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美感,画意课堂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绘画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代的唐寅,文才绘画双能。绘画不仅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也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入绘画,不但能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文章的意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实际的存在为可触可摸的艺术形象。但这种形象是不可视的,缺乏具体的实在性。而绘画作品则通过线条、色彩来塑造事物形象,这种形象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具体可感。因此,绘画和文学语言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利用。语文教学利用绘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荷塘月色》的四、五、六段是赏析的重点,宁静、和谐、飘渺、迷朦是这三段的整体意境,但是细读细品起来,熟悉绘画的人就会发现,三段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第四段,作者就象一个绣花女,一笔一画,一针一线的仔细勾勒着月下荷塘,它颇象一幅色泽饱满,线条清晰的中国工笔画。第五段写荷塘上月色,作者极重视对光与影的描写,朦胧和谐,又颇似西方印象派绘画注重光与影效果的风格,绘画大师莫奈就有一组很著名的睡莲图,画面飘渺柔和,光影交错。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由于月色的原因显得迷朦昏暗,“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这些描写像极了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大笔勾勒,只见线条。上课时,我分别向学生展示了不同风格的画,让他们结合课文的描写,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去感受作者给读者营造的意境,学生不但兴趣大增,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迅速进入了课文意境。
  绘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适当运用,效果也很好。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很讲究意境的营造,事实上也是通过意境来表现作者情感的,如果学生能准确把握意境,那诗歌的情感就自然而然能感受到了。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句子无疑都是一幅精美的画面,而有些想象能力比较差,偏向逻辑思维的学生,想象起来就会有障碍,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可观可感的绘画,生动展现情景,使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凄楚的离愁别绪。
  另外,对于文章中某些具有美感的句子,通过绘画的比较欣赏,也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举《荷花淀》中的一句话“他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芦苇编的席子,学生们见过的很少,雪地和云彩虽见过,但大都感受不深,如果我们能描绘出三者的共有色彩,这样学生就会顿悟这个比喻的妙处。
  中国中学的教育对艺术的重视本就不够,如果不是专学艺术的同学,很难对音乐美术感兴趣,但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成绩分数固然重要,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应该说对他们今后的影响更大。绘画,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凝固的文学,因此,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努力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师应该担起的责任。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都给教师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只要注意运用,艺术的魅力是能够感染学生的。比如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其中涉及了许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在文中作者借罗丹《女人的手》来说明人们可以从艺术美中领略生活美,《女人的手》不好找,但在第一册美术书中就有罗丹的《思》,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翻看这幅雕塑作品,感受女子深邃清澈的眼神,许多孩子以前并没注意过,但经教师一说,很多孩子都说看着这双眼睛很舒服,产生了很美的联想,甚至有孩子说这双眼睛好象能让他烦躁的心平静下来。无疑,孩子的潜力无穷,稍加点拨他们就能体会到艺术的美感,从而打开孩子们爱上艺术,欣赏艺术的一道门。这种文章还有《米洛斯的维纳斯》,文章的主角就是艺术品,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介绍如《胜利女神》、《蒙娜丽莎》,可以让班上学艺术的孩子介绍相关的故事,以及如何欣赏等问题,许多以前对艺术完全不敢兴趣的同学也得到了熏陶和积累,扩充了他们的知识面,为他们提供了打开另一扇生活之门的钥匙,同时也为枯燥的学习抹上了一丝亮色。
  还有些文章已经涉及到了艺术原理问题,教师就更不能放过了,因为这些文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教给学生鉴赏艺术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丰富他们的情感,学会诗意的生活。比如《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讲这篇文章时我给学生举了齐白石的《虾》,让学生按照课文的原理来谈谈这幅画是怎样表现的,结果孩子们七嘴八舌,非常活跃,最后学生基本上能够发现,虾身是实,虾腿是虚,而整张纸的留白更是让人产生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些都是“虚”带来的。接着又让他们欣赏了毕加索和达利的作品,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可以说大大的提高了。
  绘画,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了,“美”了,“活”了,我们不是舞台,不是画室,不能把绘画艺术硬搬进课堂,但我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把他们结合起来,教育应该探究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健康高雅的旋律飘进课堂,滋润孩子的心灵。
  (作者单位:618000四川省德阳中学高中部语文组)
其他文献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智障学生理解能力低,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这就决定了要想提高智障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采取生活化教学。    一、在智障学生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对他今后的学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却是一件既枯燥又乏味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是: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
期刊
书声琅琅,应该说是校园的一大风景。可是,当今不重视朗读的学校不在少数,许多学生也错误地认为:语文,看看就可以,能理解就行,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不重视朗读的现象严重。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如王蒙、毛泽东就很重视诵读,王蒙幼年时就能熟背《唐诗三百首》,毛泽东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而且在戎马倥偬间,也不辍吟
期刊
时代呼唤教育家型的教师,做教育家型的教师,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是说我们应当具备这样的气质,应当怀有对事业的激情,有科学严谨的头脑。  语文内容丰富多彩,情浓意密。这是一门情感极强的学科。“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于语文课本中的古今中外名篇,篇篇都关注着人文、人性、人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入选于语文课本中的妙文佳作,都是作者面对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中以书面表达能力为重点,而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是指作文能力。  中学生一般都害怕作文,中学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为什么会出现这一不应出现的问题呢?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单一化,强调统一性和思想性,把学生限得太死,其个性自由发展得不到呵护,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因此,学生视作文为任务,是烦事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感悟教学是引导学生思维升华的最高教学境界,是学生活动主体内在的心理过程,因难被发现,所以难以被程序化,在实际中往往被忽视。虽说教无定法,但无定法的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会教学有方;感悟教学试着遵循“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教学观点,从感悟示范到个性感悟再提炼上升到再创感悟,力求塑造学生灵魂,开发学生心智。  【关键词】感悟 建构 个性 整合 思维    前言  竭尽全力实现
期刊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坚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双边互动,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之上。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突出双边互动的问题,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突出双边互动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形成不成熟、不稳定的年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理想缤纷,接受能力强,潜能勃涌。这一阶段正
期刊
课堂教学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语体,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表达规律,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课是核心。讲课效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口语表达技艺的水平。因此,许多学者、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已不满足对教学语言的内涵和本质的研究,而开始对教学语言的外延(即教学语言的类型、特征和技艺)进行探讨。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
期刊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板书、讲解、操作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多媒体计算机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多媒体的运用为课堂的导入增添了魅力  课堂的导入历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同时,课堂的导入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人们在课堂教学导入的研究上往往花费很大的时
期刊
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的合作者。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