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阮籍的生命流淌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的风流,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可争议的。魏晋的政局,也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似乎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魏晋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很多标志性的招牌,风流、名士、放诞、狂狷等等,如果抛去这些性格特征,那么物质性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便是药与酒。此两种,一为增加生命长度,一为增加生命厚度。从技术角度讲,实际上只有魏晋的酒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
  酒的口感、酒的醇美、酒的情致都要由饮者来品咂。魏晋的饮者太多,这里说的饮者可不是单指喝酒的人,魏晋的饮者都有着一种魏晋的姿态。实际上,因为豪饮,这些酒几乎都削减了他们的生命,这些名士们的生命本就不长久,抛去对服药长生的追逐,他们都试图在酒中寻找另一种生存状态,显然许多人成功地找到了,这些削减寿命的酒最后又都悉数化为他们的生命,只是方式变了,从长度变为厚度。
  阮氏家族都是豪饮者,最有名的阮籍,几乎坛不离手。《晋书》中说阮籍“嗜酒能啸”,此真不虚。阮籍的文章且不论,的确是酒和啸才让他的个人履历更加“魏晋化”。数不清阮籍究竟佯病佯狂拒绝过做官多少次了,这在整个正始时期都很普遍,政治的危险和混乱让所有头脑清醒的志士都望而却步,而魏晋的政治迫害又极其惊悚,所以阮籍之不就任倒不足为奇,奇的是他那一次十分痛快的就任:
  “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阮籍世称阮步兵,就是因为这件事得名。他对酒是真正的专一,寥寥三句话,一个活脱脱的调皮形象呼之欲出,步兵营有好酿酒手,有好酒三百斛,别的全都可以不管,这就够了。由是世人皆知阮步兵不爱官,这次爽快不过是看在酒的面子上才欣然前往。然而步兵校尉也做不长,大抵是因为酒尽了,人也倦了。
  阮籍的官做得十分不像官,曾经奉旨就任东平相,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拆迁(实际上只有拆):
  “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還。”
  可知阮籍就东平相时,是骑驴的,这是一;把郡府所有屏墙都拆毁,构造南北通透格局,内外互相可见,这是二;把当地的法令精简了一遍,十天就卸任了,这是三。这三点正是魏晋的味道,正是阮籍的味道。就是这样一个避官之人,只有酒才能说服他就任。
  然而,酒亦能让他安心贫苦,保全性命。史载阮籍有一次可做开国国丈的机会,他的女儿阮冰又有才学又有美貌,更是名门望族之后,司马昭觉得这是给司马炎立后的不二人选。阮籍摸了摸酒坛,顷刻大醉。从当时的政局和统治者的无情来看,这种荣誉和富贵都是命悬一线,阮籍没有态度,他只是醉,一醉就是六十日。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武帝不是他人,正是结束曹魏政权的西晋开国国军司马炎。在这之前,何晏、嵇康、夏侯玄等等名士都已遭迫害,他们的血尚有余温,司马氏的恐怖在阮籍的身边肆意蔓延。可以想见阮籍的内心是何等的惊魂动魄。炎帝的婚使看见醉得烂泥一样的阮籍,再无办法,不了了之。果然,不久武帝司马炎去世,惠帝即位后,武帝的正室全家惨遭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逼死。阮籍的酒再不能离手。
  从某种程度上说,阮籍的啸实际也是阮籍的酒。阮籍相貌俊美,性情豪放,自然胸中有傲气,他身材伟岸,故能长啸。他的啸悠长而有远志,诸种人生况味都在其中萦回,使得山林间久久徘徊其声,也正因此,终于撼动了苏门山上的冷面名士孙登,孙登的回答也是一啸,史载“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这啸声之中必定散发着极强烈的欣赏和赞叹,阮籍本是碰壁,然而忽得啸声,心满意足。魏晋的言语之辨此处不提,然而这种纯艺术体验的交流又的确超越了言语,从这点上说,阮籍饮酒,也是一种传达,他性格化的语言就是大醉后的人生状态,他的啸是他真性情,他的大醉即是他的大清醒,所以啸和酒实际上统一为阮籍的状态。啸声是那个癫狂时代的另类谜语,但对于阮籍,这是他最真的表达方式,就如他酒,醉了后才知真实,阮籍的酒和啸不可分。酒是阮籍的生命流淌,啸则是阮籍的醉语,流淌的却是醒世恒言。
  于是,阮籍抱着酒坛,狂放驾游,他避开了现成的大路,也避开了世间礼教的条条框框,大啸伴着大醉,终至穷途之哭。阮籍的哭成了新的谜语,他的酒却随着他的车辙洒落一途,把魏晋的酒味和竹林的清风一路送到现代。
其他文献
传统饮酒文化的根基就在于“酒礼”和“酒德”,饮酒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这种礼节,使饮酒成为文明进程或文化氛围的一部分,现在宴会上碰杯即为酒礼。  ◎古代饮酒礼仪  从西周时代开始,我国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它成了礼制社
期刊
追溯一下“酒”的历史,就可以知道,酒本是古人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看一下古体“医”字:医——在古代,“酉”字即指酿制酒的容器,表明酒本属于“医”。《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即本指酒类饮品,古代的醪醴。因其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故逐渐成为治疗疾病的名词,而作为饮品的醪醴,则用“酒”表示。  ◎医酒一家,酒本为药  根据《内经》的相关描述,酒的性质和作用为:性
期刊
中国古代的“酒道”,精髓就是“中和”二字,主张对酒无嗜饮,这与庄子的无所贪酒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主张饮酒有节,酒可以饮,但要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飲,绝不可太过,故谓之“和”;和就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饮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恰到好处,有乐而不误事,才能被称之为“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杯盏琼浆玉液中,寻找酒中之道。
期刊
《史记》《庄子》以及其他典籍中,几乎没有庄子饮酒的记载。庄子论酒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却与孔子不同,代表另一种文化精神。另外《楚辞·渔父》与《庄子·渔父》具有相同的思想倾向,可以看作道家观念的阐述。  《楚辞·渔父》中记载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
期刊
中国是诗国,诗的梦里故乡。而一部诗史就是诗神与酒仙拥抱的历史,中国的月亮在诗人的眼中似乎就浸泡在琼浆玉液中,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杯酒前落花流水,一枯一荣。陶渊明独酌东篱下,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
期刊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然而中国的酒是如何诞生的?这种集天地精华的神秘的液体,为何拥有那么多动人的传说?它有着什么样的力量,能承载人类千百年来的悲欢离合?如果没有酒,中国的文化史该如何书写?
期刊
杜甫《饮中八仙歌》与杜甫其他的诗的沉郁顿挫,充满忧患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不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浪漫气息的“肖像诗”。诗人以洗练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饮中八仙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这次酒会的“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期刊
白居易有首《劝酒诗》写了喝酒的乐趣:劝君一杯君莫辞,为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越走。身后堆金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得酒中真趣者,即为酒中仙。且行且歌,且饮且叹,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在酒國的悠悠岁月中,一醉便是千年!
期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古老而精辟的军事格言,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一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而它正出自中国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学家孙子之口。孙子之所以在军事史上享誉中外,名播千秋,被尊奉为“兵圣” “百世兵家之祖”,除了他曾经辅佐阖庐经国治军,“西破强楚” “北威齐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立下赫赫战功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撰著了一部近六千言的不朽兵学巨著——《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典兵学的
期刊
曹操一生与酒十分有缘,不但爱酒、懂酒,而且善于敬酒、劝酒。然而,曹操的几次酒局,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要说曹操最后悔的酒局,当属青梅煮酒论英雄那出。劉备归附曹操后,每日韬光养晦,以便伺机而动。曹操对刘备放心不下,于是设酒局试探。两人一青梅下酒,三杯五盏后,曹操借物言志,对刘备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刘备知道这是设局,于是装糊涂,拿袁术、袁绍、刘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