奇其不合逻辑的搭配之余,能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历史耻辱的悲悯、对民族灾难的痛苦和对人民力量的崇拜,真乃“热情中多思辨,抽象中有肉感”(袁可嘉)。
又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雨打风吹——风流,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流余韵消歇时的萧飒、凄凉之象。
可见,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除了获得语言陌生化的效果外,还有助于使传达理性内容的抽象词获得形象的外观,符合审美判断力的要求。同时,直观感受的具象词为抽象词所规范,又延伸了自身的内涵。
诗歌中语言的陌生化形式还有很多,如词语的替代、词性活用、语法成分的省略、标点符号的取消、各种修辞格的运用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只是为了和日常语言拉开一定的“距离”,形成一种必要的弹性和张力,并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异而使语言晦涩难懂。我们在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受陌生化的语言,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沿着诗人用语词和意象构筑出的道路,拨开语言的迷雾,领略诗歌内在的风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长期的分析、鉴赏、训练中受到诗歌言语的熏陶,从而广化、美化、敏化他们的语感,追求富有鲜活生命力的个性化言语,达到“理想主义”的话语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2]王富仁.触摸语言[J].语文学习,2003,(3)
[3]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上海:三联书店,1986
[4]柯昌文.陌生化语言诗中最多的原因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1997,(12)
[5]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03年版
[7]韦志成主编.语文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510000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语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