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们发现了不少学校的课题研究游于形式,为了让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应该建立制度、注意专业引领、改革研讨课形式等方法,创新方式,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关键词:明确方向;专业引领;改革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28-01
近年来,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但是存在不少问题:不理解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的新特点、科研与平时的课堂教学脱节……而如何成为研究者,是摆在许多教师案头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心灵,化作教师的自觉行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推进措施?
一、建立制度,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开展课题研究应该建立学习交流信息制度,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每周安排一两名教师交流所查找的较有价值的资料, 学习文献资料时,组长提出几个学习问题,教师带着问题却学习,过一段时间后,再来交流。命题式研讨,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研究也更为深入。
二、专业引领,调动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聘请专家、名师来学校指导课题研究。同时还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实验研究中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不少解决策略,为实验老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专家的专业化引领,至少达到两项效果,一是释疑解惑,为实验老师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二是鼓劲打气,专家的亲临,使实验教师的干劲更足。
三、注重实效,促进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课堂教学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上,我们更要关注老师们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地组织与引导,能否及时地捕捉相关的信息等问题。为此,要通过日常资料的积累,收集个案,进行分析,及时总结实验过程的经验教训,每个老师每周进行一次课题研究,进行案例评议、个案、看法的交流和讨论,要建立了教研的三举措:①公开课、说课有评价,人人参与评价,并围绕课题制定了课堂评价表。②课题研究的思路体现在教学反思上,并要求老师紧扣研究课题进行反思,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③建立一种“提出问题——实践反思——交流研讨”的教研模式,通过反思和研讨,形成研究案例,从中反映师生探究知识的过程、细节,进而改进教学,从而逐步调整和完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方法。
四、讲故事研究,提炼研究的方法
利用教研时间进行讲平时教学中课题研究方面的小故事,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并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课题计划和调整实施方案。
五、改革研讨课形式,增强课题研究的活力
课题研究实验需要通过一些研讨课来加以推进,一是验证已知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二是归纳、形成新的教学经验,简单说,就是解决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同时发现一些问题,展开新的思考。呈现的研究内容是一定的,但研讨课的组织形式如果一成不变的话,那就会显得缺少生机与活力。为此,要适时地开展了研讨课的改革,每个学期每位实验老师都要上一节研讨课,但每个学年研讨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第一阶段,每位实验老师在开学初,就自己选定研讨课的班级、教学内容、课题,人人一节。
第二阶段,每个年级推荐一节课,并且增加了一项新内容,那就是开课之前实验老师要先在教研组中说一说教学设计,大家提出建议后,开课老师进行调整,然后进课堂,教学完之后课题组组织实验老师进行评议,其他没有开课的老师围绕课题进行片段教学。
第三阶段,研讨课采用了平行课的方式,即同年级的实验老师同上一节相同内容的课,然后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
第四阶段,在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视频案例的研究,即由学校的名师每人上一节观摩课,在公开教学之前,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开课教师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后再上观摩课,并拍下录像,全体实验老师根据确定的研究主题,有目的地观察和思考,提出改进的策略,剖析课题研究达成情况。
研讨课形式的变革,使教师感到课题研究活动既紧张,又新鲜、有趣,实际上是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角色意识和适应性增强,课题研究也就充满了生机活力。
六、 落实平时的教学反思
如何将课题研究的思想与平时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许多课题研究变成了脱离实际教学的另一套工序,也就是平时教学是一套,课题研究又是另一套,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违背了课题研究的主旨。为此,我们应该建立了一套机制,就时平时的教学反思,至少三课有一课要围绕课题来展开反思,这些教学反思可长可短,但每个单元要有一篇比较像样的教学反思,就是语句通顺、主题鲜明、思考深入、描述具体充分、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七、搭建平台,引领发展,提升水平
为了建造一支能研究、肯钻研、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学校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师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多次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听课,鼓励教师平时多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进行案例分析,及时记下自己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心得,困惑,逐步提高专业水平。邀请专家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交谈,教师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虚心地向专家请教。专家耐心地一一解答,并进一步阐述相应课题的精深理论、研究方法,落实课堂,做好案例的研究。有了专家的亲临指导,实验教师的干劲更足了,更大胆地把专家的理论,实践指导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扎扎实实地把课题研究进行到底。
八、 组织好课题研究的辅助性活动
除了开展平时的研究活动外,还可以组织了一些配套性的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辐射平台,使课题研究的效益更加突显。比如,可以开办了论坛、读书沙龙,引导实验教师丰富知识结构,拓展思维空间等。
总之,要坚持校本化管理,创新研究的方式,认认真真抓教研,扎扎实实地搞研究,科研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艳丽多姿的。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关键词:明确方向;专业引领;改革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28-01
近年来,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但是存在不少问题:不理解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的新特点、科研与平时的课堂教学脱节……而如何成为研究者,是摆在许多教师案头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心灵,化作教师的自觉行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推进措施?
一、建立制度,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开展课题研究应该建立学习交流信息制度,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每周安排一两名教师交流所查找的较有价值的资料, 学习文献资料时,组长提出几个学习问题,教师带着问题却学习,过一段时间后,再来交流。命题式研讨,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研究也更为深入。
二、专业引领,调动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聘请专家、名师来学校指导课题研究。同时还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实验研究中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不少解决策略,为实验老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专家的专业化引领,至少达到两项效果,一是释疑解惑,为实验老师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二是鼓劲打气,专家的亲临,使实验教师的干劲更足。
三、注重实效,促进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课堂教学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上,我们更要关注老师们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地组织与引导,能否及时地捕捉相关的信息等问题。为此,要通过日常资料的积累,收集个案,进行分析,及时总结实验过程的经验教训,每个老师每周进行一次课题研究,进行案例评议、个案、看法的交流和讨论,要建立了教研的三举措:①公开课、说课有评价,人人参与评价,并围绕课题制定了课堂评价表。②课题研究的思路体现在教学反思上,并要求老师紧扣研究课题进行反思,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③建立一种“提出问题——实践反思——交流研讨”的教研模式,通过反思和研讨,形成研究案例,从中反映师生探究知识的过程、细节,进而改进教学,从而逐步调整和完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方法。
四、讲故事研究,提炼研究的方法
利用教研时间进行讲平时教学中课题研究方面的小故事,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并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课题计划和调整实施方案。
五、改革研讨课形式,增强课题研究的活力
课题研究实验需要通过一些研讨课来加以推进,一是验证已知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二是归纳、形成新的教学经验,简单说,就是解决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同时发现一些问题,展开新的思考。呈现的研究内容是一定的,但研讨课的组织形式如果一成不变的话,那就会显得缺少生机与活力。为此,要适时地开展了研讨课的改革,每个学期每位实验老师都要上一节研讨课,但每个学年研讨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第一阶段,每位实验老师在开学初,就自己选定研讨课的班级、教学内容、课题,人人一节。
第二阶段,每个年级推荐一节课,并且增加了一项新内容,那就是开课之前实验老师要先在教研组中说一说教学设计,大家提出建议后,开课老师进行调整,然后进课堂,教学完之后课题组组织实验老师进行评议,其他没有开课的老师围绕课题进行片段教学。
第三阶段,研讨课采用了平行课的方式,即同年级的实验老师同上一节相同内容的课,然后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
第四阶段,在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视频案例的研究,即由学校的名师每人上一节观摩课,在公开教学之前,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开课教师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后再上观摩课,并拍下录像,全体实验老师根据确定的研究主题,有目的地观察和思考,提出改进的策略,剖析课题研究达成情况。
研讨课形式的变革,使教师感到课题研究活动既紧张,又新鲜、有趣,实际上是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角色意识和适应性增强,课题研究也就充满了生机活力。
六、 落实平时的教学反思
如何将课题研究的思想与平时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许多课题研究变成了脱离实际教学的另一套工序,也就是平时教学是一套,课题研究又是另一套,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违背了课题研究的主旨。为此,我们应该建立了一套机制,就时平时的教学反思,至少三课有一课要围绕课题来展开反思,这些教学反思可长可短,但每个单元要有一篇比较像样的教学反思,就是语句通顺、主题鲜明、思考深入、描述具体充分、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七、搭建平台,引领发展,提升水平
为了建造一支能研究、肯钻研、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学校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师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多次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听课,鼓励教师平时多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进行案例分析,及时记下自己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心得,困惑,逐步提高专业水平。邀请专家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交谈,教师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虚心地向专家请教。专家耐心地一一解答,并进一步阐述相应课题的精深理论、研究方法,落实课堂,做好案例的研究。有了专家的亲临指导,实验教师的干劲更足了,更大胆地把专家的理论,实践指导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扎扎实实地把课题研究进行到底。
八、 组织好课题研究的辅助性活动
除了开展平时的研究活动外,还可以组织了一些配套性的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辐射平台,使课题研究的效益更加突显。比如,可以开办了论坛、读书沙龙,引导实验教师丰富知识结构,拓展思维空间等。
总之,要坚持校本化管理,创新研究的方式,认认真真抓教研,扎扎实实地搞研究,科研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艳丽多姿的。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